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简史部分考前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1-10 21:18: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设计概论》设计简史部分考前复习题

1) 简述中国设计史发展的若干规律?

回答:(1)社会的发展推动设计文化的发展;

设计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和精神体现,社会环境祥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势必会推动设计

文化的发展。

(2)生活需要是设计发展的第一动力。

设计的产生源于物质生活的需要,因此,生活需要是设计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古代设计史不断

揭示了设计既服务于生活,又创造了生活的本质特征。 (3)设计与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

结合的产物,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和科技,因此,文化和设计从概念上互相渗透,彼此影响。 (4)设计与审美观念的同步发展。

设计的时代美,正是一个时代审美观念的物态表现,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都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标

准。

2) 简述中国图腾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回答:图腾其实是个外来语,是英语totem的译音,原为南美洲印第安语。中国古人曾认为某种特定的植物

或者是动物是某个部落的祖先或者保护神,所以将该植物或者动物的形象进行抽象的刻画,成为图形

符号作为部落的图形标识,即为图腾。例如原始彩陶纹样中出现较多的鱼蛙纹、人面鱼纹、鸟纹、植物纹等,图腾的描绘也由最初临摹自然的写实图形逐渐向抽象、注重线条的几何图案发展。

3) 简述中国古代陶瓷器、青铜器图形与图案的特点?

回答:(1)图形和图案的题材丰富。

题材的内容有回纹、云雷纹、花瓣纹等植物纹样,以及人字纹、饕餮纹、蝌蚪纹、龙纹、花鸟纹

等动物纹样,还有几何纹样和带有故事情节的图案。 (2)图形和图案的装饰手法多样。

装饰手法包括对比和调和、对称和变异、抽象和具象等手法,不论是连续重复性构成,还是独立单个构成,装饰的纹样都被刻画在最醒目的位置,意在突出器物的装饰效果。 (3)图形和图案的装饰内涵深刻。

装饰图形和图案在注重节奏感和层次感的同时,力求使其具有明显的、独特的识别作用,具有相

当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例如具有民俗民风的象征吉祥的图案,它十分强调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4) 简述中国建筑瓦当中的四神图案分别代表的含义?

回答:建筑瓦当中的四神图案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用作瓦当的四神装饰在汉代有避邪的含义。

其中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5) 简述人类最早出现的文字类型?

回答:人类最早出现的文字包括三种基本类型: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像形文字,中国人的像形、会

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6) 简述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过程?及其各个阶段的文字特点?

回答: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最早从结绳、契刻、图画文字、陶文(陶符)、甲骨文、金文、玉文和石文等。 (1)结绳:通过结绳的方式来记录事件,大事就多结绳,小事就少结绳,打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

此来识别事情的大小轻重。

(2)契刻:通过在木板上刻上缺口(符号)来记录事件,缺口刻得深,表示事情重大,刻得浅,表示事情较小。

(3)图画文字:通过图画的方式作为传达信息、宗教活动,记录重大事件的主要方式。

(4)陶文(陶符):陶器就成为了陶文的载体,原始陶器上描绘或刻划的陶文(陶符),也成为了某个

原始部落识别性的标志。 (5)甲骨文:刻画在龙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的象形文字,用于占卜、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同时

也规定了文字排列的方式:从右到左,从上到下,这奠定了中文书写以后数千年的基本规范。表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6)金文:刻画在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又可称为“铭文”,文字和青铜器一起成为祭祀用品。初步

具有中国文字象形、会意和仿音的特点。 (7)玉文和石文:由文字刻画的不同载体来命名的中国象形、会意和仿音相结合的文字形态。

7) 简述中国古代书写文字的不同载体?

回答:书写中国古代文字的不同载体有:简册,木牍,帛书、卷轴装书、旋风装书籍、经折装书等。

8) 按照中国古建筑的形式、功能和用途,可将中国古代建筑划分哪四大类? 回答:城市与街巷、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

9) 简述中国传统居民住宅的建筑结构?及其优缺点?

回答:中国传统居民住宅的建筑结构一般为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就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

地面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

到柱子上,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在柱子之间的墙面,不论是用土、砖、石或其他材料,都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

(1) 优点:① 防御地震;② 采伐和施工便利。 (2) 缺点:① 容易着火;② 容易受潮和虫害。

10) 简述中国古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 回答:屋顶和斗栱。

(1)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部分在房屋的总体型中所占比例较大,不仅高大,而且还有曲面形。 (2)斗拱:实现屋顶结构的短木构造。上古代工匠用弓形的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层层叠加,使屋

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弓形的短木称为“栱”,多层短木相叠形成“斗拱”。

11) 简述中国古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特点?

回答:中国古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即沿着纵轴和横轴进行设计,设计观念无疑和中国

古代的“折衷”、“中庸”思想和“不偏不倚”的观念有关。

12) 简述中国各地的四合院形式建筑?

