财务分析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25 22: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财务分析概论

单项选择题

1.财务分析开始于()

A.投资者B.银行家C.财务分析师D.企业经理 答案:B

2.财务分析的对象是()

A.财务报表B.财务报告C.财务活动D.财务效率 答案:C

3.企业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关心企业的() A.盈利能力B.营运能力C.偿债能力D.增长能力 答案:A

4.从企业债权者角度看,财务分析的最直接目的是()

A.企业的盈利能力B.企业的营运能力C.企业的偿债能力D.企业的增长能力 答案:C

5.西方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构架是()

A.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B.分析概论、会计分析、财务分析 C.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D.水平分析、垂直分析、比率分析 答案:B

6.业绩评价属于()范畴

A.会计分析B.财务分析C.财务分析应用D.综合分析 答案:D

7.企业资产经营的效率主要反映企业的()

A.盈利能力B.偿债能力C.财务分析应用D.综合分析 答案:C 判断题

1.财务分析的基础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基础是会计技术。() 答案:正确

2.比率能够综合反映与比率计算相关的某一报表的联系,但给人们不保险的最终印象。() 答案:错误。某一比率很难综合反映与比率计算相关的某一报表的联系;比率给人们不保险的最终印象。

3.财务分析是在企业经济分析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答案:错误。财务分析是在企业经济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边缘性学科。

4.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将财务问题做为研究的对象。() 答案:正确

5.前景分析就是预测分析。()

答案:错误。前景分析包括预测分析和价值评估。

6.财务分析作为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体系,通常包括分析理论、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及分析应用。() 答案:正确。

7.通过对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可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能力。() 答案:错误。通过收益分析,可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能力;通过对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可考核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时、准确的发现企业的成绩与不足,为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简答题:

2.简述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 答案:财务分析的目的收财务分析主体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的制约,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尽享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财务分析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不同的。财务分析的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者、经营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企业以及国家行政管理与监督部门。

(1)企业的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最根本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但是,为了确保资本保值和增值,他们还用研究企业的权益结构、支付能力及营运状况。

(2)企业的债权者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看其对企业的借款或其他债权是否能及时、足够收回,即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看债权者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相适应,为此,还应将偿债能力分析与盈利能力分析相结合。

(3)经营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和多方面的。他们的总体目标是盈利能力。在财务分析中,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盈利的结果,还有盈利的原因及过程。其目的是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其企业不仅用现有资源盈利更多,并且使企业盈利能力保持持续增长。

(4)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企业主要指材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等。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搞清企业的信用状况,包括商业上的信用和财务上的信用。

(5)国家行政管理与监督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一是监督检查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制度在企业单位的执行情况;二是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第二章:财务分析信息基础

单选题:

1.在各项财务分析标准中,可比性较高的是()

A.经验标准B.历史标准C.行业标准D.预算标准 答案:B

2.为了评价判断企业所处的地位与水平,在分析时通常采用的标准是() A.经验标准B.历史标准C.行业标准D.预算标准 答案:C

3.在各项财务分析标准中,考虑因素最全面的标准是() A.经验标准B.历史标准C.行业标准D.预算标准 答案:D

4.固定资产收入率属于()

A.盈利能力指标B.营运能力指标C.偿债能力指标D.增长能力指标 答案:B

5.可提供企业变现能力信息的会计报表是()

A.现金流量表B.所有者权益明细表C.资产负债表D.利润分配表 答案:C

6.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排列是()

A.根据权益的流动性B.永久性程度高的在前,低的在后 C.依据投资顺序D.永久性程度高的在后,低的在前 答案:B

7.支付利息将使现金流量表中()

A.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加B.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增加 C.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加D.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增加 答案:D

8.在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所收到的现金属于() A.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B.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C.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D.分配活动现金流入量 答案:B

9.存货的增加将使()

A.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加B.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 C.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加D.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 答案:B

10.注册会计师可能对所审计的财务报告提出的意见中,属于有利意见的是() A.无保留意见B.有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无法表示意见 答案:A

判断题

1.经验标准的形成依据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检验,因此是适用于一切领域或一切情况的绝对标准。() 答案:错误。经验标准只是对一般情况而言,并不是适用于一切领域或一切情况的绝对标准。 2.股东价值目标与利润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并不矛盾,利润是直接目标,经济效益是核心目标。() 答案:正确

3.财务活动及其结果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财务报表来反映体现。() 答案:正确

4.根据不同的资源投入,盈利能力可分为资本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和商品经营盈利能力。() 答案:正确

5.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用于补充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

答案:错误。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用于补充说明企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 6.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因此,资产负债表附表反映的也是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答案:错误,虽然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但是,资产负债表附表为了解释和说明资产负债表某一时点情况,往往用某一时期的数据来说明。如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明细表等都不属于反映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 7.不仅长期投资可计提跌价准备,短期投资也可计提跌价准备。() 答案:正确

8.分布报告是利润表的附表,只从行业和地区角度反映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情况,而不反映资产和负债状况。()

答案:错误。从分部报告的项目看,它不仅反映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而且反映资产和负债情况。

9.现金流量表是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形式。()

答案:错误。现金流量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都是资金变动表的一种形式。

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之后,至审计报告日之前发生的重大事项。() 答案:正确。

简答题:

5.简述会计报表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

答: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利润表及其附表、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项目。这一分类为财务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可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水平。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可以反映企业的总体债务水平、债务结构。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项目,为财务分析提供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收益分配情况信息。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结合起来还可以综合提供企业偿债能力信息、权益结构信息。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可以补充说明企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反映企业应交增值税的详细情况。

(2)利润表及其附表

从财务分析的不同角度看,利润表的作用主要有:提供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信息;提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提供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状况的信息;提供反映企业利润分配情况的信息。

利润分配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对所实现的净利润以及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的分配或者亏损的弥补。分部报告反映企业各行业、各地区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等情况。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详细信息,为分析研究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情况提供了依据。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企业资金增减变动原因的信息;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分析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章 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单项选择题:

1.会计分析的关键在于()

A.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情况B.评价企业会计工作 C.找出会计核算错误D.分析会计人员素质 答案:A

2.进行会计分析的第一步是()

