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_何海燕

更新时间:2023-08-21 06:55: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32·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4月30日第29卷第8期JModMedHealth,April30,2013,Vol.29,No.8

·论著·

出院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何海燕,何

【摘

要】

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重庆400016)

目的

通过电话随访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哮喘保健知识

将1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观察

出院1年后两组患

的认知和家庭自我护理能力,并提高其遵医行为。方法

组患者常规进行出院指导,于出院1周后开始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时间为1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只进行出院指导。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键词】

哮喘;

出院后医疗;

电话;

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1年内复诊率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延续健康教育,控制

健康教育

文章编号:1009-5519(2013)08-1132-02

哮喘发作,减少再入院次数(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随访研究;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3.08.005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ofhealtheducationoftelephonevisitin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HeHaiyan,HeJiao(DepartmentofRespiration,FirstAffiliatedHospital,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conductthehealtheducationonthedischarged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bytelephonevisitstoincreasethepatients′cognitionofasthmacareknowledge,thecapabilityoffamilyself-careandthecompliancebehavior.Methods160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with80casesineachgroup.Theobservationgroupacceptedregulartelephonevisitforoneyearafterthefirstweeksincedischargedfromhospitalandthecontrolgroupdidnotreceiveanyinterventionexceptthedischargeguidance.Theeffectswereevaluatedbyself-designedquestionnaire.Oneyearlater,thecompliancebehaviorandthere-admissionstatu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graspingstatusofthehealtheducationkowledgein1yearafterdischargefromhospitalhadstatistical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1).Theeffect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P<0.01).There-turnvisitrateandthere-admissionratein1yearafterdischargefromhospitalhadstatisticaldi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Thecompliancebehavior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Con-ductingthehealtheducationoftelephonevisitcanincreasethepatients′compliancebehavior,continuethehealtheducationpro-cess,controlasthmaattack,reducethereadmissiontimes,lightentheeconomicburdenandimprovethelifequality.

【Keywords】Asthma;Aftercare;Telephone;Follow-Upstudies;Healtheducation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来哮喘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有增加趋势[1]。哮喘的发作特点具有反复性、发作性,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哮喘类型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因此,抗感染治疗是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的主要方法,要持之以恒地坚持阶梯式治疗。但较多哮喘患者因病情缓解、经济收入或当地医疗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而自行停药,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2]。本科从2011年1月开始对哮喘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规范治疗行为,提供生活、饮食和心理指导,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了哮喘发作次数和再住院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8例。1.2l.2.1

方法分组

将160例患者按出院顺序编号进行分组,奇数为观

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进行出院指导,并发放联系卡,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只进行出院指导。

1.2.2科室设立专用随访电话和咨询门诊制订出院患者电话

随访制度,建立随访登记本,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登记。挑选德才兼优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负责自己所管辖床位患者的电话随访工作,护士长负责监督检查。咨询门诊由责任护士每月坐诊

1次,负责随访患者复诊时的健康教育。出院时责任护士把专用

咨询电话留给患者及家属,患者则留下能直接联系到本人或与之同住家属的电话给责任护士。电话随访时间为患者出院后第1周

2次,第2~4周每周1次,第5周至第3个月每2周1次,以后每

月1次,平均每例患者18次,随访时间为1年。责任护士对电话随访时患者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全面了解患者哮喘控制情况,针对性地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并在下次随访前制订该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指导。患者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马上给予答复,不能马上回答的问题咨询专家后在最短时间内给予答复。随访内容包括使患者掌握哮喘的基本知识;明确哮喘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了解药物吸入装置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勿自行减停药物;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及急性发作时的急救措施;说服哮喘

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哮喘患者160例,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龄14~82岁,平均(42±15)岁;病程1.5~20年。所选患者均符合哮喘防治指南制订的诊断标准[2]。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1例,中专及高中38例,初中及以下85例,文盲16例;职业:职员及职工44例,离退休人员28例,农民51例,自由职业19例,学生

表1

组别

两组患者自设问卷调查结果比较(n)

