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动物体内磺胺药浓度测定

更新时间:2023-12-06 04: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院系:理学院 专业:农药学 学号:09310110020 姓名:王熠

实验二 动物体内磺胺药浓度测定

1、目的

掌握磺胺类药物在动物体血液和组织中浓度测定的方法——重氮化偶合比色测定法。

2、原理

不同时间采出的血样中具有游离氨基的磺胺药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可与N-(1萘基)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与经过同样处理的磺胺药标准液比较,用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出组织中和不同时间的血液中磺胺嘧啶浓度。

由于亚硝酸不稳定,在实验中,用三氯醋酸与亚硝酸钠反应制的得。 剩余的过量亚硝酸影响测定,用氨基磺酸胺分解除去。

3、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兔子一只。 2、设备与器械

721分光光计、台秤、止血钳、眼科镊、手术刀、手术剪、保定架、注射器、烧杯、三角烧瓶、试管、漏斗、研钵、滤纸等。 3、药物与试剂

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15%三氯醋酸溶液 0.1%亚硝酸钠溶液 0.5%氨基磺酸胺溶液

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 磺胺嘧啶钠贮存标准液 磺胺嘧啶钠应用标准液

4、试验方法

1、磺胺嘧啶钠的血药浓度的测定

(1)取动物一只,称重,固定,剪毛,分离股动脉,近心端准备结扎线,远心端

剪断股动脉,采空白血0.5mL,放入加有15.5 mL蒸馏水的烧瓶中,混匀,放置15min。

(2)单剂量耳静脉注射(100mg/kg)注射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3ml。 (3)采样:

静注采样时间:用药后25min、30min 、1h、2h、3h时,股动脉采血0.5ml。 (4)各血样0.5mL,加到15.5mL蒸馏水中,混匀,放置15min;再加15%三氯醋

酸4mL,混匀,放置2min,过滤。

(5)取试管3支,各加入滤液5mL,为测定管

取试管3支,加入空白对照液5mL,为空白管 取试管3支,加入应用标准液5mL,为标准管

(6)在以上各管中各加入0.1%亚硝酸钠溶液0.5mL,混匀,放置3min (7)各加入0.5%氨基磺酸胺溶液0.5mL,混匀,放置2min

(8)各加入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2.5mL,充分混匀,放置10min (9)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50nm波长处比色。

以空白管校正光密度到0点,读取标准管和测定管光密度,计算游离磺胺药物含量。 (10)公式如下:

测定管光密度

游离磺胺药含量= ——————— × 0.00375mg/ml×40 标准管光密度

2、组织磺胺药浓度测定方法

(1)采血后,将动物处死,取肌肉、肝脏、肾脏组织各2g。

(2)将组织剪碎,在研钵中加蒸馏水5mL研磨,取上清液,残渣用蒸馏水冲洗

并回收于刻度试管,共得16mL。

(3)加15%三氯醋酸4mL,混匀,静置后过滤。 (4)取滤液,处理同血药浓度测定。 (5)公式如下:

测定管光密度

游离磺胺药含量= ——————— × 0.00375mg/ml×10 标准管光密度

五、实验结果

时间 编号 1 2 3 平均值 25min 0.160 0.160 0.160 0.160 表一: 血液中药物吸光度测定结果 30min 1h 2h 3h 0.258 / 0.450 0.640 0.189 0.238 0.210 / / / 0.446 0.439 0.446 0.640 0.550 0.580 标准液 0.079 / 0.008 0.082 空白液 0 0 0 0 组织 编号 1 2 3 平均值 表二:组织中药物吸光度的测定结果 肝 肾(稀释4倍) 0.480 0.500 0.473 0.484 0.600 0.600 0.560 0.587 肌肉(稀释8倍) 0.500 0.480 0.500 0.484 样品 浓度 25min 0.293 表三:药物浓度(mg/ml) 30min 1h 2h 3h 肝脏 0.384 / 0.816 1.170 0.886 肾脏 4.3 肌肉 7.09 六、结果讨论与总结

1、股动脉的分离手术操作。

由于平时操作机会较少,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够,在分离股动脉时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和精力。以致没有及时取到10min的血样,而是取得25min时的血样。

股动脉的分离与采血应该注意的事项:

股动脉取血时注意动、静脉的区分,钝性分离;近心端穿线结扎时不要穿神经;肌肉、皮肤少穿一点;分离时注意神经的分离。采血后注意血管内血液弄干净,以免阻塞血管;如下次采血时血液不能流出,用手指轻轻按压,以排出血管中的血凝块。

2、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

由于应该使用一套比色杯来测定吸光度,而在实际操作中比色杯使用混乱,而且并没有做到严格的润洗,所以吸光度的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为了防止光电管疲劳。不测定时必须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

(2)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

(3)清洗比色皿时,一般先用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每次做完实验时,应立即洗净比色皿。

(4)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洗比色皿内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另外,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小测量误差。

(5)在实际分析工作中,通常根据溶液浓度的不同,选用液槽厚度不同的比色皿,使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0.2~0.7。 3、实验过程中的失误总结:

(1)25min和30min时,由于股动脉分离不到位,采用了耳缘动脉采血,但是由于抽血时间较长,加血样至蒸馏水中时,已有较多的血凝块,从而前两次测得的血药浓度较小。而在一小时采血的时候,由于操纵不当,抽多了血液样品,从而使得1h测得的数据偏大,以致于读不出吸光度数据。

(2)实验操作中没有严格要求,加样时并没有采用精准的移液枪加样,而是采用移液管,所以药品的体积肯定是使得数据不准确的一个重要因素。

(3)吸光度的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吸光度的数值应该控制在0.2~0.7,测量数值才会准确,而测得数据有一些超出了这个范围,故存在误差。 4、总结

虽然实验数据很不准确,比较让人失望,但是这次试验,我学会了股动脉的分离技术和动物体内磺胺药浓度测定方法,并且对于实验团队和作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和理解。

虽然在实验前做了预习,但是还是遇到了很多没有预料的失误,使我更加明白熟能生巧的意义,此外,必须多做实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还得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反省,才能做好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f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