A.分析会计政策变化B.分析会计估计变化C.阅读会计报告D.修正会计报表信息 答案:C

3.应用水平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时关键应注意分析资料的() A.全面性B.系统性C.可靠性D.可比性 答案:D

4.利用共同比资产负债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属于() A.水平分析B.垂直分析C.趋势分析D.比率分析 答案:B

5.可以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是()

A.水平分析B.垂直分析C.趋势分析D.比率分析 答案:C

6.社会贡献率指标是()利益主体最关心的指标。 A.所有者B.经营者C.政府管理者D.债权者 答案:C

7.酸性实验比率又称为()

A.流动比率B.速动比率C.存货周转率D.利息保障倍数 答案:B

8.下列指标中属于利润表比率的有()

A.资本收益率B.利息保障倍数C.净资产利润率D.资本收益率 答案:B

9.对于连环替代法中各因素的替代顺序,传统的排列方法是()

A.主要因素在前,次要因素在后B.影响大的因素在前,影响小的因素在后 C.不能明确责任的在前,可以明确责任的在后D.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 答案:D

10.杜邦分析法是()

A.基本因素分析的方法B.财务综合分析的方法 C.财务综合评价的方法D.财务预测分析的方法 答案:B

判断题:

1.财务分析的第一个步骤是搜集与整理分析信息。()

答案:错误。财务分析的第一个阶段是搜集与整理分析信息。第一个步骤是明确财务分析目的。

2.会计分析是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导向。() 答案:战略分析是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导向。 3.财务指标分析就是指财务比率分析。()

答案:错误。财务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和其他非比率指标的分析,如比较法对利润额进行分析、对资产占用进行分析等都属于财务指标分析。

4.行业间企业要避免正面价格竞争,关键在于其产品或服务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竞争程度越低。()

答案:正确。当然,差异程度与替代成本五官,当替代成本较低时,企业间仍可进行价格竞争。

5.水平分析法在不同企业中应用,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问题,即使在同一企业中应用,对于差异的评价也应考虑其对比基础。() 答案:正确。

6.债权人通常不仅关心企业偿债能力比率,而且关心企业盈利能力比率。()

答案:正确。因为一方面企业偿债能力通常与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从长期看,债务也需要靠盈利来偿还。

7.比率分析法能综合反映比率与计算它的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

答案:错误。比率分析法一般不能综合反映比率与计算它的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因为比率通常只反映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8.差额计算法只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二者实质上是相同的。() 答案:正确。

9.运用差额计算法进行因素分析不需要考虑因素的替代顺序问题。()

答案:错误。差额分析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连环替代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差额分析法都应考虑,包括替代顺序问题。 10.财务分析报告就是对财务报告进行的分析。()

错误。财务分析报告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对企业在一定时期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盈利状况、营运状况、偿债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所形成的书面文字报告。财务报告分析是对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资料进行的财务分析。 简答题:

3.简述水平分析法与垂直分析法的区别。 答案:(1)分析目的不同。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垂直分析法的基本点不是将企业报告期的分析数据直接与基期的进行对比,求出增减变动量和增减变动率,而是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占总体的比重或百分比,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关系情况及其变动情况。

(2)分析形式不同。水平分析法有绝对值增减变动,增减变动率和变动比率值三种形式。垂直分析法的形式只有一种,即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某项项目的比重=该项目金额/各项项目总金额*100%

(3)可比性不同。垂直分析法的可比性较强,而水平分析法对可比性要求较高。

第四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

答案: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基本目的:了解企业会计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应程度和会计信息质量,据此做出恰当评价。

第二,具体目的:

(1)揭示资产负债表及相关项目的内涵。

(2)了解企业会计对企业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原因。 (3)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应程度。 (4)评价企业的会计政策。 (5)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4.如何评价资产负债表变动的几种类型?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负债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第二,追加投资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第三,经营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第四,股利分配变动型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单项选择题

1.企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形成资金绝对节约是指() A.增产增收时不增资B.产值、收入持平,资产减少 C.增长增收时增资D.减产减收时增资 答案:B

2.短期借款的特点是()

A.风险较大B.利率较低C.弹性较差D.满足长期资金需要 答案:A

3.以下属于经营性资产项目的是()

A.货币资金B.应收账款C.应收票据D.其他应收款 答案:A

4.存货发生减值是因为()

A.采用先进先出法B.采用后进先出法

C.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D.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成本 答案:C

5.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利润表的影响是() A.利润被低估B.利润被高估

C.基本反映当前利润水平D.利润既可能被低估也可能被高估 答案:B

6.不随产量和销售规模变动而变动的资产项目是() A.货币资金B.应收账款C.存货D.固定资产

答案:D

7.如果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反映的是存货实有数量,则说明采用了() A.永续盘存法B.定期盘存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答案:B

8.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使存货余额最高的计价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D.先进先出法 答案:D

9.如果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项目反映的是()

A.投资发生时的账面价值B.投资发生时的市价C.决算日的账面价值D.决算日的市价 答案:D

判断题:

1.自查负债表中某项目的变动幅度越大,对资产或权益的影响就越大() 答案:错误。对资产、负债的影响还取决于该项目的比重。 2.增产增收的同时减少资产,会形成资金相对节约。() 答案:错误。既有相对节约,又有绝对节约。

3.如果本期总资产比上期有较大幅度增加,标明企业本期经营卓有成效。() 答案:错误。也可能是经营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如增加负债。 4.只要本期盈余公积增加,就可以断定企业本期经营是有成效的。() 答案:正确。

5.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法通常采用水平分析法。() 答案:错误。应采用垂直分析法。

6.固定资产比重越高,企业资产的弹性越差。() 答案:正确。

7.资产结构变动一定会引起负债规模发生变动。()

答案:错误。当某项负债增加的同时,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负债总额并不变。 8.如果企业的资金全部是权益资金,则企业既无财务风险也无经营风险。() 答案:错误。经营风险仍然存在。

9.如果本期未分配利润少于上期,说明企业本期经营亏损。()

答案:错误。也可能是本期分配的利润大于本期实现的可供分配的利润。 10.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率超过销售收入增长率是正常现象。() 答案:错误。标明企业收账不利或信用政策变动等。

