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诊断Agent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5 05: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卷第*期

/+++年0月振动工程学报C>DA$2?>EFBGA2%B>$H$"B$##AB$"F>?I:*J>I*K#LI/+++

故障诊断!"研究#$%

吴伟蔚杨叔子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信息所’&

吴今培

五邑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研究所’

摘要江门(./0+/+-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对象多处于动态多变环境1现

有的诊断软件尚不能适应这样的复杂环境1智能2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实用型的智能2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1本文根据故障诊"#$%

断系统的实际要求(提出并初步实现了基于2的故障诊断系统1这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系统"#$%

的自动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诊断软件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之间的矛盾1本文提出的诊断2"#$%系统能很方便地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从而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诊断资源(便于构造大型

诊断系统1

关键词3设备4故障诊断4智能2诊断自动化4"#$%

中图分类号3/,,56

现代机电设备的结构日趋复杂7多样(这对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监测手段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观测数据量比过去大为增加(有必要从这些极为丰富

由于环境的多变性(即使对于同一设备(事先无法确定一个8最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1

优9的监测和诊断算法(而只能是对各种情况有不同的较优诊断方法1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人类专家选择一个合适的程序或确定某一种诊断方法(它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1这样将降低诊断系统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浪费9了大量有用的信息(而且需要较熟练的人类专8

使得诊断系统的适应性较差1为此(作者提出了采用智能2系统进行状态监测与故家("#$%

障诊断(此系统能自动7高效地实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1

及其构成:智能2"#$%

:/<;:<对于智能2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1本文采用=>"#$%>?@AB@"#等人提出的弱定义(

规定2为一段软件实体(它具有如下特性3"#$%

自主性3的运行不需要人类和其他软件的直接干涉(能够控制自身的行为和’:-2"#$%

内部状态1

反应性3感知其所处的环境(并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1’/-2"#$%

自觉性$不仅仅简单地对环境作出反应*它还能表现出目标驱动的行为+!"#%&’()

社交性$之间通过%通信语言相互作用+!,#%&’()&’()

式*

研究

可能形成一个收敛的!置信度较高的解"但也可能无法协调而产生几个置信度较平均的解#这如同人类专家对问题看法不一致且都无法说服对方#这种情况下需要人类专家的介入#调查系统提供的可能解#最终确定故障"

$%&用户接口子系统

负责提供图形界面#显示监测子系统提供的采样数据及管理’输出的结论"通过它()*+

用户也可以直接发送命令强行对某一’进行控制"最后#还要通过用户接口子系统将诊()*+

断的效果反馈给各’以利于’完成自适应或自学习过程"#()*+()*+

间的通信&’()*+

间要相互协作就必须有通信"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通信语言是,-./’()*+()*+

;<#=>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通信原语#0:",*123)4()-5)67’*4.’*8953’+81*/’*(5’()()*+

从而使得使用这种语言的’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共享信息",-./定义了一种’()*+()*+之间传递信息的标准语法和动作"这些动作主要是从?理论中演化出来的#例如9))@AB@+

虽然还有其它’通信语言#但为了保证系统将来的兼容性#故选择#+)339)6C16D#6)937等"()*+

间的具体通信方式0如采用的协议或网络的具,-./作为通信语言"另外#,-./与’()*+

无关#所以,-./可以有很多种实现#如通过E体形式:HFGIG或电子邮件来实现"

一个’的通信层如图<所示J输入的,-./信息首先送入信息分析器#()*+,-./信息中的内容和动作等部分被剥离出来并被送入推理器#推理器决定如何对输入信息作出反

推理器将查询知识库#知识库中含有关于处理,-./的动态和静态的应"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与’的当前状态!任务有关的知识都是动态的#将随时更新"其它处理,-./信()*+

息的知识大多是静态的"推理器将决定是否接受请求!直接回答询问’某些方面的问()*+

题!把询问传送给相应的进程等等"同样#的输出信息通过推理器的处理后送到信息’()*+

合成器#信息合成器将各部分合成为,-./信息向外界传送

"

