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材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8 07:43:2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激发情感,整体感知

1、 导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明月挂于晴空,竹柏交相辉映。如果你身处此情此

境,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预设:思念家乡,那么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是作者借月表思乡之情的呢? 思念亲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的有哪些诗句。 那么我们今天就跟随苏轼走进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2、 反复诵读

1、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把不明确的字画出来,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

明确:乐、荇、横、、遂、寝。

2、好,解决了字音。我们来全班齐读一下,注意停顿与情感。 3、疏通文意

1、请同桌两人先结合课文下的注释一起来互助疏通文意,用一分钟时间自由讨论。 2、现在请这一组的同学推火车,同桌两人,一人读字句,一人来翻译,其他同学

认真听。如果有问题的地方记录下来,一会一起解决。 着重强调:欣然、遂、盖、户、念。 二、扣住闲字,细读探究

1、 刚才同学们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发现作者以什么自称?(闲人) 2、 文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出闲字?

学生答案预设: 1、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安排休息时间可以看出作者很闲。 2、 相与步入中庭,从这个步字可以看出他很悠闲。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他们如此仔细品月赏景,

说明他们很有闲情。

3、文中处处都能看出作者的闲情逸致,那是什么使作者起了出游的兴致呢?(月

光)也就是说月光激起了作者的?(闲情)那作者是独自去夜游的吗?(寻张怀明)探究文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