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更新时间:2023-12-29 18: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将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的内涵:(1)信息化是一种发展过程。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信息化是对发展状况的描述。是指一个地理区域、社会、行业或企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以信息为基础(Information-Based)的程度。

2.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及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我国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是(1)开发利用信息资源(2)建设国家信息网络(3)推进信息技术应用(4)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5)培育信息化人才(6)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 3.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目标)是:(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3)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4)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实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近期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服务业信息化●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2)推行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 ●完善宏观调控(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4)推进社会信息化●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社区信息化(5)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6)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强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7)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8)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9)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信息化人才

5.企业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利用的工作,主要研究企业信息的来源和使用,研究信息的保管方法和管理手段,以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并为信息增值作好准备。

6.企业的基本信息需求 ●战略决策需要信息管理 ●日常经营需要信息管理 7.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

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8.企业信息化应采取的措施(1)掌握信息知识(2)开发信息源(3)提高信息使用能力 (4)用信息技术武装企业(5)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机构

1.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用“三化”进行概括,即农业化_、工业化和信息化。 2.信息化的英文单词是Informatisation 或Informatization。

3.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4.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5.企业是一种微观经济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竞争。 6.企业信息是指企业所收集到的经过加工,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各种经济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可以利用且反复作用于整理。 7.企业的基本信息需求包括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 8.信息使用能力是指利用信息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9.信息使用能力取决三个要素,一是信息敏感力,二是信息转化力,三是信息决策力。 10.信息敏感力是指能对信息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 11.信息转化力是指把初始信息转化为决策信息的能力。

12.信息决策力是指把决策信息转化成决策并付诸实现的能力。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观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动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又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严格讲,管理信息系统=人+工具,工具即可以是烽火台,也可以是远古人计数用的绳子,更可以是纸、笔、算盘,只不过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它成为当今管理信息系统首选的工具罢了。人机系统的概念隐含着系统设计者应当清楚什么样的工作交给人做比较合适,什么样的工作交给计算机,以及人机的联系是什么。(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 数据的一体化。数据在物理存储上可以分布存放,但在逻辑上却需由统一的部门、统一的人员集中管理。只有这样,数据才能在各部门间共享,信息才能成为企业的资源。 系统开发的一体化。要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主要从核心业务、数据处理方式、管理应用层次、行业和业务职

能等4个角度进行分类。●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1)电子业务系统(2)电子政务系统(3)电子商务系统●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1)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2)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1)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2)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3)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1)按行业或部门可以划分为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力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房地产业管理信息系统等。(2)对于某个具体的行业或部门,又可以按业务职能划分出若干管理信息系统。比如,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按业务职能可以进一步分为铁路统计系统、客票预发售系统、危险品及安全管理系统、铁路工务管理系统、铁路电务管理系统、铁路调度管理系统等。 4.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各种技术的总称。

5.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开发语言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 (1)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主要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网络的分类:有线和无线;局域网和广域网●网络协议: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网络拓扑结构:总线、星型、环型●数据库技术 (2)数据表:它是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结构,行称为记录,列称为字段。●数据库:众多数据表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1)网络数据库或大型数据库,主要用于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比如Oracle、SQL Server和DB2等,2)桌面或小型数据库,主要用于简单的单机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比如Access、Foxpro等●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简称SQL语言。常用的SQL语句主要有Insert(插入)、Update(修改)、Delete(删除)和Select(查询)等 (3)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是一种直接和机器打交道的语言。●汇编语言:是为了改善机器语言的不直观性而发展起来的基于助记符的语言。●高级语言:它的语句和语法与人类思维和表达方式比较相近,且不依赖于特定的机器,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比如:Visual Basic、Delphi、Powerbuilder、Java

6.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 II)●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7.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基础 既是一个应用领域,又是一门学科,它涉及管理和技术两个领域,是一门介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它运用了这此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和方法。 8.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管理强调定量,把管理过程数量化,用计算机求解达到系统的目的。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产生及发展动力直接来源于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不了解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评价的基本原则。

