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9庞大的家族教案教学设计(1)

更新时间:2023-04-20 19: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9庞大的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昆虫》中的第1课

本单元是学生对某一类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及从生到死要经历哪些阶段的学习。本课第一个环节通过先观察昆虫,总结特征,掌握昆虫的共同特点;接着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昆虫“庞大”的意义;第二个环节:结合昆虫中数量最多的甲虫及其特征来更深层次的了解昆虫这类生物;第三个环节借助昆虫模型的建构,进一步了解并应用昆虫的特征;最后一个环节:“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活动”,学会描述昆虫的特征,一步步掌握昆虫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利用知识辨别昆虫。

二、学习目标

●能利用描述的方法,明确昆虫的基本特征。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

态特征及现象。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

方面的探究兴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

四、教学准备

昆虫标本昆虫卡片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

(一)体会“庞大”引出课题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庞大的家族”(板书),听到“庞大”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2.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条关于他们的信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50万种动物,而这个家族,占其中的61%,是动物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现在,你知道这个家族的“庞大”指的是什么?

3.提问:你知道它们是哪类动物吗?

4.总结:没错,它们就是(PPT出示):昆虫。

5.引导:这个“庞大的家族”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昆虫。(补充板书:昆虫)

(二)探究昆虫共同特征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知道哪些昆虫?

2.引导:同学们说的这些动物都是昆虫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老师带来的昆虫,你认识他们吗?

3.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昆虫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4. 提问:仔细观察图片,是否每只昆虫都长有你说的这些器官?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共同点吗?

5. 谈话:同意吗?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都有触角(板书),虽然不同昆虫的触角形态各不相同,但数量是一定的,都是?

6. 谈话:没错,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而昆虫的脚称为“足”(板书),请你结合图片或手里的昆虫标本数一数,它们有几只脚?

7. 提问:除此之外,有些昆虫还长有翅膀。通过图片的观察,我们掌握了昆虫

身体上的一些基本特点,想一想,昆虫的这些器官分别长在昆虫身体的哪一部分呢?生长的位置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8. 谈话:为了同学们观察的更仔细,老师为每一组提供了昆虫标本以及一些昆虫模型来帮助你们观察。但昆虫标本体型小,要想观察的够清楚,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9. 活动:用放大镜观察,并请小组进行分享。

10.提问:你观察到昆虫的触角长在它身体的哪个部位?足和翅膀又长在哪个部位呢?

11.提问:昆虫的身体只由这两部分构成吗?

12.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总结,我们发现昆虫的身体由3部分构成:(PPT)从上到下依次是:头、胸、腹。(板书)。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多数有1对或2对翅膀。

(三)学以致用

1.判断:掌握了昆虫的共同特征,请大家判断一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小动物:蜘蛛。它是昆虫吗?

2.分析判断:真会学以致用,蜘蛛不是昆虫。老师这里还带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是昆虫吗?

(PPT出示,学生判断)

3.谈话:毛毛虫是蝴蝶或蛾的幼虫,它的成虫满足昆虫的共同特点,因此它是昆虫。蚕也是蛾的幼虫,因此也是昆虫。

(四)探究甲虫的共有特征

1.谈话导入:昆虫种类繁多,形态不一,但在它们的种群中,有一类昆虫数量最多,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2.提问:不错,就是甲虫,仔细观察这些甲虫,它们和其它的昆虫,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有什么独特的特点吗?

3.总结:观察的可真仔细,甲虫的虫体外表似装甲,因此而得名。甲虫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视频:甲虫展翅)

4.提问:通过视频,你知道了些什么?

5.总结:如果用韦恩图来表示动物、昆虫和甲虫的关系: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昆虫,而昆虫中数量最多的是甲虫。

(五)应用拓展

1.谈话:看来不同的昆虫有着自己不同的形态特点,老师这里想要考考同学们,根据教师描述猜测是什么昆虫。

2活动:你们可真聪明,挑战升级,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些有关昆虫的小卡片,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在活动手册上画出昆虫,并猜测出它的名称,比赛看哪一组最厉害。

六、板书设计

9.庞大的“家族”--------昆虫

头胸1对触角

3对足

多数有1对或2对翅膀

一、选择题

1.一杯水在变凉的过程中,降温速度是()。

A.均匀的

B.先快后慢的

C.先慢后快的

D.没有规律的

2.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

B.全部露出睡面

C.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

D.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

3.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4.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吸热性能是()的快。

