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企业文化

更新时间:2023-08-12 23:02: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

商界的翻云覆雨有着江湖的豪气云天,从刚开始的艰苦创业,无人理会,到环游演讲,宣传企业文化,从原来的“谎言、骗子”到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之父”,从几十个人挤在一个房间起早贪黑,到阿里巴巴香港上市,长相平平的马云让一个帝国平地而起。他大声的向世界说明自己的理想。西湖论剑,进军C2C市场,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正向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目标挺进。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

1、远景目标: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企业;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2、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3、阿里巴巴“六脉神剑”的价值体系:

客户第一:关注客户的关注点,为客户提供建议和咨询,帮助客户成长 团队合作: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

拥抱变化:突破自我,迎接变化

诚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和平常的心态做非凡的事情

企业文化的贯彻自上到下由里到外:

作为中国的本土企业,企业家们想打开国际市场的心理是迫切的,而获得这种效果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就是跨国并购。几年前联想合并IBM到前段时间的吉利收购沃尔沃,然而跨国的并购案例,整合的实现实际上困难重重,但是马云做到了。在2000

年,互联网泡沫到来的时候,马云从GM挖回了COO关明生,开始了整顿,重新重视企业文化,并进行了三件大事:“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南泥湾开荒”,这就是为什么在碰上“非典”的时候,被隔离的全公司成员,依然能保持热情,积极的在家,通过线上联络进行正常的办公。也许,SOHO一族就是这样开始流行的。而这样坚定在所有员工心中的企业文化,就是后来“雅巴联姻”进行企业整合时的基础。“如果文化有冲突,如果意见不一致,即使能力再强,都请离开。”这是马云当时放出的话。一种文化整合另一种文化,同质性再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经过一两个星期,原雅虎的员工就开始了新的工作。

极具江湖情怀的西方运作管理模式:

阿里巴巴有个流传很广的管理理念,就是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马云认为东方人有深厚的智慧积淀,但在商业运作能力上有所欠缺。西方很多东西用制度来保证,而中国用人来保证。因此,在公司的管理、资本的运作、全球化的操作上,马云均毫不含糊地“全盘细化”。阿里巴巴有一个规定,要想当主管职位以上的人,必须是在海外受过3~5年教育,或工作过5~10年的。除CEO马云自己以外,CTO吴炯,CFO蔡崇信都是有海外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而就在2005年12月,阿里巴巴高层发生了人事变动,马云的妻子张瑛也宣布退任。

“我始终认为企业最值钱的是人才。但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我们会坚持实行‘末位淘汰’制,将后10%的员工淘汰,因为我们不淘汰他们,市场和股东就会淘汰我们。”马云始终坚持着这种简单而有趣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的所有员工积极努力的工作。阿里巴巴需要高超的技术人员,但同样需要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分两条线进行提升,并将所有的提升等级划分清楚,而这也是“东方智慧,西方运作”的精髓之处。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当电子商务领域一定要建立诚信体系时,他们推出了诚信通服务;需要交易市场,他们就建立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要能安全支付,他们就打造了支付宝;要能方便找到信息,他们就收购了雅虎中国;而在他们看到,很多中小型企业生意越做越大,需要软件来管理自己的企业时,他们同样义无反顾的开始了阿里巴巴的软件征程。这就是马云坚持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但曾经,当王峻涛说着,未来的中国很有可能是C2C发展的市场,马云极力反对,坚持自己B2B模式才是中国的未来。而在几年之后,马云也低调的潜入B2C、C2C的领域中。世界在发展,不能以原有的计划束缚自己,一变应变。当老大ebay坚持着付费上架,严格控制买卖双方的联系时,阿里巴巴却开发出了阿里旺旺,打着“上班用旺旺,下班用QQ”的旗号招摇过市。他们从不想着怎么把顾客口袋里的5块钱赚到手,而是想怎么才可以让顾客赚到钱,同时获得自己应得的。敢于最先,勇于突破,以顾客第一为指导自己前进的价值观。阿里巴巴战胜了世界C2C巨头ebay,成功的扩张了自己的版图。

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着实像一条绳子,将企业的所有成员捆绑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和马云一起创办阿里巴巴的18罗汉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离开。他们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共同努力,造就了阿里巴巴辉煌的今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aj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