9.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系统论是系统科学的主要思想,它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 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各个环节。 10.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活动服务的,它的产生源于管理科学的发展,但管理信息系统却依赖于现代技术而存在。 面向现代化管理活动中大量的、复杂的数据,没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是难以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进而对管理进行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的。 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在发展制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计算机相关知识,则很难设计出高质量的管理信息系统。 5.解释下列概念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网络协议:是指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的一种“对话”的语言。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最基本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三种。

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数据库: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和容器

数据表:一个行和列的组成二维结构,行称为记录,列称为字段。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和工具。

6.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MIS:管理信息系统 HRM:人力资源管理 IT:信息技术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MRP:物料需求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2.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为信息技术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辅助和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

5.教材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四类分类方法是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

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和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

6.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

7.按照处理方式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分为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8.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科分为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9.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是IT______。

10.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各种技术的总称。

11.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开发语言。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软、硬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13.数据库是各种相关数据的集合和容器。

14.数据表是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结构,行称为记录,列称为字段。 1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

16.计算机语言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

17.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英文缩写分别是MRP MRPⅡ ERP CRM CIMS。

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一种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通常所说的企业,一般是指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一个企业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具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济活动的场所●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 2.管理的概念(含义)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一概念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其他人的工作。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其他人的活动来收到工作效果;

(2)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它追求的是群体的“协同效应”; (3)管理人员必须同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其他人的活动,即其他人的工作情况。二是其他人。归结一点,所谓管理就是去营造一种激励环境,使处于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以达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视角看: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发现问题(2)拟定方案(3)作出决策 3.管理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4.管理的五大职能

即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1)计划。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测,以制定出行动方案。 (2)组织。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 (3)指挥。是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

(4)控制。是指对下属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纠正偏差,使其按规定的要求工作。 (5)协调。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 5.管理的组织结构:典型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线制结构:其特点是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比较适用于任务明确,而又要求领导集中、控制严格的情况。

(2)职能制结构:其特点是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构。如在厂长下面设立职能部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和人员,协助厂长从事职能管理工作。 (3)矩阵式结构:由两维组成,一维是直线组织,另一种是任务(如产品、项目、地区等)。

6.管理部门的划分方法

一个企业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管理部分的划分:

(1)按职能划分(2)按地区划分部门(3)按产品划分部门 7.管理幅度

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 8.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通常情况下,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1)高层管理。属战略级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最高领导层。其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

(2)中层管理。属战术级管理,主要任务是根据最高层管理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具体

对组织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和进度表,并组织基层单位来实现总体目标。中层管理有时也称为控制管理。

(3)基层管理。也称执行层或作业层管理:是按照中层管理制订的计划,具体组织人力去完成计划。 9.管理的扁平化

较大的幅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较小的宽意味着较多的层次。这样,按照管理幅度的大小及管理层次的多少,就可成两种结构: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 10.决策类型

管理活动的高、中、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三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非结构化决策。很难用确定的决策模型来描述,它强调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这类问题一般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复杂性。它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来自于系统的外部环境,来自内部的信息一般都带有综合性,最终的决策取决于领域的专家知识的水平。

半结构化决策。通常是指企业职能部门主管业务人员的计划控制等管理决策活动。它多属于短期的、局部的决策。

结构化决策。通常指确定型的管理问题,它依据一定的决策规则或通用的模型来实现其决策过程的自动化。 11.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是有一定含义、能减少不确定性、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记载,数据由一些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组成。 12.信息的基本属性

(1)普遍性(2)事实性(3)层次性(4)可压缩性(5)扩散性 (6)非消耗性(7)共享性(8)变换性(9)可转化性 13.信息处理的生命周期

信息与其他资源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从信息的产生到最终被使用发挥作用,可将信息的生命周期分为需求、收集、传输、处理、存储、维护、使用和退出等过程,如下图所示。

14.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不同的信息

管理决策需要信息,不同程度的决策需要不同的信息。企业的管理活动可分为高、中、

底三个层次,高层决策大多是非结构化的,中层决策主要是半结构化的,而底层管理决策基本上是结构化的。一般情况下,战略信息主要用于高层管理,战术信息主要服务于中层管理,作业信息服务于底层管理的日常事务处理。

15.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 系统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素、结构和功能