A.深色

B.浅色

C.一样快

5.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

A.气冰

B.液冰

C.干冰

6.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A.哺乳

B.寄生

C.找食物

7.下列是胎生动物的是( )。

A.蝴蝶

B.猪

C.金鱼

8.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或一些细小的种子,易于()。

A.动物传播

B.风传播

C.水传播

9.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A.自体传播

B.动物传播

C.风传播

10.蒲公英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A.自体传播

B.动物传播

C.风传播

11.孔雀的求偶方式是()。

A.特殊的声音

B.开屏

C.鲜艳的羽毛

12.下列动物中和蝴蝶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A.兔子

B.青蛙

C.熊猫

13.下列动物中和猫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A.鸭嘴兽

B.狗

C.乌龟

14.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次蜕皮

A.3

B.2

C.4

15.我们知道昆虫利用气管呼吸,蚕的气管在()。

A.口部

B.触角的顶端

C.胸部和腹部两侧

D.头部

二、填空题

16.热在金属中是以________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________方式传递的。17.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18.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______、________作单位。。

19.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________,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_。

20.________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1.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做成的。

22.如图所示,油菜果荚表面并不是光滑的,上面有棱角,有一些花纹,且容易开裂。根据油菜果荚的这种特点,我们知道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是________

23.水流传播的果实特点________。

24.蚕宝宝是从________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

25.蚕茧的形状是________的,大约________厘米长,________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________克。

26.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________。

27.我国西汉时候的张骞打开了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称为________。

28.蚕蜕皮是因为旧皮阻碍了________,它蜕皮后身体长大了,颜色变浅了。29.蚕的一生要脱皮________次。

30.蚕的天敌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

三、判断题

31.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2.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33.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4.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5.油菜、凤仙花、蒲公英都是属于弹射传播。()

36.吃了桑叶的蚕吐的丝质量会好些。

37.蚕宝宝是由蚕卵变来的。

38.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有“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

39.蚕不会生病。

40.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四、解答题

41.设计实验: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42.水有哪几种形态?

43.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44.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45.认真阅读下列表格中的辨认方法,了解辨认蚕蛾的方法。

46.蚕脱皮的时候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解答】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热水变凉的规律。

2.D

解析:D

【解析】【解答】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3.A

解析:A

【解析】【解答】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分析】本题考查冷却后的变化。

4.A

解析:A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和浅色物质的比较。

5.C

解析:C

【解析】【解答】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状态的改变。

6.A

解析:A

【解析】【解答】胎生动物一般哺乳的方法喂养,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不同的动物喂养方式不同,比如人母乳喂养,鸟找食物喂养。

7.B

解析:B

【解析】【解答】A、蝴蝶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B、猪是胎生动物,符合题意。

C、金鱼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卵生动物有:蝴蝶、蜻蜓、鸡、蟾蜍、青蛙等;胎生动物有:山羊、熊猫、猪、牛等。

8.B

解析:B

【解析】【解答】种皮表面有毛,松树、枫树的种皮延伸有翅或羽毛状的附属物,属于风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满足风传播的条件。

9.B

解析:B

【解析】【解答】番茄成熟后掉到地上,遇到牛羊等踩烂后带到附件的草地上,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就会发芽,属于动物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

10.C

解析:C

【解析】【解答】蒲公英成熟后飘散与空中再掉落到土壤中,属于风传播。【分析】本题考查蒲公英散播种子的方式。

11.B

解析:B

【解析】【解答】雄性孔雀通过开屏吸引更多异性的注意力,是孔雀的求偶方式。【分析】本题考查孔雀的求偶方式。

12.B

解析:B

【解析】【解答】青蛙和蝴蝶一样是卵生,而兔子和熊猫是胎生。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3.B

解析:B

【解析】【解答】猫和狗是胎生,乌龟是卵生,而鸭嘴兽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是低等哺乳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4.C

解析:C

【解析】【解答】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15.C

解析:C

【解析】【解答】蚕的气管在胸部和腹部两侧。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气管位置。

二、填空题

16.传导;对流

【解析】【解答】金属属于固体,酒精属于液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

解析:传导;对流

【解析】【解答】金属属于固体,酒精属于液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分析】本题考查对流的定义。

17.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

解析: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8.摄氏度;华氏度

【解析】【解答】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的单位。

解析:摄氏度;华氏度

【解析】【解答】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的单位。

19.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底和侧壁

【解析】【解答】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解析: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底和侧壁

【解析】【解答】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20.云、雾、雨、露、霜、雪、冰

【解析】【解答】云、雾、雨、露、霜、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

解析:云、雾、雨、露、霜、雪、冰

【解析】【解答】云、雾、雨、露、霜、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分析】本题考查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1.物质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就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