第P期吴伟蔚等.故障诊断@#研究$%&PO+

之间的协作!"#$%&

本文提出的多"系统中’并没有一个位于中央控制整个诊断推理的机构’而是一个#$%&

分布式的协作诊断系统(诊断对象的故障症状表现在"对其所处环境的认识上’#$%&"#$%&由此产生诊断的意图’在此过程中它会与其它"合作共同处理问题(这要求每个"#$%&#$%&对其它"的功能)效率有较详细的了解(所以’在设计时把其它"的资料放在"#$%&#$%&#$%&的数据库内’并且"自身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进行修改("根据这部分数据#$%&#$%&

可以选择协作对象’并且可以使协作更加高效地完成(

+’,,-本文采用"之间的协作*主要有两种形式.数据驱动的结论共享/1#$%&0"&"0234$%2$1

和需求驱动的结论共享/919(数据驱动的结论共享567&58"23%#0$:"%00234$%2$567&58"23%#

通常发生在针对同一诊断子对象的"之间(这是指某一"将自认为有较大可信度#$%&#$%&

的结论向其它"发送’其它"在收到这种暗示后’将其与自己的结论进行比较’如#$%&#$%&

果结论一致就会增加此结论的可信度’反之则降低其可信度(数据驱动的结论共享也会发生在属于不同工作组的"之间’收到信息的"会在此基础上缩小搜索范围’从而提高#$%&#$%&

诊断推理的效率(需求驱动的结论共享是指"根据其需要向其它"询问有关信息’#$%&#$%&

得到回答后继续进行处理(这种类型的协作主要发生在两个子工作组之间(属于某一子工

通过与属于另一子工作组的"交换信息’从而大大缩小其搜索范围’作组的诊断"#$%&#$%&

某些诊断"有时甚至要依赖其它"的信息才能得出结论(#$%&#$%&

;系统开发与应用

作者已经实现了一个针对旋转机械常见故障的多"诊断系统(在设计系统时’为了#$%&

通用性)可扩充性’并充分利用已有的诊断资源’所考虑的应用背景是在网络环境下’各个

分布在网络的不同结点(为了保证异种机环境下的数据通信和服务调用’整个系统建"#$%&

立在<有关<BB;CD环境下编写调试’=>?@规范上(整个系统在A356"7<=>?@的部分

大部分的推理程序和专家系统的建造利用了<利用EC+C,开发’C,D的<:%3=>?FGHIJK

语言源程序(

本系统各"间的数据和消息通信建立在<即LMNG层通过调用#$%&=>?@基础上’

的通信程序的开<=>?@对象的服务而传送LMNG信息(利用<=>?@服务不仅使"#$%&

发得以简化’可靠(利用网络把地域上分布的诊断资源结合LMNG信息的传送也更加便捷)

到一起(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限制)编程语言的=>?@的采用将对使用这些资源的限制/

限制等等9降低到最小程度(另外’只需对原有的诊断软件加上<系统就可以利=>?@接口’

用这些软件’这种结构使得系统的扩展和软件重用极为便利(本系统的许多部分就是通过对已有程序进行改进而实现的(

在初步实现的系统中’使用了两个诊断"一个是针对旋转机械的常见故障’一个’#$%&

是轴承的故障诊断"两者间的协作是需求驱动的结论共享(第一个诊断"基于浅’#$%&#$%&

>2c振动工程学报第->卷型!如果轴承诊断"是活动的’它将进行轴承诊断’并将结论传送给常见故障诊断"#$%&(

由后者进行适当的综合!如果诊断对象没有轴承’轴承诊断"不处于活动状态或’#$%&#$%&

反应超时’诊断系统将直接返回常见故障诊断"的诊断结果!在试验中’由于常见故障#$%&

诊断"对轴承诊断的权威性较小’关于轴承的诊断一般都是轴承诊断"的结论更#$%&#$%&

准确!试验表明多"系统由于并行计算而提高了效率)多"间需求驱动的协作提高#$%&#$%&

了诊断精度)由于"间的通信和协作基于知识层’系统很容易扩展!对同一对象按不同#$%&

诊断方法构成不同诊断"相互协作进行诊断的试验还在进行中!这将证明数据驱动的’#$%&

结论共享对诊断的影响!