(1)要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

(2)结构。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一个系统是其构成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失控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

(3)功能。系统有一定的功能,或者说系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能。 16.系统的分类

(1)按复杂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五大类:物理结构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按是否有反馈机制分为两大类:开环系统、闭环系统 (4)按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 17.系统的属性 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 18.系统分解的目的

通常,面对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我们无法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要将系统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每个子系统相对于总系统而言,其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大大降低,减少了分析问题的难度,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19.系统分解的原则

为了保证系统分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说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原则:

(1)可控制性原则(2)功能聚合性原则(3)接口标准化原则 7.什么是管理信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所谓管理信息是指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等等管理活动有用的信息,它既可能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也可能来自于企业的外部环境。简单的讲,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的、反映管理活动的数据,它与资金、劳动力一样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本。管理信息通常用文字、各种单据、报表及图表等表示。根据使用的需要,管理信息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 )。

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 C.半结构化决策 D.过程管理 2.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 )。 A.信息的收集 B.加工 C.传输和利用信息 D.决策 3.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 )。

A.中层管理 B.高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目标管理 4.战略级管理属于( )。

A、中层管理 B、高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目标管理 5.系统的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即:( )。

A输入、反馈、处理B时间、地点、事件C计划、控制、执行D.要素、结构、功能 6.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3种类型的决策过程,即( )。 A.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一般性决策 D.非结构化决策、过程性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1.企业是一种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

2.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 3.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 4.管理层次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

5.高级管理属战略级管理,中层管理属战术级管理,基层管理属执行层或作业层管理。 6.扁平结构是一种管理层次少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7.管理的扁平化是指为了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应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

8.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记载,由一些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组成。 9.无论何种具体的系统,均可以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等五个基本要素。

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件组成。

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着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应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

维护等工作。

2.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结构

从使用者角度看,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的。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3.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结构

第一、MIS的层次结构。管理活动一般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与此相对应,我们可分别建立战略计划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执行控制子系统,这就构成了MIS的纵向结构。 第二、MIS的职能结构。从横向来看,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活动是按职能划分的,与此相对应,我们可分别建立若干个基于职能的子系统,这就是MIS的职能结构。

第三、纵向和横向交叉在一起就形成了MIS矩阵结构,即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结构。 4.管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以硬件设备的物理位置安排和拓扑结构等方式展现。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组成,是对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的进一步补充和细化,一般可以用系统模块结构图的形式展示;二是依附于硬件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和各种服务器软件等。 5.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即集中式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以及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简称B/S模式)。

5.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有哪几种?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即中央主机集中式分时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以及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

中央主机集中式分时处理模式的主机系统是一种多用户系统,所有程序都运行在宿主计算机上(大、中、小型机),包括数据管理系统、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数据库本身以及从用户端发送或接收数据的通信设施等。在主机系统中,用户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通过与主机相连的字符终端共享主机的内存、外存、CPU以及输入输出设备。

文件服务器模式是一种以总线、星型或环状等一定的拓扑结构,通过通信电缆将若干台PC机与一台或多台服务器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采用资源共享式(Resource Sharing)的网络计算模式。

客户服务器(C/S)模式由服务端和客户端构成的一种异种机网络系统,计算机之间通过严格定义的标准程序接口和远程调用相互通信。在局域网中,客户端多为PC机,而服务

(2)块内联系大、块间联系小。模块内部联系要大,模块之间联系要小,这是结构化设计衡量“相对独立”性能的标准。

(3)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结构化设计方法使用的描述方式是模块结构图。模块结构图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分层模块结构,清楚地表示了每个模块的功能,而且直观地反映了块内联系和块间联系等特性。

6.简述结构化方法和原型化方法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结构化方法严格规定了系统开发5个阶段的先后顺序,规定了系统开发5个阶段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只有上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强调文档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适用于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型化方法要求在获得一组基本的用户需求后,快速地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用户、开发者及其它有关人员在试用原型的过程中,加强通信和反馈,通过反复评价和反复修改原型系统,逐步确定各种需求的细节,适应需求的变化,从而最终提高新系统的质量。

1.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 )。

A.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分析、运行维护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C.系统分析、总体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总体规划、系统评价 2.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 )。 A.SA B.OOD C.OOP D.OOA

