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建设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介绍

更新时间:2023-05-21 23: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生物质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介绍丁航中节蓝天投资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目录一、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发展现状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特点三、落实生物质资源是生物质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资源调查评价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五、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示例六、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有关问题七、问题及建议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一、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质资源种类众多,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油料树种、能源植物,以及农林废弃物、工业有机废水和城市生活垃圾等。 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估算,每年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包括气化发电、直接燃烧发电、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煤-生物质混燃发电)沼气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成型燃料

目前,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期,研究开发与装备水平较低,建设规模普遍较小,技术不成熟,产业基础薄弱,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不具备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各项政策的支持。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特点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有其显著特点和差异性。只有深刻了解这种差异,才能因地制宜地科学开展生物质能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1)生物质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生物质资源种类多样,其品种、形态、成分各异 生物质资源与煤相比,通常含水量高、挥发分高、灰分低、热值较低;特别是农作物秸秆碱金属含量比煤高,导致灰熔点低,在燃烧过程中锅炉容易积灰和结渣 碱金属和氯的含量与农林生物质的品种、土壤、肥料和耕种习惯等因素有关,各地并不尽相同

(2)生物质资源具有本地性的特点 生物质资源能量密度低,收集、运输、存储和利用有一定难度 通常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利用周边一定半径范围区域(一般在50公里以内)内的资源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3)生物质资源是有价格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资源是有价格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必须支付原材料费用,且原材料价格会随着各地资源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有所差异,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4)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具有多样性 目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至少有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四个技术路线完全不同的形式。技术路线的

不同,导致管理文件、技术规定、设计规范、产品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等等的极大不同。品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等的极大不同。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5)生物质开发利用项目具有显著的环保效果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效降低各类废弃生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特别有利于解决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同时,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6)生物质开发利用项目具有显著的支农效果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涉及千家万户农民,一方面可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为实现农村绿色能源提供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将农林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有效延长农林产业链,提高农林效益,形成新的生物质能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小结: 由于上述生物质开发利用项目不同于太阳能、风能的特点,尤其是显著的环保和支农效益,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普遍关注,开发建设生物质项目的热情高涨。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三、落实生物质资源是生物质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农林生物质开发利用项目刚刚起步,各项前期工作

相对滞后,普遍存在对生物质资源数量、价格估算过于乐观的盲目性,导致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规划和建设存在极大风险!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生物质资源调查评价是规划、建设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的前提目前,我国已开展过全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总量估计和部分省份的抽样调查。但对于全国能够用于开发利用的生物质数量,具体如何分布,如何有效地收集储存,资源采集的成本如何,潜力有多大,目前尚未做过较详细、科学的调查和评价工作。需要根据开发利用的具体方式,进行生物质资源普查,以便于编制区域或全国农林生物质开发利用规划。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生物质资源调查评价分为资源普查和项目调查两个层次。生物质开发利用项目资源可供性调查,是减少生物质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盲目性的基础。目前缺乏统一科学的生物质资源调查技术规定。已开展前期工作的各地区提供的生物质资源总量与实际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出入很大。编制适用于生物质能建设项目的资源调查和评价技术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资源调查评价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中节蓝天投资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在全国6个典型地区 (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中、华东)9省几十个县市,进行了秸秆直燃发电项目的现场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结合调研体会,总结编制了《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

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在2006年全国首次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会议上作为会议文件发放。 以农作物秸秆直燃发电项目为例,介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项目资源调查评价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1.

调查评价的原则 (1)调查和评价工作以农作物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厂址所在县(市)级行政区为核心,并涵盖周边半径5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2)秸秆到厂的性能指标要符合秸秆直燃发电工艺对原料的基本和要求; (3)调查评价既包括秸秆资源量,也包括秸秆收储运各环节的成本与价格; (4)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调查测算秸秆收储运各环节的成本与价格; (5)采取尽可能保守的原则调查评价各种秸秆资源量; (6)秸秆资源调查与资源评价工作大部分需要在现场同步进行; (7)调查评价结论要达到编制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原料的基本要求。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2.调查评价的基本方法 中国不同地区县(市)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气候、温度、湿度以及种植习惯,种植品种相差很大;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即使同一县域内,不同乡镇经济发展程度也不相同,这些差异对秸秆资源的可供性,特别是秸秆到厂价格有极大影响。 采取典型调查为主,以点带面的调查方法。 秸秆资源状况和秸秆到厂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必须对调查区域内秸秆资源长期供应中存在的风险、变化趋势等进行调研和分析。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3.调查评价基本参数与概念(1) 4个基本测算参数:实测草谷比、评价草谷比、秸秆资源减量系数和秸秆供应保证系数

实测草谷比:某一农作物品种,当地随机采集的单株秸秆样本(含水15%左右)平均重量与单株该品种粮食平均重量之比。

评价草谷比:根据实测草谷比、地方农业局提供的草谷比经验值及理论草谷比等数据,综合分析确定。评价谷草比是计算秸秆资源总量的基本参数。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秸秆资源减量系数:秸秆资源减量因素包括当地秸秆资源现有各种用途以及因收获方式、气候、湿度等原因造成的收储运秸秆损失,将这些减量因素表示为减量百分数。秸秆资源减量系数=(1-减量百分数),是测算秸秆资源可获得量的基本参数。

秸秆供应保证系数:保证秸秆处于买方市场,使到厂价格稳定的秸秆资源可供应量与可获得总量之比,目前暂设定为0.3。一般来说,秸秆供应保证系数越小,秸秆长期稳定供应越有保证,价格也越稳定。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2) 3个不同层次秸秆资源量:秸秆资源总量、秸秆资源可获得量和秸秆资源可供应量秸秆资源总量:各种农作物年产量与其对应评价草谷比之乘积的总

和。 -目前,我国秸秆资源总量的统计值一般是秸秆资源的理论总量。秸秆资源可获得量:分品种秸秆资源量与对应资源减量系数之积的总和。 -减量系数与当地秸秆的主要用途及难以避免的各种损耗有关。 -对各种减量因素估计不足,预测结果脱离实际,将对未来开发利用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投资收益,产生严重影响。秸秆资源可供应量:秸秆资源可获得量乘以秸秆供应保证系数之积。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3)秸秆到厂价格秸秆到厂价格:按照秸秆直燃发电工艺要求,送到电厂的秸秆价格,一般是由秸秆的价格、秸秆收购价格和收储运价格构成的。 -秸秆的价格:由秸秆的使用价值决定,目前由于大部分农作物秸秆没有任何用途,使用价值几乎为零;随着秸秆被大量应用,其使用价值将上升。 -秸秆收购价格:即农民收集、晾晒、储运秸秆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当地农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秸秆收储运中间环节的价格:由收储运成本费用和必要的利润构成的,随着秸秆越来越成为商品,这部分的价格有下降的趋势。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林业生物质发电资源调查评价,请参考国家林业总局编制的《全国林业生物质资源评价技术指标》 (讨论稿)。

生物质 前期建 燃料

五、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示例1、基本思路①调查地区主要利用玉米、稻谷、小麦、棉花4类农作物秸秆; ②以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作为测算和预测的基础; ③经过现场取样取得实测草谷比,并协商确定评价草谷比; ④经过现场调查,按照保守的原则,确定秸秆减量系数; ⑤目前秸秆供应保证系数一般取0.3。通过以上过程确定评价草谷比、秸秆资源减量系数和秸秆供应保证系数,就可以测算该地区的秸秆资源总量、秸秆资源可获得量和直接燃烧发电用的秸秆资源可供应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0j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