11.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一般不应超过生产用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 答案:正确。

12.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不受被投资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答案:错误。被投资企业盈利,企业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会增加,反之减少。 13.稳健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资金需要由长期资金来解决。() 答案:正确。

14.平衡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全部由短期资金来满足。() 答案:正确

15.提取坏账准备表名企业应收账款的实际减少。()

答案:错误。只是企业预计可能减少。

16.因为短期投资发生亏损,所以要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答案:错误。因为企业采用谨慎性原则,并不代表真正发生了亏损。 17.资本公积转股和未分配利润送股都会摊薄每股收益。() 答案:正确。

18.公司长期借款增加通常标明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信誉良好。() 答案:正确。

19.按单项比较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余额一定低于分类比较法下的余额。() 答案:正确。

20.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时,采用历史成本法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价值是一样的。() 答案:正确。

第五章 利润表分析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利润分析的作用。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利润分析可正确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业绩;

第二,利润分析可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利润分析可为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与信贷决策提供正确信息。 2.简述利润分析的内容。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利润表主表分析

利润表主表分析主要是对各项利润的增减变动、结构增减变动及影响利润的收入与成本进行分析。

第一,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通过对利润表的水平分析,从利润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润额的变动情况,揭示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管理业绩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利润结构变动情况分析。利润结构变动分析,主要是在对利润表进行垂直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各项利润及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以反映企业各环节的利润构成、利润及成本费用水平。

(2)利润表附表分析

利润表附表分析主要是对分部报告、营业利润和产品销售利润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分部报告分析。通过对分部报告的分析,反映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指明方向。

第二,营业利润分析。通过对营业利润的水平分析,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揭示影响营业利润的主要因素。

第三,产品销售利润分析。产品销售利润分析包括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产品销售因素分析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揭示各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从而分清生产经营中的成绩与问题。 (3)利润表附注分析

利润表附注分析主要是根据利润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相关详细信息,分析说明企业利润表及附表中的重要项目的变动情况,深入揭示利润形成及分配变动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单项选择题

1.反映企业全部财务成果的指标是()

A.主营业务利润B.营业利润C.利润总额D.净利润 答案:C

2.企业商品经营盈利状况最终取决于()

A.主营业务利润B.营业利润C.利润总额D.投资收益 答案:A

3.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是在()

A.提取法定公益金之后B.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之后C.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之后D.支付普通股股利之前 答案:B

4.企业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积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A.10%B.20%C.25%D.50% 答案:C

5.产生销售折让的原因是()

A.激励购买方多购商品B.促使购买方及时付款C.进行产品宣传D.产品质量有问题 答案:D

8.产品等级构成变动引起产品销售利润变动,原因是() A.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成本的变动 B.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价格的变动 C.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销售量的变动 D.等级构成变动必然引起等级品平均利润的变动 答案:B

10.如果企业本年营业收入的增长快于营业成本的增长,那么企业本年营业利润 A.一定大于零B.一定大于上年营业利润

C.一定大于上年利润总额D.不一定大于上年营业利润 答案:D

15.在各种产品的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利润率低的产品在全部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则全部产品的平均利润率()

A.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答案:B

判断题:

1.营业利润是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费用及税金之间的差额。它既包括产品销售利润,又包括其他业务利润,并在二者之和基础上减去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

答案:错误。营业利润是指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变动净收益之间的差额。它既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又包括企业公允价

值变动净收益和对外投资的净收益。

2.息税前利润是指没有扣除利息和所得税的利润,即等于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 答案:正确。

3.利润表附表反映了会计政策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答案:错误。利润表附表主要是反映利润分配表及分部报表的情况。

4.如果企业以业务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则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产品和劳务差异的影响,披露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地区分部。()

答案:错误。如果企业以业务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则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产品和劳务差异的影响,披露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是业务分部。

5.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有着直接影响,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利润就会增加多少。()

答案:错误。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有着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利润就会增加多少。

6.税率的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在现行税收体制下,增值税对产品销售利润没有直接影响。增值税变动是通过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间接影响销售利润的。但

7.价格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额与对利润的影响额不一定总是相同的。() 答案:正确

8.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的说,价格变动无非是质量差价和供求差价两种。() 答案:正确

9.价格因素是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主观因素。()

答案:错误。除国家政策调价等客观原因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因素可看成是主观因素。

10.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即为企业当期可供分配利润。() 答案:错误。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分配亏损)和其他转入余额,为可供分配利润。

11.企业成本总额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利润的下降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下降。() 答案:正确

12.当期单位产品销售成本与单位生产成本的差异主要受期初和期末成本变动的影响。() 答案:正确

13.直接材料成本不只受材料的单位耗用量和单价两个因素影响。() 答案:正确。

14.全部销售成本分析是从产品类别角度找出各类产品或主要产品销售成本的构成内容及结构比重。() 答案:错误。全部销售成本分析是对企业全部销售成本的本年度实际完成情况与上年度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产品类别角度找出各类产品或主要产品销售成本的升降幅度,以及对全部销售成本的影响程度。

15.运用水平分析法可以更深入地说明销售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其合理性。()

答案:错误。运用垂直分析法可以更深入地说明销售费用的变动情况及其合理性。

第六章 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现金流量比率中,最能反映盈利质量的指标是( )。

A.现金毛利率 B.现金充分性比率 C.流动比率 D.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2.能使经营现金流量减少的项目是( )。

A.无形资产摊销 B.出售长期资产利得 C.存货增加 D.应收账款减少 3.在企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往往是( )。

A.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B.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C.流入量等于流出量 D.不一定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规定,支付的现金股利归属于( )。 A.经营活动 B.筹资活动 C.投资活动 D.销售活动

5.企业采用间接法确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 )。

A.加上投资收益 B.减去预提费用的增加 C.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D.加上投资损失 6.下列财务活动中不属于企业筹资活动的是( )。

A.发行债券 B.分配股利 C.吸收权益性投资 D.构建固定资产 7.下列各项,不属于现金流量表分析目的的是( )。

A.了解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 B.了解企业现金变动情况和变动原因 C.判断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 D.评价企业盈利的质量

8.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 A.向银行借款收到的现金 B.以现金支付的债券利息