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 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 4.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 )。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用户操作手册 D.系统设计报告 5.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6.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7.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 )。

A.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 B.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D.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1.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有粗到细、逐步求精。 2.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手段是分解和抽象。

3. 结构化设计的特点是(1)相对独立和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2)块内联系大,块间联系小;(3)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4.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结构。 5.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主要基于喷泉模型的系统开发方法。

6.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所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提出的任务,有效地组织人力、资金、技术和工具来完成预定各阶段中应完成得任务。

7.人们通常用SA表示结构化分析,而用SD表示结构化设计。

8. OOA、OOD、OOP分别指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

1.需求分析的概念: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用户的这些想法和要求,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总体需求分析也称为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未来系统“是什么”的问题,详细需求分析也称系统分析,主要明确“干什么”的问题。

2.需求分析的难点:(1)没有足够的用户参与(2)用户的需求经常变更 (3)用户与开发人员很难进行交流(4)用户的需求往往是模糊的 3.需求调查的方法:(1)收集资料(2)开调查会或个别访谈 (3)书面调查(4)参加业务实践

4.需求调查的原则:(1)事先计划(2)采访持有关键信息的人(3)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4)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5)分工与协作相结合(6)主动沟通的工作方式 5. 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则(1)选择默契的语言(2)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3)及时反馈避免误会(4)以学习的态度开展工作 6.需求调查的主要内容

需求调查通常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它们分别在总体规划和系统分析阶段进行。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区别主要在于花费的时间和详细程度,它们的方法和内容基本相同。需求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组织机构的调查(2)业务流程的调查(3)数据流程的调查(4)薄弱环节的调查(5)其他信息的调查

7.总体规划的目的

总体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其目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具体讲,总体规划的目的可以概括如下:

(1)保证信息共享(2)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3)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8.总体规划的主要步骤:概括地说,总体规划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需求初步调查确定系统建设目标初步确定子系统组成与基本功能拟定系统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9. 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2)现行系统概况;(3)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 (4)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子系统的划分;(5)新系统的开发条件 10.初步调查的成果

通过初步调查,系统开发人员至少应该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个企业是做什么的?(2)有哪些人、哪此部门科室?(3)为什么要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4)现行系统的情况,存在什么问题?(5)主要业务流程是怎样的? (6)计算机应用情况怎样 11.新系统的目标

新系统目标是新系统建成后要求达到的运行指标,简单的说就是新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正如一件新产品的开发需事先拟定设计的性能指标一样,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时,也必须确定系统目标。在制订具体的新系统目标时,应考虑使目标具备以下重要特性:

1目标的总体战略性 2目标的多重性 3目标的依附性

4目标的适应性 5目标的长期性

12.撰写初步调查报告:在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基础上,对调查所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整理。 根据企业信息化战略,结合当前系统的目标、功能的具体情况、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管理者的要求,用精炼和准确的文字描述新系统目标。新系统目标是初步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13.可行性分析的含义及内容

总体规划方案做好后,是否可行呢?需要论证,这就是可行性分析。把总体规划阶段的所有内容汇集成文档,这就是总体规划报告,也称为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分析的含义包括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所谓开发的可能性就是指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必要性是指客观上是否需要开发新系统。

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研究需关注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及企业和开发商应用这些技术的能力。

? 在硬件方面,主要考虑系统的技术性能及稳定性、开放性、可扩展性。

? 在软件方面,要考虑各种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软

件、开发工具等)的可靠性、开放性,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等。 ? 组织的成员及开发商使用这些技术的能力。

(2)经济可行性分析:对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可以应用一些财务分析的方法来帮助分析系统的成本、效益,投资回收方面的经济指标。

(3)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该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关注: ? 现有企业业务人员使用所要开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 新系统的使用对企业管理规范化、系统化水平的促进作用。 (4)开发环境的可行性

1 企业领导意见是否一致 2有无资金 3能否抽出骨干力量参加新系统开发等

14.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参考提纲: 可行性报告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编写格式,报告的内容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1)引言(2)现行系统调查与分析(3)新系统建设方案(4)可行性论证(5)结论 15.系统分析的含义

总体规划完成后,回答了系统“是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回答系统“干什么”的问题了,这就是系统分析,或者称详细需求分析阶段要做的事情了。

系统分析也称系统逻辑设计,是系统详细开发的关键性阶段,它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上接总体规划,下联系统设计.