*结论及发展

,’-./本文所述的基于"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采用了面向"的设计思想+提高诊’#$%&#$%&

断系统能力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系统构造的复杂程度!各"之间功能划分清晰’能较好#$%&

地协作共同解决诊断问题!在具体的编程上仍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的各种功#$%&

能!面向"与面向对象的方法相结合简化了系统实现中的程序编写’使诊断系统的智能#$%&

和适应能力大为增加’并提高了诊断的自动化程度!

2/作者将建立一个完全运行在0上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降低诊!通过0%&$1%$&%&$1%$&

连接尽可能多的资源!如前所述’系统在设计时已将网络作为应用环境’断系统的建造成本’

现在只需做建立诊断服务网站等少量工作即可使系统在0上提供诊断服务!%&$1%$&

进一步提高知识共享的程度!在已建成的系统中’知识大多存储在本地’对其它地点或基于其它知识表示方法的知识库的访问比较麻烦!作者计划利用30543%678$9#$0%&$1(

+->/和数据库技术构造通用的知识库’将一部分知识按统一格式集中存储’=:;"%#$461<"&

这有利于知识共享’并有利于提高推理效率!

另外’间协作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研究更细致?有效的"协调与协作机制!"#$%&#$%&

参考文献

-@AG0G3%22M):;"$8B’CA:DEF%&$88A#$%&"#$%&H&;$61I"%9J1":&A:$678$9#$K%#A%$$1A%#E$LA$7’-

-.5N=O--MP-MN

NE’R"’$GV>("%9"88FQ’CA:DEF$%%A%#H1<$$&ST"<U"&"866J$1"&A%#"#$%&HW61XH:A$%&AWA:9"&"A%(

G0GS’-222)N25-=O--.P-N*&$1J1$&"&A6%KKKY1"%H@VV

>Z%’@AG@6(GY"%9SE:;"$8[Q$61#$WW9$8A%#1"&A6%"8"#$%&H7A&;A%"\X0"1:;A&$:&]1$$:;%A:"8E$(

-^’Z]’-22-J61&H&1"8A"%Z1&AWA:A"80%&$88A#$%:$0%H&A&]&$

^4G0O\GSA%A%Y’T"U16]_G3‘@T"H"%"#$%&:6<<]%A:"&A6%8"%#]"#$%1"9H;"7F@$9A&616W&7"1$

’@0’-22,ON2-P>-*Z#$%&HY[1$HH

M4’@AGZ%"G1"%:6AH40:;"$8[Q’Z%"%9SE1:;A&$:&]1$W611$"8&A<$1$"H6%A%#"%9HIH&$<:6%&168

G’-22N),5*=)>>^P^^0KKKKaJ$1&@"#

*SGb@0’-2c.<A&;EQGZW1"<$761DW619AH&1AU]&$9J16U8$<H68LA%#E$H$"1:;[1$HH

,SGC$O’-2c2;6;"<_GZ#$%&61A$%&$9J16#1"<<A%#7_61D[1$%&A:$R"88

第H期吴伟蔚等*故障诊断67研究389H!!

王峻峰"杨叔子#设备故障诊断网上开放实验室建设#振动工程学报"!何岭松"$!!%&$$’()*(%+,(!$

$-./:#B#>"$!!+&$((’$)*012345#67389;2<3=<>?9@2A3387/833A/87CCDA>08E>?9@2A3C87/833A/87

FG,H+

$$6I#K#O"$!%(34A>=J133L>4M9/>8>?0>>N3A29/>82</0O>>P<

$FQ"6A#B">*#A28P4/8E9RA23<<3A</92867389ASM<92NA>7A2TU692I>8>TV?>A2M9>8>T>M<27389<

*D"6A"2B8A>033=/87<>?913K1/A=B893A829/>8245>AP<1>N>867389K13>A/3<01/9309MA3<8=W28:

