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3-05-27 21: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是高校在一个时期内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大学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制定既要有开拓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又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既顾眼前又瞻其后,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突出效益。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明晰发展战略的基本属性、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更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标签]高校战略规划属性构成要件

关于大学发展规划功能,美国学者彼特森表述为:战略规划有助于组织发展方向明确化和组织内部的交流与流通。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地理解和把握高校发展规划的内涵和功能,基于笔者在工作中的体会,认为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厘清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属性

1.方向性。发展战略规划是高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具有定向功能的发展目标,是对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思考,是关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一个大学的问题。所以高校的大政方针、各项改革等都要按照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来确定,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定向器。

2.全局性。发展战略规划不只是强调学校某一方面或某个职能部门的重要性,而是通过明确学校的定位确立学校发展目标,通过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来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学校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3.长期性。发展战略规划是以谋划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为主要目的,着眼于学校的未来发展。所以必须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增强责任感,处理好学校发展中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发展的稳定的关系及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用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指导管理者,能避免和减少短期行为、盲目行为、功利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特色性。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和自身的优势,进行合理有效地资源配置,找准突破口,强化特色意识,突出特色作用。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提高学校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5.稳定性。发展战略规划规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学校每一项具体计划都是为了实现发展战略规划,任何偏离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行为都将失去意义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见,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一经制定,就成为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校上下都必须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而共同努力。

二、把握发展战略规划的构成要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ma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