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在科目方面的异同

更新时间:2024-01-17 21:18: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业企业会计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在科目方面的异同

摘要:各行各业的会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特性。新企业会计准则针对各行业财务会计的共性部分制定了一套通用的、统一的会计规范,对各行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全过程作出了规定。尽管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强调企业会计核算共性要求的同时,适度地照顾到了一些行业特色。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就和工业企业会计在各个方面就有区别,本文主要就科目方面加以区别和解释。

关键字:会计科目

商品流通企业是指组织商品购销活动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商品的流通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组织商品流通,即商品的购进、销售、调拨和储存,将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并获得盈利。与工业企业相比,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其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供应过程与销售过程,没有生产过程。在国民经济中他起着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依法成立的基本经济组织。

工业企业是最早出现的企业,它是指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工业性劳务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和工业企业等其他行业企业的经营活动相比较,商品流通企业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商品购销;二是商品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三是企业营运中资金活动的轨迹。

有上面的工业企业与商品流通企业的特点和不同就觉得了他们在会计核算上面的不同、在会计科目上的不同。

一 资产类

(一) 商品流通企业只有“商品采购”和“库存商品”;工业企业有“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采购”核算企业购入商品的采购成本。 购入商品包括国内采购、国外进口的商品。企业为了供应和销售给外单位而购入的各种商品,不论是否进入本企业仓库,凡是通过本企业结算货款的,都在本科目核算。“商品采购”科目与工业企业的“在途物资”“材料采购”科目都是核算采购成本的,商品流通企业是购入用来销售的。工业企业是购入用来再生产的。

(二)商品流通企业“商品进销差价” 核算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商品采购”“加工商品”“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三)商品流通企业“商品削价准备” 核算企业对库存商品预计可能发生削价损失而从成本中提取的削价损失准备。工业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是对比账户,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价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四)商品流通企业“加工商品” “出租商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 “加工商品”核算企业自行加工或委托其他单位加工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包括发出。“出租商品” 核算企业附带经营租赁商品业务而租出商品的进货原价。出租商品业务不多的企业,出租商品可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不设本科目。商品的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加工税金及附加等。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算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商品的进货原价。企业代购买单位垫付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包装、运杂费用,在“应收帐款”科目核算,不记入本科目。

二 负债类

(一)商品流通企业“特准备资金” 核算企业为国家储备物资而形成的资企业收到国家下拨的特种储备物资或用于储备特种物资的拨款时,借记“特准储备物资”“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 损益类

(一)商品流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 核算企业商品的销售收入。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商品的收入,也在本科目核算。按合同规定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购、代销商品的收入,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商品流通企业“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销售折扣与折让” “商品销售成本” 与工业企业的“销售费用”包括的费用是差不多的。

(三)商品流通企业“代购代销收入” 核算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按合同规定从收取手续费方式代购、代销商品的手续费收入。企业代理进出口业务取得的手续费收入,也在本科目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与工业企业除上面说明的科目的不同,另外在报表的编制上也有些许不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参考文献: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8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