掌握疾病发作

时急救措施

明确疾病危险因素是

掌握合理饮食是

知晓复诊时间是

n

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是

正确掌握吸入方法是

出院时观察组对照组

8080--8080--

32340.1032>0.05754628.5145<0.01

4846

61681.9605>0.05

1912

52480.4267>0.05

2832

53500.2453>0.05

2730

54510.2494>0.05

2629

55540.0288>0.05

2526

χ2P1年后观察组对照组

534

715014.9523<0.01

930

724819.2000<0.01

832

764237.3204<0.01

438

693236.7578<0.01

1148

743053.1868<0.01

650

χ2P

注:-表示无此项。

患者改变生活方式;自我监测并坚持记哮喘日记,下一次复诊时给医生提供诊疗依据;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明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确定下一次复诊时间等。

并制订避免接触的措施,是否能及时、正确地调整控制性治疗方案及是否能保证良好的心态等。从表1可见,出院时两组患者掌握哮喘相关知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后观察组掌握哮喘知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延续治疗和对哮喘知识的了解,也为患者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心理支持,进一步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同时,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经常教育、反复强化、不断更新、持之以恒,因此,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长效随访机制,让更多患者从中得到实惠。

1.3评价与统计学处理调查表参照文献[3]自行设计,包括患者

是否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是否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是否掌握哮喘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是否明确自己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是否掌握合理饮食、是否知晓复诊时间等。备选答案为“是”或“否”。每例患者出院前和开展电话随访1年后,向两组患者发放自设问卷调查,其中文化程度为文盲的患者由其家属口述、责任护士代写。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检验。

3.2对哮喘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意义尽管哮喘尚不

2结果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对哮喘的控制,在患者可以从事日常工作与活动。但哮喘的控制需要长期规范的阶梯式治疗,若未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将导致反复咳嗽、咳痰及喘息发作,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表2可见,观察组复诊

出院前两组患者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1年后两组共发出调查表160份,收回160份,有效收回率为100%。1年后两组患者问卷调查结果与1年内患者

复诊率和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

表2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67例中只有7例住院,其余均经过门诊用药可控制病情;而对照

组复诊27例中,由于没有正确认识该病的复杂性,自行停药,病情恶化后才来复诊,导致病程延长、病情重,有18例需要再次住院治疗(P<0.01)。家庭是患者出院后长时间康复生活的主要场所,及时电话随访,使哮喘患者及家属对哮喘防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使其能坚持治疗,减少了到门诊就诊的次数,在降低再住院率的同时,也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8]。哮喘患者的电话随访工作均由患者住院时的责任护士承担,并通过长期的接触相互之间已建立了良好、熟识的关系,这有利于电话随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两组患者复诊率与1年内再次住院率比较[n(%)]

n8080--复诊

1年内再次住院

7(8.75)18(22.50)5.7363<0.01

67(83.75)27(33.75)41.2637<0.01

χ

2

P

注:-表示无此项。

33.1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

对哮喘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优点

的转变,哮喘以单纯药物治疗逐渐向“预防-控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医患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的“主动-被动”型转变为“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4]。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的有效手段[5]。在国外发达国家利用Intenet网进行远程医疗咨询服务、健康教育已屡见不鲜[6]。通过电话随访,能督促患者延续治疗,还能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实施指导和监控,及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开展电话随访方便快捷,解决了很多患者渴望在家中得到治疗及控制疾病相关知识的问题。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其操作体系也将从一般知识“灌输”转变为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价[7]。在对哮喘患者的随访工作中,出院前及每次随访后,会对每例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随访计划;随访过程中评估患者是否正确使用药物、吸入装置和峰流速仪,是否能找到急性发作的诱因

3.3开展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护士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

患者知识层次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自我调整、病情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需求逐渐增加。而一旦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则会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开展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无疑是使患者获得疾病健康指导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电话随访工作中,护士起着主导作用。本科室对担任该项工作的护士要求是高年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有研究表明,在护士进行随访工作时,如专业知识不足,对患者所提出的部分问题不能及时、完全地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随访质量[10]。这就要求承担随访工作的护士在掌握综合医学、护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多方面知识,了解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心态及生活习惯,并要增强健康教育观念,合理运用(下转第1135页)

表2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发生并发症

未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

的增高,儿童慢性鼻窦炎并发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也增高。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病情首选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类抗生素口服或静滴。如CT检查示上颌窦积液较多者,应尽早行上颌窦穿刺置管冲洗术。

综上所述,儿童慢性鼻窦炎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鼻负压置换疗法是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法不但有良好的鼻窦引流作用,而且局部用药剂量高、黏膜易吸收,能较好

n6060

228

3852

36.713.3a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3.1

讨论

由于儿童鼻窦尚在发育中,黏

儿童慢性鼻窦炎易感因素

地达到消炎、治疗目的[8]。通过临床观察,该法可以明显提高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此应是该病治疗值得重视的方向。参考文献

膜厚、窦口长而狭窄,加之4~7岁儿童自身免疫力比较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同时,此期儿童淋巴组织处于增生期,常并发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功能,因而儿童较易患鼻窦炎[3]。

[1]

(1)儿童慢性鼻窦炎症状不

侯玉凡,李宪华.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1):67-68.

