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微生物生长及控制练习题试卷(A卷)

更新时间:2024-03-28 03: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7章微生物生长及控制练习题试卷(A卷) 题目部分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卷面共有60题,111.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请同学们将练习题写在后面的答卷纸上,只上交答卷纸!

一、选择(9小题,共9.0分)

[1.0分]1.为了比较各种表面消毒剂的相对杀菌强度,通常采用检测指标是:

A.检查死细胞数; B.检查残存活细胞数;

C.石炭酸系数; D.经消毒剂处理后再培养生长出的细胞数。 答:( ) [1.0分]2.青霉素的抑菌机制在于:

A.引起细菌细胞壁降解; B.阻止肽聚糖二糖单位合成;

C.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 D.破坏Park核苷酸的形成。 答:( ) [1.0分]3.对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灭菌; B.灼烧;

C.消毒剂浸泡; D.紫外线照射。 答:( ) [1.0分]4.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 A.四环素; B.放线菌素D;

C.万古毒素; D.短杆菌肽。 答:( ) [1.0分]5.利福霉素的抑菌机制在于:

A.影响细胞质膜功能; B.阻止细菌RNA合成; C.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 D.阻止DNA合成。 答:( ) [1.0分]6.牛奶、啤酒、果酒和酱酒的消毒一般采用; A.巴氏消毒法; B.间歇灭菌法;

C.常规加压法; D.连续加压灭菌法。 答:( ) 1.0分]7.磺胺类药物抑菌的机制在于:

A.与细菌细胞内的PABA进行竞争性拮抗作用,合成无功能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B.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碍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C.改变细菌四氢叶酸辅酶的催化性质; D.破坏细菌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答:( ) [1.0分]8.卡那霉素抑菌的机制在于:

A.破坏细胞壁合成; B.影响细胞质膜的功能; C.干扰DNA合成; D.抑制蛋白质合成。 答:( ) [1.0分]9.对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常规加压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干热灭菌法 D.加消毒剂。 答:( )

二、填空(15小题,共20.0分)

[2.0分]1.概括而言,抗生素是通过抑制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干扰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和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4种方式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

[1.0分]2.恒化器主要在于控制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内用于获得不同_____________的菌体。

[1.0分]3.能够耐受碱性pH值的环境进行生长的微生物称为____________微生物,例如某些________菌。

1.0分]4.根据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可以把典型生长曲线分为____________个时期。

[2.0分]5.单细胞微生物不断吸收___________物质,细胞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积加大,称为_______;细胞数目的增加称为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

[2.0分]6.用生理指标法测定微生物细胞的含__________量、含_____________量或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指标可以间接测定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量。

[2.0分]7.细菌典型生长曲线的指数期具有生长速率常数__________,代时________,细胞________生长,___________均匀,__________活跃和__________旺盛等特点。

[1.0分]8.在细菌的生长曲线中,导致衰亡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对菌体的继续生长___________。

[1.0分]9.氧气对厌氧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在于厌氧菌体内缺乏____________________酶,在有氧存在时易被体内极易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基毒害致死。

[1.0分]10.在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法和____________法。

[2.0分]11.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来说,嗜冷菌为____________℃,中温菌为________℃,嗜热菌为_________℃而室温菌为__________℃

[1.0分]12.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指____________最短或_____________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1.0分]13.用作化学治疗剂的化学药物所具备的选择毒力是指对______________有高度毒力,而对______________则无显著毒力。

[1.0分]14.常用的间接测定微生物繁殖数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_法。

[1.0分]15.对于微生物整体来说,其生长的pH值范围在___________之间,大多数种类可以在____________之间生长。

三、是非(17小题,共17.0分)

[1.0分]1.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即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答:( )

[1.0分]2.专性厌氧菌细胞内既无SOD,又无过氧化氢酶,故不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 答:( )

[1.0分]3.多粘菌素可以使细菌细胞质膜上的蛋白释放,造成细胞内含物外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答:( )