主要解决“系统干什么”的问题 主要工具:数据流图(DFD) 主要结果:系统分析报告 16.系统分析的目的

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需要确定的分析结果包括: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最后,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并对所有的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较优的新系统逻辑模型,并在用户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处理方式的前提下,将上述分析结果表达成书面资料——系统分析说明书。

17.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2)确定新系统初步的逻辑模型(3)编制系统说明书

18.系统分析的主要思维逻辑: (1)认识、理解当前的现实环境,采用业务流程分析技术,获得当前系统的具体的“物理模型”。(2)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采用数据流程分析技术,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3)对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19.系统分析的步骤 : (1)对当前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数据;(2)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3)进行数据流程分析,建立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补充完善,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4)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把上述分析过程和结果以文档形式保存。 20.业务流程分析的步骤

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一定有以下步骤。 (1)调查企业的组织结构(2)调查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 (3)绘制业务流程图(4)业务流程优化

21.业务流程图的作用

为了要对详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再经业务人员的确认,必须采用一些简单

方便的方法和工具来明确表达它们,使之成为系统分析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 22.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与特征

业务流程重组(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BPR具有根本性、彻底性、显著改善和流程4个核心基本特征。 23.数据流程分析的相关概念

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数据流程分析一般需要用到三种工具: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 数据流图,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流图。用于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的工具为数据流图( DFD , Data Flow Diagram) 24.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中,可以说没有数据流就没有企业的活动。通过对数据流程的分析,一方面人们不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还能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正在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整理,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 25.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步骤

业务流程图绘制数据流图数据流程分析编制数据字典撰写处理说明

26.数据流图及其基本符号 数据流图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摆脱了系统的物理内容,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源点或终点加工(处理)文件数据流

数据库类教材中,将数据库设计界定为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具体包括结构设计与行为设计两方面内容。

结构设计:着重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及各数据库对象间关系,要求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达到第三范式;

行为设计:主要目的是描述对数据库的操作动作,这些行为和动作将来要体现在应用程序中,所以行为的设计主要是应用程序的设计。 (2)数据库设计的任务

数据库设计是在数据字典的基础上进行的,但由于数据字典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结果,它距离计算机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在本阶段对这些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依据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对系统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进行规范整理,建立符合第三范式的数据组织结构”。 (3)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

数据库设计一般按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的步骤进行。 1)概念设计主要是指E-R图设计。

2)逻辑设计的过程就是将概念设计结果(E-R图)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的过程。

3)物理设计的任务和目标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通常包括存储记录的格式设计、存储方法设计、访问方法设计、完整性和安全性考虑等四方面内容。 16.系统详细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的主要形式(1)菜单方式(2)会话管理方式(3)提示向导方式

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1)交互性(2)信息提示(3)数据输入 17.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说明书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它既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也是系统实施的主要依据,它包括了本章所介绍的所有内容。以下给出系统设计说明书的一种参考形式, 1.引言(1)摘要(2)背景(3)系统环境和限制(4)参考资料和专门术语说明

2.系统设计方案(1)模块设计(2)代码设计;(3)输入设计(4)输出设计 (5)数据库设计说明(6)网络设计(7)安全保密设计(8)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 1.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模块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细化,确定划分后的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并画出模块结构图。这一过程中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多个模块;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数据交换及其调用关系;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 2.模块结构图与框图、数据流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模块结构图描述的是系统的层次性,而通常的“框图”等描述的是系统的过程性。数据流图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系统的过程特性,但它与一些程序设计框图相比,更加抽象,而且侧重的是数据的流动。数据流图是从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来考虑系统的,而模块结构图则从功能的层次关系上来考虑系统。前者从数据流着眼,后者从控制层次着眼;其次,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去掉各种具体的处理方法,只表述抽象的系统逻辑功能。而模块结构图正好相反,由一个总的抽象的系统功能出发,逐步加入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后获得一个物理模型。 3.如何理解“耦合小、内聚大”原则。

系统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将系统分解成为一些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耦合和内聚这两个概念就是度量模块独立性、衡量模块划分质量的重要概念。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数据耦合、控制耦合、非法耦合等方式。数据耦合是一种较好的耦合方式。

内聚是用来表示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程度,有巧合内聚、逻辑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等方式,其中巧合内聚的性能最好。

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共用性,即满足“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 4.请说明输入、输出设计的主要形式和设计原则?

