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普说明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王艳梅

更新时间:2023-12-18 21: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走进科普说明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赵场中心校 王艳梅

教材说明: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里安排了四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松鼠》,向学生开启了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的重要发现,阐释了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与人类息息相关;《新型玻璃》介绍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科普说明文,学习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开篇明意、思路严谨、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和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另外选择了4篇科普说明文。

《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介绍了有关动物的知识,《水的语言》揭示了科学家的重要发现,阐释了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与人类息息相关;《最早的桥》探索桥的历史,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志向。《卧看牵牛织女星》介绍了有关天文的知识,展示了广阔的宇宙空间。

【教学内容】

《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最早的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4.让学生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一边出示介绍自然的图像,老师一边导入:这是海中巨无霸──蓝鲸,它的舌头重量比一头大象还重;这是漂亮、乖巧可爱的小松鼠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水演奏的音乐??这就是神奇而有趣的自然,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主题回顾 知识树

通过知识树的回顾,回忆课文中学习的说明方法,以及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并出示本次群文阅读学习要求(表格式)

三、阅读概览

最精彩部分 第八段 说明方法 课文标题 《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 《水的语言》 《卧看牵牛织女星》 《最早的桥》 作者 主要内容 介绍鸭嘴兽的生物学特征和属性 提问 鸭嘴兽属于什么动物? 听声音真的能判断水开了吗? 牵牛织女星在天上的什么位置? 最早的桥在哪? 叶进 郭治 介绍谁的各种语言 叶至善 茅以升 介绍牵牛织女星的有关天文知识 介绍桥的历史和类型 第六段 第二段 第二段 四、小组合作,阅读感悟

1.每个组各选一篇文章进行学习,完成选择文章的表格。 2.交流反馈

《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课文举恩格斯的例子的作用。 《水的语言》水的语言到底是什么? 《卧看牵牛织女星》“什么叫做光年呢?”

《最早的桥》“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这句话从一个方面提问,什么是桥?

3.讨论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五、主题拓展

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真是好!它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举例子,通俗易懂;打比方,生动形象; 分类别,条理清晰;作比较,两者竞赛; 列数字,准确无误;下定义,简明扼要; 列图表,一目了然;作假设,从有到无。

掌握了说明方法,如同有了遨游说明文天地的飞船。 板书设计: 走进科普说明文

阅读材料: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未出生的孩子和已经死了的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完人”这句话,今天恐怕谁都会这样说,然而在前些年,这话是断然说不得的。

这要从我在澳大利亚所看到的一种特殊动物谈起。

那是初春的一个上午,我在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上,看到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叫鸭嘴兽。它既是哺乳类,又会下蛋;既像鸟类,又像爬行类。

据说,当1880年一个鸭嘴兽标本从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澳大利亚送到伦敦时,曾使英国有名的生物学家们大发雷霆。他们断言,这个标本是几种不同的动物拼凑起来的,并扬言要追查是什么人敢如此恶作剧,这拍案者之一,就是恩格斯。

按照传统的概念,哺乳动物必须胎生,而不会下蛋。革命导师恩格斯也一度拘泥于这种认识,后来在实践的检验面前才改变认识,并把它作为教训,提示别人,引以为鉴,给人们树立了一个重视科学、实事求是的榜样。恩格斯在1895年给康·施米特的信中说:“我在曼彻斯特看见过鸭嘴兽的蛋,并且傲慢无知地嘲笑过哺乳动物会下蛋这种愚蠢之见,而现在这却被证实了!因此,但愿您不要重蹈覆辙!”