"E:"$!!G7M273<NA/873AX3A427

$H./"3#Y8"X3#-J#01234JR"J/012A=CQ924>@43=73/893A012873?>AT29A/>8H3?3A3803.28M24

"Z"E"$!!FK3018/024J3N>A9>TNM93AE0/3803[3N2A9T389928?>A=\8/L3A</9V

]^_‘abcdefgcbhehigjc^

klkmnomnpqrstulvn

’"wM"(H--+()E01>>4>?.30128/024C87/833A/872x1>87\8/L3A</9V>?E0/380328=K3018>4>7V5M128

klynrzmn

’""}F!-F-)B8<9/9M93>?B89344/7389K3018>4>7V{EV<93T<5MV/\8/L3A</9V|/287T38

#Ki~h^!f"^[3L/03?2M49=/278></<93018>4>7V/<@/=34VM<3=/88>@2=2V@>A4=13>;S309<>?<M01<V<93T<

#K2A3M<M244VM8=3A0>8<928928==V82T/00>8=/9/>8<13NA3<389=/278></<<>?9@2A30288>9?/991/<0>TN43I

#K"238L/A>8T38913/89344/738927389/<21>9<N>9>?6BA3<32A01/8913N2<9<3L3A24V32A<8=/9@/44;3M9/:

#O4/x3=/8T28V=>T2/8<2<9130>TNM93A839@>AP93018>4>7VT29MA3<2<3=>8913NA209/024=3T28=>??2M49

:=/278></<<V<93T"91/<N2N3ANA>N><3<2827389;2<3=?2M49=/278></<<V<93T"@1/01/<N2A9/244VA324/x3=/8

#O"942;>A29>AVV91/<@2V13L3A<29/4/9V28=9132=2N92;/4/9V>?913=/278></<<>?9@2A32A37M2A28933=29913#K#O"9<2T39/T31/<<V<93T028;3M9/4/x3=32</4V/8B893A839VNA>N3A2=SM<9T389132L2/42;43A3<>MA03028

:;3200>TT>=293=/89>913<V<93T"T2P/87/9N2<</;439>0>8<9AM0942A73<0243=/278></<<V<93T#

*&?&/&2#ja$b!‘h3%M/NT389<2M49=/278></<89344/738927389M9>T29/0=/278></<

第一作者吴伟蔚男"博士"$!+F年(月生&电话*’-+}-)HHHH(++&:*#3#CT2/4SSN@M’@VM=M08

故障诊断Agent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吴伟蔚, 杨叔子, 吴今培, Wu Weiwei, Yang Shuzi, Wu Jinpei吴伟蔚,杨叔子,Wu Weiwei,Yang Shuzi(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信息所,武汉

,430074), 吴今培,Wu Jinpei(五邑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研究所,江门

,529020)

振动工程学报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00,13(3)

47次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1.Michael W Agent-based sof tw are engineering[外文期刊] 1997(01)

2.Michael W;Nick R J Intelligent agents t heory and practice 1995(02)

3.何岭松;王峻峰;杨叔子 设备故障诊断网上开放实验室建设 1998(04)

brou Y;Finin T A propos al for a ne w KQML specification 1997

5.Shoham Y Agent oriented pr ogramming 1989

6.Smith R G A framework for distributed problem solving 1980

7.Francois F I;Michael P G;Anand S R An architecture for real time reasoning andsystem control 1992(06)

8.Finin T;Labrou Y KQML as a n agent commu nication language 1997

9.Anand S R;Michael P Georgeff Model ing rational agents within a BDI-archite cture1991

10.Randall J G;Nick R Jenning s;Harmeet S Lamba Cooperating agen ts for 3- Dscientific data interpretation[外文期刊] 1999(01)

11.Michael R G;Richard E F Knowledge interchange format,Ve rion 3.0 Reference Manual1992

12.Franklin S;Art Graesser Is it an Agent,or just a program?:A taxonomy forautonomous agents 1996

13.Axelrod 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 tion 1984

1. 吴伟蔚.杨叔子.吴今培 基于智能agent的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期刊论文]-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0,13(1)