C.发行公司债券收到的现金 D. 以现金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9.下列各项,不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反映的是( )。 A.应收账款的收回 B.预收销货款 C.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D.本期的购货退回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工业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

A.向其他单位投资发生的现金流出 B.向投资单位分配利润发生的现金流出 C.支付费用化的借款费用发生的现金流出 D.支付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发生的现金流出 答案:1.D 2.C 3.B 4.B 5.D 6.D 7.A 8.D 9.D 10.A 二、判断题

1.固定资产折旧的变动不影响当期现金流量的变动。( )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说明企业盈利。( ) 3.企业分配股利必然引起现金流出量的增加。( )

4.利息支出将对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 5.企业支付所得税将引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 ) 6.计提坏账准备将引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 ) 7.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

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如果小于零,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自我适应能力较差,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属于不正常现象。( )

9.财务费用项目引起的现金流量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10.即使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大于零,企业也可能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 答案: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9.错误 10正确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股东享有的“剩余权益”,也称为( )。 A.净负债 B.净资产 C.净收益 D.经流量 2.当期所有者权益净变动额等于( )。

A.总权益变动额 B.总资产变动额 C.总股本变动额 D.净资产变动额 3.下列项目中,不影响当期所有者权益变动额的项目是( )。

A.净利润 B.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C.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D.利润分配 4.产生库存股的条件是( )。

A.股票回购 B.股票分割 C.股票股利 D.流通股权对价

7.某公司本年净利为2000万元,股利分配时的股票市价为20/股,发行在外的流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股利分配政策为10送2股,则稀释后每股收益为( )。 A.1.67 B.2 C.16.67 D.20

8.企业存货计价原来采用先进先出法,由于通货膨胀趋势加重,后进先出法的会计政策更能真实反映存货的当前价值,此项改变属于( )。

A.会计政策变革变更 B.会计估计变革变更 C.前期差错更正 D.追溯调整变更 答案:1.B 2.D 3.C 4.A 5.B 6.D 7.A 8.A 二、判断题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反映债权人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

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净变动额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所有者权益。( ) 3.若出现未实现的损益,公司的资产价值就会增减,公积也会随之增减,但未实现的损益不在年度利润表中披露,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

4.在不考虑其他项目时,将净利润调整为本期所有权益变动额,应该在净利润基础上,减去向股东分配的利润。( )

5.库存股是指公司收回已发行的且尚未注销的不可以再次出售的股票。( )

6.对初次发生的或不中用的交易或事项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 7.转增股本是指公司将盈余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规模。( ) 8.股票分割影响所有者权益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而股票股利则不会改变公司所有者权益结构。( )

9.送股不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不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 )

10.无论是否发生重大会计差错,都应在发现前期差错的当期进行前期差错更正,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适时披露。( ) 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9.正确 10.正确 复习思考题

7.简述股票分割对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影响。

虽然股票分割不属于某种股利,但和股票股利一样,它会对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市价等产生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股票分割会使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市价下降。

第八章

复习思考题

1.阐述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的关系。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的内涵。资本经营是与资本经营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资本经营的内涵是指企业以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益的经营活动,其活动领域包括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能实现资本增值的领域,从而使企业以一定的资本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本收益。

资产经营是与资产经营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资产经营的基本内涵是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第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区别。两者的经营内容不同;经营出发点不同。 第三,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联系。资本与资产的关系决定了两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商品经营是对产品经营的进步,资产经营是对商品经营的进步,而资本经营是对资产经营的进步。

4.为什么总资产报酬率的分子为息税前利润?是否可用其他指标做分子?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比率分指标要求分子与分母口径的一致性决定了总资产报酬率的分子应使用息税前利润,而不是仅是利润总额。企业总资产的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是所有者权益;二是负债。所有者的投资报酬体现为利润;债权人的投资报酬体现为利息。因此,评价总资产的收益能力或盈利能力就不能仅考虑利润,忽视利息,而应包括这两个部分。 第二,自查经营的目标决定了总资产报酬率的分子应使用息税前利润,而不是息前税后利润。资产经营的目标与资本经营的目标不同,它考虑的不仅仅是企业资本所有者利益,而是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所有者、债权人、国家等各方面的利益。用税前利润而不是税后利润,有利于全面反映企业总资产的贡献能力,包括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能力。 11.影响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内涵与指标。资本经营能力是指企业的所有者通过投入资本经营所取得的利润的能力。反映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即企业本期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第二,影响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因素。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只要有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企业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税率等。

第三,净资产收益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税率)

一、单项选择题

1.总资产报酬率是指( )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A.利润总额 B.息税前利润 C.净利润 D.息前利润 2.( )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A.总资产报酬率 B.股利发放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净资产收益率

3.( )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越好,也意味着企业的资产盈利能力越强。 A.总资产周转率 B.存货周转率 C总资产报酬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4.股利发放率的计算公式是( )

A.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B.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C.每股股利/每股账面价值 D.每股股利/每股金额

5.在企业各收入利润率中,( )通常是其他利润率的基础。

A.产品销售利润率 B.营业收入利润率 C.总收入利润率 D.销售净利率 6.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与一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区别关键在于( )。 A.利润水平 B.股东权益 C.股利发放 D.股票价格 7.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是利用( )资料进行分析。

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利润表 D.利润分配表

8.反映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统称收入利润率;另一类统称( )。 A.成本利润率 B.销售成本利润率 C.营业费用利润率 D.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 9.( )是指股东权益总额减去优先股权益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评价股数的比值。 A.每股收益 B.每股股利 C.每股金额 D.每股账面价值 10.每股收益主要取决于每股账面价值和( )两个因素。

A.净利入 B.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C.优先股股息 D.普通股股数

11.( )是普通股股利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反映普通股股东从每股的全部获利中分到多少。 A.每股收益 B.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C.市盈率 D.股利发放率 12.托宾Q(Tobin Q)指标反映的是公司的( )财务数据的比值。

A.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 B.账面价值与重置成本 C.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 D.股票价值与债券价值

13.对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的分析可以为( )的分析提供更好的补充。

A.总资产报酬率 B.每股股利 C.净资产收益率 D.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答案:1.B 2.D 3.C 4.B 5.A 6.D 7.C 8.A 9.D 10.B 11.D 12.A 13.C 二、判断题