鸭嘴兽有一个平而扁的阔嘴巴,短而钝的粗尾巴,还有一对蹼。乍看起来,同家鸭差不多。而它那身漂亮而柔软的灰色绒毛,又可与我国的特产水獭媲美。

鸭嘴兽实在是很怪的。说它是兽类吧,它却是靠下蛋繁殖后代;说它是爬行动物吧,可它孵出的后代都是靠哺乳喂养的。真是“不伦不类”。我们知道,一般从蛋中孵出的小动物是不吃奶的,如鸡、鸭、鸟、蛇;而一般吃奶的动物是胎生的,不下蛋的,像猫、狗、猪、羊。

由于鸭嘴兽既下蛋,又吃奶,生物学家们伤透脑筋,不知道该把它列入哪一类动物。经过多年的争论不休,最后,只好以毛和奶作为决定分类的依据,将鸭嘴兽列入哺乳类,称它为“卵生哺乳动物”。因为世界上只有哺乳动物有圆的毛(鸟类的羽毛是扁的)和分泌真正的乳汁,而这两个特点鸭嘴兽都具备。

雄鸭嘴兽有50多厘米长,雌的略小。它们的腿短而强壮,各有五个趾,趾端为钩爪,趾间的蹼便于游泳。它的长着粗毛的尾巴,游泳时当“舵”。它的眼睛很小,没有耳壳,锁骨和鸟喙骨很发达,这些方面又像鸟类。

鸭嘴兽习惯于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青蛙、蚯蚓、昆虫等都是它的食物。它的消化机能特强,一只鸭嘴兽体重不到一公斤,但一天能吃下与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

鸭嘴兽总是在河边打洞,洞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往水中,一个通往陆上的草丛。它们用

爪挖洞的本领很高,即使在坚硬的河岸,十几分钟也能挖一米深的洞。有的洞长达几十米,里面有宽敞的“卧室”,准备产卵用。卧室里铺着树叶、芦苇等干草,俨然是个舒适的“床铺”呢!

母鸭嘴兽一次生两个蛋,白色半透明,壳上带有一层胶质。母鸭嘴兽将蛋放在尾部及腹部之间,然后蜷缩着身体包围着蛋。两星期后,小兽脱壳而出,但眼睛看不见,身上没有毛,不能觅食,全靠妈妈喂奶,要经过四个月才能断奶。鸭嘴兽虽然以奶哺子却没有奶头,鸭嘴兽吃奶时只是咬着乳部的体毛,奶从毛端注入小兽口中。

若与爬行动物相比,鸭嘴兽显然是比较高等的动物,因为它虽属卵生,却是哺乳的。但在哺乳动物中,它却是最低等的。它生蛋和排泄粪尿都用同一个器官,所以又称单孔类。澳大利亚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单孔类动物的故乡,除了鸭嘴兽外,还有一种叫针鼹。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生物界有待人们去探讨的奥秘,还多着哩!

水的语言

水是会“说话”的。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流出来的时候,空气要从瓶口挤过去,那一个个气泡钻出水面时,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猛一下子膨胀,发出冲击,水就这样“说话”了。

把水壶放在火炉上,当水壶发出叫声的时候,水还没有开。等水真正沸腾的时候,叫声不是那样响了。“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壶里的声息为什么能报告壶里的情况呢? 坐在火炉上的水壶,壶底的水最先热起来,于是那里就产生了气泡。这些气泡很热,也很轻,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边的冷水层。热气泡在冷水中放出了大量的热,它的温度降了下来,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抵挡不住水的压力,就被水给压破了。气泡破裂时发出响声,水壶便“鸣”叫了起来。水在沸腾的时候,气泡一个接一个地钻出水面冲到空气里,很少有在水里破裂的,这时水的声音就变成“哗啦”“哗啦”了。

人被烫着会喊叫,水挨烫时也要“尖叫”呢!把几滴冷水滴在火红的炉盖上,听!它咝咝地尖叫了。烧水做饭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声音。

水当然没有知觉,它挨烫时的“尖叫”是由于它在急速地变成汽。炉盖或红煤球的温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马上变成了水蒸气,一滴水要变为汽,体积大约要膨胀1500倍,这一涨,就像小炸弹爆炸,发出了声音。

你会判断壶里的水开不开吗?

提一壶冷水,向地面上倒一点,你听到的是清脆的噼啪声;提一壶开水,同样向地面上倒一点,听!它发出了低沉的波波声。为什么冷水和开水声调不同呢?这跟水的温度有关系,当水温在100℃左右时,水不断地变成汽,开水四周包围着这层汽,好像裹着一层线毯,落到地上声调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没有气垫的缓冲作用,声音也就变得清脆了。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钢球发出清脆的声音,掉在棉被上的钢球只会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样。 水的奇言妙语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实验,研究一下吗?

