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病例

更新时间:2024-01-17 21: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患儿女2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觉半小时入院,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者嗜睡,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半小时,突起惊觉,急送入院。尿少色深。PE:体温41.4,脉搏116.呼吸24次/分,血压100/60.疲乏嗜睡重病容。面红。口唇干燥。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颈软。心率116.心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4×10*9/L(正常4-10)杆状细胞2%,淋巴细胞16%,酸性粒细胞2%,分叶细胞80%。CO2CP17.94mmol/L(正常23-31)。入院后立即物理降温,输液,纠酸及抗生素等治疗。一小时后大量出汗,体温降至38.4.住院4天痊愈出院。

试问:

试分析上述患儿发热的激活物和体温升高的机制? 患儿体温变化表现出那几个期,各期有何临床症状?

2. 患者女50岁,因月经过多3年,到某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入院行子宫次全切手术。术后患者体温上升,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 试问:

患者在手术切除子宫后,体温升高又下降至正常,为什么? 试述该病例发热过程机制及治疗原则?

病例分析二

作者:病生习题…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70 更新时间:2010-5-21 9:45:52

1患者,男,39岁。4年前因肾小球肾炎为彻底治愈转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一个月前,因劳累后又感恶心,且尿量明显减少,每日约500ml,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常规加用利尿剂。血压190/100 mm/Hg,疲乏无力,有时鼻出血,午后常有低热(37.8度)且有皮肤瘙痒。体温37.6度,脉搏86次每分呼吸19次,血压160/100 mm/Hg,慢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左肺呼吸音低,未问及干罗音。心浊音界向左扩大,率齐,86次每分,心间部可问及1~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A2》P2。右肾区扣痛阳性,其它未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RBC25×10*12,Hb 72g/L ,WBC7.5×10*9,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尿比重1.008,尿蛋白+,镜下可见少量红、白细胞。血清总蛋白61g/L,白蛋白38 g/L,球蛋白23 g/L,血钾3.7 mmol/L,血钠141血钠,pH7.34,PaCO2 34.5 mm/Hg,PaO2 90 mm/Hg,AB18.2 mmol/L,SB1 8.8 mmol/L,血BUN 39 mmol/L,肌酐827u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36ml/min。心电图检查提示左室肥大。

试问:患者病程中出现了哪些功能和代谢异常?其发生机制如何?

2、患者,女性,42岁,农民。因大面积烧伤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呼吸困难,血压75/55 mm/Hg,并有血红蛋白尿。烧伤面积80%,Ⅲ烧伤占55%,并有严重道烧伤。

实验室检查:Hb 160 g/L,RBC 5.2×10*12,pH7.31,碳酸氢根15 mmol/L,PaCO2 56 mm/Hg,血钾4.3 mmol/L,血氯100 mmol/L,血钠134 mmol/L。立即器官切开,吸氧,静脉输液及其它急救处理。伤后24小时共补充血浆1300ml,右旋糖酐500ml,葡萄糖水1300ml,20%甘露醇200ml ,10%KCL10ml。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血压90/60mm/Hg,尿量1840ml/d,HB120g/L,pH7.38,碳酸氢根23.4mmol/L, PaCO2 41mmHg.次日,患者出现潜快呼吸(38~40次),肺部听诊可问及湿罗音,X线检查显示肺水肿。第二天上午血气及电解质检查结果为:pH 7.31,碳酸氢根36mmol/L,PaCO2 66mmHg,血钠140mmHg,血氯106mmol/L。立即人工通气,当日下午pH7.54,碳酸氢根16mmol/L,PaCO2 19mmHg,经调整通气量后,病情逐渐稳定。

入院第23天,出现发热创面感染,脓毒症,血压降至70 /L50mm/Hg,尿量200~250ml/24h,pH7.09,碳酸氢根10mmo/l,PaCO2 33.4mmHg,血钠134mmol/L,血

钾5.8mmol/L,血氯104mmlo/L.虽经积极治疗,终因治疗无效死亡。请回答:1、该患者发生了那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是如何发生的?2、该患者的致死原因是什么?

3、患者,男,32岁,因车祸致使右腿遭受严重挤压伤而急诊入院。体检:患者神志清楚,表情淡漠,血压65/40mm/Hg,脉搏106次每分,呼吸25次,伤腿发冷、发绀,从腹股沟向远端肿胀。膀胱导尿导出尿液250ml.立即静脉补液和甘露醇治疗,血压升至110/70mm/Hg,右腿循环也有好转,但仍然无尿。入院时急查血钾为5.4mmol/L,输液及外周循环改善后,再查血钾为8.6mmol/L,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QRS波变宽,心室节律不整。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5ml加25%葡萄糖液40ml。并决定立即行截肢术。右大腿截肢,静脉注射胰岛素、葡萄糖以及用离子交换树脂灌肠后,血钾暂时将为5.7mmol/L。入院72小时,患者总尿量为250ml,曾酱油色,内含肌红蛋白。在以后的20天内患者完全无尿,持续用腹膜透析。因透析而继发腹膜炎,右下肢残余部分发生坏死。入院第21天,发生胃肠道出血,血小板计数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1.2g/L,凝血时间显著延长,FDP阳性。BUN 17.8mmol/L(50mg%),血肌酐389ummol/L,血钾6.7mmol/L,pH 7.19,PaCO2 30mmHg,碳酸氢根10.5mmol/L。尿中有蛋白和颗粒、细胞管型。试问:该病例中存在哪些病理过程?讨论其发生原因和机制? 4、患者,女,51岁,患糖尿病13年,曾多次出现糖尿病昏迷,此次因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深快而入院。体温38度。急查血生化及血气,结果如下:血糖61mmol/L,尿糖++++,血pH7.03,PaCO2 15mmHg,AB3.8mmol/L,BE -25.5mmol/L,血钾6.9mmol/L.经静脉多次推注5%碳酸氢钠、补液及胰岛素治疗,3天后复查血气结果如下:pH7.56,PaCO2 37mmHg,AB33.2mmol/L,BE9.9mmol/L,血钾2.0mmol/L.试问:该患者发生了哪种类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例分析一

