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实习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30 04: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一 秋季露地花卉识别及不同生态环境对其生长发育的

影响

1.太阳花

科 马齿苋科 属 马齿苋属 拉丁学名 Portulaca grandiflora

产地与分布范围: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大部分生于山坡、田野间。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 、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1年生或多年生肉质草本(市面常见植株为多年生,种子繁殖多为一年生),株高15~20cm。茎细而圆,茎叶肉质,平卧或斜生,节上有丛毛。叶散生或略集生,圆柱形,长1~2.5cm。花顶生,直径2.5~5.5cm,基部有叶状苞片,花瓣颜色鲜艳,有白、黄、红、紫等色。蒴果成熟时盖裂,种子小巧玲珑,银灰色。 园艺品种很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生长习性:性喜欢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阴暗潮湿之处生长不良。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对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特别钟爱。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应用价值:1.药用价值 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 2.染料用途 全草可提取黑色染料。

栽培特点:太阳花的品种较多,通常有妃红、稼红、大红、深红、紫红、白、雪青、淡黄、深黄颜色。它原产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地,我国各地已广泛栽培。楼房居室养牲,利用其耐早耐燥、盐生的特点.盆栽美化居室阳台,窗台.菇茎和托垂于盆外.向阳而开,如锦似绣,中午最盛,一朵朵使劲地张开,尽情地享受太阳给予的温暖,为居室增添无限情趣,别具一格。

繁殖方式:太阳花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自播能力也很强。但随着大量园艺新品种的出现,其种子较难收集到。尤其是重瓣的园艺新品种,花后不结籽。因此,家庭繁殖可采用扦插法。

2.兰花鼠尾草

科 兰科 属 兰属 拉丁学名Cymbidium ssp

产地与分布范围: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因而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全国都有分布,但从数量分布上从南到北依次递减。兰花在中国分布种类最多的是云南、四川和台湾省。 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一般来说,地生兰多生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江苏、安徽、河南等;附生兰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广东、福建、台湾等。

形态特征: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

有关节。花葶侧生或发自假鳞茎基部,直立、外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长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应用:1.观赏 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2.食用 兰花香气清洌、醇正,兰花多用于茶,也可用来熏茶;还可做汤等菜肴。3.药用 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应用于临床内、妇科诸症。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兰花花梗可治恶癣。

生长习性: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栽培特点:分盆,上盆,施肥,浇水,光照,场所,庇荫,防雨。

繁殖方式:兰花常用分株、播种及组织培养繁殖。兰花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

3.花叶络石

科 夹竹桃科 属 络石属 拉丁学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Flame

产地与分布范围:花叶络石可实现长江流域以南露天栽培

形态特征:常绿木质藤蔓植物,茎有不明显皮孔。小枝、嫩叶柄及叶背面被短柔毛,老枝叶无毛。叶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 2-6cm,宽1-3cm。老叶近绿色或淡绿色,第一轮新叶粉红色,少数有2-3对粉红叶,第二至第三对为纯白色叶,在纯白叶与老绿叶间有数对斑状花叶,整株叶色丰富,可谓色彩斑斓。 应用价值:园林应用。

生长习性:花叶络石适宜在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土壤环境中生存,性强健抗病能力强,生长旺盛,类似于中国本土络石,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耐干旱、抗短期洪涝、抗寒能力。其叶色的变化与光照、生长状况相关,艳丽的色彩表现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和旺盛的生长条件。 繁殖栽培:可以在一年中任何季节扦插繁殖,春季与秋季的生根率均可达98%以上,夏季扦插对于部分生长太嫩的枝条易腐烂,但达到半木质化的枝条均可生根成活。此外,花叶络石还可以压条繁殖,一般老枝压条在早春进行,嫩枝压条在夏季,埋土约3cm,节与节间都可生根成一新植株,但压条繁殖的繁殖速率欠快,且用工量大,规模化生产多数难于应用。组织培养法快繁花叶络石技术已经完成,组培过程中即可出现花叶,观赏性状稳定。花叶络石栽培依据其生长与观赏价值双重考虑,可以把种苗生产、植株培育和成品苗木的培育适当区分开来,即在半萌、疏松肥沃的栽培基质等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大量扩繁和前期植株培育,当植株达到20cm长且分枝较多时移入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以达到艳丽的叶色。

