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更新时间:2023-11-16 02: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投资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投资学》习题

第1章 投资概述

《》 一、填空题

1、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可分为 和 。 2、资本是具有保值或增值功能的 。 3、按照资本存在形态不同,可将资本分为 、 、 、 等四类。

4、根据投资所形成资产的形态不同,可以将投资分为 、

、 三类。

5、按研究问题的目的不同,可将投资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投资主体不同,投资可分为 、 、 、 四类。 6、从生产性投资的每一次循环来,一个投资运动周期要经历 、 、 、 等四个阶段。 二、判断题

1、资本可以有各种表现形态,但必须有价值。( ) 2、无形资本不具备实物形态,却能带来收益,在本质上属于真实资本范畴。( ) 3、证券投资是以实物投资为基础的,是实物投资活动的延伸。( ) 4、直接投资是实物投资。( )

5、投机在证券交易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

6、投资所有者主体、投资决策主体、投资实施主体、投资存量经营主体是可以分离的。( ) 三、多项选择题

1、投资主体包括( ) A.投资所有者主体 B.投资决策主体 C.投资实施主体 D.投资存量经营主体 E.投资收益主体

2、下列属于真实资本有( ) A.机器设备 B.房地产 C.黄金 D.股票 E.定期存单

3、下列属于直接投资的有( ) A.企业设立新工厂

B.某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51%的股权 C.居民个人购买1000股某公司股票

D.发放长期贷款而不参与被贷款企业的经营活动 E.企业投资于政府债券

4、下列属于非法投机活动是( ) A.抢帽子 B.套利 C.买空卖空 D.操纵市场 E.内幕交易

四、名词解释

投资 投资主体 产业投资 证券投资 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 五、简答题

1、怎样全面、科学的理解投资的内涵? 2、投资有哪些特点?

3、投资的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4、投资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5、投资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6、试比较主要西方投资流派理论的异同? 第2章 市场经济与投资决定

一、填空题

1、投资制度主要由 、 、 等三大要素构成。

2、一般而言,投资制度分为 和 两类。 3、投资主体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一种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其进行投资活动的目标,把投资主体划分为 和 。 4、投资制度对投资主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即 、

和 。 二、判断题

1、政府主导是集权型投资模式的主要特点。( ) 2、投资制度只有民间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 ) 3、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市场化的投资模式。( )

4、目前中国的投资决定模式已经由传统的政府主导投资决定模式转变为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投资模式。( ) 三、名词解释 1、投资制度

2、民间主导型投资制度 3、政府主导型投资制度 四、问答题

1、一定的经济主体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的投资决定有何不同?

3、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投融资制度改革的看法或建议。 第3章 产业投资概述

一、名词解释

净投资 重置投资 折旧 可行性研究 货币的时间价值 现金流量 二、简答题

1.较高的利润除了能使厂商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从而增加投资之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增加投资?

2.我国在1999年中出台了一旨在刺激投资的政策:从2000年起停征固定资产调节税。

(1)此措施对长期投资(比如说4年或5年后)有什么影响? (2)在当年和下一年有什么影响?

(3)如果这项政策是持久性的,你对以上的答案会有何不同? 三、多项选择题

1、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B.资产的数量不同 C.存在形态不同

D.生产过程中连续的时间不同 E.价值转入产品的方式不同

2、投资前期的主要任务有( ) A.编制设计委托书 B.资金筹措 C.设计施工图 D.可行性研究 E.工程招投标

四、计算题

1.某一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如右表:

第1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厂商应该从事这一项目吗? (1)如果利率是5%? -200 100 120 (2)如果利率是10%?

2.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三年前,现在考虑是否需要更新。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40%,基准收益率为10%,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旧设备 新设备 原价 60 000 50 000 5 000 4 0 4 5 000 税法规定残值(10%) 6 000 税法规定使用年限6 (年) 已用年限 3 尚可使用年限 每年操作成本 两年后大修成本 4 8 600 28 000 最终报废残值 7 000 10 000 目前变现价值 10 000 第一年 9 000 18 000 每年折旧第二年 9 000 13 500 额 第三年 9 000 9 000 第四年 9 000 4 500 第4章 产业投资方向选择 一、名词解释

市场空隙 产品线延伸 产品组合 二、多项选择题

1、市场空隙主要以下几种类型( ) A.市场空隙I1 B.市场空隙I2 C.市场空隙I3 D.市场空隙I4 E.市场空隙I5

2、产品需求是决定市场空隙大小关键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A.消费偏好 B.收入水平 C.价格水平

D.产品生命周期 E.产品间的关联

3、市场预测的非数量预测方法有( ) A.个别估计法 B.小组讨论法 C.加权移动平均法 D.德尔菲法

E.顾客意愿调查法

3、市场预测的数量预测方法有( ) A.波克斯——杰肯思法 B.回归分析法 C.加权移动平均法 D.德尔菲法

E.平均增长量法

5、产品线延伸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向前延伸 B.向后延伸 C.向下延伸 D.向上延伸 E.双向延伸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对准市场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 2、简述市场空隙的基本类型。

) 3、决定市场空隙大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市场预测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5章 产业投资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规模外部经济是指( )。

A、经济实体在规模扩大时在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B、各种不同的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及配比,形成的规模经济 C、整个行业规模扩大而使个别经济实体取得收益 D、产量变化率大于投入生产要素的变化率 2、技术的经济性是指( )。 A、技术的价格低廉

B、技术设备的维护费用低

C、技术方案能以最低的耗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D、使用技术的成本低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投资规模适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内部规模效益包括()。 A、有利于采用大型先进设备和工艺

B、大批量生产方式有利于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 C、有利于大批量采购和销售,节省采购和推销费用 D、有利于原材料的节约和充分利用

2、产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 A、规模收益递增 B、规模收益递减 C、规模收益不变 D、规模内部经济 3、选择制造技术的基本原则包括( )。 A、技术设备价格低 B、适用 C、经济 D、可靠

4、许可证贸易按其权益范围可以划分( )。 A、独占性许可 B、交叉许可 C、普通许可 D、排他性许可 5、选择制造技术的分析方法有( )。

A、生产工艺分析方法 B、设备分析方法 C、经验分析法 D、线性规划法

6、企业多角化经营通常可分为( )等几种模式。

A、纯粹型 B、产品扩张型 C、市场扩张型 D、技术扩张型 三、判断题

1、企业选择制造技术越先进越好。( ) 2、企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效应也越大。( )

3、后向一体化经营指原来经营下游产品的企业,进一步拓展上游产品的生产。()

4、多角化经营是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途径之一。( ) 四、名词解释

1、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2、经验分析法 五、问答题

1、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影响工艺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制造技术选择的设备分析方法主要分析哪些方面? 4、制造业企业选择投资地点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第6章 产业投资资金的筹措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正常的筹资组合策略是( )。 A、短期占用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 B、短期占用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 C、长期占用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 D、短期占用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 2、营业净利说认为( )。

A、企业综合资金成本随债务资金的增加而降低 B、企业综合资金成本随债务资金的增加而上升 C、企业价值随债务资金的增加而降低 D、企业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 3、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是指( )。 A、边际成本 B、总成本 C、个别成本

D、加权平均成本

4、企业融资的顺序是( )。

A、存留利润—债务融资—股权融资 B、存留利润—股权融资—债务融资 C、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存留利润 D、债务融资—存留利润—股权融资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投资所使用的外部资金主要包括( )。 A、银行短期贷款

B、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 C、发行股票获得的资金 D、企业资本公积金 2、企业的内部资金包括 A、累计折旧 B、资本金

C、未分配利润 D、出售资产的收益

3、无形资产投资估算主要包括( )。 A、土地投资估算

B、技术知识产权投资的估算 C、土地使用权投资估算 D、创办费估算

4、优先股筹资的成本包括( )。 A、发行成本

B、股利支出

C、在二级市场买卖本企业股票的损失

D、在二级市场买卖本企业股票支付的手续费

5、以下各种方法中,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的是( )。 A、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系数法 B、生产能力指数法 C、周转天数法

D、主要部分投资系数估算法 三、判断题

1、主要部分投资比率估算法是流动资产投资估算方法。() 2、比率估算法是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 )

3、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债务融资具有税盾作用,因此企业负债越多越好。()

4、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的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

5、企业用短期资金融通长期占用资产可以降低风险。( ) 四、名词解释

1、生产能力指数法 2、比率估算法 3、概算指标估算法 4、加权平均成本 五、问答题

1、制约企业筹资决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简述资本结构理论中莫迪格莱尼-米勒模型的主要内容。 第7章 产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名词解释

货币的时间价值 现金流量 不可分性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净现值成为投资收益评价基本方法的原因。

2.对于外生的系统性风险,投资者能够采取的风险处理方法有哪些? 三、计算题

1.某一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如右表:

第1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厂商应该从事这一项目吗? (1)如果利率是5%? -200 100 120 (2)如果利率是10%?