1.0分]4.利福平和利福霉素,因可与细菌的DNA聚合酶结合,阻止DNA的合成,故可杀灭细菌。 答:( ) 1.0分]5.青毒素抑菌机制在于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肽尾与肽桥的转肽作用,从而阻止糖肽链的交联,形成细胞壁缺损的细胞,它们极易破裂而死亡。 答:( ) [1.0分]6.放线菌D因与DNA中的鸟嘌呤结合,故可以阻止依赖于DNA的RNA合成。 答:( )

[1.0分]7.抗磺胺类药物细菌突变株的出现,其原因在于细菌产生了缺乏二氢蝶酸合成酶的突变株,或者是变成能大量合成PABA的突变株。 答:( )

[1.0分]8.专性厌氧菌其体内缺乏SOD,所以极易受细胞内生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毒害而死亡。 答:( )

1.0分]9.“灭菌”和“消毒”具有相同的含义,均指杀灭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 答:( ) [1.0分]10.因丝裂霉素可以与病原微生物的DNA互补链相结合,抑制复制后DNA的分离,故可杀灭病原微生物。 答:( ) [1.0分]11.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统称为化学治疗剂。 答:( ) [1.0分]12.磺胺类药物是细菌细胞内PABA的结构类似物,两者在细菌体内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致使菌体合成无功能叶酸;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答:( )

[1.0分]13.根据培养器内菌体生长的浊度,通过光电系统来控制培养基流速的连续培养称为恒化培养。 答:( )

[1.0分]14.保持培养基恒定的流速,用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的浓度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以获得连续培养的方法称为恒浊培养。 答:( ) [1.0分]15.耐氧菌细胞内虽然缺乏过氧化物酶,但因其含有SOD和过氧化氢酶,仍然可以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O2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故在有氧的环境中尚可进行发酵产能。 答:( )

[1.0分]16.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其抑菌机制在于这些抗生素均能与细菌核糖体的50S大亚基结合,造成错译,从而抑制肽链延伸,阻碍菌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答:( )

[1.0分]17.专性好氧菌细胞内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O2对菌体的毒害作用,故在有氧条件可以正常生长。 答:( )

四、名词解释(9小题,共20.0分)

[2.0分]1.多级连续培养器(multistep continuous fermentor) [2.0分]2.繁殖(reproduction)

[2.0分]3.同步生长(Synchronous growth)

[2.0分]4.耐碱微生物(basotolerant microorganism) [2.0分]5.嗜酸微生物(acidophile)

[2.0分]6.耐酸微生物(acidotolerant microorganism) [4.0分]7.化疗(chemotherapy)

[3.0分]8.表面消毒剂(surface disinfectant)

[1.0分]9.繁殖代数(generational number of reproduction)

五、问答(4小题,共18.0分)

[4.0分]1.试写出5种能干扰细菌核酸合成的抗生素。

[5.0分]2.试以一种细菌为例说明兼性厌氧菌与氧的关系。 [4.0分]3.何谓嗜碱微生物与耐碱微生物?试举例说明之。 [5.0分]4.什么叫消毒?试举消毒实例说明之。

六、填图绘图(4小题,共14.0分)

[3.0分]1.在下列有害微生物的控制一图中于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4.0分]2.在下列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一图中于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5.0分]3.下列为5类与氧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半固体琼脂术中的生长状态模式图,请于图中的空白处填入不同的内容。

[2.0分]4.在下列微生物培养过程pH值调节一图中,于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七、实验(2小题,共13.0分)

[10.0分]1.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对接种环、培养皿、肉汤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实验台桌面以及无菌室内空气,分别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灭菌?写出灭菌条件。 [3.0分]2.在含有G+和G菌的混合菌液中,如欲获得G+菌应加何种抗生素抑制G菌?获得G

菌应加何种抗生素抑制G+菌?