按输出介质的不同,可将输出分为屏幕输出、打印输出和磁盘输出等。无论哪种输出方式,在进行输出格式设计时,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规格标准化、文字和术语统一;使用方便、美观大方,符合用户的习惯;便于计算机实现;能适当考虑系统发展的需要。 输入方式的设计主要是依据具体的管理需求确定数据的录入方式,常用的方式有: (1)键盘输入(2)模/数-数/模转换(3)网络或通信传输 系统输入界面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其设计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1)可靠性(2)简单性(3)立即反馈性(4)明了性(5)色彩适中(6)风格统一 1.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 )。 A.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B.系统是什么 C.系统怎么干 D.系统如何实施 2.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设计说明书 D.系统功能结构图 3.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 )。

A.数据流图 B.系统结构图 C.数据结构图 D.控制结构图 4.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 A.联接 B.调用 C.耦合 D.凝聚

5.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 )。

A.过程耦合 B.数据耦合 C.控制耦合 D.功能耦合 6.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A.弱 B.强 C.独立 D.简单 7.模块划分的原则是( )。

A.耦合小,内聚小 B.耦合大,内聚小 C.耦合小,内聚大 D.耦合大,内聚大 8.系统设计工作不包括(B )。

A.代码设计 B.数据库设计C.输入、输出设计 D.程序设计

1.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子系统的划分和确认、模块结构设计和网络设计。 2.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内聚表示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联系的程度。 3.如果两个模块间的通信信息是若干数据项,则这种耦合方式称为数据耦合。 4.如果两个模块之间传输的信息是控制信息,则该耦合称为控制耦合。

5. 模块结构图描述的是系统的层次性,而通常的“框图”等描述的是系统的过程性。 6. 事务分析用于将高层数据流图转换成结构图,变换分析通常用于将低层数据流图转换成模块结构图。

7.系统详细设计中编码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套能为系统各部分公用的、优化的信息编码系统,这是实现计算机管理的一个前提条件。

8.进行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9.网络设计的主要步骤是选择网络拓扑结构、安排网络上设备的布局、网络结点的权限限制。

10.编码设计的原则是唯一化、规律化、标准化和可扩充且容易修改。

1.系统实现:系统实现是指利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把系统设计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是指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过程,包括准备工作、编码、代码审查、缺陷跟踪与改错和调试等若干活动。

2.开发语言的选择:(1)语言的集成环境和交互功能。选用的语言应能够为编程人员提供友好、美观的人机交互环境,如目前常用的Visual Basic,PowerBuilder等语言。(2)语言的结构化机制和数据管理能力。选用的编程语言应该有理想的模块化机制、可读性好的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同时具备较强的数据管理能力或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接口。(3)有较多的使用者。如果使用某种语言的程序员很多,一方面这种语言的开发商就会有进行版本升级的动力;另一方面程序员间可以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编程经验。(4)开发人员的熟练程度。虽然对于有经验的程序员来说,学习一种新语言并不困难,但要完全掌握一种新语言并用它编出高质量的程序来,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尽可能选择一种已经为程序员所熟悉的语言。(5)软件的可移植性和用户的要求。如果开发出的系统将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或打算在某个部门推广使用,那么应该选择一种通用性强的语言。

此外,如果所开发的系统由用户自己负责维护,最好选择一种用户所熟悉的语言。 3.程序质量评价

从目前技术的发展来看,衡量编程工作质量的指标大致可参考如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2)规范性(3)可读性(4)可维护性(5)适应性 4.编程风格

为了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在编程风格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程序的注释