1.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对全部资产报酬率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 2.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额的分析。( )

3.从会计学角度看,资本的内涵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资产的内涵是基本相同的,它侧重于揭示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而不考虑这些资源的来源特征。 () 4.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 5.当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提高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将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 )

6.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都服从于资本经营目标。( )

7.资本经营的基本内涵是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一定的资产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

8.净资产收益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 9.收入利润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成本效益的重要指标。( ) 10.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正比。( )

11.影响营业成本利润率的因素与影响营业收入利润率的因素是相同的。( ) 12.所得税税率变动对营业收入利润率没有影响。( ) 13.股票价格的变动对每股收益不产生影响。( ) 14.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是相同的( ) 15.价格与收益比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 )

16.利用托宾Q值判断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时,可能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价值。( ) 17.公司发行优先股时,应当对稀释性每股收益指标的分母进行调整。( )

答案: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6.正确 7.错误 8.正确 9.错误 10.错

11.错误 12.正确 13.正确 14.错误 15.错误 16.正确 17.错误 四、计算题

1.收入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分析

某公司2005年度、2006年度有关经营成果资料见表:

利润表 单位:千元 项 目 一、营业收入 2005年度 134568 2006年度 368321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费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加:投资净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 67986 28450 2040 4700 4654 6894 1009 2257 27986 22032 4522 45496 15014 30482 156989 75588 3002 9980 3620 10112 2080 5365 117427 37987 6211 149203 49237 99966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2005、2006年两个年度的收入利润率指标及其变动情况;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2005、2006年两个年度的成本利润率指标及其变动情况。 答案:

(1)收入利润分析(见表) 收入利润率指标 息税前利润(千元) 营业收入利润率 营业收入毛利率 总收入利润率 销售净利润率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指标 营业成本利润率 营业费用利润率 全部成本费用总利润率 全部成本费用净利润率 2005年 6894+45496=52390 27986/134568*100%=20.80% (134568-67986)/134568*100%=49.48% 45496/158857*100%=28.64% 30482/134568*100%=22.65% 52390/134568*100%=38.93% 2006年 149203+10112=159315 117427/368321*100%=31.88% (368321-156989)/368321*100%=57.38% 149203/411673*100%=36.24% 99966/368321*100%=27.14% 159315/368321*100%=43.25 (2)成本利润率分析(见表) 2005年 27986/67986*100%=41.16% 27986/(67986+28450+2040+4700+4654) *100%=25.95% 45496/(107830+1009+4522) *100%=40.13% 30482/113361*100%=26.89% 2006年 117427/156989*100%=74.80% 117427/(156989+75588+3002+9980+8602) *100%=46.20% 149203/(254179+2080+6211) *100%=56.85% 99966/262472*100%=38.09% 2.资本经营能力分析

根据某公司2005、2006年两个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标及其附表资料及会计报表附注,给出以下分析数据:

数据资料表 单位:千元

项 目 平均总资产 平均净资产 利息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税率(%) 2005年 9638 8561 146 821 33 2006年 15231 11458 189 1689 30 要求: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资本经营能力的影响程度。 答案:

资本经营能力见表

资本经营能力分析表 项目 总资产报酬率(%) 资产利息率(%) 负债/净资产 净利润(千元) 净资产收益率(%) 2005年 10.03 13.56 0.1258 550 6.42% 2006年 12.33 5.01 0.3293 1182 10.32 分析对象:10.32%-6.42%=3.90% 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如下:

2004年:[10.03%+(10.03%-13.56%)*0.1258]*(1-33%)=6.42% 第一次替代:[12.33%+(12.33%-13.56%)*0.1258]*(1-33%)=8.16% 第二次替代:[12.33%+(12.33%-5.016%)*0.1258]*(1-33%)=8.88% 第三次替代:[12.33%+(12.33%-5.016%)*0.3293]*(1-33%)=9.88% 2005年:[12.33%+(12.33%-5.016%)*0.3293]*(1-30%)=10.32% 总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影响为:8.16%-6.42%=1.74% 负债利息率变动的影响为:8.88%-8.16%=0.72% 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为:9.88%-8.88%=1% 税率变动的影响为:10.32%-9.88%=0.44% 五、业务题

1.某公司2005年度、2006年度有关资料见表:

数据资料表 金额单位:元

项 目 净利润 优先股股息 普通股股利 普通股股利实发数 普通股权益平均额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数(股) 每股市价 2005年 200000 25000 150000 120000 1600000 800000 4 2006年 250000 25000 200000 180000 1800000 1000000 4.5 要求:(1)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公司2006年度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股利发放率和价格与收益比率等指标;

(2)用差额分析法对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进行分析。

2.某公司2006年净利润为10000000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000股,可转换债券名义金额为100000000元,利率为5%。每1000元债券可转换成20股普通股。不考虑债券溢折价的摊销额。所得税税率为40%。

要求:计算该公司的稀释每股收益。 答案:

1.(1)每股收益=(250000-25000)/1000000=0.225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250000-25000)/1800000*100%=12.5% 股利发放率=(180000/1000000)/0.225*100%=80% 价格与收益比率=4.5/0.225=20

(2)根据所给资料,2005年度的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为(200000-25000)/1600000*100%=10.94%,2006年度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比2004年度增加了1.56%,对于其变动愿意,用差额分析法分析如下:净利润变动对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影响: [(250000-25000)-(2000000-25000)]/1600000*100%=3.125% 普通股权益平均额变动对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影响: (225000/1800000-225000/1600000)*100%=-1.56%

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升高了1.56%

2.分析:对于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可转债而言,调整净利润时应以当期净利润为基础加上当期已确认为财务费用的利息,并将所得税因素考虑在内。 净利润增加:100 000 000*0.05*(1-0.4)=3 000 000(元) 新增股份:100 000*20=2 000 000(股) 稀释性每股收益:(10 000 000+3 000 000)/(2 000 000+2 000 000)=3.25(元)

第九章 企业营业能力分析 单选

1.从资产流动性方面反映总资产效率的指标是( )

A 总资产产值率 B 总资产收入率 C 总资产周转率 D 产品销售率 [C]

