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1-17 21: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

1970年,意大利进行了一场制度改革,打破了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的中央集权模式,这种大规模的制度创新,在20世纪的西方民族国家中,是非常罕见的。罗伯特·D·帕特南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研究机遇。“他意识到,由于这些制度在意大利各地都是从零开始,研究者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进行近距离的系统性地追踪,看看制度究竟是怎样发展的,又是怎样

1

适应社会环境的。”

所有的改革都在追求“革新”与“历史惰性”的平衡点,试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循环。罗伯特·D·帕特南历经20多年的研究,著成的《使民主运转起来》这本书,就是这方面经验性研究的经典之作。

作者在前言中说,这一研究过程颇像是一部侦探小说。除第一章《导论》外,本书的每个章节之间环环相扣,由解决一个问题,引出下一个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第二章中,作者考察了新制度的建立及对意大利政治治理、政治权力和资源分配的影响;第三章,作者对意大利20个地区的决策过程和政策实施做了全面的比较分析;第四章作者解释了制度绩效的地区性差异;第五章,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在第六章里,作者利用了集体行动和社会资本理论,说明为什么历史传统能如此稳定持久地存在。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本书第四章所讨论的内容最感兴趣,所以下文主要围绕我对第四章的内容的一些思考展开。

作者在第四章中讨论了制度绩效的地区差异性,他在研究中发现,即便经济发展与公共制度的运转效率有一定的相关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也不能仅归结于经济发展这个因素。作者为了寻找更有效的解释,转而将焦点锁定到社会生活上。“他发现,在那些制度绩效高的地区,存在着许多社团组织”,“那里的人们关心公共事务,遵纪守法,相互信任,社会的组织和参与方式是横向的、水平的。相反,在制度绩效差的地区,人们极少参与社会生活,在他们眼里,公共事务就是别人的事务,他们互不信任,社会生活是按照垂直的等级制组织

2

起来的,腐败和违法乱纪是家常便饭。”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公民生活与制度绩效具有决定性的正相关性。 由此,我们不难与目前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我认为当前中国的民主制度遇到了一个瓶颈,其问题所在便是中国公民的民主政治参与度不高,至少与民主制发达的国家相比,是这样的。而作者的观点是,社会资本是民主进步的一种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社会资本指的是普通公民的民间参与网络,以及体现这种约定中的互惠和信任的规范。“民主的改革者必须从基层开始,切实鼓励普通公民之间的民间约定。”

如何才能提高中国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呢?公民参与的实践及其发展对深化民主的建设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公民参与的意愿是随着利益诉求的提升与体制吸纳参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的。在这其中,政府对公民参与的主动吸纳无疑起到推进公民参与的积极作用。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所产生的民主效应是多重的,不仅扩大了公民民主参与,而且促进

3

了政府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123

摘自《使民主运转起来》译者的话。P1 摘自《使民主运转起来》译者的话。P3

公民参与:中国民主深度发展的动力之源——基于杭州“民主促民生”实践的考察 来源:北京论坛 作者:

林尚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r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