回答:江南地区的天井院、窑洞四合院、福建园楼、云南吊脚楼、内蒙的蒙古包等。

13) 简述中国佛教石窟在中国古建筑中的研究价值?

回答:佛教石窟表现在建筑中的研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建筑的一个门类,其中的雕刻和壁画反映了我国早

期的建筑活动和形象,所描绘的佛教故事场面和大量的装饰图集,以及刻画的佛像、人物、动植物、古代城镇、宫殿、寺庙、园林、寺庙、殿堂、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可以见到古代房屋的形态,在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实例稀少的情况下,这些资料的价值更显得珍贵。

14) 简述中国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各自特点? 回答:1)园林的使用功能不同。

皇家园林有朝政、生活、游乐的多种功能;私家园林有待客、生活、读书、游乐的功能。 2)园林的规模不同。

皇家园林占地大,多选择城市边郊;私家园林多与住宅结合在一起,占地不大。 3)园林的设计风格不同。

皇家园林追求宏伟的气势,讲究园林的整体构图和开阔的景观;私家园林则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环境色彩讲究清淡雅致,不追求华丽,力求创造一种与喧哗的城市隔绝的世外桃源境界。

15) 简述中国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 回答:(1)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2)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3)讲究园林的细节处理。

16) 简述中国皇家园林的设计手法? 回答:(1)平地造园,以水为主;(2)园中有园;(3)园中建筑类型多样。

17) 简述中国明代家具快速发展,并能独树一帜的原因?

回答:有三项原因对明代家具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明代家具原料——高档木材数量丰富,大量的花梨,紫檀等家具用料由南洋诸国进口而来; (2)园林建筑的发展使家具的需求量增加;

(3)文人参与加剧的设计和制作,对家具的风格提出独到和高雅的审美标准。这些都成为了明代家具风

格鲜明的重要原因。

18) 简述中国明代家具的造型设计的特点?以及装饰特点? 回答:(1)明代家具的造型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风格相统一;

② 科学合理的使用功能与造型尺度; ③ 造型形式以线为主的;

④ 合理利用坚固牢实的?卯结构。

(2)明代家具的装饰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充分利用木材本色,体现材料美的装饰意匠; ② 装饰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③ 恰到好处的雕镂和镶嵌装饰工艺; ④ 充分发挥金属配件的装饰作用。

19) 简述中国原始陶器对中国古代设计史的意义?

回答:从黏土到原始陶器,不仅仅是通过加工技术来改变其形态,而是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

物质的创造活动,人们的造型设计能力从二维空间走向了三维空间,这是质的变化,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原始陶器设计,是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20) 简述中国原始彩陶装饰设计的特点?

回答:(1)装饰题材的丰富:几何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纹样,以几何纹样为主。

(2)装饰和造型的适应性:装饰纹样一般都描绘在陶器的2/3的位置以上,这符合最佳的观赏视角。 (3)富有创意的装饰构成:连续手法、对比手法、对称手法的运用。

21) 简述中国唐代唐三彩的特点?

回答: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铀陶器,用以多种元素的矿物做釉料的着色剂,经过烧制而成,通常呈现出黄,

绿,褚,赫,白,兰等颜色,古人称“三”为多之意,所以这样的陶器成为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厚葬习俗的产物,其功能是作为随葬的冥器。品种很丰富,有人物,动物,车马,生活用品,建筑等。正因为是随葬的冥器,所以在设计上定位于两点:1)是仿生象生;2)不求实用,重在艺术表现,以此反映人们企求死后生活应该比人世间生活更加美好的一种心态。

22) 简述中国宋瓷的四大名窑?

回答:宋瓷的四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和均窑。

其中汝窑,官窑,哥窑为青瓷,定窑为白瓷,均窑为均瓷。

23) 简述中国清代瓷器逐渐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回答:(1)清代瓷器在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上已经严重脱离了实用,脱离生活。

(2)清代瓷器设计缺乏创新,没有开辟设计的新领域,一味仿古和玩弄技巧。

(3)清代瓷器设计繁琐堆饰,审美格调平庸艳俗。

24) 简述中国青铜器的不同功能? 回答:(1)西周之前,青铜器主要作为冥器。用于盛放祭祀用品,进行祭祀活动的用具。

(2)西周之后,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青铜器逐渐形成了一个渗透到周人的婚,丧,祭,宴,享等生

活各个方面的礼器系统。礼器也同样用以*明贵贱,辨等列*,权贵们把礼器视为显示自己贵族血

统和权力地位的标志物。

25) 简述中国战国时期漆器的主要特点?

