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2017届高考语文热身训练试题(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4-02-02 23: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 ① ,直到整个村落(安然/欣然)眠睡,高枕无忧。子夜的乡村常是万籁俱寂, ② ;........一盏灯火被陡然惊醒,起床声隐隐传来,开门声赫然响起,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猛烈/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一个村落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涮涮地全醒了。 .......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注目;却又好像很远,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义着一幕幕播种和(传颂/传诵)乡情的美丽记忆。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左邻右舍(shě) 高枕无忧 B. 殆尽(dài) 齐涮涮 ..C. 吞噬(shì) 演义 D. 苍苔(tái) 万籁俱寂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安然 猛烈 传诵 B. 欣然 热烈 传诵 C. 安然 热烈 传颂 D. 欣然 猛烈 传颂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 ②很容易就被一声突兀的狗吠刺破天地

B. ①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 ②一声突兀的狗吠很容易就刺破天地

- 1 -

C. ①它们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相互欣赏着 ②很容易就被一声突兀的狗吠刺破天地

D. ①它们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相互欣赏着 ②一声突兀的狗吠很容易就刺破天地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考生平时要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项,左邻右舍sha;B项,齐刷刷;C项,演绎。...

点睛:此题考查词语的近义词的辨析。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完整。①处层层递进;②处根据语境看陈述对象应为“乡村”。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初春时节,人们经常到公园或郊外春游,欣赏万物复苏、河清海晏的自然美景,放松心情,....愉悦身心。

②傍晚时分,某小区的一幢居民楼突然起火,火势之大,令人不可向迩,好在附近居民及时....报警,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③在《感动中国》的颁奖盛典上,深山女教师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回肠..荡气,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

④很多时候,比屋漏更惨的是逢连夜雨;比受伤更痛的是被人伤口撒盐。骗子对家境贫困的徐玉玉实施诈骗简直就是空前绝后。 ....

⑤风雨飘摇的过去,它是摆渡到彼岸的一艘船。大国崛起的今天,它是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的实现合作共赢的桥梁桥。

⑥《安徽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玲珑剔透、谈吐不凡,靠着一档节目驰骋娱乐圈数十年却....依旧立于不败之地。

- 2 -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望文生义;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此处使用正确;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都十分动人。此处对象误用;

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感情色彩错误,也不合语境,此处应该用“落井下石”;

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此处使用正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图像情报卫星和广泛普及的手机照相,让人很难想象,美国海军怎样才能成功隐藏在港口集结的部队或者需要在船坞进行修理的受损军舰。

B.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C. 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到上地建设。

D. 《中国成语大会》等一系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寓教于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B项,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增加”;C项,中途易辙,将“自从”放在句子开头,改为“自从城镇化采取了??”;D项,成分残缺,“弘扬”前缺少介词“以”。

点睛:解答语病题,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

- 3 -

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中就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传延至今,不仅有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而且蕴藏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的值得弘扬的优秀民族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②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的。

③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度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

④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

⑤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

⑥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⑦正是由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如此深厚的民族精神,所以,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 4 -

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B.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多彩的娱乐形式和民间礼仪,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C.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节庆文化中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 D.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民族心理、爱国情怀等,作用巨大。 7.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节全家人守岁吃团圆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端午节赛龙舟活动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C. 清明节祭扫先人坟墓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情怀的体现。 D. 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诞生的寒食节是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的体现。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始终是人,活动内容以满足人的需求、展现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和谐天人关系为主。

B. 为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各种节日。

C.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提升民族精神、强化民族心理认同、维系民族团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

D.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传统美德等方面,阐述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

【答案】6. D 7. A 8. B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的主旨的能力。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对于这篇文本考生可以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春节全家人守岁吃团圆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说法错误,春节全家人守岁吃团圆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里追求。

8.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本的综合考查。B项,说法错误,节日客观上体现了“天人合一”

- 5 -

的理念,但却不是为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才产生的。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考生首先应认真审题,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即可。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何以明之?昔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之.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一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囤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悬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回:“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关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 厌:讨厌 .B. 辞咎犯,问雍季 辞:拒绝 .C. 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 遇:对待 .D. 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 亲:恩情 .