2.影响总资产收入率的因素除总资产产值率外,还有( ) A 总资产报酬率 B 总资产周转率 C 固定资产产值率 D 产品销售率 [D]

3.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是影响( )指标变动的重要因素。 A 总资产周转率 B 总资产产值率 C 总资产收入率 D 总资产报酬率 [A]

4.反映资产占用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指标是( )。

A 流动资产产值率 B 流动资产周转率 C 固定资产产值率 D 总资产产值率 [B]

5.影响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因素是( )。

A 产出率 B 销售率

C 成本收入率 D 收入成本率 [C]

6.当流动资产占用量不变时,由于流动资产周转加快会形成流动资金的( )。 A 绝对浪费额 B 相对浪费额 C 绝对节约额 D 相对节约额

[D]

7.当流动资产占用量不变时,由于营业收入减少会形成流动资金的( )。 A 绝对浪费额 B 相对浪费额 C 绝对节约额 D 相对节约额 [B]

8.提高固定资产产值率的关键在于( )。

A 提高销售率 B 增加生产设备

C 增加生产用固定资产 D 提高生产设备产值率 [D] 判断题

1.从一定意义上讲,流动性比收益性更重要。( ) 正确

2.只要增加总产值,就能提高总资产产值率。( ) 错误

3.总资产收入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的经济实质是一样的。( ) 错误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动资产比重越高,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 正确

5.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多,表明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 错误

6.使用营业收入作为周转额是用来说明垫支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 ) 错误

7.成本收入率越高,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 正确

8.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流动资产存量减少所形成的节约额是绝对节约额。( ) 错误

9.固定资产产值率越高,固定资产收入率就越高。( ) 错误

10.只要流动资产实际存量大于基期,就会形成绝对浪费额。( ) 错误 简答

1.简述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 第一、从评价资产流动性角度; 第二、从评价资产利用效益角度; 第三、从挖掘资产利用潜力角度。

2.简述总资产报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的关系。 第一、营运能力高低是盈利的基础;

第二、根据总资产报酬率的分解说明两者的关系。 3.如何判断流动资产节约额的性质.

第一、绝对节约额与相对节约额的涵义;

第二、依据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存量的变动情况作出判断。 计算

1.总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的计算 资料

总资产营运能力指标资料 单位:万元 项目 营业收入 工业总产值 总资产 29312 28423 36592 上年 31420 28645 36876 本年 要求:(1)计算本年总资产产值率指标: (2)计算本年百元产值资金占用指标; (3)计算本年总资产收入率指标; (4)计算本年总资产周转率指标。

答案:

28645*100%?77.98% (1)总资产产值率=(36592?36876)/2(2)百元产值资金占用=

(36592?36876)/2*100?128.2(元)

2864531420*100%?85.53%)/2(3)总资产收入率=(36592?36876

(4)总资产周转率=

31420?0.855(次)

(36592?36876)/22.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的计算

资料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资料 单位:万元 项目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存货 应收帐款 上年 13250 6312 3548 本年 31420 21994 13846 6148 3216 要求:(1)计算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 (2)计算流动资产垫支周转速度指标; (3)计算存货周转速度指标; (4)计算应收帐款周转速度指标。 答案:

(1)流动资产周转率=

31420?2.32(次)

(13250?13846)/2(13250?13846)/2*360?155.23(天)

31420 流动资产周转期=

分析系数=

31=0.91 34

4. 评议指标得分计算

发展创新指标的等级及其参数为:优,1分;良,0.8分;中,0.6分;低,0.4分;差,0.2分。该指标的权数是15分。7名评议员的评议结果是:优等3人,良等3人,中等1人。请计算发展创新指标的得分。 发展创新能力评议指标得分

15 ?=

???7??

=12.86(分)

五、业务题

1.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资料(见表12-3)

表12-3 相关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 平均总资产 平均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上年 46780 25729 37424 3473

本年 49120 25051 40278 3557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有关指标计算见下表。

财务指标计算表

项目 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业主权益乘数

上年

本年

3473×100%=13.5%

257293473×100%=9.28%

3742437424=0.8

4678046780=1.82

25729

3557×100%=14.2%

250513557×100%=8.83%

4027840278=0.82

4912049120=1.96

25051分析对象:14.2%-13.5%=0.7% ① 由于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8.83%-9.28%)×0.8×1.82=-0.665% ② 由于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 8.83%×(0.82-0.8)×1.82=0.321%

③ 由于业主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 8.83%×0.82×(1.96-1.82)=1.014% 各因素影响额合计:-0.665%+0.321%+1.014%=0.68%(和分析对象的差异系小数点取舍所致)

2. 可持续增长率分析 资料(见表12-4)

表12-4 相关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 平均总资产 平均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现金股利支付额

上年 68520 41112 51390 3083 1233

本年 74002 40701 57722 3215 112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按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对可持续增长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有关指标计算见下表。

财务指标计算表

项目 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财务杠杆作用 现金股利支付率 可持续增长率

上年

本年

3083×100%=7.5%

411123083×100%=6%

5139051390=0.75

6852068520=1.67

411121233×100%=40% 30837.5%×(1-40%)=4.5%

3215×100%=7.9%

407013215×100%=5.57%

5772257722=0.78

7400274002=1.82

407011125×100%=35% 32157.9%×(1-35%)=5.135%

分析对象:5.135%-4.5%=0.635%

上年指标:6%×0.75×1.67×(1-40%)=4.5%

替代销售净利率:5.57%×0.75×1.67×(1-40%)=4.19% 替代总资产周转率:5.57%×0.78×1.67×(1-40%)=4.35% 替代财务杠杆作用:5.57%×0.78×1.82×(1-40%)=4.74% 本年指标(替代股利支付率):5.57%×0.78×1.82×(1-35%)=5.135% ① 由于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4.19%-4.5%=-0.31%

② 由于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 4.35%-4.19%=0.16%

③ 由于财务杠杆作用提高的影响: 4.74%-4.35%=0.39%

④ 由于现金股利支付率降低的影响:

5.135%-4.74%=0.395%

各因素影响额合计: -0.31%+0.16%+0.39%+0.395%=0.635%

第十三章 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 财务报表趋势与预测分析的核心报表是() A 利润表 B 资产负债表