阎承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2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

典型,常有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流涕以黏脓性或黏液性为主。有的患儿无流涕症状,表现为不断吸鼻动作,夜间阵发性或晨起咳嗽、咳痰,且咳嗽经内科治疗久治不愈。(2)儿童慢性鼻窦炎常伴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变应性鼻炎、哮喘、分泌性中耳炎等[4],并常以伴发疾病为主诉就诊。因此,对上述疾病患儿需详细进行鼻窦内窥镜检查。因患儿鼻腔内蓄有大量脓涕、鼻涕倒流入咽部等现象较成年人多见,必须配合咽部检查,观察咽后壁有无脓涕从鼻后孔流下[5]。

[2][3][4][5][6][7][8]

2000:418-427.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2-254.

张革化.鼻粘膜纤毛输送与其扫描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关系[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7,21(4):240-241.张薇.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112.

詹益斯,黄雪鲲,刘红,等.学龄儿童慢性鼻窦炎36例细菌学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14(9):407-408.许庚,史剑波,文卫平.儿童鼻窦炎规范化诊断和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7):407-410.

洪超群.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效果与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3):328-329.

(收稿日期:2013-01-29)

参考文献

3.3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原则引起鼻窦炎的致病菌常为需氧

菌和厌氧菌[6],其中需氧菌常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鼻窦炎治疗的关键是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恢复鼻腔通气引流功能[7]。目前认为,鼻窦炎主要是鼻道窦口复合体的黏膜病变,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儿童鼻腔、鼻窦的病理生理与成年人有明显差异,鼻黏膜功能有待完善,因此以保守治疗为主。随着变应性鼻炎发病率(上接第1133页)

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熟识的关系,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1年电话随访后,遵医行为普遍提高,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了“朋友式”的良好护患关系,患者或家属遇到与疾病相关的问题可随时电话咨询,及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给患者解决了出院后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2][3][4][5][6][7][8]

张晓岩,林江涛.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发病危险因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7):538-541.

林江涛.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解读[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3):131-135.

王玉梅,杨泉.荆州市级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现状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78-80.蔡玲芳,徐红.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对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J].护理学报,2007,14(9):87-88.

龙华,黄文彩,何天梅.出院电话随访延伸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8):146-147.

石敏,米继民,吕安安,等.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和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492-493.李月美,宋青风,贺克玲.健康教育提示卡在住院老年病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733-734.

刘春涛.哮喘管理和预防袖珍指南(2006年修订版)———根据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6(2):148-158.

3.4开展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电话随访的目的是给

患者带去医院的问候及健康教育,不是远程医疗[11]。电话随访是医院服务的延伸,访问者代表了医院。因此,用语及访问内容、程序必须遵循一定规范,以体现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在随访工作中,本科室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了统一的随访模板,每次随访均按标准流程逐一进行。在随访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出院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转归、上次入院及出院前病情等;电话接通后,先介绍自己,再确认接电话者的身份,并说明致电的目的;随访中语言要亲切,语气要柔和,态度要诚恳、耐心;随访中回答问题要准确,回答患者医疗上的问题需谨慎,不能简单地判断和随意指导;随访中护士要有一定的专科知识和同情心,并要将法律意识贯穿于谈话始终;随访结束时,要注意礼节,对于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表示感谢,等对方挂机后再搁下电话。

哮喘虽是一种高发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但经过正规治疗后是一种可控制性的疾病。开展哮喘的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坚持通过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构建医患沟通渠道,改善医患关系,延续健康教育,实施有效的哮喘管理,以达到对哮喘的有效控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9]谭方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知识调查及教育对策[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8):75-76.

[10]俞桃英.电话随访出院患者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09,

9(1):75-80.

[11]丁淑萍,付萍.出院后电话随访的流程和工作方法探讨[J].中

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605-5606.

(收稿日期:2013-01-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y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