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更新时间:2024-01-28 00: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考点视角】 1.熟悉中考断句考题类型和特点; 2.正确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3.通过朗读节奏划分,帮助理解文言文内容,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 【案例导学】 案例: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2006年江西)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思路点拨〗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正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正确)的。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这是一道主观题。 我们平时说话、读文章时往往会在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有时还会在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如“吴承恩的《西游记》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主语部分,“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是谓语部分,在这两者之间要作停顿。古人说话也是如此,“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这一个句子可分为两部分,“落笔”是主语部分,指苏东坡一挥而就的诗文,“辄为人所传诵”是谓语部分。 〖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变式训练〗 1.请在划线句子的适当位置加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每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 2.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在其后面画“√”。 (1)前后类/如此( ) (2)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 3.下面句子朗朗节奏划分正确是一项

是………………………………………( ) A.一日/与??论/文及坡 B.汝/记吾言 C.禁愈严/而传愈/多 D.海外/诗盛行 4.下面句子朗朗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是………………………………………( ) A.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B.便/自觉气索 C.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D.而人/或谓/之不韵 〖解后交流〗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是一首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的口诀。下面祥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 (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通常情况下,文言句子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相似,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成分构成,朗读时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 例1: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后生”主语,“不复有”谓语,“言欧公者”宾语,停顿两次。 例2:苟全?M性命?M于乱世 “于乱世”是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 (三)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遇上表示假设、转折等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或句首发语词,如“盖”“夫”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停顿。 例3:向?M吾不为斯役 “向”表示假设,翻译成假使、如果等。 例4:禁愈严?M而传愈多 “而”表示转折,翻译成可是、但是等。 例5:故?M为之说 “故”表示总结性词语,翻译成所以、因此等。 例6: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盖”句首发语词,表示引出议论。 (四)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例7:可/以一战 “可以”,古代是表示两个单音节词:“可”+“以”,意思是“可以凭借(这一点)”,而现代汉语表示一个词,“允许”的意思。 例8: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 (五)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准保没错,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 例9:一日/与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论文/及坡 “一日”后面省略了“欧阳公”字。 例10:余闻之也/久矣 语气词“也”表示提示,让读者换一口气来读。 例11:悍吏之/来吾乡 “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结构助词,表示舒缓语气。 (六)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代汉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的词语,我们要加以分辨,在这些专有名词的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 例12:士大夫/不能诵坡诗 “士大夫”是专有名词,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 这里只总结出了朗读停顿节奏划分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仅凭这些方法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整体感知全文,多读、多品、多悟,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又加上我们掌握的基本技巧,中考划分节奏定能胜利过关。 【课后巩固】 曾子①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 说苑》)(2007年济宁) [注释:①曾子:名参。②致邑:给一座城。]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一处停顿。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2.下面给“曾子衣敝衣以耕”划分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衣敝衣/以耕 B.曾子衣/敝衣/以耕 C.曾子/衣敝/衣以耕 D.曾子/衣敝衣以/耕 3.下面的划分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能勿畏乎? B.先生/非求于人 C.受人者/畏人 D.请以/此修衣 4.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⑴普君/使人往/致邑焉( ) ⑵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5.请为下面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两处)。 反复往又不受。 6.(创新题)“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这个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吗?为什么?

附: 答案 〖变式训练〗答案: 1.每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2.⑵(√) 3.B 4.D 〖课后巩固〗答案:1.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2.A 3.D 4.⑴(√) ⑵(×) 5.反,复往,又不受。 6.不正确。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后面往往要分开,主语与谓语应该分开。“纵”表示假设,“子”是主语,“有赐”是谓语,所以应该在“纵”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和“之”之间断开,也可以在“子”和“有赐”之间断开,“有”和“赐”是决不能分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dn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