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品入库验收和在库养护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3-05-18 22: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药品入库验收和在库养护的问题

【摘要】关于如何做好药品入库验收和在库养护的原因,关于如何做好药品入库验收和在库养护的相关知识。

经发现,部分企业药品入库验收和在库养护管理工作形同虚设。比如,有些企业的入库验收只停留在数量验收和外包装验收层次上,没有拆开包装抽查药品外观质量;有的企业一天就检查完全部库存药品,而且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针对此现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几年来工作实践和体会,就药品入库验收和在库养护管理工作,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药品入库,药品养护

药品入库验收管理

一、入库验收主要内容

入库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数量验收、包装质量验收和外观质量验收三方面。

1)数量验收 检查来货与入库通知单上所列的供货单位、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及数量是否相符,若有不符或破损应做好原始记录,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查明原因,以便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质量验收 外观质量验收(直觉判断法) 主要检查项目有:看药品外观有无变形、开裂、熔(溶)化、变色、结块、沉淀、混浊、霉变、污染、挥发等异状;嗅药品有无异味、串味;听药品包装内有无异常撞击声;用手触摸,感觉药品的干软、黏结、滑腻程度,经过看、触、听、嗅、尝等外观检查手段,发现异状则应拒收该批药品。

3)包装质量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法定的包装标识、标签、说明书、合格证、封口签、封口胶条、瓶口严密程度、内外包装是否一致等。外观质量验收内容把握好以下要点:

3.1片剂、胶囊剂、滴丸剂主要是:色泽、麻面、斑点、松片、黑点、色点、粉尘、漏药、变形等。

3.2注射剂、滴眼剂主要是:色泽、结晶析出、混浊沉淀、粘液溶化、黑点、长霉、澄明度(白点、白块、玻璃、纤维)等。

3.3喷雾剂、酊水剂、糖浆剂、散剂、冲剂、软膏剂、栓剂主要是:结晶析出、

混浊沉淀、异臭、霉变、破漏、澄清度、异物、酸败、溶解结块、风化等。

3.4中药材(饮片)主要是:性状、掺伪、掺杂、虫蛀、发霉、走油等。

4)质量验收不合格,不准入库。不合格品要有明显红色标记。

5)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的验收按规定执行。

二、入库验收操作程序

验收员到待验库(区)依据法定标准、合同条款及有关随货凭证对到货药品进行逐批验收,验收完后合格的填入库通知单,通知仓管员入合格品库;发现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不合格的,填不合格药品确认报告单(一式四联),报质管部门确认并签意见后,流转仓储、业务等部门处理;有疑问的报质管部门检验(可以自检也可以委托药检所检验),然后规范、完整、真实地做好入库验收记录。

药品在库养护管理

一、在库养护主要内容

1)储存的药品,应有效期标志。对近效期药品,应按每月填报效期报表。

2)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离墙、屋顶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 。

3)药品储存应实行色标管理。色标应按如下规定:待验药品区和退货药品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区、零货称取区和待发药品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区为红色。

4)对销后退回的药品,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存放于退货区,由专人保管并作好退货记录。经验收合格的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方可存入合格药品库(区);不合格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放入不合格药品库(区)。退货记录应保存3年。

5)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库(区),并有明显标志。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6)养护员在质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具体负责在库药品的养护和外观质量、包装质量检查工作,同时对保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如“指导并配合保管人员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指导保管人员依据分类储存的要求、贮存条件,结合库房实际情况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

7)养护人员对库存药品应依据季节、天气及药品有效期、储存期长短,定期进行

循环质量检查,一般品种每季检查一次,易变质品种、储存期长的药品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8)在质量检查中,对下列情况应有计划的抽样送验:易变质的品种;已发现不合格品种的相邻批号药品;储存二年以上的品种;近失效期(使用期)和厂方负责期的品种;退货退回的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库存品种,其它认为需要抽验的品种等。

9)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企业应结合仓储管理的实际,本着"以保证药品质量为前提,以服务业务经营需要为目标"的原则,针对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养护档案。药品养护档案是在一定的经营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连续观察与监控,总结养护经验,改进养护方法,积累技术资料的管理手段。其内容包括药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观察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追踪记录、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药品养护档案的品种应根据业务经营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一般应按年度调整确定。

二、在库养护操作程序

养护人员定期循环检查在库(柜)药品的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检查合格的允许继续销售,发现外观不合格的及时填停售通知单转质管部门确认签意见后再流转到仓储、业务部门处理,同时仓储部门的不合格品保管员凭流转过来的停售通知单,把不合格品转入不合格品库(区);对有疑问的药品,挂停售牌、填停售通知单转质管、仓储、业务部门,同时填药品复验单,转质管部门检验(可以自检也可以委托当地药检所检验,检验合格的办理解除停售手续,不合格的通知仓储从合格品库转入不合格品库,最后做好库存药品养护检查记录。

【参考文献】[1]杨世民主编.药事管理学[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04:68

[2]赵葆主编.GSP实战教程[M].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

社,2003:89~9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qn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