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体系

更新时间:2023-12-02 2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区治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体系

作者:李幸祥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8年第06期

摘要:新时代上海如何开展社区治理成为重要课题,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无疑是正确的方向。上海社区治理面临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城市管理出现新难题、基层矛盾趋于多样化、居民自治缺乏积极性等问题。考虑到传统治理模式难以适应社区治理的新形势,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以及上海社区治理的实践有助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体系,建议从加强党对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积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全面落实社区自治权利、不断拓宽法治路径、发挥德治的支撑作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体系。

关键词:社区治理;自治;法治;德治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6.00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上海社区治理如何开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鄉村治理体系。这是首次在党的重要报告中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应用到乡村治理体系之中,同时也适用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1]笔者注意到,十九大之前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弘扬公序良俗,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2]与该意见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自治”从列于“法治”“德治”之后,变为列于第一位,由此可见,自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无疑是新时代上海社区治理的方向。 一、新时代上海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

社区是人口的承载之地,社区治理首先面对的便是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社区治理措施也应相应变化。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人口结构上,除了户籍居民外,还包括大量的外省市来沪人员(即外来人员)和外籍人员。据《2017上海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 419.7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980.20万人;在沪外国常住人口17.57万人。

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非户籍人口如何参与社区自治,特别是有些外来人口集聚的社区,非户籍人口在数量上已经超过户籍人口。显然,社区治理如果狭隘地局限于本地户籍居民,将会使社区治理的覆盖面非常有限,从而降低社区治理的实效。另外,随着上海城市更新,市中心户籍人口向郊区疏导,出现了大量人户分离(即实际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45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