2.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三年前,现在考虑是否需要更新。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40%,基准收益率为10%,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旧设备 新设备 原价 60 000 50 000 5 000 4 0 税法规定残值(10%) 6 000 税法规定使用年限6 (年) 已用年限 3 尚可使用年限 每年操作成本 两年后大修成本 最终报废残值 目前变现价值 第一年 4 8 600 28 000 7 000 10 000 9 000 4 5 000 10 000 18 000 每年第二年 9 000 13 500 折旧第三年 9 000 9 000 额 第四年 9 000 4 500 第8章 产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风险 不确定性 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 内生风险 外生风险 二、简答题

1.对于外生的系统性风险,投资者能够采取的风险处理方法有哪些? 2.敏感性分析有什么不足之处?

3.为什么风险规避是投资决策中关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合理假定? 三、计算题

1.某一种疾病在爆发的概率为0.4。对于这种疾病有一种不太完善的检测手段,在这种基本疾病的症状显示之前来检测人们的犯病情况,每人检测成本¥250。那些得病的人有90%的概率检测结果为阳性,而不得病的人呈阳性的概率为5%。在症状出现之前治疗这种疾病的成本为¥2000,如果没有得这种病,会对人造成¥200的副作用。症状显示出来之后的治疗成本为¥10000。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处理这种疾病的方案:

S1. 早期即不检测也不治疗(NT&NT); S2. 早期不检测都进行治疗(NT&T)

S3. 早期检测并对结果呈阳性的人治疗(T&T) (1)找出期望成本最低的方案。

(2)如果这种疾病爆发的概率上升,最优方案是否会发生变化? 第9章 产业投资的社会评价

一、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 外部效应 影子价格 社会贴现率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与效益项目的调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转移支付

B.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 C.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

D.不可比较效应和不可捉摸效应 E.就业效应

2、社会贴现率的确定方法有( ) A.消费增长率确定法 B.资本边际生产率法 C.边境价格法 D.比照市场利率法

3、在投资成本与效益的度量中,影子价格的计算方法有( ) A.经济理论法 B.边境价格法

C.资本边际生产率法 D.线性规划法 三、简答题

1、简述产业投资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

2、简述李-米法、准则法与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区别。 3、产业投资项目的就业、分配效应的评价主要有哪些指标? 第10章 证券投资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股票是一种( ) A.商品证券 B.货物证券 C.资本证券 D.货币证券

2、对证券承销商来说,风险最大的承销方式是( ) A.代销 B.余额包销 C.组成承销团 D.全额包销

3、投资者买卖成交后当天可进行反向交易的交易方式是( ) A.现货交易 B.信用交易 C.回转交易 D.期货交易

4、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市场买卖证券的目的是( ) A.赚取利润 B.控制股份 C.分散风险 D.宏观调控

5、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数是采用( )家公司的股票计算出来的。 A.15 B.30 C.255 D.500

6、在下列证券中,投资风险最低的是( ) A、国库券 B、金融债券 C、国际机构债券 D、公司债券

7、一些大公司发行的业绩较好的普通股票通常称之为( ) A.红筹股 B.蓝筹股 C.大盘股 D.B股

8、公司能在当前支付较高收益的股票称之为( ) A.收入股 B.成长股 C.垃圾股 D.防守股

9、中国某公司在美国发行的以欧元为面值货币的债券称之为( ) A.外国债券 B.欧洲债券 C.武士债券 D.扬基债券 二、多项选择题

1、股票的特征是( ) A.流动性 B.风险性 C.收益性 D.可偿还性

2、证券投资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分散投资原则 B.效益与分险最佳结合原则 C.责任自负原则 D.理智投资原则

3、我国证券交易所证券竞价成交的基本原则是( ) A、价格优先 B、时间优先 C、委托优先 D、数量优先 4、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大致分为( ) A、国家股 B、法人股 C、社会公众股 D、外资股

5、我国当前股票的形式是( ) A.无记名股票 B.有面额股票 C.无纸化交易 D.记名股票 6、优先股股东的特点有( )

A.优先分配股息 B.优先分配剩余资产 C.股息水平固定 D.有限的参与权 三、判断题

1、股票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虚拟资本的范畴,其本身并没有价值。( ) 2、在国债发行的发行中,如果采用“荷兰式”规则进行价格招标,则所有中标人都按中标价格中的最低价认购。( ) 3、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 4、资本市场指的就是证券市场。( ) 5、所有的政府债券都可享受税收优惠。( )

6、在公司分红方面,普通股股东和优先股股东的权利是一样的。( ) 7、期货交易的风险比股票现货交易的风险更大。( ) 四、名词解释

1、证券投资 2、证券市场 3、证券发行市场 4、证券流通市场 5、股价指数

6、股票 7、优先股 8、累进利率债券 9、贴现债券 10、剪息债券

11、风险 12、系统性风险 13、非系统性风险 14、预期收益率 15、变异系数

16、贝塔系数 五、问答题

1、简述有价证券的特征。

2、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3、简述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4、证券投资面临着哪些风险? 5、证券市场行情指数有些作用? 第11章 证券投资基本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债券定价原理,如果一种附息债券的市场价格高于其面值,则其到期收

益率( )其票面利率。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某投资者5年后有一笔投资收入10万元,投资的年利率为10%,用复利的方法计算其投资现值,正确的是( ) A. 6.7万元 B. 6.2万元 C. 6.3万元 D. 6.5万元

3、某上市公司拟在未来无限时期每年支付每股股利2元,相应的贴现率(必要收益率)为10%,该公司股价18元,计算该公司的净现值( ) A.-2元 B.2元 C.18元 D.20元

4、在贷款或融资活动中,贷款者和借款者并不能自由地在利率预期的基础上将证券从一个偿还期部分替换成另一个偿还期部分,或者说市场是低效的。这是( )的观点。

A.市场分割理论 B.市场预期理论 C.合理分析理论 D.流动性偏好理论 5、下列哪一项不是财政政策的手段( ) A.国家预算 B.税收 C.发行国债 D.利率

6、当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根,则( ) A.公司通常受惠于政府调控,盈利上升

B.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上升,股价上扬 C.居民收入由于升息而提高,将促使股价上涨 D.公司的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业绩下降 7、经济周期的变动过程是( )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复苏——上升——繁荣——萧条 C.上升——繁荣——下降——萧条 D.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8、从股价波动与经济周期的联系中,我们得知( ) A.股价波动与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B.等大众形成了一致的看法,确定了市场趋势,再进入市场 C.把握经济周期,随时注意小幅波动,积小利为大利

D.景气来临时一马当先上涨的股票往往在市场已经下跌时才开始下跌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固定收益证券的风险要比变动收益证券( ) A.大得多 B.小得多 C.差不多 D.小

10、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直接信用控制 11、按道-琼斯分类法,大多数股票被分为( ) A.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三类 B.制造业、运输业、公用事业三类 C.工业、运输业、公用事业三类

