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操作步骤

更新时间:2023-12-01 10: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estern Blotting试验步骤

一, 组织蛋白提取

1. 准备组织细胞裂解液:1000ul RIPA+10ul PMSF, 装于1.5mlEP管中,充分混合。

注:如发现RIPA有沉淀,放室温半小时或常温水域使其溶解,若PMSF为粉剂,将其配置成100 mM液体备用。

2. 组织准备:将组织从-80℃冰箱取出,放入1.5mlEP管,用小剪刀将组织建成碎片,用研磨杵研磨/玻璃匀浆器5ml匀浆充分。加RIPA裂解液(按每20mg组织加裂解液150-200微升的量添加),研磨/匀浆5分钟(在冰浴下研磨/匀浆),冰上静止30分钟。

注:1)若用玻璃匀浆器可先加3/2的裂解液,匀充分,倒到EP管,再加剩下的裂解液,把匀浆器壁上的匀浆液充分倒出来。

3. 将裂解后的样品10000-14000g离心3-5分钟,取上清,分装至200ulEP管(一般有约400ul的上清?)即可进行PAGE、Western和免疫印迹等操作。 二, 提取液中总蛋白的测定

用BCA法测定,试剂盒:索莱宝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1. 配工作液:根据标准品和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加1体

积Cu试剂(50:1)配制成BCA工作液,充分混匀。BCA工作液室温24小时内温度。

注:BCA工作液每个孔要加入200ul,标准曲线8个孔,

2. 稀释标准品(BSA):取10微升BSA标准品用PBS稀释至100微

升(样品一般可用PBS稀释),使终浓度为0.5mg/ml。将标准品按0,2,4,6,8,12,16,20微升加到96孔板的蛋白标准品孔中,加PBS补足至20ul。

3. 稀释样品:最好多做几个梯度,如做2倍,4倍,8倍稀释),加稀释好的样品20微升到96孔板的样品孔中。由于移液器在取小量时的误差,标准线前面的点可能不很准确,所以尽可能让样品点落在标准线1/2以后。

4. 在各孔中加入200微升的BCA工作液,37℃放置15-30分钟。用酶标仪测定A562nm,使用温箱孵育时,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浓度。应注意防止因水分蒸发影响检测结果。

注:1)标准曲线布板:(单位:微升) 试剂/孔1 2 3 4 编号 5 8 12 200 6 12 8 200 7 16 4 200 8 20 0 200 标准品 0 PBS 20 2 18 200 4 16 200 6 14 200 工作液 200

样品蛋白布板:

试剂/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样品 PBS 工作液 2倍稀释 4倍稀释 10倍稀释 9 11 200 9 11 200 9 11 200 4 16 200 4 16 200 4 16 200 2 18 200 2 18 200 2 18 200

空白对照布板:

试剂/编号 1 20 200 2 20 200 3 20 200 4 20 200 5 20 200 6 20 200 7 20 200 8 20 200 PBS 工作液

注:测蛋白浓度过程中,可将剩下的蛋白样品存放于4℃。待浓度测完,可拿一部分蛋白样品分装,5×SDS缓冲液,于沸水中煮5-10min使蛋白变性(也可以使用PCR仪进行变性,99℃,3-5min)。此处需确定待加入5×SDS的量。计算含20-50ug蛋白样品的溶液体积即为上样量。先根据所算出来的蛋白浓度确定含20-50ug蛋白样品的溶液体积,再按蛋白样品:5×SDS上样缓冲液=4:1(此时5×SDS的浓度为1×)的比例算出5×SDS的加入量。等算出这个,可以把蛋白样品按这个量分装好冻到-80℃,跑电泳时可以直接拿出来用已知蛋白含量的变性样品。

三,SDS-PAGE电泳

1. 制胶(分离胶8%,浓缩胶4%)(见附表)

2.清洗玻璃板,晾干备用。(洗衣粉-自来水-蒸馏水,至不挂水珠为止)