解析:物质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就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原理。

22.弹射传播

【解析】【解答】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

【分析】植物的

解析:弹射传播

【解析】【解答】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23.皮厚、易浮于水面漂流

【解析】【解答】皮厚且轻,能浮于水面的易水流传播。【分析】本题考查水流传

播。

解析:皮厚、易浮于水面漂流

【解析】【解答】皮厚且轻,能浮于水面的易水流传播。【分析】本题考查水流传播。

24.头部;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分析】当蚕的头部出现黄点时,表明蚕开始蜕皮,蚕的蜕皮从头部开始蜕皮,直至脱离。

解析:头部;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分析】当蚕的头部出现黄点时,表明蚕开始蜕皮,蚕的蜕皮从头部开始蜕皮,直至脱离。

25.椭圆形;5;3;1.5-2.5

【解析】【解答】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分析】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

解析:椭圆形;5;3;1.5-2.5

【解析】【解答】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分析】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

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26.中国

【解析】【解答】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分析】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

解析:中国

【解析】【解答】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分析】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

27.丝绸之路

【解析】【解答】我国西汉时候的张骞打开了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解析:丝绸之路

【解析】【解答】我国西汉时候的张骞打开了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28.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脱皮前比蜕皮后小。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分析】本题考查蚕脱皮的原因。

解析: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脱皮前比蜕皮后小。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分析】本题考查蚕脱皮的原因。

29.【解析】【解答】蚕的一生要脱皮4次,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蚕长到这时开始吐丝结茧。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一生要脱皮几次。

解析:【解析】【解答】蚕的一生要脱皮4次,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蚕长到这时开始吐丝结茧。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一生要脱皮几次。

30.蚂蚁;蟑螂;老鼠

【解析】【解答】蚕的天敌很多,如:蚂蚁、蟑螂、老鼠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天敌。

解析:蚂蚁;蟑螂;老鼠

【解析】【解答】蚕的天敌很多,如:蚂蚁、蟑螂、老鼠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天敌。

三、判断题

31.正确

【解析】【解答】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分析】本题考查热的

三种传递方式。

32.错误

【解析】【解答】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是无色的气体。【分析】本题考查水蒸气的性质。

33.错误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分析】本题考查热胀冷缩。

34.正确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分析】本题考查热胀的应用。

35.错误

【解析】【解答】油菜、凤仙花属于弹射传播,而蒲公英属于风传播。【分析】本题考查弹射传播。

36.正确

【解析】【解答】吃了桑叶的蚕吐的丝质量会好些。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桑叶是蚕的主食,喂食过桑叶的蚕吐出的蚕丝质量会更好。

37.正确

【解析】【解答】蚕以蚕卵繁殖,蚕宝宝是由蚕卵孵化而来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蚕以蚕卵繁殖。蚕卵刚进化出的蚕叫做蚁蚕,它刚从蚕卵中孵化出来两三个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38.正确

【解析】【解答】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有“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是古代中国文明产物之一,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生产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

39.错误

【解析】【解答】不正确的养殖方式会导致蚕宝宝生病。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当环境不适宜蚕宝宝生活时,蚕宝宝就会生病。

40.正确

【解析】【解答】被称为“纤维皇后”的蚕丝,可以制作服装、服饰品和美术品。

【分析】本题考查蚕丝的美称。

四、解答题

41.①在一根铁丝上分别粘3根火柴。②用酒精灯烤热其中的一端。③观察。实验说明: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解析】【解答】热的传递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分析】本题考查热在固体的传递。

42.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解析】【解答】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分析】本题考查水的三种形态。

43.因为深色物体散热性好。

【解析】【解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散热性好的应用。44.海水和沙滩的吸热性能不同,沙吸热性好,升温快,散热也快;海水吸热性差,升温慢,散热也慢,所以海水中凉快;海滩温度高。

【解析】【解答】海水和沙滩的吸热性能不同,沙吸热性好,升温快,散热也快;海水吸热性差,升温慢,散热也慢,所以海水中凉快;海滩温度高。【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吸热散热性能不同。

翅膀扇得快。

【分析】本题考查辨别蚕蛾的雌雄。

46.不吃也不动;因为它是靠丝固定着周围的物体,才能脱下皮(“衣服”),如果弄断了它身上的丝,它就会因为无法脱皮而死。

【解析】【解答】蚕脱皮的时候不吃也不动。蚕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如果弄断了它身上的丝,它就会因为无法脱皮而死。

【分析】本题考查蚕蜕皮时的注意事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4i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