第7章微生物生长及控制练习题试卷(A卷)答卷部分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阅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分值 复核 9 37 17 27 20 24 16 150 (卷面共有60题134.,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选择(9小题,共9.0分)

题号 答案 阅卷 1 2 3 4 5 6 7 8 9 成绩 复核 二、填空(15小题,共2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长速率常数 1) 1) 1) 1) 1) 2) 2) 2) 3) 3) 3) 4) 2) 2) 2) 2) 3) 4) 2)生长速率 2) 2) 2) 小计 (顺序可以颠倒) (顺序可以颠倒) 2) 填写答案 3) 4) 2) 2) 2) 4) 4) 5) 6) (3、4顺序可以颠倒) 分值 4.0 2.0 2.0 2.0 4.0 4.0 3.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7 得分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液体稀释 15 1)

三、是非(17小题,共17.0分)

题1 号 答 案 阅 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成绩 四、名词解释(9小题,共27.0分)

题微生物名词 号 1 2. 3. 多级连 续培养器 繁殖 (repro- duction) 同步生长 5. 嗜酸微生物 6 耐酸微生物 7. 化疗 (chemo- therapy) 表面消毒剂 (surface - 8. disinfectant) 繁殖代数 (generation9. al number of reproduction) 小计 27.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解释答案 分值 得分 3.0 4. 耐碱微生物 五、问答(4小题,共20.0分)

题号 问答题意 试写出5种能 干扰细菌核 酸合成的抗生素。[5.0分] 试以一种细 填写答案 分值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得分 1 菌为例说明 2 兼性厌氧菌 与氧的关系。 [5.0分] 何谓嗜碱微生物与耐碱3 微生物?试 (3.5分) (1分) (1分) (1分) 2.5 举例说明之。 [50分] .什么叫消4 (2分) 毒?试举消 毒实例说明 之。[5.0分] 小计 20分 (1.5分) (1.5分)

六、填图绘图(4小题,共24.0分)

题号 填图题意 填写答案 得分 1 适当的内容。 在下列有害微生物的控制一图中于空白处填入[6.0分] ① ③ ④ ⑤ ⑥ 2. 在下列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一图中于空格处填入[8.0分 适当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 下列为5类与氧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半固体琼[6.0分] 脂术中的生长状态模式图,请于图中的空白处填入不同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 在下列微生物培养过程pH值调节一图中,于空[4.0分] 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七、实验(2小题,共13.0分)

1.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对接种环、培养皿、肉汤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实验台桌面以及无菌室内空气,分别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灭菌?写出灭菌条件。[10.0分] 答题提示 接种环 答案 培养皿: 肉汤蛋白胨 固体培养基: 桌面: 无菌室内空气: (2分) (2分) (2分) (2分) 分值 (2分) 得分 2.在含有G+和G-菌的混合菌液中,如欲获得G+菌应加何种抗生素抑制G-菌?获得G-菌应加何种抗生素抑制G+菌?[6.0分] 答题提示 若获得G+菌 若获得G-菌

答案 分值 (3.0) (3.0) 得分 试卷指标统计数据 总题量 60 总分值 111 题量 60 分值 150 题量 11 39 10 题量 9 15 17 9 4 4 2

章节说明 微生物生长及其控制 分值 40 81 29 分值 9 37 17 27 20 24 16 难度说明 易 中 难 题型说明 选择 填空 是非 名词解释 问答 填图绘图 实验 章节编码 07 难度编码 1 2 3 题型编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试卷指标统计数据 总题量 60 总分值 111 题量 60 分值 150 题量 11 39 10 题量 9 15 17 9 4 4 2

章节说明 微生物生长及其控制 分值 40 81 29 分值 9 37 17 27 20 24 16 难度说明 易 中 难 题型说明 选择 填空 是非 名词解释 问答 填图绘图 实验 章节编码 07 难度编码 1 2 3 题型编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p0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