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大合拢焊接工艺

更新时间:2024-01-31 19: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船体大合拢焊接工艺

1 概述

船体大合拢焊缝就是各分段或总段在船台上进行合拢后形成的焊缝。大接缝的质量对船体结构强度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船体合拢缝焊后,易引起船体变形,反变形的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同时焊接时,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确保基准线不偏移,减少大接缝的内应力,防止气孔、咬边、夹渣、未焊透、裂缝等缺陷的产生。

2 焊前准备

1) 焊前彻底清除焊缝坡口边缘30mm范围内的水分、油污、铁锈、切割氧化皮等杂质。 2) 大接缝的坡口尺寸符合CB/T3190标准要求;除采用单面衬垫焊外,大合拢焊接坡口一

般应在船体结构一侧,以便于碳刨清根工作的进行;定位焊置于另一侧,正面焊缝后碳刨清根时一起刨除。

3) 除封闭焊缝外,对接焊缝焊前在接缝的端头安装引、熄弧板,材质应与基材相同。 4) 定位焊焊缝长度不小于30mm;影响焊接质量的定位焊,必须清除后重新定位。 5) 焊接设备必须完好,能保证焊接规范参数调节灵活,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确保焊接

质量。

6) 焊接的环境温度大于0℃,相对湿度小于90%。手工电弧焊时风速小于5m/s;CO2气体

保护焊时风速不大于2m/s。当环境条件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预热、保湿和遮蔽等防护措施。

3 焊接方法

为提高工效,减少焊弧变形,本船拟采用埋弧自动焊、CO2气体保护焊、CO2陶质衬垫焊、手工电弧焊等焊接方法。

1) 大合拢时甲板和双层底的内底板对接缝采用CO2陶质衬垫焊打底,埋弧自动焊盖面的

焊接方法。

2) 在船体中部,船体底板采用CO2陶质衬垫焊,舷侧外板采用CO2陶质衬垫焊(利用CO2

全方位自动焊机)。

3) 在船体首部和尾部等线型变化较大部位,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在密闭和狭

小空间不能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的部位采用手工电弧焊(碱性焊条施焊)。

4 大合拢缝的焊接顺序

大合拢缝的焊接应先焊总(分)段之间的壳板对接缝,再焊其结构间的对接焊缝,然后焊结构与壳板的角焊缝;先焊立角焊,后焊平角焊;手工焊时对较长的焊缝应采用分中对称分段退焊法;大合拢焊缝装配报检合格后,在24小时内进行焊接。

1) 单底的底部分段合拢应先焊外底板对接缝,后焊构件对接缝,再焊角焊缝。 2) 双层底分段合拢时焊接顺序为先焊外底板对接缝,再焊构架的对接缝,最后焊构件的

角焊缝。

3) 舷部、甲板分段合拢后,舷部与底部分段纵向大接缝的焊接,应在肘板安装结束后才

1

能进行。其焊接顺序为先焊舷部与底部的纵向焊缝,然后焊肘板的角接缝,最后焊内底边板与外板的角接缝。舷部分段与相邻分段的合拢缝,应待相应的甲板分段安装后才能焊接。

4) 肋骨、舱壁等结构近大接缝一边的角焊缝,一般应在大接缝焊完后进行焊接。 5) 手工焊时对较长的焊缝应采用分中对称分段退焊法。 6) 合拢焊缝装配报检合格后,在24小时内进行焊接。 5 环形大接缝的焊接