- 6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或无功而先举 唇亡而齿寒 ..B. 君其正之而已矣 其孰能讥之乎 ..C. 晋阳之存,张盂谈之功也 苟以天下之大 ..D. 吾是以先之 不赂者以赂者丧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B.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C.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D.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12.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列举晋文公与楚军在城濮交战和智伯帅韩魏攻赵两个事例,证明了文段开头所说的“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的观点。

B. 在晋阳城里人力耗尽、粮食缺乏的危难时刻,张孟谈挺身而出,找赵襄子商量请求涉水出城去魏、韩二家君王,商讨共同对付智伯。

C. 趁着智伯军队混乱之机,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领军队从正面出击,杀死智伯,又将晋国分成了韩、魏、赵三国。

D. 等到胜利归来,赵襄子首赏高赫,是因为在国家危难之时,众多大臣对他流露出轻侮骄傲的神情,唯有高赫不失君臣礼节。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 (2)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

(3)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答案】9. B 10. D 11. B 12. B

13. (1)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却轻视千秋万代的长远利益呢? ...

(2)再说,处境一样、情况相同、利益一致的人应该互相成全,生死与共。请两位君王仔细考虑吧!

(3)所以君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博得(换来)尊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众人。”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辞咎犯,问雍季。意思是:晋文公辞

- 7 -

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所以,“辞”指“辞别”。文言实词除了平时课内的记忆、积累外,考生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辨析的技巧。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第二个“而”连词,表顺承,“就”。B项,第一个“其”语气副词,商量语气,“还是”;第二个“其”语气副词,反问语气,“难道”。C项,第一个“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得到保全,国家面临危险而不能使它太平,那真的是算白白地看重我们这批谋士了。现在让我偷偷试着涉水出城,去拜见魏、韩两家君王,约同他们共同对付智伯。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亡不能存”与“危不能安”结构对称。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是赵襄子找张孟谈商量,说张孟谈“挺身而出”属于无中生有。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首先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然后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B项,是赵襄子找张孟谈商量,说张孟谈“挺身而出”属于无中生有。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先”、“权”、“后”、“利”及句子大意;第二句得分点:“同情”、“同利”、“图”及句子大意;第三句得分点:“美言”、“市尊”、“美行”、“加人”及句子大意。 参考译文:

有时候没有功劳却先得到荐举,有时候有功劳却后得到赏赐。怎么说明这点呢?以前晋文公要在城濮和楚军交战,文公向咎犯征询意见,问咎犯:“”这仗该怎样打?”咎犯说:“如果是做仁义的事,君子就不该讨厌忠诚守信用;如果是和敌军开战,那最好是兵不厌诈。(现在既 然是和楚军交战)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行了。”晋文公辞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雍季回答说:“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用欺诈手段对付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晋文公没有听从雍季的话,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策,和楚军

- 8 -

开战时(用计 )大败楚军。回国以后,嘉奖有功人员,首先是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这时晋文公)身边的人就说了:“我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靠的是咎犯的计策。君王论功行赏将雍季放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文公回答说:“咎犯的诈术,只是权宜之计,(适用于一时战争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观点,则是符合长远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却轻视千秋万代的长远利益呢?”

(还有一事例)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攻打赵家,包围了晋阳城,并挖开晋水灌淹晋阳城,导致城中的军民爬上树来避水,悬挂着锅来烧饭。这时赵襄子找张孟谈商量:“晋阳城里人力已经耗尽,粮食也十分缺乏,官兵们也缺医少药,你看如何是好?”张孟谈说:“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得到保全,国家面临危险而不能使它太平,那真的是算白白地看重我们这批谋士了。现在让我偷偷试着涉水出城,去拜见魏、韩两家君王,约同他们共同对付智伯。”于是张孟谈暗中出城会见魏、韩两君王,劝说道:“人们常说,唇亡齿寒。今天智伯胁迫你们两家来攻伐我们赵家,眼看赵家将要灭亡。可是(按智伯的个性)赵家一灭亡,你们就是下一个啊。所以现在假若我们不共同想法对付智伯的话,灾难也就很快要落到你们两家头上了。”韩、魏两家君王说:“智伯这个人,暴戾骄横而少恩寡情。我们的计谋如果泄露,事情就坏了,这如何是好?”张孟谈马上说:“话从二位君王口中出,进入到我的耳中,他人谁还会知道?再说,处境一样、情况相同、利益一致的人应该互相成全,生死与共。请两位君王仔细考虑吧!”于是韩、魏二君王与张孟谈暗中谋划商定举事日期。张孟谈随即潜回城里向赵襄子报告。到了约定日期的晚上,赵襄子派人杀了看守堤防的官兵,挖开大堤使水倒灌进智伯的军营,智伯军队连忙堵水,一片慌乱。这时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领军队从正面出击,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智伯,又将智伯的封地一分为三(从此晋国也就分为韩、魏、赵三国)。(等到胜利归来)赵襄子奖赏有功人员时,最先受奖赏的是高赫。大臣们提出问题:“晋阳之所以能保住,全仗张孟谈的功劳。可现在却是高赫获首赏,这是什么缘故?”赵襄子回答:“当晋阳被围困的时候,我的国家危难的时候,众多大臣很少不对我流露出轻侮骄傲的神情,唯有高赫仍然不失君臣礼节,所以我首先奖赏他。”由此看来,“义”才是做人的根本。即使有战胜敌人、挽救国家的大功劳,也比不上施行忠义高贵。所以君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博得(换来)尊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众人。”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祝英台近 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吴文英