4.石蒜

科 石蒜科 属 石蒜属 拉丁学名 Lycoris radiata 产地分布:原产地:东亚的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等地。 国内分布:中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有野生种群,国内园林中多有栽培。 国外分布: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分布。

观赏地:国内主要有中国云南大理、丽江以及台湾太鲁阁、马祖,国外主要有日本日高等地。

形态特点:叶丛生,带形,长14–30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全缘,花茎先叶抽出,中央空心,高20–4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4–6朵;苞片披针形,膜质;花被6裂,鲜红色或有白色边,2轮排列,狭倒披针形,长2.5–3厘米,无香气,边缘皱缩,向后反卷,花被管长4–6毫米,喉部有鳞片;雄蕊和雌蕊远伸出花被裂片之外;雄蕊6枚;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背裂 种子多数。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鳞茎肥大,宽椭圆形,鳞皮膜质,黑褐色,内为乳白色,直径2–4

厘米,基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表面由2~3层黑棕色干枯膜质鳞片包被,内部有10多层白色富粘性的肉质鳞片,生于短缩的鳞茎盘上,中心有黄白色的芽。

应用价值:园林中可做林下地被花卉,花境丛植或山石间自然式栽植。因其开花时光叶,所以应与其他较耐阴的草本植物搭配为好。

生长习性:红花石蒜喜阳光、潮湿环境,但也能耐半阴和干旱环境,稍耐寒,生命力颇强,对土壤也无严格要求,如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则花朵格外繁盛。

栽培与繁殖方式:把主球四周的小鳞茎剥下进行繁殖。将主球的残根修掉,晒两天,待伤口干燥后即可栽种。

5.桂花

科 木樨科 属 木樨属 拉丁学名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

产地与分布:园林桂花原产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中国西南部、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

生桂花生长,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形态特征: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应用:药用 膳食 园林。

生长习性: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因此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均可露地越冬。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桂花性好湿润,切忌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栽培与繁殖:应选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阴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选在通风、排水良好且温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阴环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球,以确保成活率。繁殖有压条法,扦插法,嫁接法,播种法。

6.柳叶马鞭草

科 马鞭草科 属 马鞭草属 学名Verbena bonariensis 地理分布: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

形态特征:柳叶马鞭草,多年生草本。株高100~150厘米。聚伞花序,小筒状花着生于花茎顶部,紫红色或淡紫色。叶为柳叶形,十字对生,初期叶为椭圆形边缘略有缺刻,花茎抽高后的叶转为细长型如柳叶状边缘仍有尖缺刻,茎为正方形,全株有纤毛,花期5-9月。在野地里会与一些同属花为穗状的马鞭草科植物杂交,所以常有一些花序介于聚伞与穗状的中间型态植株出现。

应用:柳叶马鞭草在景观布置中应用很广,由于其片植效果极其壮观,常常被用于疏林下、植物园和别墅区的景观布置,开花季节犹如一片粉紫色的云霞,令人震撼。在庭院绿化中,柳叶马鞭草可以沿路带状栽植,分隔庭院空间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路边风景,在柳叶马鞭草下层可配置美丽月见草、紫花地丁、花叶八宝景天等,效果会更好。另也外常有人将柳叶马鞭草误以为是可食用的香料植物,那是因为与香料植物柠檬马鞭草名称很接近的关系,在此要提醒柳叶马鞭草不是香料植物没有食用价值,纯粹是观赏作物喔!

生长习性:柳叶马鞭草性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20~30℃,不耐寒,10℃以下,生长较迟缓,在全日照的环境下生长为佳,如果在日照不足的环境下栽培会生长不良,全年皆可开花,花期长,观赏价值高,以春、夏、秋开花较佳,冬天则较差或不开花,对土壤选择不苛,排水良好即可,耐旱能力强,需水量中等。

