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技术

更新时间:2023-09-06 14: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爆破安全技术的文章

开发应用

爆破安全技术

王星童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全面探讨了爆破有害效应——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爆破飞石、噪声和粉尘等的产生和预防控制手段;强调了就预防爆破事故应遵守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安全管理这三条原则。关键词:爆破安全技术;预防措施;安全

前言

用爆破方法拆除城市内外的建筑物是一种非常有效、快速和安全的方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爆破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需要满足特殊的要求,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力,将会带来相当严重的恶果和较坏的社会影响,由于忽视防护措施而产生爆破事故的例子也时有报道,因此研究爆破安全技术,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对确保拆除爆破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2爆破波的危害及防治

(1)地震波的危害及防治。当药包在岩石中爆破时,邻近药包周围的岩石会产生压碎圈和破裂圈。当应力波通过破裂圈时,由于它的强度迅速衰减,再也不能引起岩石的破裂而只能引起岩石质点产生弹振动,造成地而的震动,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它可能引起土岩和建筑物的破坏。

抑制爆破地震的措施有:①大力推广多段微差起爆。②合理选取微差起爆的间隔时间和起爆方案,保证爆破后的岩石能得到充分松动,消除夹制爆破的条件。③应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和单位炸药消耗量;对于露天边坡采用预裂爆破法。④铺设减震层,改变自由面方向。⑤开挖减震沟。⑥选用低爆速炸药和不偶合装药;采用预裂爆破技术,预裂缝有显著的降震作用。

(2)爆破空气冲击波危害及防治。装填在药室深孔和浅孔中的药包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或孔口泄漏到大气中,会产生爆破空气冲击波。爆破空气冲击波是爆破产生的空气内的一种压缩波。它产生的原因有直接因素和间接作用,也可能是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为了减少爆炸空气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可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防止产生强烈的空气冲击波;二是利用各种条件来削弱已经产生了的空气冲击波。具体措施有:①避免使用非约束的炸药。②使用充足的炮泥,保证堵塞质量和采用反向起爆,防止高压气体从炮孔口冲出;设计确定合理的炮孔间距,保证钻孔的准确度;③选择合理的微差起爆方案和微差间隔时间,消除夹制条件。④尽量不使用高能导爆索起爆;避免裸露爆破。⑤考虑地质异常采取措

收稿日期:2008-06-08修回日期:2008-07-26

作者介绍:王星童(1985-),男,汉,山东郓城人,本科。

施,如断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免过量装药。⑥在地下矿山巷道,可设置木架阻波墙、木垫阻波墙、混凝土阻波墙、扩大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空气冲击波。3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1)飞石的产生原因。爆破飞石是指被爆物体中产生的脱离主爆堆飞散较远的个别碎块。产生飞石的主要原因有:①装药量过大,致使尚有多余的能量作用在块上,使碎块获得足够的动能向四周飞散。②被爆物的介质结构不均匀,爆生气体会涌某些弱面,导致这些部位产生大量飞石。③炮孔口堵塞的长度不够,导致孔口爆破碎,产生飞石。④起爆方式也会影响爆破时飞石的产生。⑤自由面对装药量的影响。

(2)飞石的安全距离。对爆破飞石的防护主要根据爆破飞石水平飞行的最大距离,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爆破飞石的最大水平飞行距离,可用下式计算:。式中Q——装药量,kg;K——介质种类系数,K=B/g,B为介质系数。砼K取9.23,砖K取3.6;W——最小抵抗线,m。破碎大块飞石安全距离:裸露药包爆破法为400m;浅眼爆破法为300m;最坏的情况是采用大直径浅眼爆破,有时飞石可飞出1000m。

(3)防止飞石的措施。根据以上对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实际爆破中可采用主动控制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方法。爆破飞石主动控制安全措施:①选择适当的最小抵抗线方向及数值。②确定适当的装药量。③选择适当的装药位置,使药包远离软弱层、裂缝等。④炮孔堵塞长度要适当。

爆破飞石被动控制安全措施:①覆盖防护:它是直接防止飞石飞射的主要屏障,一般要求覆盖材料要透气,避免气浪的冲击。②近体防护:一般用一条笆架设成防护墙以阻挡飞石。③保护性防护:对爆区内或附近的重要器具、设备要进行遮挡或覆盖防护。4早爆及其防治

早爆是人员未完全撤出工作面时发生的爆炸。这一般往往发生在电爆网路中。这类事故很可能造成人身伤亡,

27

关于爆破安全技术的文章

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8月(中旬)第07卷第23期总第148期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器材、操作、雷电、杂散电流影响原因。可能产生早爆的因素有:①器材问题。主要是雷管变质、雷管破损,装药时起爆药受到冲击或摩擦;雷管脚线绝缘损坏,装药时误触电而可能引起早爆;②操作问题如砸碰雷管、装药时用力过重而挤压雷管;③发爆器管理不严,放炮信号不明确。发爆器使用时间过久,按钮或开关的接触片失去弹性,致使按钮虽然断开,接触片仍处于接触状态,在发爆器充电过程中,至一定电流后随及提前引爆;④雷电影响。雷电直接击中非电爆破网路或爆破器材间接引爆;⑤杂散电流影响。当杂散电流超过雷管的起爆电流时即引起爆炸。在爆区内杂散电流形式主要有:动力线路和照明设备线路等漏电、高磁辐射和大地自然电。