3.灌胶:在光线明亮处,装好垂直电泳槽模具,检验玻璃板不漏胶(可先灌进去一点分离胶,稍等片刻,观察其是否漏),用1ml移液器在玻璃板夹层中沿玻璃板一角缓慢添加分离胶(5ml),至玻璃板中上部,需缓慢进行,以确保玻璃板中无气泡产生。灌完分离胶后往玻璃板中继续添加超纯水,使制胶版完全被超纯水封闭。静置45min

(20-30min?),直至在超纯水与分离胶交界处肉眼可见一条明显的折射线。将制胶版略微倾斜,用移液器吸出超纯水,并用吸纸吸去制胶版板壁上残留的水滴。用1ml移液器在制胶版右角上缓慢添加4%浓缩胶(2-3ml)至制胶版被完全封闭。将梳子垂直插入制胶版浓缩胶中,用移液器向梳子缝隙中缓慢加入浓缩胶,至空隙被完全填满。室温静置约50min,直至在浓缩胶与分离胶交界处肉眼可见一条明显的折射线,将梳子缓慢垂直取出并将制胶版用电泳夹夹好放入电泳槽。 3.加足够的电泳液(加至淹没内面玻璃板)后开始准备上样。 4.上样

(1)蛋白变性:含20-50微克的蛋白样品中加该蛋白体积的1/4量的5×SDS上样缓冲液,装于200微升EP管中,混匀。插在小孔泡沫板上(管口不要离水面太近,盖子盖紧,不用封口),沸水煮5-10min,使蛋白变性,离心15-30s混匀。

(2)加样:用50ul的微量加样器上样,注意需缓慢轻柔,一次性加完,防止气泡产生或损坏凝胶,加每个样品前需在外槽电泳缓冲液中洗涤数次,以免交叉污染。

5.跑电泳:按黑红电极盖好电泳槽盖子。调节电压,浓缩胶:80-100V,(80V,20min)分离胶180-200V(100V 120min),及时观察防止条带跑出胶。

注:此过程发热,放入冰水浴中进行。待溴酚蓝迁移至凝胶最下端时,电泳完毕。(跑胶位置因目的蛋白的大小而异)。

四,转膜

1. 准备:制冰,和胶同等大小的PVDF膜一张(用甲醇侵泡10s,10min?),滤纸6张(也可以用2张?),将滤纸、夹子、海绵垫(2张)、玻棒浸放于加有转移液的搪瓷盘里。切膜和滤纸时需佩戴手套。

2. 将夹子打开,使黑的一面保持水平,在上面垫一张海绵垫,用玻棒来回擀几遍以排除气泡。将胶从玻璃板中剥下来,按海绵-2层滤纸-凝胶- PVDF膜-2层滤纸-海绵的顺序(每对齐覆盖一层,均需固定好位置排除气泡一次),合起架子并固定。

3. 将“三明治”放入转移液槽中,使夹子黑面对黑面,白面对红面,盖好盖子,接通电源,100V 2h,放入冰水浴中转移。

4. 拆下转移装置,用TBS从下向上浸湿转移好的膜,移至含有封闭液的平皿中(加盖防止水汽蒸发),室温摇床上封闭1h(2h或者4度过夜?)。

注:封闭液:2.5g奶粉+50mlTBST,混匀,现用现配。

5.洗膜:TBST溶液漂洗膜3次,10min/次(就是把TBST放平皿里,然后把膜浸泡在其中,摇床摇十分钟)。-有说封闭后不用洗膜 6.孵一抗:将一抗用TBST稀释至适当浓度,1:1000,10ul一抗+10ml稀释液(稀释液:2.5g脱脂奶粉/BSA+50mlTBST),将膜放入倒入一抗的表面皿或者培养皿,室温孵育膜2h。

注:稀释的一抗里可以加入0.002g的0.02%叠氮化钠,可在4度长期保存,可是供货商建议仍然-20保存? 7.TBST洗膜3次,10min/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6f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