回答:战国时期漆器的主要特点是从模仿同时代的青铜器和陶器的设计风格,逐渐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出新

的造型和式样。例如: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设计出功能合理,携带方便的整套漆器器皿的漆器包装。

26) 简述古埃及时期艺术设计的特点?

回答:(1)古代埃及时期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再生”的宗教信念和“为了来世”的美学观念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材质丰富、题材广泛、品种繁多、造型优美,工艺制作和艺术水平均达到了极高程度。 (2)古代埃及艺术设计集中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能量。

(3)古代埃及艺术设计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邯分,它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文化工艺全面发展的第一

个浪潮。

27) 简述古巴比伦文明的含义?以及艺术特点?

回答:(1)流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简称“两河流域”),产生过世界著名的两河文明——

巴比伦文化。希腊语称这块地方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西亚地区的两河文明曾与

古代中华文明和埃及文明比肩齐辉。及至中古时期,与中国大唐帝国同期呈现了繁盛的景象。 (2)古巴比伦的艺术特点在于更多地注重人们现世生活的表现,这不仅反映在各类工艺制品的功用与造型上,也在大量的装饰纹样内容中得以充分体现(如现实中的征战、狩猎、劳作等情节的表现)。另

外一个特征就是,古巴比伦的艺术作品受其多神教的宗教的影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且带有很强的世俗性,这也是一种原始的现实主义风格。

28) 简述地中海文明的含义?以及艺术特点?

回答:地中海是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因此,地中海区域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

交汇点,为世界古代文明最大的繁盛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数千年来一直扮演着三大洲不同文明联系纽带的重要角色。地中海区域的艺术体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它既有西亚文明中对世俗生活的描绘,又有古代埃及式的宗教题材。在设计的造型和装饰上更是以增强观赏性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29) 简述古希腊陶器的艺术特点?

回答:古希腊的陶器在制作工艺和装饰效果上都达到了极其完美的程度,是立体与平面、造型与装饰、实用

与审美的结晶,不仅具有美的视觉,同时具有美的触觉。它在满足人们实用要求的同时,起到了欣赏和教化作用。其柔和而圆润的形制和充满古典主义色彩的优美、典雅、和谐的古典装饰,为日后的古罗马乃至欧洲其他区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工艺文化的兴盛,奠定了美学和艺术法则上的坚实基础。

30) 简述古代印度的艺术特点?

回答:以印度河、恒河为中心的古印度,其艺术发展历史悠久,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古代印度艺术作

品所反映出的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精神和象征形象,比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似乎有更大的神秘感和隐喻性。这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带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对人的歌颂或将神赋予人的品格,表现和赞美人体,歌颂人的生命,都表明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中流露出来的这一特质。

31) 简述“文艺复兴”的定义和内容? 回答:“文艺复兴”一词,原意系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人们在经历了充满战争和血腥的中世纪

之后,憧憬着恢复那曾经极为辉煌的古罗马帝国的人文自由,因此,树立人的尊严,解放人的心智,相信人的创造力成为了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其中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和古典主义等艺术风格随

之兴起。

32) 简述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的特征? 回答:(1)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的共同特点是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

(2)欧洲中世纪的工艺美术在神学思想的影响下,反映了当时特有的审美观念,突出神圣和威严,低

沉和凝重,冷峻和肃穆,庄严和压抑的风格特征。

(3)中世纪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通过宗教活动,将基督教精神渗透到人们的

心灵之中,以调节和平衡人们的心理活动、感化人们的精神世界。

33) 简述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的共同特征?

回答: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都体现了纯粹的宫廷艺术,其风格特征可概括韦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

妩媚,呈现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由于宫廷性质的局限,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最终走向了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忽略了实用功能的要素,从而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奢靡和单纯追求玩赏的倾向。因此,它丧失了工艺美术应有的生命力,很快便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为新的设计风格所代替。

34) 简述日本浮世绘的由来和风格特点?

回答:浮世绘是日本文化中最灿烂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最初的浮世绘是混血性格,唐宋的佛画,

明初的小说插图,木版画及彩色套印术,都是它的最初模仿的的典范。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日本浮世绘发展了本民族的装饰风格,注重线条、空间分割,以及绚丽的色彩。选材多为四季风景、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到了日本的江户时代,“浮世绘”这个名词在这个时期第一次出现。“浮世”在日语中有尘世、流行之意,“浮世绘”的含义为世俗社会视觉化的木版画。

35) 简述工艺美术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基本内容?

回答: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这个运动的背景是工业革命以后大批量

工业化生产和维多利亚时期的繁琐装饰两方面同时造成的设计水准急剧下降,导致英国和其他国家的

设计家希望能够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从日本装饰和设计中找到改革的参考,来重新提高设计的品位,恢复英国传统设计的水准,因此称为工艺美术运动。虽然该运动具有对设计风格水平重视的优点,但从采用的方式而言,则是一个复旧运动,因此不但是退步的,同时也不可能成为现代设计的启迪和开拓型运动。

36) 简述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特点?

