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27 09: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金融1301班 姓名:宋吾省 学号:20132162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一、金融市场的特点

金融市场可以将众多投资者的买卖意愿聚集起来,使单个投资者交易的成功率大增。即在接受市场价格的前提下,买方可以买到他想买的数量,卖方可以卖出他想卖的数量。交易所的这种属性其实就是流动性,交易所的流动性使得资本在不同的时间、地区和行业之间进行转移,使资源得以配置。金融市场出现的目的是提供交易的便捷,因而流动性就是金融市场的基础经济功能所在,没有了集中流动性的功能,金融市场就失去存在的基础。流动性的作用还不仅在此。作为交易成本还体现在市场对交易机制的选择和变迁的决定作用,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金融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流动性是其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缓慢,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也开始的比较晚。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是很不完备的、除了传统的银行信用间接融资外、今年以来又先后在沈阳、上海、武汉、西安等城市建立了金融市场。但仅仅局限于同业拆借业务和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由以下原因所致:

1、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投资欲望和价值观念。

2、人们对金融市场知识的贫乏。据了解有的企业财务人员不懂得票据贴现是怎么回事,竟拿货款申请书到银行要求贴现。

3、价格体系的不合理。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准确及时的投资信息,资金得不到合理流动。

4、市场体系不完善。由于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的步履艰难,信息市场滞后软弱,作为市场体系的一部分——金融市场是很难有特殊表现的。

5、专业银行没有企业化,信贷资金尚有供给制,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尚不发达,信用工具缺乏。现有证券的不流通。

6、金融立法、章程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据此,我认为,我国近期内还不宜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可以逐步开放以摸索经验,而更多的地方还需要创造条件。

三、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策略 (一)完善金融管理制度

首先要增强本国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这要求在过渡期内,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应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经营机制和方式适应市场化。优化金融资产,在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框架下,在监管能力许可的基础上。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业务适当交叉、支持金融机构在合法经营、稳健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业务创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其次要建立审慎的监管制度和预瞀制度。预先活化透明度原则,按国际标准建立财务、统计、审计、报表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机制。

(二)尽快培育市场体系

实现本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封闭运行下的完善性,然后通过不断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和利率、汇率机制、使市场开放后能够具备基本的抵抗、缓冲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首先,市场准人放宽之前应先对内开放,可以考虑放宽金融业的进入标准。允许私有和民营企业及私人从事金融领域的经营活动,以增加金融业的竞争强度。还可以资本换市场,向国内逐步出售金融机构的股权,允实资本实力,并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内部运作机制。其次,加快国内证券市场的建设,弥补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

(三)提高国内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

按照先利率后汇率的开放秩序,让市场决定价格。一是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央行耍改变宏观调控手段,真正发挥商业银行经营自丰权,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二是央行要加快公开市场操作。搞活国债市场,允许银行参与二级市场的国债交易,打通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证券交易所之间的隔离墙,使国债市场成为沟通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重要通道。三是加强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入世后随着市场的深化,股价和利率水平会更加敏感地反映供求关系,有必要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弹性,灵活调节资本流动的速度与规模。

(四)确立正确的对外开放策略

首先进行汇率制的调整,然后开放资本项目下的货币兑换。同时。可以先机

构、后业务开发资本市场。事实上。开放金融与开放资本帐户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金融开放重在强调对金融服务的外来供给者提供非歧视性待遇,并未强调资本帐户立即开放。对我国来说,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设计有吸引力的政策,以诱导那些对经济增长有明娃正面作用的投资、减少有负面影响的投机行为。

四、我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一)金融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平衡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伴随着金融市场交易量和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各个市场主体进行资金余缺管理,投资融资以及财富管理的重要平台,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在外部需求下降、经济增长趋缓、金融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交易量都保持了持续增长,市场注重了安全运行的理念,防范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逐步提高。目前,金融市场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券发行将大幅增加,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将得到极大拓展,期货市场在促进现货市场流动秩序建立,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也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各个金融子市场交易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金融市场主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将不断增强。

(二)金融市场创新继续成为市场发展的原动力

我国的金融创新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一方面实体经济有大量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资金低效运转。目前既有的金融衍生品也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国内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我们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在信用与杠杆放大风险可控的状态下,大力发展多种类金融产品,形成多种产品并存与结构合理的布局,丰富金融市场的选择。但未来我国的金融创新仍应该以传统及基础金融产品为主,那些组合过于复杂、销售链条过长、定价过于困难的衍生产品则应该审慎推出,避免过度创新和沦为投机的工具。推动金融创新必须注重加强风险管控机制的配套建设,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杆效应过度,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向其他市场传染。未来,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将进一步丰富,继续推动货币市场工具创新,积极推动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债券品种创新。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为非金融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工具。逐步引入更多的利率、汇率和信用衍生产品,为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提供便利。

(三)跨部门金融市场监管和合作日益加强

在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显得日趋重要。审慎有效的市场监管显然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要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加强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借鉴国际经验与教训,确立新的监管理念、方式、目标及评价标准,建立起统一、高效、全方位的市场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和手段,更好体现金融监管动态效率和灵活性;加强监管协调,防止出现监管重叠、遗漏或空缺现象,确保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努力营造金融创新的良好环境,使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水平适应创新的步伐,使创新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保障得到保证;要注重培育和发展能够承担特定风险的机构投资者;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和评级水平,为提供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格创造条件。

(四)金融市场开放领域会有所拓宽

当前,我国已深深地融入国际化进程,对世界市场依存度较高,国际金融危机势必会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仍然没有改变。而且从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海外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创新,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可以在全面开展对外开放政策成效的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在加大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的基础上,完善并有效实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战略,有序、审慎推进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拓宽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和投资准入,并支持有条件的境内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但对外投资必须审慎,监管必须强化,制度必须完备。资本市场也应该有次序、渐进地引进长期资本,而非短期投机资本。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国际化。

五、总结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得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环境、服务、技术、质量、法律法规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需要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不断的接触、合作,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发展经验,使我国金融市场科学发展,合理发展,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金融行业的职能和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正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深化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金融经经济,2007(12)、 [2]王元龙、谈如何把握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发展趋势[J]、西部金融、2009(02)、 [3]满红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9(01)、 [4]高乙宁、入世后金融市场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09)、 [5]张敖、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的原则与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9(02)、 [6]郑升伟、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趋势[J]、企业家天地,2007(08)、 [7]黄洪民、从次贷危机的角度看金融创新[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0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pq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