C 现金流量表 D 股东权益变动表 答案:C

2. 财务报表预测分析的起点是()

A 资产负债表预测 B 利润表预测

C 现金流量表预测 D 股东权益变动表预测 答案:B

3. 财务报表预测分析的终点是()

A 资产负债表预测 B 利润表预测

C 现金流量表预测 D 股东权益变动表预测 答案:D

4. 利用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的固定不变的比例关系进行预测的方法是() A 平滑指数法 B 销售百分比法 C 线性回归分析法 D 固定比例计算法 答案:D

5. 目前常用的财务预测软件中,功能最为强大的是() A 电子表软件 B 交互式财务预测软件 C 综合数据库财务计划系统 D 通用的财务管理软件 答案:C

6 运用平滑指数进行短期预测时,所选择平滑指数的金额一般() A 较大 B 较小 C 视具体情况而定 D 等于1 答案:A

7. 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反向操作”的财务预测软件是() A 电子表软件 B 交互式财务预测模型

C 会计核算软件 D 综合数据库财务计划系统 答案:B

8. 确定回归直线 y = a + bx ,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财务预测的关键是() A 确定a 和b B 确定a

C 确定b D 判断x、y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A (三) 判断题

1. 趋势分析是财务分析估价企业未来职能的延伸。

答案:错误。预测分析,而不是趋势分析,是财务分析估价企业未来职能的延伸。

2. 趋势分析只能评判财务报表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减变动及其趋势,不能对各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答案:错误。趋势分析能够对报表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大致的预测。

3.持续经营的企业之所以有价值,关键就在于它拥有的资产能够在未来产生收益。

答案:正确。

4. 财务控制是财务预算的基础。

答案:错误。财务预算是财务控制的基础,它使财务控制有章可循。 5. 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答案:错误。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同样是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分析对象。 6. 在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方面,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答案:错误。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能够为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供依据。

7. 趋势分析就是将有关项目连续几期的数据放在一起,观察发现增减变动,挖掘其发展规律。

答案:错误。趋势分析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相关项目的趋势百分比,进行定比分析和环比分析。

8. 环比是选定某一会计期间作为基期,然后将其余各期与基期进行比较而计算得到的趋势百分比。

答案:错误。定比是以某一会计期间作为基期,然后将其余各期与基期进行比较而计算得到的趋势百分比。

9. 在进行财务预测时,定量分析法比定性分析法的预测结果更准确,所以,应选择使用定量分析法,而不使用定性分析法。

答案:错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相互配合能够显著提高财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10. 股东权益变动表内的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关数据直接填列。 答案:正确。

第十四章 企业价值评估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价值评估方法中不属于贴现法的是() A 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B 以价格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C 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D 以股利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答案:B

2. 下列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A 企业价值 = 股东价值 + 债务价值

B 企业价值 = 企业经营价值 + 非经营投资价值 C 企业价值 = 投资资本 + 预计创造超额收益现值

D 企业价值 = 投资资本 + 明确预测期经济利润现值 + 连续价值 答案:D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企业价值 = 储蓄经营股东价值 + 债务价值 B 企业价值 = 企业经营价值 + 非经营投资价值

C 企业价值 = 投资资本 + 预计创造超额受益现值收益现值 D EVA = 税后利润 – 股本成本 – 借贷成本 答案:D

4. 连续价值是指() A 持续经营价值 B 控股权价值

C 明确预测期后现金净流量现值 D 明确预测期各年价值之和 答案:C

5. 当选择价格比与账面价值比进行价值评估时,预测的价格比基数应是() A 预测企业净收益 B 预测企业总收入

C 预测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 D 预测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 答案:D (三) 判断题

1. 价值是衡量业绩的最佳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答案:正确。

2. 企业持续经营价值一定高于清算价值。

答案:错误。有的企业清算价值高于持续经营价值,有的企业持续经营价值高于清算价值。 3. 即使两个企业未来各年的净收益完全相同,这两个企业的价值也未必相同。 答案:正确。

4.企业价值包括经营价值和非经营价值。

答案:错误。企业价值是经营价值与非经营价值之和。 6. 企业资本未来收益是指净利润。

答案:错误。企业未来资本收益可用股利、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和净现金流量等表示。

总计 432000 总计 已知:(1)期末流动比率=1.5 (2)期末资产负债率=50% (3) 本期存货周转次数=4.5次 (4)本期营业成本=315000元 (5)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并填列资产负债表空项. 答案:

(1)存货周转次数=

31500?4.5 存货则:期初存货=期末存货=315000/4.5=70000(元)

(2)应收帐款净额=432000-294000-70000-25000=43000(元) (3)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432000?294000??1.5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则:流动负债=138000/1.5=92000(元)

应付帐款=92000-25000=67000(元) (4)资产负债率=50% 则:负债总额=216000元

非流动负债=216000-92000=124000(元) (5)未分配利润=216000-300000=-84000(元) 业务题

资料:ABC公司2000年财务报表有关数据如下: (1)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

营业收入净额90000元;现销收入10000元;利息费用4500元;营业成本41130元;利润总额18800元;净利润6204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50元.

(2)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帐款净额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净值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年初数 12500 21250 1612.5 35362.5 31000 31000 66362.5 年末数 3750 18750 18750 41250 41250 41250 825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帐款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及所有年初数 9162.5 5000 14162.5 15000 11250 13500 6450 37200 66362.5 年末数 15725 10525 26250 18750 11250 13625 6475 6150 37500 82500 所有者权益: 未分配利润 6000 者权益合计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BC公司2000年下列动态和静态指标: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现金比率 (4)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5)存货周转次数 (6)资产负债率 (7)净资产负债率 (8)有形净资产负债率 (9)非流动负债率 (10)利息保障倍数 (11)现金流量比率 (12)资产非流动负债率 (13)非流动负债营运资金比率 (14)现金债务总额比率 (15)利息现金流量保证倍数

答案:(1)1.571 (2)0.857 (3)0.143 (4)4次 (5)89.11天 (6)54.5% (7)1.2 (8)1.2 (9)45.45% (10)5.178 (11)37.36% (12)22.73% (13)80% (14)20.36% (15)1.68

