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讲学稿

更新时间:2023-11-23 13: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讲学稿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教学过程 1、汽化和液化

思考下列现象: ①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变干了,衣服上的水哪儿去了?②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不见了。③水开了以后,壶里的水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

探究归纳:上述物质都从 变成了 。

像上面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法: 和 。

再来思考生活中的这些现象:①水烧开后从壶嘴会喷出“白气” ②秋天的早晨,植物上出现露珠③刚从冰柜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

探究归纳:上述物质都从 变成了 ,这种现象叫液化。 问题:教材58页中的“想想做做”中,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的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后呢? 2、沸腾

沸腾是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水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面就以水的沸腾为例介绍液体沸腾现象。

观察教材中水沸腾的装置。在图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分别是: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 思考:1、水沸腾时是不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沸腾前后物理现象的区别。沸腾前液体内部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

程中体积怎样变化;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又怎样变化?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不同的液体沸点也是不同的。 3、蒸发

1、 现象:盘子里的水、晾晒的衣服、洒在教室的水,没有达到沸点时就会变干。结论: 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想想做做:酒精涂在手背上,手背为什么感觉凉? 归纳: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热(吸、放),致使液体或者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即蒸发致冷。

问题: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为什么容易患感冒?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现象 原因

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树荫下液体的 越高,蒸发 干的慢 。 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瓶子里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 干得慢 。 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在没有风的地方干得慢 快,蒸发越快。 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总结: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上 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缓慢的汽化现象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必须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的汽化现象 相 1、 都是一种汽化现象 同 2、 都是液体变为气体 点 3、 都要吸收热量 4、液化 问题探究:液体汽化吸热,那么我们可以让气体把原来吸收的热量再放出来,它就能变回原来的液态。也就是降低气体的温度使气体液化。

例子: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户外进到温暖的房间内,眼镜片上会出现“哈气” 这就是房间内相对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镜片放热降温被液化的现象。 (注意:水蒸气是一种无色透明气体,人眼睛是看不到的。“白色的哈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被液化后形成的小水珠聚集而成)

此外,气体液化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 三、练习

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剧烈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并且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 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

2、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为了节约用水,农村的一些地区采用了科学的灌溉技术,即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小了水面上空气的 ,从而减慢了水的 。

3、自然现象中看到的露是一种 现象,它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间气温低时 。

4、热风干手器使手上的水很快干了属于 。

5、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请同学们解释一下。

四、学后记

教后记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e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