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22 00:26: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教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空气和水》一共有7课,《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这一单元是以水为主要线索,用感观和实验的方法观察水和空气,观察方法引领观察内容,以比较为手段,以维恩图为促进概念转化的方法,形成关于液体、气体的概念。 2、课程分析

本课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如颜色、气味、粘稠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本课在单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去实验。为下面研究水和空气的对比做了很好铺垫。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虽然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了水和食用油的一般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提高及澄清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和实验的方法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记录表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一杯水和一杯油。玻璃片,一张报纸,2只滴管(标记上1号,2号),面巾纸。2根试管,1只装水,1只装油,2个塑料杯,两根吸管。两张记录卡。

教师自备:一杯50毫升水和一杯50毫升食用油,两根滴管,一张蜡纸,一个天平,分别装有食用油和水的试管,两根吸管,一个塑料瓶,一个烧杯,一根

1 / 4

空试管,记录卡,铅笔。 【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

本课主要进行四个活动。

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 二是比较它们的液滴形状; 三是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四是观察液体具有的共同点:没有固定的形状。

其实四个活动既是穿插的开展又是在有序的渗透。因为在比较的过程中,既是在不同中找相同,又是在相同中找不同。 一、导入

课件逐一展示谜语:

看得见,摸得着,没有颜色,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没有它就活不了。(谜底:水)

颜色黄又黄,跟水一个样。身子比水轻,浮在水面上。 (谜底:食用油) 学生竞相猜,猜对者给奖励。 预设:谜语一是空气。 策略:空气摸得着吗? 预设:谜语二是油。

策略:什么油?直到学生回答出来为止。

水和食用油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液体。它们都是液体,但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和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课件出示课题,同时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 本环节达到目的:

1、 以谜语入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出课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二、主要活动

活动一、用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

1、确定方面:应从哪些方面比较水和食用油呢? 预设:从颜色、透明度、是否粘手来比较。 2、确定方法:用哪些方法对它们进行比较? 预设:眼、鼻、手

教师追问:应该怎样闻?

学生示范后,教师讲解再示范正确的方法。 教师追问:可以用嘴巴尝吗?

策略: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采用尝的方法,因为不知道要观察的物体是否有毒,是否干净卫生。 3、观察活动

(1)首先读课件中关于实验的温馨提示。

(2)教师巡视指导,并与学生交流观察方法如何具体实施和填写观察结

2 / 4

果。

4、小组汇报

预设:水没有味道,油有味道

策略: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才说味道。 预设:水是白色的。

策略:教师出示白纸与水进行比较。

本环节达到目的:使学生们通过感官观察能够比较出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并且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注重观察方法的科学性。并能够通过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活动二、液滴的比较观察

1、引入:教师拿起滴管:知道这是什么吗? 预设:不知道。

教师介绍滴管并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观察水和食用油在蜡纸上的液滴形状,强调要在同一高度滴水和食用油。学生观察后汇报结果。

3、小组活动,观察水和食用油在玻璃和报纸上的液滴形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观察结果,画出液滴的形状。 4、小组汇报。

预设:我发现油滴在玻璃上比水滴圆。

策略:我们在做实验时通常会有误差,这时就需要你多滴几滴,并快速及时地观察。

目的:培养学生们规范的实验的能力和如何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三、比较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1、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预设:学生说不出用称称的方法。

策略:我们买东西时怎么知道物体的重量呢?

2、教师拿出天平并介绍,称水和食用油,学生观察并汇报。 3、把水倒入油中或把油倒入水中又会有怎样的现象? 4、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汇报观察结果。

5、那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水比油重吗?教师引导学生把吸管分别插入装有油和水的试管,观察吸管的高度。

6、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卡三。 7、小组汇报。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培养学生动手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仔细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能够自己尝试解释现象。 活动四、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容器装水和食用油。

2、教师把水和食用油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请学生观察找相同之处。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学生可以观察到油和水都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它们的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水和油都可以流动。总结水和油相同点。

3 / 4

三、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今天的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维恩图展示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启发学生去比较其他的液体。

3、课件出示思考题:水和食用油谁会被先点燃?

4 /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j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