1.梁栋.袁慎芳.常琦.孙红兵 基于黑板协作的多区域冲击监测[期刊论文]-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3)

2.刘传玺 基于多Agent的瓦斯监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矿业 2011(6)

3.连浩 基于智能Agent的复杂机电系统故障诊断和实践[期刊论文]-电工技术 2009(3)

4.刘晓英.钟联炯.魏玮 分布式故障诊断管理研究[期刊论文]-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9(2)

5.周敏.占铭.郭媛 基于知识驱动的大型设备智能预测决策模型研究[期刊论文]-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4)

6.赵霞.袁慎芳.周恒保.孙红兵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损伤诊断Agent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2008(14)

7.陈平.谢志江.欧阳奇.孙红岩 基于频谱图像的Multi-agent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期刊论文]-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7(3)

8.李龙.贺联勤 基于Agent的抽油机井故障诊断智能分析系统研究[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

9.李龙.贺联勤 基于Agent的抽油机井故障诊断智能分析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10.朱大奇.刘永安 故障诊断的信息融合方法[期刊论文]-控制与决策 2007(12)

11.李伟.王仲生 基于Multi-agent的飞机智能故障诊断与监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7(11)

12.张广明.涂善东.巩建鸣 特种机电设备远程监控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6)

13.王润孝.高利辉.薛俊峰 柔性制造系统(FMS)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6(2)

14.曹立军.秦俊奇.马吉胜.王兴贵 故障诊断系统中基于多Agent的并行推理机制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6(4)

15.曾平华.左召军.熊纯 多Agent装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系统研究[期刊论文]-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3)

16.费晓亮.屠大维.房彩云 基于智能BDI Agent的复杂系统故障诊断[期刊论文]-机械制造2006(12)

17.秦俊奇.曹立军.王兴贵 基于多Agent混合推理的故障诊断方法[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2006(9)

18.陈平.谢志江.孙红岩 基于CBR的Multi-agent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系统[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5)

19.谢芳芳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0.裴峻峰 往复式石油钻井泵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21.程晓盛 基于Agent和支持向量机的远程智能诊断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3.席斌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4.王万卿 基于MAS的故障诊断在流程工业的研究与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5.李锋 基于WEB的医疗系统远程智能监控服务平台的设计[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6.熊瑞平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27.叶晓慧.王红霞.张森 基于智能代理者和神经网络的数字电路故障诊断[期刊论文]-仪器仪表用户 2005(6)

28.朱启兵 基于小波理论的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与智能诊断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9.蒋充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0.张云 基于多Agent的倒立摆模糊控制系统[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1.秦俊奇 大口径火炮故障分析与故障预测技术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2.秦俊奇 大口径火炮故障分析与故障预测技术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3.朱群雄.刘光 CBR技术在Multi-Agent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1)

34.杨建文.贾民平.许飞云.胡建中 基于Web的多代理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期刊论文]-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4(5)

35.汪成亮 智能故障诊断及动态因果图理论[学位论文]博士 2004

36.王太勇.林建波.李国威.王国锋.王杏华 基于CORBA的设备远程监测诊断中心实现研究[期刊论文]-振动与冲击 2003(2)

37.张复春.张凤鸣.南建国 基于Agent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期刊论文]-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6)

38.左万里 基于多Agent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3(8)

39.庞建斌 基于Agent的电力市场竞价上网策略的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时代 2003(5)

40.王太勇.李国威.许雪琦.蒋奇.薛国光 基于J2EE和CORBA的设备远程监测诊断系统[期刊论文]-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3(1)

41.李国威.王太勇.薛国光.许雪琦 设备远程监测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3(1)

42.胡建中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3

43.胡建中.许飞云.贾民平.钟秉林 基于行为的多代理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 2002(8)

44.胡建中.许飞云.贾民平.钟秉林 故障诊断系统中专家评价技术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12)

45.王太勇.林建波.李国威.许雪琦.蒋奇 开放式设备故障诊断对象网研究[期刊论文]-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02(6)

2002(3)

47.骆振.邹逢兴 远程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02(z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dgcxb200003010.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t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