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4-03-30 11: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公元前594年,古希腊雅典城邦进行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属于(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2.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下列哪些途径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 ①姜寨遗址 ②二里头遗址 ③甲骨卜辞 ④《史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始于(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4.儒学传入日本的完整路线图是( ) A.中国→日本 B.中国→朝鲜→日本 C.朝鲜→日本 D.中国→越南→日本

5.根据所学知识,如图所示表格空白处最合适内容当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6.对唐以前中国史学做系统考察,阐述史书体例、编撰方法及史家著述原则的著作是( )

A. B. C. D.

7.近代一位皇帝对某不平等条约发表措辞严厉的上谕:“总之,进京一事,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该不平等条约当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8.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1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9.名字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以“援朝”、“跃进”为名字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在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位德国官员说:“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屈辱和约”指的是(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 11.坚定主张推翻君主制的启蒙思想家是( ) A.霍 布 斯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 梭

12.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这里罗素强调启蒙运动( )

A.前提条件是科技发展 B.核心内容是理性主义 C.主张人文思想传播 D.应该以普及教育为手段 13.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 C.《权利法案》 D.《合众国宪法》

14.19世纪70年代,日本岩仓使团考察德国后,发出“这才是我们的榜样”的感叹。对这一感叹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德国是列强中经济实力强大的 B.德国是列强中对日本最友好的 C.德国的现代化道路最适合日本 D.德国的军事力量强大适合日本

15.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开端。”这句话肯定了沙皇( )

A.彻底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D.提升俄国人民生活质量

16.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这里的“重大变革”指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17.如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1933年后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原因是( )

A.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 C.复兴工业 D.调整农业

18.为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 A.“杜鲁门主义” B.成立“欧共体” C.“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约” 19.20世纪的国际格局经历了多次变动,其中带有鲜明意识形态对峙的国际格局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欧洲共同体” D.一超多强体系

20.2016年,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以下哪一组织( )

A. B. C.

D.

二、综合分析题

21.从“时空”透视古代中国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重要要素。从历史地图展现的时间和空间中,可以追寻到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踪迹。

3

(1)观察如图反映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四幅示意图。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从图一到二,中央政府是如何处理与吐蕃关系的? (3)综合四幅示意图,概括古代中国疆域发展的趋势。 22.改变人类生活的革命

19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生事物﹣﹣轮船、汽车、飞机……

材料一:“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的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自1821年第一艘轮船在多佛尔和加来之间开始航行以来,行旅往来已经舒适得多了。“即令遇到逆风,”只要风力不太强的话,渡海现在只需要三、四小时……从伦敦驶往荷兰的轮船,甚至驶往汉堡和哥德堡的轮船,在1828 年以来就已经把大部分邮件和客运吸取去了。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1)从材料一看,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正经历着什么重大事件?期间出现了哪些“新颖事物”?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

﹣﹣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

4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23.时代变迁与思想变革

近代中国,新陈代谢;思想涤荡,波澜壮阔。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弱者先绝。 材料三: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分别概括四则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

(2)在上述思想主张引领下,近代中国分别出现了哪些社会政治运动?

(3)有人说,思想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土壤,又引领社会的发展。你是否同意?请选择上述一种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公元前594年,古希腊雅典城邦进行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属于(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考点】45:梭伦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94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初,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9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