第十一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练习题 单选题

1. 可以反映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增加变化的指标是( ) A.权益乘数 B.股东权益增长率

C.产权比率 D.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B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资产规模增加的原因的是 ( ) A.企业对外举债 B.企业实现盈利 C.企业发放股利 D.企业发放股票 C

3.如果企业某一种产品处于成长期,其销售增长率的特点是 ( ) A.比值比较大 B.与上期相比变动不大 C.比值比较小 D.与上期相比变动非常小 A

4.下列指标中,不可以用来表示收益增长能力的指标是 ( ) A.净利润增长率 B.营业利润增长率 C.销售增长率 D.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C

5.下列指标中,属于增长率指标的是 ( ) A.产权比率 B.资本收益率 C.不良资产比率 D.资本积累率 D

判断题

1,从长远角度看,上市公司的增长能力是决定公司股票价格上升的根本因素. ( ) 正确

2.企业能否持续增长对投资者/经营者至关重要,但对债权人而言相对不重要,因为他们概念股关心企业的变现能力. ( ) 错误

3.和盈利能力不一样,增长能力的大小不是一个相对概念. ( ) 错误

4.若两个企业的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相同,就可以判断这两个企业具有相同的资本增长趋势.

( )

错误

5.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运用股东投入资本创造收益的能力,而股东净投资率反映了企业利用股东新投资的程度. ( ) 正确

6.企业资产增长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资产规模增长势头一定越好. ( ) 错误

7.要正确分析和判断一个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和增长水平,必须将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销售增长率加以比较和分析. ( ) 正确

8.获利能力强的企业,其增长能力也强. ( ) 错误

9.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产品营业收入增长率一般趋于稳定,与上期相比变化不大. ( 正确

10.仅分析某一项发展能力指标,我们无法得出企业整体发展能力情况的结论. ( 正确

第十二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一、简答

1. 简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优点和局限性。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 从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思考; 第二, 是否考虑了增长性;

第三, 是否考虑了现金流量指标; 第四, 是否考虑了非财务指标。

2. 简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 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净利率、业主权益乘数的关系; 第二, 总资产利润率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的关系; 第三, 销售净利率与总成本、总费用的关系; 第四, 总资产周转率与各项资产的关系。 二、单选

1. 业主权益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 A.

总资产净资产 B. 净资产总资产 C.1-资产负债率 D.1资产负债率

A

2.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 )

A.总资产周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销售净利率 D.成本利润率 B

3. 可持续增长比率的计算公式是( ) A.总资产收益率×(1-

支付现金股利净利润) B. 总资产收益率×(1+支付现金股利净利润)C.净资产收益率×(1-

支付现金股利净利润) C. 净资产收益率×(1+支付现金股利净利润) ) )

C

4. 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是( ) A.

销售利润?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 B.

净利润?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C.

营业利润?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D.

D

5. 以下指标中,属于正指标的是( )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D.资本收益率 D

6. 资产负债率的标准值为50%,实际值为60%,其单项指数为( ) A.120% B.100% C.80% D.83.33% C

7.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是( ) A.

企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企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 B. C. D.

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利润总额B

8. 资本收益率指标中的资本是指( )

A.股东权益 B.资本公积 C.实收资本 D.资产总额 C

9. 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反映的财务状况属于( ) A.盈利能力状况 B.债务风险状况 C.资产质量状况 D.经营增长状况 C

10.某指定指标的实际值是90%,其上档标准值是100%,本档标准值是80%,其功效系数是( )

A.40% B.50% C.60% D.80% B

三、判断

1. 最能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财务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 正确。

2. 业主权益越大,财务杠杆作用就越大。( ) 正确。

3. 股利支付率越高,可持续增长率就越高。( ) 错误。股利支付率越高,可持续增长率越低。

4. 综合经济指数按不封顶计算时,如果等于或超过100%,说明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标

准值。( )

错误。也可能是某项指标完成得较好弥补了完成较差的指标形成的结果。 5. 只要期末股东权益大于期初股东权益,就说明通过企业经营使资本增值。( ) 错误。也可能是投资人追加投资的结果。

6.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是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净利润。( ) 正确。

7. 带息负债比率中的带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但不包括应付利息。( ) 错误。包括应付利息。

8. 技术投入比率反映企业经营增长状况。( ) 正确。

9. 单项修正指数以实际计算结果为准,没有上限和下限控制。( ) 错误。单项修正系数有上限和下限控制,控制修正幅度为0.7-1.3。

10. 在企业综合绩效指标体系中,修正指数的作用主要在于修正基本指标得分,以便能够全

面地评价企业绩效。( ) 正确。 四、计算题

1. 单项指数计算

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流动比率为180%,资产负债率的标准值为50%,流动比率的标准值为200%。请计算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的单项系数。

50%?(60%-50%)×100%=80%

50 0%?(200%-180%)流动比率的单项系数=×100%=90%

200%资产负债率的单项系数=

2. 基本指标得分计算

总资产报酬率的评价标准见表12-1。

表12-1 总资产报酬率的标准值表 标准系数 指标值(%) 优秀(1) 9.1 良好(0.8) 7.3 平均值(0.6) 较低值(0.4) 较差值(0.2) 4.0 2.2 0.0 某企业该项指标实际完成值为7.2%,该项指标的权数为14分。请计算总资产报酬率的得分。

本档基础分=14×0.6=8.4(分) 本档调整分=

7.2%?4%×(14×0.8-14×0.6)=2.72(分)

7.3%?4%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得分=8.4+2.72=11.12(分)

3. 修正系数计算

销售(营业)利润率的标准值表见12-2。

表12-2 销售(营业)利润率的标准值表 标准系数 指标值(%) 优秀(1) 20.9 良好(0.8) 18.4 平均值(0.6) 较低值(0.4) 较差值(0.2) 15.0 11.4 7.0

某企业销售(营业)利润率的实际值为17.2%,该指标的权数是10分,盈利能力类指标的权数是34分,该类指标的实际得分是31分。请计算销售(营业)利润率指标的加权平均系数。

功效系数=

17.2%?15%=0.65

18.4%?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sl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