繁殖与栽培:柳叶马鞭草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及切根分株,采用春季播种开花观赏时间最长。柳叶马鞭草种子每克约4000粒,发芽率约85%。种子发芽适温20℃~25℃,播后10天~15天发芽,整个穴盘育苗周期为40天~45天,1月播种为好,从播种到开花需要3个月到4个月(1月~3月低温条件下播种育苗,播种到开花则需要4个~5个月)。育苗通常采用200孔穴盘育苗,便于移栽定植,介质可采用丹麦品氏托普进口草炭土确保苗壮整齐快速。播后45天、真叶达到2对~3对且根系成团时方可移栽。穴盘苗不建议直接下地,因为直接下地初期长速慢,死亡率较高,一般先移到9cm~12cm的营养钵生长2个月后再定植效果最佳。

7.皇帝菊

科属:菊科 腊菊属 学名:Melampodium paludosum 产地分布:原产地为中美洲

形态特点:花期从春至秋季.盆栽效果好。花径2.5厘米左右,多花繁茂的菊状黄花,组成了绚丽的花冠。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生长表现极佳。

应用价值:景观应用,花坛栽培、组合盆栽,亦是花境的好材料。

生长习性:耐热、耐湿,稍具耐旱性,但水分仍须持续适量供应,如果土壤过湿,会使下叶萎黄、生长衰弱。 栽培与繁殖:

播种法;皇帝菊播种容易,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试着自行采集种子。

种子嫌旋光性,自生能力强,成熟种子落地能自然发芽成长,可直播,发芽适温15-20℃。

8.吉祥草

科属 百合科 吉祥草属 拉丁学名 Reineckia carnea (Andr.) Kunth

栽培与分布: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在中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秦岭以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株高约20厘米,地下根茎匍匐,节处生根,叶呈带状披针形,端渐尖,花葶抽于叶丛,花内白色外紫红色,稍有芳香,花期8-9月。叶绿,丛生,宽线形,中脉下凹,尾端渐尖;茎呈匍匐根状,节端生根;花期9-10月,花淡紫色,直立,顶生穗状花序;果鲜红色,球形。[1]

茎粗2-3毫米,蔓延于地面,逐年向前延长或发出新枝,每节上有一残存的叶鞘,顶端的叶簇由于茎的连续生长,有时似长在茎的中部,两叶簇间可相距几厘米至10多厘米。叶每簇有4-8枚,条形至披针形,长10-38厘米,宽0.5-3.5厘米,先端渐尖,向下渐狭成柄,深绿色。花葶长5-15厘米;穗状花序长2-6.5厘米,上部的花有时仅具雄蕊;苞片长5-7毫米;花芳香,粉红色;裂片矩圆形,长5-7毫米,先端钝,稍肉质;雄蕊短于花柱,花丝丝状,花药近矩圆形,两端微凹,长2-2.5毫米;子房长3毫米,花柱丝状。浆果直径6-10毫米,熟时鲜红色。花果期7-11月。

应用:园林价值,吉祥草植株造型优美,叶色翠绿,耐寒、耐阴,装入金鱼缸或其他玻璃器皿中进行水养栽培,摆放于吧台、茶几上,不失为一种精致、高雅的艺术品,亦可陶冶情操,放松心情。药用价值,吉祥草味苦,性平。有润肺止咳、固肾、接骨之功效。

生长习性: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耐阴,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以排水良好肥沃壤土为宜。多生于阴湿山坡、山谷或密林下,海拔170-3200米。

栽培与繁殖:吉祥草繁殖多采用分株法。一般在三月萌发前进行,盆栽时,每丛三至五株么可用腐叶土两份、园土和沙土各一份配置盆土。吉祥草长势强壮在全日照鶮浓荫处均可生长,以半阴和湿润处为佳。光照过强时叶子不绿泛黄,太阴则生长细弱不易开花。土壤果敢或空气干燥时,叶尖容易焦枯,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空气干燥时要注意喷水,夏季要避免强光直射。待新叶发出后每月施一次粪肥。可使其生长更加茂盛。如环境太阴则需要半月左右放室外有光的地方养一段时间后在植入室内。

9.蜀葵

科属 锦葵科 蜀葵属 拉丁学名 Althaea rosea (Linn.)Cavan. 产地分布:原产中国,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地区均有分布。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

长约5毫米,果时延长至1-2.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0毫米,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厘米,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厘米,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厘米,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厘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花药黄色;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厘米,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毫米,具纵槽。花期2-8月。