要防止此类事故,可参考以下措施:①选用质量好的雷管。保证质量,安全第一。②及时处理盲炮。不要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引药,或从引药中拉雷管,以免爆炸。③严格检查发爆器。尤其对使用已久的发爆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新的。加强警戒,待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后才能开始充电。④防止雷电。避免在雷雨天爆破,如遇上雷雨天,停止作业,并将爆破器材带离爆区;雷雨季节采用非电起爆系统,但雷雨云对地放电也可能引爆个别炮孔。非电起爆系统也不是绝对可靠,仍需采取防雷措施;做好绝缘工作,防止电雷管脚线或起爆线裸露接地;电爆网路应处于短路状态;采用屏蔽线连接爆破网路;敷设起爆网路前应撤除爆区内其他电线、电缆及金属导体等。⑤防止杂散电流。爆破时将爆破母线悬挂,不得靠近电缆、电线。要及时清除撒落的炸药,撤除金属物件。在装药时应避免起动或关闭电器,实行局部或全部停电;在高频高压电源(电台、电视台、电讯台、雷达站、高压动力线等)处采用抗杂散电流雷管或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工作中用杂散电流测定仪测杂散电流值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并随时将两个线头捆在一起。5

爆破有害物质分析及对策措施

(1)粉尘。爆破施工作业中,采用干式钻孔时,其作业面周围的粉尘浓度每立方米可达数十毫克。在预处理过程中,无论是锤击介质破碎或是构件触地,也都会产生粉尘。减少此类因素的伤害,可参考以下措施:①为了减少钻孔时的粉尘,应采用湿式凿岩。②对预处理的墙体或是构件着地点加大范围地预先用水淋湿、淋透,边锤击边用水管喷射,可以有效地抑制生产性粉尘。③在爆破前后采用喷雾洒水等方法来降低爆破粉尘。有一些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在爆前将楼顶的贮水池(罐)装满水,或用储水袋爆破洒水控制爆破粉尘。在建筑物周围,宜采用蓬布封闭,也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作业对四周环境的粉尘污染。(2)噪音。在爆破作业中,当爆炸空气冲击波的超压降至O.02MP以下时,冲击波蜕变为声波,以波动形式继续向外传播,并伴随着产生其声响一爆破噪音。爆破噪音虽

28

然短促,但是由于是间接性的脉冲噪音,容易引起人们的精神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特别是在城镇居民区,应避免由于爆破噪音引发社会安定方面的问题及居民的投诉。

在爆破施工现场,特别是在居民稠密地区进行爆破施工时,施工机械引起的噪音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施工机械噪音声级一般为80~100dB,主要噪音源有凿岩机、风动工具、空压机、推土机、运输工具、冲击锤等。减少此类因素的伤害,可参考以下措施:①在对爆破噪音有限制的地区进行拆除爆破作业,不允许采用裸露爆破,而应当采用控制爆破方法;也不允许采用导爆索起爆网络。②遵循“多打眼,少装药”的原则,避免爆破的实际单位耗药量过高。③要精心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时未考虑的因素时,应调整设计参数。④在对爆破噪音敏感的方向,架设噪音排架、屏障,必要时附以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可以起到降低爆破噪音的效果。⑤在人口密集区实施拆除爆破和其他爆破作业,做好“安民告示”也十分必要。⑥拆除爆破施工作业现场,当采用冲击锤辅助对塌落的建(构)筑物结构进行解体和破碎时,产生的噪音和地震动,也应予以重视和控制。⑦为了控制爆破施工作业的噪音,除应使参加施工的工程机械噪音满足工程机械噪音限值标准外,还可在工地四周进行围挡,必要时,应限制在人们对噪音敏感时段(如夜间)的施工作业。6

结束语

爆破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拆除爆破工程应把爆破安全放在首位。安全就是质量和效益,离开安全就谈不上质量和效益。在实施爆破工程时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严格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爆破安全法规,实施安全爆破。拆除爆破是一门日益发展的新兴学科,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和成熟,许多难题还有待解决,一些理论和技术尚需提高。因此,加强爆破安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守臣.拆除爆破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工程爆破,1995,1.[2]钟冬望,林大则,肖绍清.爆炸安全技术.武汉[M].武汉工业大学

出版社,1992,1.

[3]林大能,刘小春.拆除爆破飞石及其防护研究[J].湘潭矿业学院

学报,1999,14,(3).[4]谢

亮.城市控制爆破安全工作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9,(2).

[5]范伯君.爆破作业中的爆破事故与预防[J].劳动安全与健

康,1999,(3).[6]汪

浩,郑炳旭.拆除爆破综合技术[M].工程爆

破,2003,9,(1):27~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8y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