程序中适当地加上注释后,可以使程序成为一篇“自我解释”的文章,读程序时就不必翻阅其他说明材料了。注释一般分为两类:序言性注释和描述注释。

书写注释时应注意:(1)注释应和程序一致,修改程序时应同时修改注释,否则会起反作用,使人更难明白;(2)注释应提供一些程序本身难以表达的信息;(3)为了方便今后维护,注释中尽量多用汉字。 (2)程序的书写格式

在程序设计中一般采用所谓“缩排法”来写程序,即把同一层次的语句行左端对齐,而下一层的语句则向右边缩进若干个空格,这种能从形式上体现程序的逻辑结构和深度。 (3)变量名的选择

理解程序中每个变量的含义是理解程序的关键,所以变量的名字应该适当选取,使其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一般的原则是:采用有实际意义的变量名;不用过于相似的变量名;同一变量名不要具有多种含义;在编程前最好能对变量名的选取约定统一的标准,以后阅读理解就会方便的多。 5.系统测试的目的

关于测试及其目标,G.Myers给出了一些规则: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尽其可能去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6.测试的基本工作流程

7.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对测试阶段工作的总结,主要包括:

(1)引言。介绍测试的目的、范围,测试的角度和标准,测试结果概要。 (2)测试计划和配置。包括系统配置、运行配置、测试标准和评价等。 (3)接口测试。描述对系统接口的测试和结果。 (4)功能测试。描述对系统各种功能的测试和结果。

(5)开发测试。包括正常数据和过载数据下的测试,以及在错误数据下的测试和结果。 (6)交付使用的准备。包括交付使用的软件目录,留待解决的问题,质量检验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归纳,给出系统可接受的程度。

(7)附录。包括参考文献、异常状况小结、测试数据等。 8.系统测试的步骤

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模块构成的。因此,为了加快测试速度,提高其效率,人们一般按照“自底向上”的原则按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测试三个阶段进行系统测试工作。

(1)模块测试: 模块测试,也称单元测试。其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测试所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

(2)子系统测试:子系统测试又称为分调,是在模块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信,即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例如,测试数据穿过接口时是否会丢失;一个模块对另一个模块是否存在因疏忽而造成的有害影响;把若干个子功能结合起来是否会产生预期的效果等等。

(3)系统总体测试:它是将经过测试的若干个子系统组装在一起来测试,用以发现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中的错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9.系统测试方法

系统测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的角度看,系统测试可

以分为黑盒测试法(功能测试)和白盒测试法(结构测试)。

(1)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法(Black-Box Testing)是测试者把程序看成是一个黑盒,即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关心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导出测试数据。

(2)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法相反,白盒测试法(White-Box Testing)的前提是可以把软件看成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处理过程。这种方法按照软件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检验软件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10.系统切换

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和分段切换。

(1)直接切换。就是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2)平行切换。就是新系统和原有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下原有系统。在平行工作期间,新旧两系统并存,一旦新系统有问题就可以暂时停止而不会影响原有系统的正常工作。(3)分段切换。这种系统切换方式采取分期分批逐步切换的策略,它实际上是直接切换和平行切换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一般比较大的系统采用这种方式较为适宜,它能保证平稳运行,费用也不太大。 1.系统实施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进行系统切换之前必须预先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切换工作的顺利进行。准备工作可以从用户培训、数据准备、文档准备等几个方面进行。

(1)用户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从职能上可分为事务管理人员、系统操作员、系统维护人员等三类(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可能身兼数职)。

(2)数据和文档准备:数据准备是系统切换工作中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如果新系统是在手工管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话,那么就要将手工处理的数据如各类单证、报表、账册、卡片等按照新系统的规则进行分类并集中起来,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将这些纸介质中存放的数据转换成机内的信息。

2.系统测试分哪些阶段?它和系统开发过程的关系如何?

测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造性的和需要高度智慧的挑战性工作,测试一个大型系统所要求的创造力可能要超过设计这个程序所要求的创造力。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模块构成的。因此,为了加快测试速度,提高其效率,人们一般按照“自底向上”的原则按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测试三个阶段进行系统测试工作。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3.为什么说系统开发过程中最早犯下的错误要到最迟才能发现?