D.公用事业、运输业、房地产业三类

12、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完全流动的市场属于( ) A.完全竞争 B.不完全竞争 C.寡头竞争 D.完全垄断 13、耐用品制造业属于( )

A.增长型行业 B.周期型行业 C.防守型行业 D.衰退型行业

14、政府实施管理的主要行业应该是( ) A.所有的行业 B.大企业

C.关系到国计民生基础行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行业 D.初创行业

15、反映公司合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以及日常资金来源是否充分的报表是( ) A.资产负债表 B.损益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16、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是( ) A.资产负债表 B.损益表 C.利润表 D.现金流量表

17、反映资产总额周转速度的指标是( ) A.固定资产周转率 B.存货周转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股东权益周转率

18、反映公司运用所有者资产效率的指标是( ) A.固定资产周转率 B.存货周转率 C.总资产周转率 D.股东权益周转率 19、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司资本公积金的来源( )

A.公司资产重估增值的部分 B.股票溢价发行的溢价部分 C.接受捐赠 D.公司投资于其他公司所得收益

20.下列哪项行为一定会导致公司总股本增加,同时每股净资产减少( ) A.现金分红 B.送股

C.配股 D.增发新股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有( )

A.投资者对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期 B.公司盈利水平 C.行业因素 D.公司股份分割 E.公司资产重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用现金流贴现模型计算股票内在价值时,当计算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必要收益率时,可以考虑 购买这种股票

B.用现金流贴现模型计算股票内在价值时,当计算的内部收益率小于必要收益率时,可以考虑购买这种股票

C.零增长模型假定对某种股票永远支付固定的股利 D.零增长模型适用于确定优先股的价值 E.不变增长模型是零增长模型的一个特例 3、宏观经济政策有(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财政政策 D.货币政策 E.收入政策

4、在下列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A.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票和债券的影响较小

B.如果通胀在可容忍的范围内持续,而经济处于扩张阶段,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C.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期间,人们囤积商品,从而使上市公司销售旺盛,盈利水平上升

D.当通货膨胀长期存在时,政府通常要采取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E.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5、政府促进行业发展的手段主要有( ) A.补贴 B.政府投资

C.优惠税法 D.限制外国竞争的关税 E.保护某一行业的附加法规 6、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包括( ) A.技术进步 B.生命周期

C.政府政策 D.产业组织创新 E.社会习惯的变化

7、根据现金来源的不同,现金流量表主要分为以下哪几个部分( ) 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C.研发活动的现金流量 D.销售活动的现金流量 E.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8、下列哪些行为会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提高( ) A.配股 B.增发新股

C.送红股 D.发行债券 E.派息

9、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后,下面哪些财务指标是上升的( ) A.负债总额 B.总资产 C.资产负债率 D.资本固定化比率 E.固定资产净值率 三、判断题 1、从理论上说,股票、债券的内在价值一般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化关系。( ) 2、债券发行人的资信水平与发行票面利率之间一般呈反比关系。( ) 3、任何一种附息债券都可以用一揽子的贴现债券(无息票债券)去替换。( ) 4、在给定的市场利率下,短期债券的利率敏感性比长期债券的利率敏感性要大。( )

5、对于既定的债券,由收益率下降导致的债券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上升导致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 )

6、红利贴现模型仅适合于投资人永久性持有股票这一假设前提,不适合于投资者中途将股票变卖这一情形。( ) 7、零增长模型适合于任何股票的价值评估。( ) 8、通过股份分割后,公司的收益会增加。( ) 9、一些非经济因素可以改变证券市场的中长期走势。( ) 10、本币汇率下降必然导致股价下降。( )

11、政府往往不能容忍任何程度的通货膨胀存在,以保持经济实实在在的增长。( )

12、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周期性波动提供了一种财富“套期保值”的手段,因此,投资者对其十分感兴趣。( ) 四、名词解释

1、周期性行业 2、股东权益报酬率(ROE) 3、经济附加值(EVA)

4、市场附加值(MVA) 5、EBIT 6、市盈率 7、市净率 8、每股收益 五、问答题

1、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2、债券价值评估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3、简述通货膨胀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4、简述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与证券投资选择策略。 六、计算题

1、面值为1000元的附息债券当前的市场交易价格为980元,距到期还有3年,票面利率6%,每年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还本。请用试算法(插入法)计算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2、某股票2004年支付股息为每股0.70元,预测其股息年增长率为2%,当前市场利率水平为6%,其股价为12元。试用股息增长理论测算该股票的理论价格,并判断该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3、假设某公司的负债比率为0.5,总资产周转率为0.25,销售利润率10%,董事会对于目前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极为不满。财务经理分析后,认为增加销售利润率至12%,并且在总资产周转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举债比率将可以使股东权益报酬率增加一倍。如此一来,该公司的负债比率应改变为多少?

4、某公司2004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只有5%,杨经理针对盈利能力不佳的情况,提出新的融资方案。新计划要求公司的负债比率提高至60%,并使公司每年的利息支出增加至8000元。杨经理希望新的方案可以使销售额增加至24万元,EBIT为2.6万元,并使总资产周转率维持于2。假设所得税率为40%,则新计划会使公司2005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改变为多少? 第12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技术分析的假设( )

A.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B.价格沿趋势移动 C.历史会重演 D.价格随机波动 2、光头光脚的长阳线一般表示当日( ) A.空方占优 B.多方占优 C.多、空平衡 D.无法判断

3、波浪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分为( )

A.上升5浪,调整3浪 B.上升5浪,调整2浪 C.上升3浪,调整3浪 D.上升4浪,调整2浪 4、下面不属于波浪理论主要考虑因素的是( ) A.成交量 B.时间 C.比例 D.形态 二、多项选择题

1、技术分析流派的主要理论假设是( ) A.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 B.股票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市场总是对的 D.价格沿趋势移动 E.历史会重演

2、下列关于基本分析流派和技术分析流派优缺点比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本分析能够比较全面的把握证券价格的基本走势,技术分析考虑问题的范围相对较窄,对市场长远的趋势不能进行有益的判断 B.基本分析应用较复杂,技术分析应用较简单

C.基本分析预测的时间跨度较长,技术分析预测的时间跨度较短,只能给出相对短期的结论。

D.基本分析离市场比较远,技术分析同市场比较接近

E.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流派,不能混淆使用 3、基本分析主要适用于( )

A.周期相对比较长的证券价格预测 B.相对成熟的证券市场

C.预测精确度要求不高的领域 D.短期行情的预测 E.获利周期较短的预测

4、一般来说,技术分析认为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通过成交量的大小来确认,具体表现为 ( )

A.认同程度小,成交量大 B.认同程度小,成交量小 C.价升量增,价跌量减 D.价升量减,价跌量升 E.以上都不对

5、道氏理论认为价格的波动趋势可以分为( ) A.超级趋势 B.重要趋势

C.次要趋势 D.短暂趋势 E.细微趋势

6、在画下列哪些线时是先找到一点,然后以此为基点,画出很多条射线( ) A.趋势线 B.黄金分割线

C.甘氏线 D.速度线 E.扇形线

7、下列技术指标中只能用于分析综合指数,而不能用于个股的有( ) A.ADR B.ADL C.OBOS D.RSI E.PSY 8、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特点有( ) A.追踪趋势 B.滞后性

C.领先性 D.灵敏性 E.助涨助跌性 三、判断题

1、基本分析无效,而基于公开资料的技术分析依然有效的市场称为弱式有效市场。( )

2、基本分析流派和学术分析流派都适合战略规模的投资。( ) 3、价和量是市场行为最基本的表现。( ) 4、“价是虚的,只有量才是真实的。”是说成交量是股价的先行指标。( ) 四、名词解释