作者:病生习题…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65 更新时间:2010-5-21 9:41:26

1、 患者,女,48岁,湖南长沙人,患者于七年前出现多食、多饮,在当地医院查血糖15.4mmol/L,尿糖(+++),诊断为糖尿病,后在当地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006年3月11日来院就诊。来院时全身乏力、心烦,双下肢发凉、针刺样疼痛,血糖14.1 mmol/L,尿糖(++++),尿酮体强阳性,尿蛋白(++),动脉血pH7.0,PaCO2 16mmHg, (HCO3-)4 mmol/L,BE —25 mmol/L.专家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3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代谢性酸中毒。试从此病例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局部整体关系的规律。

2、 患者,男,22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两天急诊入院。患者诉两天前酒后淋雨,于当天晚上突然起病,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继而咳嗽,咳铁锈色痰。体查:体温39.5℃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60mm/Hg。左肺下叶听诊发现明显湿罗音,触诊语颤增强,血常规WBC17×10*9/L,中性粒细胞85%,X线检查左肺下叶有大片致密阴影,入院经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各种症状逐渐消失。五天后X线检查,左肺大片致密阴影缩小2/3面积。入院后第10天出院。

问:1、患者患了什么病?其病因和诱因是什么?2、通过该病例阐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反映的关系。

3、 患者,女,26岁,6月前不慎被摩托车擦伤。伤后当即昏迷,有口鼻出血,送当地医院,途中神志好转诉头痛腹痛,随即又昏迷不醒。到当地医院后患者已处于深昏迷,查体血压150/100 mm/Hg,体温39.7℃,脉搏80次每分,呼吸25次每分,深昏迷,瞳孔左侧4mm,右侧5mm。光反应迟钝,颈部未见明显畸形,心肺检查阴性。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存在,急性头颈部CT检查,发现右颞额颞顶硬膜外血肿,颈椎无异常。期间行床旁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均无异常发现。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书中清除顺利,止血彻底,但血压逐渐下降至60/40 mm/Hg心率逐渐加快至140次每分,积极抗休克治疗无好转。再次查体未见过敏现象,发现腹部膨隆,行腹腔穿刺有血性液。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脾破裂予以切除。术后积极抗休克治疗后血压回升至100/70 mm/Hg,心率下降至90次每分。但神志

仍无好转处于昏迷,瞳孔双侧5mm,光反应消失,四肢肌张力升高,深浅反射消失,双侧病理症阳性。此后积极对症营养支持治疗,但病情无进一步好转。患者仍处于昏迷,有自主呼吸20次每分,血压不需要升压药110/705mm/Hg,脉搏85次每分,瞳孔等大等圆3 mm,光反应迟钝,有不自主睁眼闭眼及吞咽咀嚼动作,角膜反射灵敏,双侧病理症阳性。头部CT示,大脑实质大片低密度改变。行SPECT检查发现大脑组织代谢活动下降。治疗上以对症营养支持治疗为主,积极预防并发症。问:1、该患者是脑死亡还是植物状态?2、其依据是什么?3、其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患者男,5岁,3天前突发神志障碍入院。6月前某日晨起时曾突发意识障碍摔倒在地,无抽搐,当时测血压190/120 mm/Hg,至当地医院治疗好转出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8度,呼吸36次每分,血压200/4140mm/Hg,脉搏120次每分,神志不清,瞳孔双侧2mm,光反应迟钝,痛刺激肢体无动作反应,心肺听诊阴性,腹部触诊阴性。急查血糖6.1 mmol/L,心电图无异常,胸片、腹部B超正常,头颅CT示脑干出血,量10ml。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痛刺激肢体有屈曲动作。当日下午病情再度恶化,行头部CT检查示出血量增加至30ml,并破入脑室。遂急诊行开颅探查加血肿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情无好转,并出现肺部感染、胃出血、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经多科室会诊,24小时内反复检查及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深昏迷,无自主呼吸,需呼吸机维持呼吸,血压以升压药维持,瞳孔散大5mm,光反射消失,痛刺激无反应,脑神经反射消失,病理症消失,脑电图无活动。试问::1、此患者发生何种情况?2、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根据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能否对该患者实施脑死亡的诊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8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