系统测试按照“自底向上”的原则按照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测试的顺序进行。系统开发是自顶向下的原则按照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的顺序进行,与系统测试的

顺序相反,因而系统开发过程中最早犯下的错误要到最迟才能发现。

4.什么是系统切换,请简述系统切换的方式,并画出系统切换方式的示意图。

所谓系统切换就是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的,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投入运行的过程。有三种切换方式,即(1)直接切换,指在原有系统停止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2)平行切换方式,指新系统与旧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代原旧系统;(3)分段切换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即分期分批逐步转换 1.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 )。

A.系统总体测试、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 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C.先白盒测试再黑盒测试 D.先黑盒测试再白盒测试 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 )。

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B.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 C.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D.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 3.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

A.证明所编程序的正确性 B.完善已编程序的功能

C.保证程序各模块之间的正确连接 D.尽可能多的发现已编程序中存在的错误 4.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

A.数据文件 B.源程序 C.全部文档 D.整个系统

5.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

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

6.新老系统的转换有同时使用的过度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称为( )。 A.直接切换 B.平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以上都不是

1.系统实现包括准备工作、编码、代码审查、缺陷跟踪与改错和调试等若干活动。 2.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3.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黑盒测试法和白盒测试法。 4.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依次是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总测试。

5.常见的系统切换方法主要有3种,即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和分段切换。

6.直接切换是指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度阶段。

1.系统维护的内容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了硬件设备的维护、应用软件系统维护和数据维护三部分内容。 (1)硬件维护●定期保养性维护●突发性故障维修●数据维护

数据维护工作一般是由数据库管理员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进行并发性控制。

(2)软件维护:软件维护主要是指系统中应用程序的维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软件维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从系统测试的原理来看,任何测试都不能无穷无尽地进行,并且整个测试过程并不能够把程序中的所有错误都检查出来,因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仍会发现软件方面的错误,必须对其进行维护。 ②由于系统是服务于各项管理活动的,而管理活动要随着客观环境和管理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必然要求应用程序也要随之而变化,以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③由于硬件是不断发展的,相应的系统软件要不断地更新,为了延长系统的寿命,保证软件质量,必须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维护。 2.系统维护的分类

根据系统维护的目的可分成以下几类:

(1)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 3.系统维护的步骤(阶段)

提出维护申请、技术评估、下达任务、制定详细计划、计划实施、组织验收、资料存档。 4.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 (1)可理解性(2)可测试性(3)可修改性 5.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1)新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新系统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3)新系统是否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间接效益

●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新系统是否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直接效益 6.系统的经济评价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或组织带来的内部效益可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 (1)显性效益●增加销售收入●消除交易成本使企业有效产量增加

●降低要素配置成本同时使企业有效产量增加●节省库存成本●降低日常活动费用 (2)隐性效益●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提高作业效率、节省时间成本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驱逐假冒、创新防伪 7.系统的技术评价

主要对下列各项进行考查:

(1)系统效率(2)系统可靠性(3)可扩展性(4)可移植性

8.系统评价报告:系统评价报告是对新系统开发工作的评定和总结,也是今后进行系统维护工作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客观地编写。系统评价报告通常由以下主要内容组成。 (1)引言●摘要。系统名称、功能等;●背景。系统开发者、用户等; ●参考资料。设计任务书、合同、文件资料等。 (2)评价内容

●技术性能指标评价●经济指标评价 ●综合性评价 9.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1)效率原则(2)精简原则(3)灵活性原则(4)因事设岗,因岗定编 10.CIO的主要职能

CIO(首席信息官)是负责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高级官员,CIO作为高级管理人才进入决策层,主管和协调信息化规划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承担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信息系统的总体建构工作,从而以点带面,引导各单位以CIO为核心,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主要职能如下: (1)参谋作用 CIO是决策层的参谋,是决策成员之一。

(2)桥梁作用: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错综复杂的长期任务,涉及许多因素。CIO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结合点上,处于本土软件商、国外软件商、管理咨询组织、硬件商、系统集成商、监管监理机构等与企业相结合的核心地位,是企业内外沟通的重要桥梁。(3)企业信息化的总领队(4)信息化培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fe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