1、趋势 2、支撑与阻力 3、指标背离 4、换手率 5、 五、问答题

1、请解释“历史会重演”的具体含义。

2、简述技术分析方法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区别。 第13章 证券投资组合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构建证券组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投资者在构建证券组合时应考虑所选证券是否易于迅速买卖。该原则通常被称为( )

A.流动性原则 B.本金安全性原则 C.良好市场性原则 D.市场时机选择原则

2、反映证券组合期望收益水平与总风险水平之间均衡关系的方程式是( ) A.证券市场线方程 B.证券特征线方程 C.资本市场线方程 D.套利定价方程

3、不知足且厌恶风险的投资者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征是( ) A.无差异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B.收益增加的速度快于风险增加的速度 C.无差异曲线之间可能相交

D.无差异曲线位置与该曲线上的组合给投资者带来的满意程度无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化投资使系统风险减少 B.分散化投资使因素风险减少 C.分散化投资使非系统风险减少 D.分散化投资既降低风险又提高收益

5、反映证券组合期望收益水平和多个因素风险水平之间均衡关系的模型是( )

A.多因素模型 B.特征线模型 C.资本市场线模型 D.套利定价模型

6、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引起的全球股市下跌的风险属于( ) A、系统性风险 B、非系统性风险 C、信用风险 D、流动性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系统性风险范畴的是( ) A、市场风险 B、利率风险

C、通胀风险 D、政治风险 E、流动性风险

2、一般地讲,追求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者会选择( ) A.市场指数基金 B.收入型证券组合

C.平衡型证券组合 D.增长型证券组合 E.市场指数型证券组合 3、马柯威茨模型的理论假设是( )

A.投资者以期望收益率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以收益率方差来衡量

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B.不允许卖空

C.投资者是不知足的和风险厌恶的 D.允许卖空

E.所有投资者都具有相同的有效边界

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 )

A.证券的收益率具有单因素模型所描述的生成过程 B.不允许卖空

C.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和风险及证券间的关联性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期 D.投资者都依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选择证券组合 E.资本市场没有摩擦

5、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范畴的是:( )

A、经营风险 B、违约风险 C、财务风险 D、通货膨胀风险 E、流动性风险 三、判断题

1、构建证券组合的原因是降低风险,对资产进行增值保值。( ) 2、收入型组合要实现的目标是风险最小、收入稳定、股价增长较快。( ) 3、每个投资者将拥有同一个风险证券组合的可行域。( )

4、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下,市场对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总风险提供风险补偿。( )

5、投资者构建证券组合时应考虑所得税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

6、偏好无差异曲线位置高低的不同能够反映不同投资者在风险偏好个性上的差异。( )

7、证券的贝塔系数反映证券的市场价格被误定的程度。( )

8、评价经营效果并非仅比较一下收益率就行了,还要衡量证券组合所承担的风险。( )

9、同一投资者的偏好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 10、收益率的标准差越大的证券其投资风险也越大。( ) 四、名词解释

1、投资组合 2、有效组合 3、有效边界 4、分离定律 5、市场组合 6、套利 五、问答题

1、简述Markowitz证券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 2、CML和SML有何区别?

3、简述套利组合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4、简述APT与CAPM的区别与联系。

5、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主要面临的风险因素有哪些?采用分散化(组合)的策略能否很好的规避风险? 六、计算题

1、投资证券甲的可能收益率如下表,请计算该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及风险大小。

经济状况 可能的收益率% 概率Pi 1 0 0.2 2 10 0.1 3 20 0.4 4 30 0.2 5 40 0.1 2、—投资者的资金总量是100万元,投资于证券A,证券A的预期收益率为20%;另外该投资者还要在证券B上做30万元的卖空,即借30万元的证券B售出,假设证券B的收益率为10%,售后收入全部投资于证券A,试问该投资者这一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如何? 第14章 投资总量

一、名词解释

投资需求 实现投资 资本边际效率 潜在储蓄 实现储蓄 意愿储蓄 持久收入

二、填空题

1、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关系为:一方面,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

2、从较长期来看,投资是____,而经济增长、生产发展则是_____;从短期看,投资是 ____,而经济增长是______。

3、凯恩斯认为,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投资者对 ____和 ____的比较。

4、新古典投资需求模型认为,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企业最优资本存量的标准就是___,它取决于____、____和 ____三个变量。 5、资本存量调整的时滞由_____和_____组成。

6、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所有企业或非盈利机构都想得到投资,存在着一种强烈的 ____,但____是软的,因而存在难以满足的____ 。 7、将实物投资与金融投资结合在一起。

8、对于净投资(新增加的投资)而言,投资供给的大小取决于___,而后者正是我们所说的 .

9、潜在储蓄(供给)从长期看取决于一国的 _____;从短期看还决定于 _____。 10、意愿储蓄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一定时期_____。 11、持久收入的的创立者弗里德曼(Friedman)将收入分为两类:_____和_____ 。 12、弗里得曼认为:如果价格和利率不变,消费者的持久性收入的_____将是一个常数k,___将全部被储蓄起来,即 ____ 的边际储蓄倾向是1。

13、相对收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消费效用函数和其他人的效用函数是____的,人们的消费和储蓄决策不仅决定于他的总资源(当前的和预期的),也决定于____ 的消费行为。

14、利率r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具有___和 ____,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_____。

15、卡莱茨基指出:积累率(储蓄率)的提高具有两重性:一是决定____的提高;二是导致____的下降。 三、简答题

1、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相互关系

2、简述凯恩斯投资需求决定模型的主要内容。 3、简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主要内容。

4、如何理解需求约束、供给约束条件下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的平衡? 四、论述题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是需求约束还是供给约束?如何在此条件下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二者达到平衡? 第15章 投资周期

一、名词解释

投资波动 投资乘数 加速数 二、填空题

1、投资的周期波动一般要经历: → → → → → ??这样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和阶段。

2、古典周期包括 、 、 和 四个阶段。判断古典周期的主要标志是投资额的增减。

3、按投资波动变化所经历的时间长短,投资周期可分为 、 和 。

4、投资乘数取决于 和 ,是 的倒数,与 成反方向变化,与 成正方向变化。

5、资本主义周期是围绕着 这一正常状态发生的,而社会主义的周期是

围绕着 这一正常状态发生的。 三、简答题

1. 简述投资周期性波动的阶段性及原因。 2、简述投资乘数原理及其经济意义。 3、简述投资乘数原理的假设条件。

4、简述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的内容及缺陷。 5、简述科尔内的投资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试分析目前我国投资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第16章 投资结构

一、名词解释

投资结构 投资需求结构 投资供给结构 投资来源结构 投资使用结构 投资回流结构 投资主体结构 投资流量结构 投资存量结构 产业政策 二、填空题

1、投资既是___________的生产与再生产,也是___________的生产与再生产。投资结构既受___________的制约,又受______________的制约。 2、投资结构具有___的规定性和____的规定性,是二者的统一。

3、静态地看,在一定时点上,投资供给结构一定,___________必须与供给结构相适应;动态地看,_______________可以带动供给结构的变化。 4、从投资需求及供给各自的内部关联看,可以进一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与供给及____________。

5、投资使用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6、投资使用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从价值形态看,投资来源于储蓄和____________;从物质形态看,投资来源于______,投资来源结构也就是______________。_ 8、在投资主体结构中,国家所有制单位按管理层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9、投资主体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______________,同时又保证投资总体的协调,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关键性问题。

10、投资再生产结构主要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一般而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首先由第一产业向________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投资便向_________转移。 12、整个工业化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确定投资结构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4、投资结构的调整政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投资结构的涵义?