- 9 -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翼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鸳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1)请简析该词上片中“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的作用。 (2)该词下片感情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1)这三句描写了诗人客居龟溪的孤独寂寞的处境,照应了诗题中的“客”字,同时在全词中起过渡作用,由上片的客游过渡到下片的思归。

(2)①“昼闲度”三句中,一个“闲”字表现了词人平生未能春风得意而只好闲度光阴的伤感情绪。②“归梦趁飞絮”,我思乡的梦魂随着那些柳絮翻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③“有情”三句,写出了词人被深情款款的园林感动的情状,传神地表现了词人既思念故乡又痴情废园的矛盾心理。

【解析】(1)试题分析:这三句话的意思是:我忽然感到自己有些可怜,如今已经是苍苍两鬓,又是一度寒食来临,我却孤零零一个人,在这云山深处辗转飘零。这三句描写了诗人客居龟溪的孤独寂寞的处境,在全词中起过渡作用。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一般情况下问诗词中句子的作用,大致有:开头句总领全篇,诗的中间句或词上片的最后两句、下片的开头两句过渡作用(承上启下),结尾句总结全篇或点明主旨、揭示情感、留有韵味等。

(2)试题分析:首先从题目看“客”体现词人客居他乡,结合词中“归梦趁飞絮”一句,表现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昼闲度”三句中,一个“闲”字表现了词人长日闲度,十分无聊。“有情”三句,是将无情之物化为有情:在词人眼里,那阑干边扶疏的花影,小门畔宛转的莺语,都好像满含情思,其中不仅有对思乡客子同情的慰安,还有殷勤的挽留;使得词人伫立凝思,恋恋不忍离去。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使至塞上》中,王维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自己飘零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田园生活倍添诗情画意。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答案】(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所以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蓬”“雁”“涓涓”“始”“余”理解字义去记忆。 五、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颈部保持同一姿势,是造成颈椎病的重要原因。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双手不停地操作着鼠标和键盘操控游戏人物,颈部僵硬不动,造成颈背部肌肉总是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肌肉水肿、痉挛,甚至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等症状, ② ,继续累积不但会影响颈椎,甚至会造成半身不遂。 【答案】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 ②这些症状不断累积就会造成颈椎病

17. 下面四副对联是不同地点的楹联,请分别指出它们对应的地点。 (1)酿冬秋春夏,醉南北东西 (2)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3)茅店月明鸡唱早,板桥雪滑马行迟 (4)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答案】⑴ 酒店 ⑵ 戏台 ⑶ 旅店 ⑷ 书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题干要求分别指出它们对应的地点,(1)由“酿”“醉”可见与“酒”有关,应是“酒店”;(2)“顷刻间”“方丈地”应指“戏台”;

- 11 -

【答案】(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所以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蓬”“雁”“涓涓”“始”“余”理解字义去记忆。 五、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颈部保持同一姿势,是造成颈椎病的重要原因。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双手不停地操作着鼠标和键盘操控游戏人物,颈部僵硬不动,造成颈背部肌肉总是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肌肉水肿、痉挛,甚至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等症状, ② ,继续累积不但会影响颈椎,甚至会造成半身不遂。 【答案】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 ②这些症状不断累积就会造成颈椎病

17. 下面四副对联是不同地点的楹联,请分别指出它们对应的地点。 (1)酿冬秋春夏,醉南北东西 (2)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3)茅店月明鸡唱早,板桥雪滑马行迟 (4)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答案】⑴ 酒店 ⑵ 戏台 ⑶ 旅店 ⑷ 书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题干要求分别指出它们对应的地点,(1)由“酿”“醉”可见与“酒”有关,应是“酒店”;(2)“顷刻间”“方丈地”应指“戏台”;

- 1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rv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