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 - 复习备课

更新时间:2023-11-26 14: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学期——复习备课

一、学生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 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4) 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新课程内容多,说实话,好几个内容都把握不准。总的感觉是这册教材容量大,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所以必须利用复习阶段,查漏补缺,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巩固一些基础知识。

二、复习内容:

本册复习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

三、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估算乘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运用连乘、乘加及有括号的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④、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并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数学思考

1、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解决三位数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并进行算法最优化。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乘加、乘减及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复习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的计算是重点复习内容。在复习“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复习的难点。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复习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解决问题的复习上,能用加减、乘加、乘减及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复习要求

1、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和巩固发展技能技巧。 2、使学生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3、通过基本概念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4、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通过解决问题的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要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六、复习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复习方法。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复习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可采用先系统的归类复习,再进行综合复习。或反思错题(计算类),再进行练习等灵活多样的方法。

4、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练习题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6、注重培优帮扶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帮扶措施

1、对各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帮扶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七:复习步骤及时间: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6.17 万以内数的认识 6.18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6.21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6.22 图形与拼组、图形的周长 6.23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6.24 混合运算、统计 6.25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6.28 时分秒的认识 第二阶段:综合复习及练习 6.29 综合复习 6.30 综合复习

第一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估计,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等知识点,感受大数的意义,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 复习难点:数感的培养

学具准备:投影等 课时:1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家乡山东,看看同学们是否真正学会了这些知识。 二、创设情境,建构知识体系 (一)出示材料:资料:《青岛简介》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现有海岛69个,岸线总长132公里。青岛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5种,中国驰名商标6个,有4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12家企业入选国家500强企业,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共168种。

从计数原理入手复习。

1、学生阅读思考:在这段话中你能找到哪些已经学到的计数单位? 学生可能答:个、十、百、千、万。 2、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能答:十个一是一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3、共同小结:10个小单位合成一个大单位,我们学过的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从右到左)万千百十个,任何一个数都是由若干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板书:计数单位)

(二)针对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1、你能发现我们“青岛简介”中的数字吗?(学生读数) 2、你能把横线上的数字写出来吗?(学生写数) 3、你知道这些数有多大吗?

4、你能将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5、同学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有什么好方法吗?(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回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从位数多少、数的组成和近似数等方面考虑。) 6、你能从文中再发现几组数进行比较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学习,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7、小结: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这个数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数大,最高位小的数小。

(三)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1、你能估一估这段资料有多少个字吗?(学生自由交流)

同学们的答案不同,那到底谁的更接近呢?首先让我们想想估计的方法。(板书:估计) 学生总结估计的方法:1、先估计一行有多少字,再数出有几行的方法。 2、先估计空白的格数,用整页纸写满的字数减去空白数的方法。 3、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分组讨论:这段话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时说出估计时所用的方法。)

4、同学们估计出了这段资料的字数,看来同学们在估计时很有策略。老师这儿有一段资料,你能很快估计出这段话有多少字吗?

5、小结:在刚才的估计中有的同学速度很快,看来我们还可以采用比较估计的方法,对比这两段资料的篇幅进行估计,是一种好方法。

(四)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解答时说出口算原理)

小结:同学们之所以算得这么快关键是掌握了算理,把整百的加减法和几千几百加减几百换成了一位数或两位数间的加减法。

(五)同学们再读这段资料你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思想)

小结: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感受到了山东的蓬勃发展,山东的美,作为生长在山东的我们怎能不为之自豪呢?那就用我们善于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吧,你一定会有更珍贵的发现。

三、巩固练习 (一)、直接写得数:

32+45= 84-72= 250+300= 570-400= 70+60= 240-30= 400+600= 1200-700=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

2、 10个一十是( ),( )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 )。 3、 3294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5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 )。8个千2个百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5、9201是( )位数,第四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百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

6、550、308、2008、1800、2017这5个数中,0读出来的有( ),0读不出来的有( )。 7、100、480、510和1000这四个数,比500大得多的数是( )。比500小一些的数( ),和500最接近的数是( )。

(三)、写出下面各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0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