2、试分析替代性投资需求与供给和互补性投资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 3、试分析投资流量结构与存量结构的相互关系。 4、简述投资部门结构的演变规律。

5、简述最优投资决定的标准和原则 6、投资结构调整的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投资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2、针对我国目前投资结构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进行调节? 17章 投资布局

一、名词解释

投资布局 生产力布局 投资集聚 投资布局规律 投资空间扩张规律 投资动机制约规律 投资区位指向规律 二、填空题

1、投资布局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 2、投资布局的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诱导投资在地域空间上流动的是_____________。

4、在投资的区域配置上,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发挥___________的作用;为了实现公平,就需要发挥________________作用。

5、不同地区投资比例关系构成投资的不同_____________。

6、地域分工以各区域在自然、经济和社会方面的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为前提。

7、投资在一个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必须首先满足__________,其次是满足____________,最后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__。

8、投资区域配置的效率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分析:一是考虑投资区域配置的_____________的影响;二是考察__________的影响。_ 9、投资布局的空间四层次模式中,第一层次是________;第二层次是__________;第三层次是_____________;第四层次是_________。 三、多项选择题

1、投资布局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 ) A.投资空间扩张规律 B.投资动机制约规律 C、投资空间协调规律 D、投资地域分工规律 E、投资区位指向规律

2、投资区位指向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类型:( ) A、运费最低指向 B、资本密集指向 C、劳动力指向 D、技术指向

3、最优投资布局的标准主要有:( ) A、有利于经济增长 B、有利于经济结构转换 C、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D、有利于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4、投资布局的原则主要有:( ) A、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B、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地区内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实际上它也不可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投资布局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投资总量在地区上的分布;其次,是各地区通过投资充分发挥本地的经济优势,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建立自求平衡的独立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3)投资结构的结果形成了产业结构,而投资布局的结果形成了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是指社会生产能力在一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生产能力的分布)。

4、答案要点:

(1)投资集聚会产生外部经济或规模经济,即投资项目在空间上的相地集中使得单个项目的投资活动变得更有效率和经济合理。这是因为: 第一,现代化企业进行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相配合,否则企业的能力和效率便不能充分发挥,面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量都非常大,远非单个企业所能负担,所以只有投资项目适度集聚,才可能统一建设起比较齐备的基础设施,节约基础设施投资,提高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

第二,社会化大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分工协作体系,只有相关企业集中配置,才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对自然资源和其他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综合利用或有效利用。

第三,空间集中的工区具有较大的人口规模,形成了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在文化、社会、教育、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组合能力,使企业能够比较容易地扩大民外部的交流,易于从外部获得技术、熟练劳动力和合格的管理人员等关键性的投入要素,从而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避免市场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刚性以及由这些刚性造成的低效率。

(2)投资超过一定的限度又会产生过度集聚的负效应,使先前的正效应被逐渐抵消。5、答案要点:

投资布局规律是指投资在地域空间上流动和组合所表现出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在安排投资的区域分布时必须尊重投资布局的基本规律。 (1)投资空间扩张规律(2)投资动机制约规律

(3)投资空间协调规律(4)投资地域分工规律(5)投资区位指向规律 6、答案要点:投资布局的制约条件主要有:

(1)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人口及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 (2)制度变革和市场的统一程度。 (3)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4)基础设施水平。

(5)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6)对外开放程度。 7、答案要点:

政府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有如下几项;

一是制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二是科学制定区域经济政策;三是运用经济手段调节投资的区域配置;四是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区域配置活动。 五、论述题 (略)

第18章 投资的宏观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投资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调节手段和调控机制,合理地分配和运用投资资金,协调投资运行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经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宏观经济总目标实现的活动。

2、财政投资是指政府利用财政筹集资金所进行的投资。3、财政补贴是指指国家为了某种特殊需要,将一部分财政收入直接转移给特定的经济部门、经济组织或居民的一种分配形式,也是财政调控机制中的一种调控手段。4、财政信用是指国家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筹集和供应财政资金的一种分配形式。5、存款准备率是指是商业银行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占其吸收的存款的比率6、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 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做的票据转让。再贴现率反映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转让中支付的成本。 7、公开市场业务指央行根据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需要,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公债等)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货币创造能力,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8、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对各级行政组织的权力执行机构及其所属机构采用行政干预调控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管理办法。

9、法律手段是指国家利用制定和颁布法律、条例和规定等形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确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规范,维护必要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填空题

1、保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促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促进企事业单位投资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垄断

4、财政手段;金融手段;收入政策手段 5、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6、税种;税目;税率;减免税、纳税期限

7、国内外公债;国家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8、带有政策性的行政手段;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手段;具有强制命令的行政手段

9、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降低利率,扩张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三、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A B C D 3、A B C D 4、A B C D 5、A B C D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投资调控的总目标是:保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促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投资调控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1)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保证社会投资活动有序进行。 (3)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4)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答案要点:

区别 财政政策 调节的主要领域不同 非市场经济部门 税收、财政支出、补贴调节的手段不同 等 政策操作的难易程度相对稳定 不同 政策的时滞不同 政策的效果不同 调整困难,政策时滞短 货币政策 市场经济部门 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相对灵活 调整容易,政策时滞长 主要调节结构,对总量主要调节总量,对结构调节有限 调节有限 3、答案要点: 供给约束的投资调控主要是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具体措施包括: ,

1、削减政府财政支出,控制政府投资的规模 2、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3、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4、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

4、答案要点:面对需求约束,投资调控的应该放在增加投资,扩张需求,刺激经济回升上。具体而言:

1、增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增加无非用于两个方面 2、降低税率,减少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 3、降低税率,扩张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五、论述题 (略)

C、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D、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四、简答题

1、投资布局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 2、投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试比较投资结构与投资布局。

4、试分析投资集聚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5、投资布局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6、最优投资布局的制约条件

7、政府在投资布局调整中的主要任务及调整手段 五、论述题

分析我国投资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8章 投资的宏观管理

一、名词解释

投资布局 生产力布局 投资集聚 投资布局规律 投资空间扩张规律 投资动机制约规律 投资区位指向规律 二、填空题

1、投资布局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 2、投资布局的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诱导投资在地域空间上流动的是_____________。

4、在投资的区域配置上,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发挥___________的作用;为了实现公平,就需要发挥________________作用。

5、不同地区投资比例关系构成投资的不同_____________。

6、地域分工以各区域在自然、经济和社会方面的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为前提。

7、投资在一个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必须首先满足__________,其次是满足____________,最后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__。

8、投资区域配置的效率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分析:一是考虑投资区域配置的_____________的影响;二是考察__________的影响。 9、投资布局的空间四层次模式中,第一层次是________;第二层次是__________;第三层次是_____________;第四层次是_________。 三、多项选择题

1、投资布局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 ) A.A.投资空间扩张规律 B、投资动机制约规律 C、投资空间协调规律 D、投资地域分工规律 E、投资区位指向规律

2、投资区位指向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类型:( ) A、运费最低指向 B、资本密集指向 C、劳动力指向 D、技术指向

3、最优投资布局的标准主要有:( )

A、有利于经济增长 B、有利于经济结构转换 C、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D、有利于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4、投资布局的原则主要有:( ) A、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B、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地区内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C、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D、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四、简答题

1、投资布局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 2、投资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试比较投资结构与投资布局。

4、试分析投资集聚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5、投资布局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6、最优投资布局的制约条件

7、政府在投资布局调整中的主要任务及调整手段 五、论述题

分析我国投资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答案

第1章 投资概述

一、填空题

1、真实资本、金融资本 2、持久性经济要素

3、实物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 4、实物资本投资、金融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 5、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外国投资 6、试比较主要西方投资流派理论的异同? 7、资金筹集、分配、运用、回收与增值 二、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E 3、AB 4、DE 四、名词解释(略) 五、简答题(略)

第2章 市场经济与投资决定

一、填空题

1、投资主体的层次与结构、 投资运行方式 、投资领域内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2、民间主导型投资制度、政府主导型投资制度 3、政府投资主体、民间投资主体

4、所有权、决策结构、资源协调方式 二、是非判断题

1、√ 2、× 3、× 4、× 三、名词解释(略) 四、问答题

1、答:投资主体是指从事投资活动的法人和自然人。投资主体是投资权利体、投资责任体和投资利益体的内在统一。一定的经济主体要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必须具有三个特征:

(1)拥有投资权利,能相对独立地作出投资决策,包括投资目标的确定、投资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自主决策。

(2)投资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和责任,包括承担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社会道德风险。

(3)投资主体必须享有一定的投资收益,不能享受投资收益的法人或自然人不是真正的投资主体。

2、答: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投资决定的不同表现在四个方面: (1)计划经济下的投资决定。计划经济下的投资制度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制度。这种投资制度的典型是改革前的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家。

①投资主体。政府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投资主体。政府投资主体以中央政府为主,包揽了各行各业的几乎所有投资。企业不是投资主体,只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和政府投资的实施者。家庭个人投资主体基本上被排斥,只能进行很少的人力资本投资。②投资运行方式。投资决策的权限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中央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控制投资的总量与结构,以指令性计划的方式贯彻实施。地方政府只有计划建议权、执行权、没有决策权。作为投资决策核心的建设项目立项决策权也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无论是扩大再生产的项目,还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项目,都必须经过政府职能部门的层层行政性审查批准。投资资金来自于国家收取的各企事业单位上缴的利税,其使用基本上采取单一的财政拨款方式交给建设单位使用。投资分配按部门归口切块,项目的投资渠道,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的分配,都以项目隶属关系为转移。③各类经济主体间的关系。在这种投资制度下,各类经济主体之间是行政隶属和产品划拨关系。④投资的协调与控制。政府主导投资制度下,政府直接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控制投资,政府对投资的管理基本上是各个部门分兵把口式的大微观系统公里,直接管项目、管企业。 (2)市场经济下的投资决定。市场经济下的投资制度是民间主导型的投资制度。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投资制度都是民间主导型的。

①投资主体的层次与结构。市场经济中,资本产权的分散及向民间倾斜,使得企业和居民个人成为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企业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绝大多数;政府也是投资主体,但政府投资份额很少,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只起从属和辅助的作用,弥补民间投资的不足。②投资运行方式。各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由各投资主体自

主作出。企业投资以利润为导向,投资激励来自于预付资本预期收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政府投资的目的是提供民间投资主体不愿涉足的公共产品。③各类经济主体间的关系。在民间主导型投资制度下,各经济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市场交换关系。投资活动中资金、资本品及劳务的获得都必须在市场中通过等价交换取得。④投资的协调与控制。民间主导型投资制度对投资活动的调控,主要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自发实现的,属于自我调控模式。各投资主体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决定投资的规模和投资的对象。与此同时,政府也对社会总投资的规模和结构加以调节。政府投资调控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进行,通过经济政策改变利率、价格等市场参数,进而影响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

3、答案应包含以下要点:

(1)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可以用诺斯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科斯等产权理论、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2)中国投融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对中国投融资制度改革的看法或建议。 第3章 产业投资概述

一、名词解释(略) 二、简答题(略)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 2、BD 四、计算题 1.

当r=5%,NPV= 3.887269>0,应该从事这一项目。 当r=10%,NPV= -9.01578<0,不应该从事这一项目。 2.这两个方案的现金流流量如下:

a.继续使用旧设备

第0年:旧设备的价值,10000,现金流出

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10000-33000)* 0.4=9200,现金流出 每年操作成本(1—4):8600*(1-0.4)=5160,现金流出 每年折旧抵税(1—3):9000*0.4=3600,现金流入 两年后大修成本:28000*(1-0.4)=16800,现金流出 残值收入:7000,现金流入 残值变现净收入缴税:(7000-6000)*0.4=400,现金流出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旧设备的(1000 价值 0) 操作成本 (5160(5160) ) 折旧抵税 3600 3600 (5160(516) 0) 3600 大修成本 残值收入 税 小计 现值 NPV (16800) 7000 (9200 ) (1920(1560) 0) (1920(1418.0) 18) (35980.25) (400) (18360) (1560) 1440 (15173.5(1172.5) 05) 983.54 b.新设备 第0年,设备价值,50000,现金流出 每年操作成本(1—4):5000*(1-0.4)=3000,现金流出 每年折旧抵税:第一年 18000*0.4=7200,现金流入 第二年 13500*0.4=5400,现金流入 第三年 9000*0.4=3600,现金流入 第四年 4500*0.4=1800,现金流入 残值收入:10000,现金流入 残值变现净收入缴税:(10000-5000)*0.4=2000,现金流出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旧设备的(5000 价值 0) 操作成本 (3000(3000) ) 折旧抵税 7200 5400 残值收入 税 小计 现值 NPV (3000(300) 0) 3600 1800 10000 (2000) 6800 4644.49 (5000(4200) (2400) (600) 0) (5000(3818.(1983.47(450.70) 18) ) 9) (-39103.07) 旧设备的净现金流出量低于新设备,因此继续使用旧设备较好。 第4章 产业投资方向选择

一、名词解释(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3、ABDE 4、ABCE 5、CDE 三、简答题(略)

第5章 产业投资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BCD 4、ACD 5、AB 6、ABC 三、判断题

1、√ 2、 √ 3、 × 4、× 四、名词解释(略) 五、问答题(略)

第6章 产业投资资金的筹措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BCD 4、AB 5、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名词解释(略) 五. 简答题(略)

第7章 产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名词解释(略) 二、简答题(略) 三、计算题

2.这两个方案的现金流流量如下:

a.继续使用旧设备

第0年:旧设备的价值,10000,现金流出

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10000-33000)* 0.4=9200,现金流出 每年操作成本(1—4):8600*(1-0.4)=5160,现金流出 每年折旧抵税(1—3):9000*0.4=3600,现金流入 两年后大修成本:28000*(1-0.4)=16800,现金流出 残值收入:7000,现金流入 残值变现净收入缴税:(7000-6000)*0.4=400,现金流出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旧设备的价(10000 值 ) 操作成本 折旧抵税 大修成本 残值收入 税 小计 现值

NPV (5160) (5160) 3600 3600 (16800) (18360) (5160) (5160) 3600 (1560) 7000 (400) 1440 983.54 (9200) (19200(1560) ) (19200(1418.18) ) (35980.25) (15173.55) (1172.05) b.新设备 第0年,设备价值,50000,现金流出 每年操作成本(1—4):5000*(1-0.4)=3000,现金流出 每年折旧抵税:第一年 18000*0.4=7200,现金流入 第二年 13500*0.4=5400,现金流入 第三年 9000*0.4=3600,现金流入 第四年 4500*0.4=1800,现金流入 残值收入:10000,现金流入 残值变现净收入缴税:(10000-5000)*0.4=2000,现金流出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设备的价值 (50000) 第4年 操作成本 折旧抵税 残值收入 税 小计 现值 NPV (3000) (3000) (3000) (3000) 7200 5400 2400 1983.47 3600 600 450.79 1800 10000 (2000) 6800 4644.49 (500004200 ) (500003818.18 ) (-39103.07)

旧设备的净现金流出量低于新设备,因此继续使用旧设备较好。 第8章 产业投资的风险分析

一、名词解释(略) 二、简答题(略) 三、计算题

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当患病的概率从0.6上升到0.7时,最优方案会发生变化。

第9章 产业投资的社会评价

一、名词解释(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BCD 三、简答题(略)

第10章 证券投资概述

D 3、C 4、D 5、B 6、A 7、B 8、A 9、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 4、ABCD 5、ABC 6、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名词解释(略) 五.问答题(略)

第11章 证券投资基本分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A 5、D 6、D 7、D 8、A 9、A 10、D 11、C 12、A 13、B 14、C 15、A 16、B 17、C 18、D 19、D 20、B 二、 多项选择题

1、 BCE 2、 ACD 3、 CDE 4、 ABDE 5、 ACDE 6、 ABCDE 7、 ABE 8、 DE 9、 AB 三、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 名词解释(略) 五、 问答题(略) 六、 计算题 1.

