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单元测试(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1)

更新时间:2023-05-07 18: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Ω,R2=1Ω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则I与I'的比值为()

A.1:2 B.2:1 C.2:3 D.3:2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端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R2=1:4则开关S闭合前后通过R2的电流之比及R2两端的电压之比分别是()

A.4:55:4 B.4:54:5 C.5:44:5 D.5:45:4

3.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另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装面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 B.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

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 D.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

4.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电压减少到2.0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 A.2.0A B.0.25A C.3.0A D.0.50A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5Ω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保证电表安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2.5Ω~10Ω B.0Ω~20ΩC.2.5Ω~20ΩD.0Ω~10Ω

6.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保持电压不变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7.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将它接在6V的电源上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如果把它们对折起来并拧成一股再接在这个电源上那么通过它的电流将是()

A.0.5A B.1A C.2A D.0.25A

8.一只20Ω的定值电阻与一个最大阻值是60Ω的滑动变阻器并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两端之间滑动时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A.20~60Ω B.0~15ΩC.15~20Ω D.0~20Ω

第 1 页共6 页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现将R1换成4Ω的电阻R2为保持电压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 A.向a端滑动B.向b端滑动

C.保持原位不动 D.不可能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电压表示数分别U1、U2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U1=U2I1>I2 B.U1=U2I1<I2 C.U1=U2I1=I2 D.U1

11.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每个阻值均为RΩ现将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另一个电阻减小同样的值那么它们相互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A.小于R B.大于R小于2R C.仍然等于R 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分别为() A.变大不变B.变大变大C.不变变大 D.不变变小

13.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

14.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至6V那么导体的电阻是() A.10Ω B.5Ω C.3.6Ω D.1.8Ω15.有甲、乙两个导体当通过相同的电流时甲两端的电压比乙两端的电压高则两者的电阻相比()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判断

16.如图所示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由此可以判断()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比较

17.下列四组电阻中哪一对并联后总电阻最小

A.20kΩ和1Ω B.2Ω和3ΩC.10Ω和100Ω D.10kΩ和20kΩ18.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有问题的是()

A.连接线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B.连接线路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C.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

D.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反方向偏移电压表正常此时断开电路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电压表V1的示数变V2的示数变(填“大”或“小”)

第 2 页共6 页

2.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因为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3.阻值为10Ω的电阻R1与阻值为20Ω的电阻R2并联通过R1的电流为0.2A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AR2两端的电压是V。

4.电阻为10Ω的小电铃与一个阻值为2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小电铃刚好正常工作,则电铃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V。

5.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6.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该导体的电阻是Ω如果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A;如果导体两端电压突然变为0导体的电阻是Ω。

7.两只定值电阻R1标有“10Ω、1A”R2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起来使用两端允许的最高电压是V把它们并联起来使用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6Ω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9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开关闭合时的3/4则电阻R2=Ω电源电压=V。

9.如图所示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不变R1=8ΩR2=12Ω当S1闭合时、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当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

10.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图中各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A_______V1________,V2_________(以上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1。电阻R2R3交换位置后两块电压表的示数均不变。若用电流表替换电压表则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_。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1.某学习小组利用滑动变阻器、两个定值电阻R1、R2(5Ω、10Ω)、电压表、电流表、电源(6V)、开关、导线若干等器材做探究实验。

(1)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①请你帮该小组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分)

②此实验需多测几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下面是探究“串联电阻R1两端电压和R2两端电压与两电阻总电压关系”时的电路图。

①根据电路图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图连接好.导线不能交叉。(2分)

②若电路图连接正确且电表完好但不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

可能是(回答一种情况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第 3 页共6 页

2.给你一个电池组一只电流表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一只开关和几根导线用这些器材测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R x。要求:

⑴画出电路图。(2分)⑵简述实验原理和步骤。(3分)⑶写出计算R x的公式。(2分)

3.在“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

(1)请先画出电路图,然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每图2分,共4分)

(3)请把第二次测量时图所示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每空1

分)Array

(3)处理表中所记录的各次实验数据得出待测电阻R的阻值为_____Ω。

四、计算题(7分+7分+7分)

1.如电路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S闭合后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是0.3A、0.9A、2.1A。试求出电阻R1、R2、R3的电阻值。

2.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移到R的最

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滑片P移到R的最右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路中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0.6AI2=0.3A。求:⑴R1、R2的阻值;⑵电源电压U乙。

第 4 页共6 页

答案

一、选择

1.C 2.B 3.A 4.D 5.A 6.B 7.C 8.B 9.B 10.A 11.A 12.D 13.D 14.B 15.A 16.B 17.A 18.D

二、填空

1.变小变小变大2.大长度3.0.1A 2V 4.5v5.1:1 3:2 6.10Ω1A 10Ω7.15V 1.5A 8.18Ω 12V 9. 2:5 5:3 10.不变不变变大11. 5:3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

1.(1)①

②减小实验误差

(2)①如图所示。

②R1断路或R2断路或R1、R2同时断路或电流表短路

2.(1)如图所示。

第 5 页共6 页

(2)实验原理:R=

实验步骤:①用电流表首先测出通过R X中的电流I X;②闭合S后测出通过R X与R0的电流之和I

(4)R X =

3.(1)

(2) 1.6 0.32 (3) 5

四、计算题

1.R1=20Ω R2=30Ω R3=10Ω 2. 0.2A 4V 3.(1) R1=15Ω R2=30Ω(2)U乙=9V

第 6 页共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4f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