根系发达,茎直立挺拔,下部木质化,高可达3米,全株被毛。叶互生,叶片粗糙而皱,圆心脏形,3~7个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钝齿,具长柄,一般长6~25厘米。托叶2~3枚,离生。

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9枚,阔披针形,基部联合,附着于萼筒外。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冠直径6~13厘米,有紫、紫红、粉红、淡红、紫黑、黄、白等色,还有边缘不同色的复色种。花瓣5枚或更多,倒卵形,边缘波状而皱或

齿裂,单瓣、半重瓣至重瓣。雄蕊多数,花药联合成筒状并包围花柱,花柱线形,突出于雄蕊之上。果实扁圆形,种子肾形,背部边缘竖起如鸡冠状,侧面有斜纹,种子千粒重9.2克左右。

应用:宜于种植在建筑物旁、假山旁或点缀花坛、草坪,成列或成丛种植。矮生品种可作盆花栽培,陈列于门前,不宜久置室内。也可剪取作切花,供瓶插或作花篮、花束等用。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镇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咳利尿之功效。从花中提取的花青素,可为食品的着色剂[6] 。全草入药,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茎皮含纤维可代麻用。世界各国均有栽培供观赏用。 生活习性:蜀葵耐寒,喜阳光,耐半阴,但忌涝。耐盐碱能力强,在含盐0.6%的土壤中仍能生长。 栽培与繁殖:蜀葵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也可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 10.月季

科属 蔷薇科 蔷薇属 拉丁学名 Rosa chinensis Jacq.

产地分布: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和甘肃等省

的山区,尤以上海、南京、常州、天津、郑州和北京等市种植最多。

形态特点:月季花是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粗壮,圆柱形,近无毛,有短粗的钩状皮刺。小叶3-5,稀7,连叶柄长5-11厘米,小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近无毛,上面暗绿色,常带光泽,下面颜色较浅,顶生小叶片有柄,

侧生小叶片近无柄,总叶柄较长,有散生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仅顶端分离部分成耳状,边缘常有腺毛。

应用:园林绿化 环保作用 药用价值

生长习性:月季对气候、土壤要求虽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微

酸性、排水良好的的壤土较为适宜。性喜温暖、日照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大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天为15-26℃,晚上为10-15℃。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有的品种能耐-15℃的低温和耐35℃的高温;夏季温度持续30℃以上时,即进入半休眠,植株生长不良,虽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无光泽,失去观赏价值。

栽培与繁殖:用播种、分株、扦插、压条等法,而以播种为主。播前将种子进行80天左右的层积处理;春播后出芽很快。亦可在播前用温水浸种1昼夜,播后约1个月可出芽。在华北一年生幼苗应覆土防寒过冬,第二年冬仍需适当保护。实生苗一般3年后可以开花。移栽一般在春季芽未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需适当带土球,以保证成活。

11.一串红

科属 唇形科 鼠尾草属 拉丁学名 Salvia splendens Ker-Gawler 产地分布:原产地在巴西,中国各地庭园中广泛栽培。

生态特点:亚灌木状草本,高可达90厘米。茎钝四稜形,具浅槽,无毛。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2.5-7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圆形,稀钝,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较淡,两面无毛,下面具腺点;茎生叶叶柄长3-4.5厘米,无毛。轮伞花序2-6花,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花序长达20厘米或以上;苞片卵圆形,红色,大,在花开前包裹着花蕾,先端尾状渐尖;花梗长4-7毫米,密被染红的具腺柔毛,花序轴被微柔

毛。花萼钟形,红色,开花时长约1.6厘米,花后增大达2厘米,外面沿脉上被染红的具腺柔毛,内面在上半部被微硬伏毛,二唇形,唇裂达花萼长1/3,上唇三角状卵圆形,长5-6毫米,宽10毫米,先端具小尖头,下唇比上唇略长,深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

花冠红色,长4-4.2厘米,外被微柔毛,内面无毛,冠筒筒状,直伸,在喉部略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略内弯,长圆形,长8-9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微缺,下唇比上唇短,3裂,中裂片半圆形,侧裂片长卵圆形,比中裂片长。能育雄蕊2,近外伸,花丝长约5毫米,药隔长约1.3厘米,近伸直,上下臂近等长,上臂药室发育,下臂药室不育,下臂粗大,不联合。退化雄蕊短小。花柱与花冠近相等,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较长。花盘等大。小坚果椭圆形,长约3.5毫米,暗褐色,顶端具不规则极少数的绉折突起,边缘或稜具狭翅,光滑。