.2.

3.

4.

第12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A 二、多项选择题 1、 ADE 2、 ABCD 3、 ABC

4、 BC 5、 BCD 6、 CDE 7、 ABCE 8、 ABE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名词解释(略) 五、问答题(略)

第13章 证券投资组合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5、A 6、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E 3、 ABC 4、 ACDE 5、 ABC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略) 五、问答题(略) 六、计算题

1、 解:根据预期收益的公式

由于投资的风险定义为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可以借预期收益的标准差作为衡量风险的标准。代入数据可得

2、 解:在卖空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本投资组合中在两种证券投资上的权重分别是A为1.3,B为-0.3。在两种证券上投资的权数之和为1。

根据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可得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为:

第14章 投资总量

一、名词解释

1、投资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各个经济活动主体计划(或愿意)的对投资品的货币购买能力的总和。

2、实现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实际形成额。

3、资本边际效率是使投资的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恰好等于新增的资本设备的重置价格的贴现率。

4、潜在储蓄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储蓄的潜力。 5、实现储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用于消费后的剩余额,可称为国民总储蓄。实现储蓄是潜在的投资资金来源(潜在的投资供给)。

6、意愿储蓄(投资意愿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作为投资资金供给的储蓄数量。

7、持久收入是指家庭的等于净财产现值的恒等的年收入。在两阶段模型中,R=YP+YP/(1+r)。 二、填空题

1、经济增长是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投资增长又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 2、生产要素的增加;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购买和需求;供给和销售 3、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

4、公司现值的最大化;工资W;产品价格P;资本使用者成本rc 5、需求时滞(决策时滞);供给时滞 6、扩张冲动;预算约束;投资饥渴症 7、q理论

8、社会产品用于消费和补偿后剩余多少;储蓄

9、自然禀赋和劳动力的增长;一国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的大小及一定时期新增生产能力的大小

10、全社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投资品数量 11、持久收入;暂时收入。

12、边际储蓄倾向;暂性收入( Yt - YP );暂时性收入 13、相互依赖;他们同一社会集团

14、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两种效应大小的比较 15、长期增长率;短期储蓄率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相对运动规律

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关系为: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投资作为资金价值的垫付行为,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总产品价值向资金的转化程度。另一方面,投资增长又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

经济的增长,除了取决于投资增长以外,还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宏观

经济管理的质量;二是发挥原有企业资金潜力的状况。 投资的增长,除了经济增长制约因素外,其他一些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投资的状况。一是调整分配政策与分配结构,如改变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与消费的分配比例;在积累使用额中,改变流动资金积累与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在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确定后,国家引导国民收入使用手段是否有力,会对投资的数额起到捉襟见肘的作用。二是技术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决定的折旧政策的变动。

(2)经济增长是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资本品供给)对投资增长具有决定作用。投资愿望也受经济增长的影响 (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

从较长期来看,投资是生产要素的增加,而经济增长、生产发展则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从短期看,投资是购买,是需求,而经济增长是供给、是销售。 2、答案要点:

凯恩斯的需求决定模型的主要内容:

(1)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比较。

(2)资本边际效率是使投资的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恰好等于新增的资本设备的重置价格的贴现率。

(3)资本的边际效率MEI是递减的,即资本的边际效率随资本存量规模的增大而降低。资本扩大—社会供给扩大—产品供给价格降低—资本的预期收入减少;资本扩大—资本品需求扩大—资本品供给价格(重置价格)提高—资本的预期收入减少。

(4)在一定的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即随投资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5)均衡投资规模形成的条件:MEI= r 3、答案要点: (1)凯恩斯(1936):古典学派“利率可使储蓄与供给自动相等”的观点不正确,储蓄量的变化决定于收入的变化。

(2)凯恩斯认为,短期内消费是当期绝对实际收入的函数,而S=Y-C,故储蓄量也是当期绝对实际收入的函数。

(3)储蓄的主观决定因素。居民个人的储蓄动机一般有八种:一是建立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或防不测之变;二是预先对未来所得减少或扩大的储蓄(如退休、子女教育费、亲属抚养费);三是为了获得利息和增值,即愿意牺牲一个较小的现在消费,以获得较大的未来消费;四是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不断改善,对未来模糊的追求的需求;五是为成功和表现自己能力的需求;六是为了获得从事投资和发展事业的本钱;七是为了留下财产,八是满足对财富的占有欲。 企业、政府和社团的储蓄动机通常有四种:一是企业动机——不依靠举债或市场,使自己具有更大的资本投资能力和自主权;二是流动动机——为应付意外和不景气,储蓄流动资源(Liquid Resources);三是改善动机——以储蓄调节丰歉,使所得逐年有所增加;四是谨慎动机——为更早偿清债务和跟随技术进步,加速折旧,采取谨慎稳健的财政政策。

(4)影响储蓄的客观因素:一是工资单位的改变;二是净所得的变化;三是资本货币价值的意外改变;四是时间贴现率的变化(指现在与未来物品的变换比例);五是财政政策的改变;六是个人对其未来所得预期的改变。

(5)对一个社会而言,储蓄倾向(消费倾向)是具有很大惯性的,在短期内,储蓄量(消费量)的变化决不是由储蓄倾向(消费倾向)决定的,而决定于总所

得量。即有储蓄函数:Sw=S(Yw)

(6)储蓄心理法则:消费倾向是有惯性的。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消费,但消费增加量不如所得增加量那么大,这样,储蓄的增加则快于所得的增加。即d Sw/d Yw﹥1。当所得减少时,人们将减少消费,但消费减少量不如所得减少量那么大,这样,储蓄的减少则快于所得的减少。即d Sw/d Yw﹥1。

(7)利率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利率r↑→储蓄S↑;利率r ↑→投资I↓ →收入↓→储蓄S↓消费C↓。其中后一种传导机制是主要的,即总体说来,利率提高导致储蓄下降。 4、答案要点:

(1)需求约束条件下:

①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货币流动性偏好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利率下降总有一定限度,导致投资引诱削弱,于是投资不足产生。

②需求不足→需求决定供给→投资决定储蓄→收入决定平衡。 ③存在意愿投资需求不足这种现象,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其特征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

④在意原储蓄大于意愿投资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能否出清,劳动力能否达到充分就业 ,都取决于意愿是否能名增加。意愿储蓄(投资供给)与意愿投资能否平衡,关键取决于意愿投资。 (2)资源约束条件下:

①投资供给紧张的原因在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由于预算约束软弱,地方政府、基层企业和非盈利机构都有着难以满足的投资扩张充动,而没有内在的约束力量。

②资源约束→供给不足→供给决定需求→储蓄决定投资→利率决定平衡。 ③投资供给紧张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④在投资过度的情况下,投资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投资供给(意原储蓄)能否增加,意愿储蓄能束与意愿投资平衡,关键取决于意愿储蓄。 四、论述题 (略)

第15章 投资周期

一、名词解释

1、投资波动是指投资总量增长速度升降起伏的一种经济现象,可分为非周期性投资波动(由偶然的外在因素引起)和周期性投资波动(由必然的、内在的因素和自身运行机制引起)两类。

2、投资乘数指总投资增加所导致的收入增加的倍数。 3、加速数是表示收入或消费的增加会引起投资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引致投资)。 二、填空题 1、波谷;上升波;波峰;下降波;波谷;上升波 2、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3、长周期(康德位惕夫周期50年);中周期(朱格拉周期10年);短周期(基钦周期40个月)

4、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5、需求约束;资源约束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投资波动是指投资总量增长速度升降起伏的一种经济现象,可分为非周期性投资波动周期性投资两类。

投资的周期波动一般要经历→上升波→波峰→下降波→波谷→上升波??这样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和阶段。 投资周期的分类:

按投资增长的阶段及波动的幅度,投资周期可以分为古典周期和长期周期两类:古典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判断古典周期的主要标志是投资额的增减。增长周期包括扩张和收缩两个阶段,不出现经济的负增长。

按投资波动变化所经历的时间长短,投资周期可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投资周期形成的原因有10种:①创新说——把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归因于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创造;②消费不足说——把周期性有条归因于一般人用于消费的收入不足;③投资过多论——把周期性衰退归因于投资过多;④心理说——把周期性波动归因于人们悲欢和乐望的预期的交互作用;⑤倾向论——把经济的周期波动归因于银行对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⑥太阳黑子论——把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出现;⑦政治因素论——把周期性衰退归因于政府采取制止慢性通货膨胀的政策;⑧体制论——把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归于一定的经济体制;⑨乘数和加速原理的结合——把经济周期归因于投资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⑩不依赖外生冲击的经济周期模型理论。 2、答案要点:

投资乘数指总投资增加所导致的收入增加的倍数。投资乘数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方向变化,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方向变化。投资乘数的经济意义:投资的增加可以引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同时也带来就业成倍的增加;一个社会经济越发展,储蓄倾向越高,投资推动收入增长的作用越小;个人的节俭对社会并不有利,消费对社会却是有利的;在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的情况下,投资的增减会导致收入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3、答案要点:

投资乘数原理的假设条件有八个:一国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有一定的存货可以利用;收入既分解为储蓄,又分解为消费;投资的决定与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适应其需求的变化;不考虑对外贸易和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消费与储蓄水平完全由当期收入水平决定;投资数量和当时的收入水平以及资本存量的规模无关。

4、答案要点:

把加速原理的作用与乘数原理的作用互相结合起来,就叫做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的综合作用。与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中用引致投资决定于消费的变动不同,希克斯用收入来表示投资函数,建立了自己的投资乘数——加速数模型。 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的主要内容是: 投资乘数——加速数模型的不足:该模型是一个简化的模型,仅涉及收入或消费、净投资、资本系数等几个变量,而忽略掉了库存;在模型中,各个时期的自发投资、加速系数和边际消费倾向都是外生的,而且被假定为一个常数或者以恒定的速度增长;模型中所使用的投资函数在周期的所有范围内都是有效的。5、答案要点:科尔内的投资周期理论将投资周期波动的原因归之为一定的体制,而不是某几个经济变量间的技术联系。

科尔内的投资周期理论分析的对象是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投资运动。

投资周期波动的因素:一是社会主义预算软约束下存在难以遏制的投资饥渴;二是投资的扩张必然遇到一定的社容忍限度。主要会遇到三种容忍限度:一是外贸和国际收支状况成为问题;二是投资项目与家庭消费“争夺”资源;三是投资在实施中经常会遇到资源约束和瓶颈。 四.论述题 (略)

第16章 投资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投资结构是投资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 2、投资需求结构指各类投资需求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 3、投资供给结构指各种投资品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

4、投资来源结构指各种投资来源间的相互联系及数量比例。投资来源结构也就是投资的供给结构。

5、投资使用结构指各种投资使用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

6、投资回流结构是指具有不同回流期限的投资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 7、投资主体结构是指各投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

8、投资流量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所完成的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数量比例

9、投资存量结构是指一定时点投资累积所形成的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数量比例。 10、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 二、填空题

1、物质资料;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的生产关系 2、量;质

3、投资需求结构;投资需求结构的变化

4、替代性投资需求与供给;互补性投资需求与供给 5、投资需求结构;投资供给结构

6、投资部门结构;投资地区结构;投资固流结构;投资时期结构;投资项目规模结构;投资技术结构;投资再生产结构

7、固定资产的补偿基金;不同的物质生产部门;投资的供给结构 8、中央直管;部门管理;地方管理

9、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投资体制改革 10、内含性投资;外延性投资 11、第二产业;第三次产业

12、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阶段;技术集约化阶段

13、筱原基准法;经验判断法;动态投资产出法和最优规划法 14、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外贸政策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投资结构是投资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

投资结构具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是二者的统一。从质的规定性来讲,它是投资结构各要素之间经济属性、技术属性上的内在联系;从量的规定性来讲,

是投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只有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投资结构进行分析,才能把握投资结构的本质属性2、答案要点: 从投资需求及供给各自的内部关联看,可以进一步分为替代性投资需求与供给及互补性投资需求与供给。替代性投资需求供给:如水电投资与煤炭投资;地铁投资与公路投资。互补性投资需求供给:水电投资与家电生产投资;地铁投资与地铁机车投资。

投资需求及供给内部的替代性及互补性对投资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影响是不同的。

3、答案要点:

投资流量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所完成的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数量比例;投资存量结构是指一定时点投资累积所形成的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数量比例。

投资流量结构与存量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流量最终要归入存量之中,存量只能经由流量而增加;另一方面,投资需要的人财物只能从现有的社会生产中获得,投资流量来自资产存量。 投资流量结构的可塑性大,但投资存量结构却有较强的刚性。为了适应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必须通过投资流量结构的变化带动存量结构的变动。为此,投资时必须考虑消费结构变化和现有资产存量的结构。同时也必须看到投资流量调整产业结构和新产品结构的局限性。 4、答案要点: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投资结构遵循一定规律,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一般而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投资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引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的:一是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二是科学技术进步;三是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 5、答案要点:

(1)最优投资结构应该能促进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强一国的国际竞争能力。

它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衡量: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与资源结构相适应;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实现产业部门关联协调;合理的投资结构必须符合产业结构成长规律。

(2)优化投资结构的原则:正确处理投资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关系,要根据消费需求结构变化来安排投资结构,调节不合理的需求结构以免投资结构扭曲;正确处理投资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关系;正确处理存量转移与增量配置的关系;正确处理重点建设与协调发展的关系。 四.论述题 (略)

第17章 投资布局

一、名词解释

1、投资布局是指投资资金在一定的空间领域内的分布状况。

2、生产力布局是指社会生产能力在一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生产能力的分布。

3、投资集聚是指投资布局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即越来越多的投资集中到某个或某些投资基点上,从而使投资基点在个体上不断增大的经济过程。

4、投资布局规律是指投资在地域空间上流动和组合所表现出的客观必然性。5、投资空间扩张规律,是指投资必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空间上不断流动,分布的空间不断扩大,投资各要素的空间组合渐趋多样化和复杂化。6、投资动机制约规律,是指投资在地域空间上流动与组合最终受投资动机的诱导与制约. 7、投资区位指向规律是各种投资尽可能地向具备最能满足其运行所需的主要条件的区域或地点接近的倾向。 二、填空题

1、投资总量在地区上的分布;各地区通过投资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布局 3、投资收益率

4、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的主观能动作用 5、空间组合

6、差异性;商品生产和交换 7、那些因发挥优势而产生的投资需求;那些为优势提供配套而产生的投资需求;因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需求

8、总体效应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投资区域配置对各地区经济发展

9、世界范围的地区投资布局;全国范围内的地域投资布局;基地投资布局;投资选址

三、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E 2、A B C 3、A B C D 4、A B C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合理安排投资的地区分布,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对于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二是在地域上合理安排和落实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三是有利于“三废”污染的综合利用。

2、答案要点:

(1)投资布局决定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 (2)投资布局造就了各个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 (3)投资布局是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 3、答案要点:

(1)投资结构是从纵的方面,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及不同的经济成份上解决建设资金的合理配置问题,它要通过一定的地区分布加以实现;而投资布局是从横的方面,着重解决建设资金的横向分布问题,其实质就是不同产业和行业集聚形成的地域投资综合体。

(2)投资结构主要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从宏观上研究各个行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它舍弃了不同地区的特殊要求。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产业结构与社会需求构成达到相对平衡或基本上适应;而投资布局则是着眼于全国不同地区的投资数量配置,它虽然也表现为地区的特定产业和行业的投资构成,但从全国来看,构成平衡、品种平衡不是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0h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