回答:(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繁琐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艺术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朴实性和功能性; (5)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37) 简述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之间的差别?

回答:(1)工艺美术运动采用中世纪歌特风格,并将其作为改运动设计风格的核心;

(2)新艺术运动采用自然主义风格,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源于自然形态的曲线和有机形态。

38) 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新建筑”运动所倡导的设计思想有哪些?这对传统的建筑设计产生哪些影响?并先后对哪些设计领域产生影响? 回答:(1)“新建筑”运动所倡导的设计思想:

① 提倡建筑使用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等;

② 提倡建筑使用新形式:不带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 (2)对传统的建筑设计产生哪些影响:

① 打破了几千年来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设计模式;

② 打破了千年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设计立场和原则。

(3)从建筑革新出发,先后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

计等多个视觉设计领域。

39) 美国著名现代建筑设计师弗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了“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围绕这一理念,赖特提出了哪六大原则? 回答:(1)建筑的艺术形式应该是简练的;

(2)建筑的艺术风格应该是多样的;

(3)建筑应该与它的周围环境相协调; (4)建筑色彩应该与它的环境相一致;

(5)真实得表达建筑材料的本质;

(6)建筑精神的统一和完整。

赖特在其一生中的大多数建筑设计作品都能体现出他对于环境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对于总体和部分的统一的认识,为以后的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值得探索的,非传统的典范。

40) 现代主义设计面临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答:1)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等领域的美学与机械生产之间的矛盾; 2)针对以往“设计为权贵服务”的原则,如何彻底改变设计服务的对象由权贵变为大众的问题。

41) 现代主义设计主要集中在哪三个国家进行试验?这三个国家又产生哪些设计风格? 回答: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包豪斯。

42) 简述俄国的构成主义(1913-1920)的定义?它受到现代艺术的那些艺术风格的影响? 回答:(1)俄国的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原意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合而成的雕

塑,强调其空间感,而不同于传统雕塑的体量感。以此引申为利用体块和图形的分割、重组,利用几

何化抽象理念,并综合运用到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等设计领域中。

(2)俄国的构成主义受到了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的艺术风格影响。

43) 简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的概念和彼此之间的差别?

回答:(1)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的概念:

立体主义:通过对具体的视觉对象的分析,来进行重新分割和构造,并以几何化的表现手法进行组合,以达到几乎完全抽象的画面效果;

未来主义:在立体主义的基础上,通过用一张画面来表达视觉对象运动的速度感;

达达主义:带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的现代艺术风格,采用照片拼贴的表现手法,达到无规律、

自由化的画面效果。 (2)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之间的差别:

① 共同点:都采用了对视觉对象的分析、分割、重组的方式表现抽象的画面效果;

② 不同点:立体主义表现的是静止的视觉对象; 未来主义表现的是运动的视觉对象;

达达主义表现的是照片和不同画面之间的拼贴组合。

44) 俄国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李思兹基(El Lissitzky)针对当时的产品设计和家具设计提出了哪些设计思想? 回答:(1)针对产品设计的设计思想:

他认为设计不需要追求所谓外在的唯美、艺术性的流行,而需要对风格的根本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无需重视细节的雕饰,诚实得表现整体,简洁中也能体现出丰富。

(2)针对家具设计的设计思想:

① 对结构要有足够的认识;② 对空间要有足够的利用;③ 对材料有足够的表达。

45) 荷兰的“风格派”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一,它对于现代主义设计的贡献有哪些?

回答:荷兰的“风格派”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的贡献体现在它的四大特征: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所有外在繁琐装饰全部剥离,变为最基本的几何结

构单体,或称为元素(Element);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组合结构,但在新的结构组合中,单体

仍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见性;

(3)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运用非对称原理;

(4)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46) 简述德国包豪斯(Bauhaus)的定义?以及发展的三个阶段?

回答:德国包豪斯(Bauhaus)是由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创造的新词,字面的意思为“造房子”,格罗皮乌斯试图将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两个领域有效结合起来,即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1919年在德国魏玛市创立的“国立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发展的三个阶段为:①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②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 ③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47) 德国包豪斯在迪索时期建造的新校舍与传统建筑之间有哪些差别?

回答:传统的建筑:① 先外后内:先考虑建筑的外表,后将不同的功能空间塞进外壳中;

② 强调对称法则; ③ 建筑以墙体承重。

包豪斯建筑:① 先内后外:先考虑各部分功能空间,由这些空间组成合理的外观;

② 采用非对称、灵活多变的布局方式;

③ 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承重,因此可以扩大窗户的面积,使窗户成为建筑外观形态的

重要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0s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