应用:观赏价值 一串红常用红花品种,秋高气爽之际,花朵繁密,色彩艳丽。常用作花丛花坛的主体材料。也可植于带状花坛或自然式纯植于林缘.常与浅黄色美人蕉、矮万寿菊、浅蓝或水粉色水牡丹、翠菊、矮霍香蓟等配合布置。一串红矮生品种更宜用于花坛,白花品种除与红花品种配合观赏效果较好外。一般白花、紫花品种的观赏价值不及红花品种。 生长习性:喜阳,也耐半阴,一串红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而对用甲基溴化物处理土壤和碱性土壤反应非常敏感,适宜于pH5.5—6.0的土壤中生长。耐寒性差,生长适温20-25摄氏度。15摄氏度以下停止生长,10摄氏度以下叶片枯黄脱落。

栽培繁殖:一串红采用播种或杆插法繁殖,以播种较多。华北地区播种季节不限,其余地区以春季为宜。一串红花期较迟,春播者9~10月开花,如要使花期提前或采收种子,应在3月初将种子播于温室或温床。播种床内施以少量基肥,将床面平整并浇透水,水渗后播种,覆一层薄土,播种后8~10天种子萌发。生长约100天开花,花期约两个月。杆插多用嫩枝,以3~5月或9~10月较为适宜,结合摘顶芽进行。

12.红花酢浆草

科属 酢浆草科 酢浆草属 拉丁学名 Oxalis corymbosa DC

产地分布:河北、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和云南等地。原产南美热带。

形态特点:多年生直立草本。无地上茎,地下部分有球状鳞茎,外层鳞片膜质,褐色,背具3条肋状纵脉,被长缘毛,内层鳞片呈三角形,无毛。叶基生;叶柄长5-30厘米或更长,被毛;小叶3,扁圆状倒心形,长1-4厘米,宽1.5-6厘米,顶端凹入,两侧角圆形,基部宽楔形,表面绿色,被毛或近无毛;背面浅绿色,通常两面或有时仅边缘有干后呈棕黑色的小腺体,背面尤甚并被疏毛;托叶长圆形,顶部狭尖,与叶柄基部合生。总花梗基生,二歧聚伞花序,通常排列成伞形花序式,总花梗长10-40厘米或更长,被毛;花梗、苞片、萼片均被毛;花梗长5-25毫米,每花梗有披针形干膜质苞片2枚;萼片5,披针形,长约4-7毫米,先端有暗红色长圆形的小腺体2枚,顶部腹面被疏柔毛;花瓣5,倒心形,长1.5-2厘米,为萼长的2-4倍,淡紫色至紫红色,基部颜色较深;雄蕊10枚,长的5枚超出花柱,另5枚长至子房中部,花丝被长柔毛;子房5室,花柱5,被锈色长柔毛,柱头浅2裂。花、果期3-12月。

应用价值:观赏价值,园林中广泛种植,既可以布置于花 坛、花境,又适于大片栽植作为地被植物和隙地丛植,还是盆栽的良好材料。药用价值,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调经。用于肾盂肾炎,痢疾,水泻,咽炎,牙痛,淋浊,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痈疮,烧烫伤。

生活习性: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华北地区冬季需进温室栽培,长江以南,可露地越立,喜阴湿环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一般园土均可生长,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生长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在阳光极好时,容易开放。

栽培繁殖:红花酢浆草在滕州市未发现结实现象,球茎繁殖和分株繁殖是主要繁殖方式。花酢浆草生长迅速,每株当年可繁殖3~9棵小苗。栽植时一般采用品字形穴栽,株行距25×35厘米。用小铲子挖深8~10厘米的穴,根据鳞茎大小,每穴放4~6株,并覆土3~4厘米,注意将叶片露出土面。当然也可采用沟栽的方法,株行距一般为15~30厘米,栽植2~3天后浇水,以防鳞茎腐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e1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