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应用山药经验探析

更新时间:2023-11-18 01: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傅青主女科应用山药经验探析 刘培英

《傅青主女科》系中医妇科著作,又名《女科》。清傅山撰。初刊于道光七年(1827)。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其合刊本名《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二卷。后有清陆懋修收入《世补斋医书》中之校订本,改称《重订傅徵君女科》。现存版本主要有: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四卷,附《产后篇》);清咸丰元年(1851)重刻本;清同治二年(1863)聚星楼重刻本;清同治八年(1869)湖北崇文书局刻本;清扫叶山房刻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版;197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傅氏崇经而不拘经,勇于独创,另具一格。对女科各证,多所发明,处方平正,理法严谨,精易实用,疗效显著,其中不少方剂已被近代视为名方,如完带汤、易黄汤、生化汤等。迄今山西一带生化汤应用甚广,成为产后的常规方剂。傅氏女科一书文字朴实,简明扼要,切于临床,为后世妇产科医学家所推崇,成为妇产科的重要名著。

《傅青主女科》共用药103种,每味药的平均使用频

率为5次,而山药应有尽用17次。《傅青主女科》全书诸 疾78证,其中应用山药者17证,占到五分之一。由此可 见,《傅青主女科》关于山药的应用经验值得深入学习。 1对山药的基本认知

山药,又名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味甘性

平,归脾、肺、肾经,作用缓和,不寒不热,既能补气养阴,又能益肺固肾,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主治脾虚气弱所致的食少便溏或泄泻,肺虚喘咳;肾虚尿频、遗精、腰膝酸困无力、妇女白带过多,消渴等。《神农本草经读》云:“薯蓣气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 耳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体现出山药入脾、肺、肾经。又《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润皮毛。”进一步说明山药健脾益肺强肾之功效。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药所含的成分主要有:皂苷、黏液质、糖蛋白、甘聚多糖、植物、尿囊素、山药素等。能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有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衰老的作用。《本草衍义》:此物贵生干方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迳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干五分,俟全干收之,惟风紧则干速。所以用干之意,盖生湿则滑,不可入药,熟则只堪啖,亦滞气。医经溯洄集》:唯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原既有滋,流岂无益?《本草蒙筌》:山药能消肿硬,因能益气补中故尔。经曰:虚之所在,邪必凑之。着而不去,其病为实。非肿硬之谓乎?故补其气,则邪滞自不容不行。丹溪云:补阳气生者,能消肿硬,正谓此也。《本草崇原》:山药气味甘平,始出中岳,得中土之专精,乃补太阴脾土之药,故主治之功皆在中土。治伤中者,益中土也;补虚羸者,益肌肉也;除寒热邪气者, 中土调和,肌肉充足,则寒热邪气自除矣。夫治伤中,则可以补

中而益气力;补虚羸,则可以长肌肉而强阴。阴强则耳目聪明,气力益则身体轻健,土气有余则不饥而延年。《本草新编》:山药可君可臣,用之无不宜者也,多用受益,少用亦受益,古今颇无异议。而余独有微辞者,以其过于健脾也。夫人苦脾之不健,健脾则大肠必坚牢,胃气必强旺而善饭,何故独取而贬之?不知脾胃之气太弱,必须用山药以健之;脾胃之气太旺,而亦用山药,则过于强旺,反能动火。世人往往有胸腹饱闷,服山药而更甚者,正助脾胃之旺也。人不知是山药之过,而归咎于他药,此皆不明药性之理也。盖山药入心,引脾胃之邪亦易入心。山药补虚,而亦能补实,所以能添饱闷也。因世人皆信山药有功而无过,特为指出,非贬山药也。山药舍此之外,别无可议矣。《本经逢源》:山药入手足太阴,色白归肺,味甘归脾。大补黄庭,治气不足而清虚热。故《本经》治伤中寒热邪气,补而不滞,温而不热。又能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固肾,止泄精小便频数。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金匮要略》八味丸用以强阴也。薯蓣丸以之为君,而主虚劳不足,风气百病,甘温平补而不碍久积之邪也。 2山药炒制不粘不滞

山药的炮制并不复杂,可生用或麦麸炒用。在《傅青主女科》一书中,都为炒用,取其不粘不滞,促进通调之效,如“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傅氏一反众议所持之立论。认为热扰下焦,则津液不能化精反为湿,热湿相搏,扰于任脉而发黄带。方用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药仅五味却力专。山药,芡实益肾

健脾,补任脉之虚,脾运化水湿摄精微,妙在二药炒用妨其滞涩,促其通调,寓补于行,能守能走。可谓思虑入微矣。

3山药用量灵活多变

在《傅青主女科》一书中,山药的剂量根据诸葛亮 疾的不同,应用相当灵活,悬殊较大。最大使用剂量为 十两(炼蜜为丸),仅在“血海太热血崩”篇中有此应用。 傅氏将该证责之于:“乃有人道之感,子宫大开,君相火 动,以热招热,同意相求,翕然齐动”,脾失统摄,肝失 固藏,血难止遏而大出,方用清海丸,方中重用熟地, 玄参滋肾壮水;山药伍白术,山萸共补脾肾;沙参,石 斛滋水之上源而收降之效;五味益精滋肾敛君相二火, 龙骨收涩,使全方“补阴而无浮动之感,缩血而无寒凉 之苦。”多数使用剂量为一两(全书4处),五钱(全书 8处)。如傅氏认为:“脾胃虚极而然也”之“妊娠吐泻 腹疼”证。盖妊娠善养胎全赖气血,在脾胃将绝而未绝 之时,以重剂援土救脾,治以援土固胎汤。方中重用人 参,山药(1两),白术共为君药,起脾胃之阳阳,健中焦 谷气之机以培土,枸杞,山萸温补肾阳以固火之根;杜 仲,续断壮肾固带脉;菟丝子安胎;砂仁化气以防滋腻 过度,炙甘草和诸药而达固胎元之效。最小应用剂量为 三钱(全书4处)。在“产后少腹疼”篇中,傅氏独辟理 论,归结其成因为“瘀血作祟”及“血虚而然”,因“血

虚而然”者用肠宁汤,方中山药仅为三钱以固脾悦中阳, 肉桂合人参为君,不但鼓甘温阳和之气,且易作捆绵之 蒸,虚性之疼得温暖甘润之情,自然安适舒爽。全方药 味性平,恰到好处。 4山药配伍匠心独运

4.1伍白术益气健脾,资生化之源。在17首应用山 药的方剂中,配伍白术有7处。二者搭配协同作用良 佳。在《带下?白带》篇中,傅氏总结带下病源不外“脾 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夫“湿盛 而火衰,肝郁而气弱”之白带乃脾气虚弱,肝郁气滞, 横逆犯脾以致脾失运化;湿注于下而致。所用方剂完 带汤即是配伍之典范。方中山药、白术共为君药,一 温一平,均重用一两,协同以健脾运化水湿,更妙在 炒用增燥湿之力。配合苍术温阳升散,燥湿和胃;人 参补益中气,四药合用使脾气健运而湿无由生,另佐 黑芥穗,柴胡疏肝;车前子分消水气,正如傅氏云:“此 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 升之内”。又如《调经》篇中,傅氏论月经病精辟独到, 着眼于肝、脾、肾及冲任,相应地其制方用药着重于 补肝脾肾,益气血、调冲任。如“年未老经水断”证, 乃肾之经血不足,气机郁结所致,故用散心肝脾之郁, 大补肾水之益经汤治疗。方中山药伍白术,人参补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vv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