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_23条政策助农民工就地_就近就业

更新时间:2023-07-28 06: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民工就业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调查

提供了帮助!”不久前,湖南省宁远县舜陵镇冯家村村民冯文学新建了一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猪舍。他告诉记者,2008年10月,他从广东打工返乡后,在政府扶持下建养猪场,今年计划养猪4000头,安置富余劳动力12人。在宁远县返乡农民工中,目前像冯文学一样在本土自主创业谋发展的,已有5000余人。

为重点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宁远县委、县政府开展“暖春行动”,县里不但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凡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可在用地、审批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县财政还按创业规模大小,提供一定启动资金,建房和购买农机

具也给予补贴。工商部门优先为他们办理营业执照,税务部门按政策为他们减免税费,金融部门提供3-10万元不等的贴息贷款。县里还派出近1000名干部,进村入户,为返乡创业送资金、送技术。

春节以来,湖南省各地农村信用社通过开展对返乡农民工的调查走访,建立了53.7万份“返乡创业”动态信息档案,并从中筛选出12.6万户创业放贷的优良客户,其中岳阳市农村信用社已经为624名返乡农民工推荐了经营项目,并提供了1582万元的信贷支持。为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

湖南省决定,将返乡农民工纳入

本地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有技术和资金,并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后续支持等创业服务。湖南省计划,今年将力争帮助3万人成功创业,为全省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湖南返乡农民工就业还牵动了省领导的心,在2月14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在观念、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支持他们回乡创业,在贷款、用地、税费、工商登记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

23条政策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勇 ★李姗姗/河南报道

加快”,重点调查的50个村民小组返乡农民工占外出就业总数的比例已达20.4%;二是“返回地点向多地域扩展”,农民工返回地由原来主要从珠三角地区向多地域扩展,其它省份返回比例明显上升;三是“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工春节后拟外出但无具体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月20日,河南省返乡农民工达到950

“今年3月初,我们将联合省政府驻京办、省委宣传部到北京举办‘河南农民工风采展览展示活动’。通过劳务经济成果展览、农民工技能表演等多种活动,展示河南省农民工风采,增强河南劳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2月18日,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涛如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除上述活动正在紧张筹备外,河南省委、省政府牵头组织,旨在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农民工服务月”、“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省际劳务协作”等诸多活动目前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这一切,皆是为了河南的千万农民工。

万人,约占外出就业人数的53%,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返乡的农民工280万人,约占外出就业人数的30%;回家过节的农民工570万人,约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60%;另有约有100万人因其它原因返乡,约占外出就业人数的10%。

往年,元宵节前后是农民工外出打工的高峰期,但此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已返回工作岗位或外出找工作的约400多万,仍有300万左右的农民工暂时滞留农村。

“农民工已经成为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农民工大量返乡,加剧了河南的就业形势,将对

急:百万“返乡潮”涌现

“预计节后河南有近300万农民工难以继续外出就业……”刘涛坦言,河南为中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农民人数高达2000余万。但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沿海地区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河南省不少地方也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春节前调查发现,“返乡潮”中的几个特点令人关注:一是“返乡农民工增速明显

21

农民工就业

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吴海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民工就业”一时成为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

河南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则分类举办“重点行业(企业)用工衔接会”,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该省还将安排15亿元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10万以上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力争带动100万人实现就业。

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缺乏针对性。”采访中,河南省新乡市一位官员坦言。

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涛则向记者坦言了另一种困惑。“目前,河南各有关部门都出台了很多帮扶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而且还有很多实用的就业信息。但是,怎样将信息传递给乡下的农民工,信息渠道还有待通畅。”

当然,以辩证的思维审视农民工返乡现象,河南也从中发现了机遇。

首先是“有利于促进河南的农村经济发展”,河南省有关部门分析认为:农民工返乡恰逢国家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土地政策出台,不少人力会因此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而经历过城市生活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农民工,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影响河南建设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农业强省而言反而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农民工长年在外,村里大多靠妇女、老人支撑农业生产,人力资源‘空心村’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河南劳动力输出地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民工把积累的知识、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带回家乡,对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会产生促进作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吴海峰坦言。

喜:“省际劳务协作”遍布河南

2009年,河南省政府颁布的“一号文件”即《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这份文件一次提出了23条具体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期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常务副省长李克等领导更是多次就农民工就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目前,河南各地党委、政府主导的“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已于2009年2月12日展开,河南省6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也启动了“省际劳务协作”活动,计划通过组织送工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和送岗位下乡,与主要劳务输入地加强衔接等形式,就近转移就业农民工60万人,向省外转移80万人。

此外,河南省发改委、财政厅、各省辖市政府还就挖掘省内就业岗位,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业工就业进行了周密安排。

忧:资金不足成羁绊

事实上,早在2008年9月份,农民工返乡现象即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当时即在全省范围就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16个劳务输出大县(市)、350个行政村建立了返乡农民工监测、普查及直报制度,为应对困局奠定了基础。

不过,资金不足,正成为河南各有关部门落实上述帮扶农民工就业措施的羁绊。据悉,河南省对农民工就业培训主要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对愿意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每人给予200元至1000元左右的学费补贴。这笔钱看似不少,但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相比,还是有些“杯水车薪”的味道。

“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多由县、乡级政府承担,一些地方培训理念和教学方式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加上资金短缺,培训效果不容乐观。由于这些原因,有的地方培训成了‘空对空’,

“凤还巢”工程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安徽报道

大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召唤农民工“返乡创业”

如今,马士永在安徽省阜南县已是“小有名气”。而数年前,马士永还是一个刚“出道”的农民工。在温州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始终重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带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

大力组织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创办企业,就地、就近解决了

市梅头镇,他涉足洁具加工行业,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创办的企业由生产半成品发展到生产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oi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