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天的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这颗星的东边,白蒙蒙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西方人把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像一架七弦琴,于是把它叫做“天琴星”。传说古希腊音乐家奥佛士曾用这把七弦琴,弹奏出神妙的曲子,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

关于织女星,我们中国也有美丽的传说。织女星是天帝的孙女,因此,也叫做“天孙”。以这颗星美丽柔和的光辉来说,确也当得起这个高贵的名字。“天孙”私自下凡,和一个放牛郎结为夫妻,他们夫妇俩恩恩爱爱,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很幸福。后来,天帝和王母娘娘发现了这事,十分生气,派天神强行拆散了牛郎织女,命令他们一个住在天河的东岸,一个住在天河的西岸,只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得在天河相会一次。

那么牛郎星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越过这条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星光线较弱,看上去与中间一颗距离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接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我们把它们叫做“挑担星”。中间最大最亮的一颗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在秋天的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微带一点黄,虽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我们若是一连几个晚上,每晚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大致

是不变的。我们千万不要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看两星相会而白白地熬个通宵。因为,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亮度是太阳的50多倍,牵牛星的亮度是太阳的9倍多,因为距离我们太遥远,所以看上去像是两颗比较大的行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约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也有约16光年。

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么远!”这话若被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会笑话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15颗。几年前,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星崩毁了,计算下来,发现这颗星崩毁的时候正是古罗马时代,也就是说,这颗星离我们将近2千光年。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的,织女星以每秒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千米差不多。只是因为宇宙如此浩瀚,所以我们的肉眼才看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9千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1光年。那么,你也许会想,在16个9千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不会的,一来,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移动;二来,它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多少年后,它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呢。

最早的桥

茅以升

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画意诗情。

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桥。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能使人越岭,从这山到对山的东西就是桥,那么,直升飞机也是桥了。船和飞机当然都不是桥,因为桥是固定的,而人在桥上是要走动的。可是拦河筑坝,坝是固定的,而人又能在坝上走,从此岸走到彼岸,难道坝也是桥吗?不是的,因为桥下还要能过水,要有桥孔。那么,在浅水河里,每隔一步,放下一堆大石块,排成一线,直达对岸,上面走人,下面过水,而石块位置又是固定的,这该是一座桥了,然而严格说来,这还不是桥,因为桥面是要连续的,不连续,不成路。但是,过河越谷的水管渠道,虽然具备了上述的桥的条件,而仍然不是桥,这又是何故呢?因为它上面不能行车。这样说来,矿山里运煤的架空栈道,从山顶到平地,上面行车,岂非也是桥吗?然而又不是,因为这种栈道太陡,上面不走人。

说来说去,桥总要是条路,它才能行车走人,不过它不是造在地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因而下面就能过水行船。

其次,怎样叫早。是自然界历史上的早呢,还是人类历史上的早。是世界各国的早呢,还是仅仅本国的早。所谓早是要有历史记载为根据呢,还是可凭推理来臆断。早是指较大的桥呢,还是包括很小的在内的,比如深山旷野中的一条小溪河上,横跨着一根不太长的石块,算不算呢?也就是说,是指有名的桥呢,还是无名的桥。这样一推敲,也就难落笔了。姑且定个范围,那就是: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但只指桥的类型而非某一座桥。

在人类历史以前,就有三种桥。一是河边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形成现代所谓“梁桥”,梁就是跨越的横杆。二是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渐渐扩大,孔上石层,磨成圆形,形成现代所谓“拱桥”,拱就是弯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去抱第二个,如此一个个上去连成一长串,为地上猴子甩过河,让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一串“猿桥”,形式上就是现代所谓“悬桥”。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基本类型,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都由此脱胎而来。

因此,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就离不开这三种基本形式。在最小的溪河上,就是单孔的木梁。在浅水而较大的河上,就是以堆石为墩的多孔木梁。在水深而面不太宽的河上,就是单孔的石拱。在水深流急而面又宽的大河上,就是只过人而不行车的悬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05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