1) 采用手工焊时,大接缝的打底应根据板厚和空间位置来选择焊条直径,一般采用直径

为?3~?4mm的焊条,严禁用?5mm的焊条打底。

2) 多层焊时,每焊一道焊缝必须清除前一道焊缝的溶渣和飞溅物,如有缺陷出现,必须

进行修补后才能继续施焊。

3) 环形大接缝焊接时,采用双数焊工由中间向四周对称施焊,以保证构件的自由和均匀

收缩。

4) 大接缝在十字接头处,应先焊纵向焊缝,后焊环形焊缝。 5) 本船施焊过程中应尽可能控制焊缝余高及焊角尺寸。 6 规范参数按具体工艺规定。 7 焊缝检查

1) 焊后应认真清除焊缝及两侧的焊渣及飞溅物。

2) 焊后应由质检部门对焊缝进行外观检验、内伤探伤和密性试验。检验按《钢质海船入

级规范》(2006)中有关规定进行。

3) 检查后要对有缺陷的焊缝进行返修;对于重要焊缝要制定返修工艺并经认可后严格按

返修工艺进行返修,返修后再对其进行质量检查。

4) 内部探伤检验要求X光拍片一次合格率不低于90%;采用超声波探伤时要求双人复探

制。

5) 焊缝的检查、返修和复查应作好详细记录并存档。 8 安全

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特别要做好防火、防爆、防触电工作,尽量杜绝安全(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使造船工程顺利进行。

2

4.2.1.9 建造精度

1 拼板装配时,船体板材对接的错边量和构架十字接头的错开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分 类 项 目 公 差 要 求 ≤0.1t(当0.1t≤0.5重要结构 时可取为0.5) 板材对接的错边 a-错边量 t-薄板板厚 纵横向强力构件 十字接头的错开量 其它 a-错边量

2 分段(总装)装焊后的主要精度如下表: mm a≤1/3t2 a≤1/4t2 其他 ≤0.15t 项 目 长度(中线面两端肋骨间的垂直长度) 宽度 高度 肋骨检查线前后位置 甲板中线与船底中线 分段、总段内舱壁、肋骨框架垂直度 四角平面度 项目 船底龙骨线挠度(中线面两端肋骨间距内) 纵横隔壁冲势

偏 差 ±4.0或0.5l/1000 ±4.0或0.5b/1000 ±4.0或0.5h/1000 备 注 l为分段或总段长度 为分段或总段宽度 h为舱壁或肋骨框架的高度 ≤2.0 ≤2.0 ≤1.0h/1000 ±5.0 备注 l为分段或总段长度 偏差 ±5.0或±0.5l/1000 ≯3 3

3 机座安装精度如下表: mm 项 目 轴中心线位置 腹板距轴中心线的宽度 面板距轴中心线的高度

偏 差 ≤2.0 +2.0 -1.0 +5.0 0 4 船台分段、总段装配偏差按下表: mm 项 目 底部分段与船台 甲板、平台与船台 中线 横舱壁与船底或底板 艏艉端点与船台 上层建筑与甲板 总段、底部分段四角水平 舷侧分段前后水平 水平 甲板分段四角水平 舱壁左右(前后)水平 上层建筑四角水平 船底龙骨线(两端肋位处)距基线高度 定位高度 舱壁分段 舷侧分段 甲板分段 上层建筑 肋骨检验线前后位置 舱壁垂直度 接缝处肋距

5 船体建造完工高度

1) 船体主尺度偏差应不超过下列数值

偏 差 <2.0 ≤2.0 ≤1.5 ≤5.0 ≤3.0 ±6.0 ≤4.0 ≤6.0 ≤3.0 ±6.0 ±3.0 ±4.0 ±5.0 ±5.0 ±6.0 ±3.0 ±3.0 ≤1.0h/1000 ±10.0 底部分段与船台 甲板分段与舷侧分段 总长LOA ±147mm 垂线间长LPP ±140.0mm

4

型宽B ±41.0mm 型深D ±12.0mm

2) 完工船体变形测量结果其偏差应不超过下列数值

艏端高度 ±25.0mm 艉端高度 ±15.0mm 主龙骨挠度 ±10.0mm 船底中心线(相对船台中心线) <6.0mm 甲板中心线(相对船台中心线) ≤6.0mm

3) 完工船体的肋骨间距偏差一般不应超过3mm,在分段(总段)的对接区域肋骨间距偏

差一般不应超过10mm。

4) 船体板架的局部平整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上层建筑甲板、上层建筑外围壁、双层底内底板、船中部0.6L范围内的外板和甲板,每一实际肋骨间距内的平整度应控制在4mm以下,板材接缝区域不超过6mm。 船中部0.6L范围以外的外板和甲板,每实际肋骨间距内的平整度应控制在5mm以下。 舱壁在其每一竖桁间距内的不平整度应控制在5mm以下。

其它部位构架的平整度应不超过该处实际肋骨间距的1%,且不大于7mm。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6i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