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年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学生版

更新时间:2023-09-01 00: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

笑一笑,想一想: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一、学习目标

归纳并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升古文阅读的能力

二、考点解析

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2013年江苏考试说明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

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检查意思是否合情合理。

第四步:总结“规律”,巧妙断句。

从实践中总结规律

例1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不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

译文:

例2、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译文:

规律一: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3、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文:

规律二: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1)句首语气词 :

如 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 ,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

(3)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如 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牛刀小试:

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译文:

例4、

上 常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通否)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 。

译文:

规律三: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 常常用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例5、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译文:

规律四:

例6.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译文:

规律五:

牛刀小试:

1.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译文:

2.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民 而 告 者 也。

译文:

总结:

规律六:

固定结构,如

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例如

“何 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 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 是 ”(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 抑亦 ”(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 乎”(不亦说乎?);

“何 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 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 欤”(可得闻欤?);

“得无 乎”(得无异乎?)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找虚词,定句读。

3.对话,引文定句读。

4.据修辞,定句读。

5.借助特殊句式及固定结构,定句读。 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运用

实战演练:

1、

秦 以 攻 取 之 外 小 则 获 邑 大 则 得 城 较 秦 之 所 得 与 战 胜 而 得 者 其 实 百 倍 诸 侯 之 所 亡 与 战 败 而 亡 者 其 实 亦 百 倍 则 秦 国 之 所 大 欲 诸 侯 之 所 大 患 固 不 在 战 矣 (苏洵《六国论》)

译文:

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 2007北京卷)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资治通鉴〃唐纪八》

译文:

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刘向新序。节士第七》)

译文:

链接江苏高考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2008江苏卷6分,限6处)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09江苏卷6分,限6处)

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

译文:

3.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2010江苏卷6分,限6处)

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 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駰、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 专 门 之 攻 习 犹 未 达 古 人 之 精 微 况 泛 览 所 及 爱 憎 由 己耶 夫 不 传 者 有 部 目 空 存 之 慨 其 传 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节选自《文史通义》)

译文:

4.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2011江苏卷6分,限6处)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 班 固 不 讥 文 帝 之 远 贤 痛 贾 生 之 不 用 但 谓 其 天 年 早 终 且 谊 以 失 志 忧 伤 而横 夭 岂 曰 天 年 乎 则 固 之 善 志 逮 与 《 春 秋 》 褒 贬 万 一 矣。

译文: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2012江苏卷6分,限6处)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 素 波 而 傍 流 干 青 云 而 直 上 语 时 事 则 指 而 可 想 论 怀 抱 则 旷 而且 真 自 非 大 贤 笃 志 与 道 污 隆 孰 能 如 此 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

译文:

6.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2013江苏卷6分,限6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后,天 下 争 于 战 国 贵 诈 力 而 贱 仁 义 先 富 有 而 后 推 让 故 庶 人 之 富 者 或 累 巨 万 而 贫 者 或 不 厌 糟 糠 有 国 强 者 或 并 群 小 以 臣 诸 侯 而 弱 国 或 绝 祀 而 灭 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译文:

断句口诀:

联系全文前后看,细分辨。

紧紧抓住 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修辞提供好条件。

掌握住, 莫拆散。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附:

2008江苏卷

2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2分)

2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分)

2009江苏卷

20.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3分)

21.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新序》的作者?(1分)

2010江苏卷

20.“四部”是我国占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2分)

2l.《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2分)

2011江苏卷

20.说说文中班固与欧阳修对贾谊之死的不同论断。(2分)

2l.何谓“春秋笔法”?(2分)

2012江苏卷

20.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分)

2l.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分)

2013江苏卷

20. 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 (2分)

21. 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15个字。 (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1o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