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学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

更新时间:2024-02-01 20: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贵州财经学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

来源:贵州日报

4月5日,经过教育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和投票,教育部正式同意贵州财经学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从此跨入一个新的里程--办一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回顾贵州财经学院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有一条脊梁一直挺立,那就是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这些镌刻在贵州财经大学发展史上的贵财精神已化作每一个贵财人的不朽脊梁,支撑着贵财人不断前行,追求更为高远的目标。

从建大楼到引大师

198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处理专业年轻的工学硕士陈建中提着行李,拿着报到证,站在当时位于贵阳市河滨公园旁的贵州财经学院校门外,看着门内逼仄的校园,他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是大学吗?

几十亩地,学生仅千余人,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1998年在教育部对该校进行的本科办学评估中被亮了黄牌,专家组认为财院基本不具备本科办学条件,学校面临摘牌的危险。如今已是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的陈建中回忆:\当时,近半教职工纷纷出走、自谋出路,因此缔造了'珠三角财院神话'--珠三角90%以上的证券公司老总均为贵州财院那次出走的老师。留下来的教师走上了一条前途未卜、笃志办学的道路。\

2001年1月16日,刚调任贵州财经学院院长的陈厚义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虽然此前他已对学校的条件有所了解,但那个与一名副院长共用的不足十平方米、仍然靠老铁炉子取暖的办公室,还是让他倍感沉重。很快,抓紧建设北校区(即鹿冲关校区)的工作开始提上财院的议事日程并迅速开始实施。

2001年9月1日,被戏称为\希望小学\的北校区仅有的5栋教学和学生宿舍楼前的篮球场上,新校区第一个开学典礼如期举行,陈厚义院长向新生郑重许下承诺:将投入1亿元加快建设北校区,等你们毕业的时候,这里将会变成一个美丽的校园!台下的师生一下炸开了锅,见惯了拥挤的校园,听惯了院领导自揭家底,1亿元的承诺无异于天方夜谭。

2002年8月,贵州财院实现了整体北迁的目标,至2005年,总投资4.2亿元,占地500余亩的新校园呈现在众人面前,陈厚义没有食言。199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校党政办主任周杰回忆起2002年他的同窗好友回校参观时,看着坐落在美丽的环城林带旁空气清爽、环境幽雅、校舍宽敞的校园,不停地感叹:\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厚义说:\我们评价一所大学是否优秀,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要看它有多少大师,但是没有大楼就留不住大师,就招不到好学生,因此财院一直在走一条从大楼到大师之路。\

随着鹿冲关校区的快速建设,贵州财院提出的\筑巢引凤\工程初显成效,2003年,博士全面流失后的财院成功从外地引进1名博士,博士缪坤和到贵阳的那天,陈厚义很隆重地回家换上正装到机场迎接。缪博士进校后,只要他提出想见院长,陈厚义再忙也会把时间挤出来。2005年以后,由于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学校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一大批博士开始陆续涌入财院,随着博士进校,贵州财院的人才结构、层次得以迅速改善和提升。

五年来,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投入达1200多万元,用于人才引进的费用近7000万元,同时,院领导率先垂范,百忙之中带头攻读博士学位,带动了一大批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和学科深造。目前,学校的生师比达到13.4:1,728名专

任教师中,6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79人,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46人。

2009年12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在花溪建设高校聚集区的重大决策。建更好的大楼、引(育)更多的大师成为贵州财院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2011年1月20日,财院花溪新校区场地平整工程按原定计划举行开工仪式。此前,一场贵阳罕见的大雪将通往新校区的道路阻断,场地上的雪没过小腿肚,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对如期开工都不抱希望了,但当他们向学校领导汇报后,得到的回复是克服一切困难如期开工。

当时任花溪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周杰清楚地记得,20日当天早上8点他和3位同事从鹿冲关校区出发前往开工仪式现场,一路靠人在车前铲雪开路,在新校区入口处的思雅河上,车子因为打滑险些掉进河里,大冷天,一行人吓出一身汗。下午,开工仪式顺利举行,这一切让花溪区政府相关领导对贵州财院、对贵财人顿生敬意,当场表态尽最大努力配合该校新校区建设。

当年10月8日,贵州财院花溪新校区首期15万平方米校舍落成,迎来了4000名新生入住,成为首家入驻花溪高校聚集区的高校,创造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入使用的\贵财速度\。今后新校区将建成占地总面积2000余亩、教学环境用地2800亩、建筑总面积将达到60余万平方米、各类体育运动场馆齐备的一个教学条件完备、环境整洁美丽的校园,成为吸引高水平教师和高素质学生的\凤巢\。

唯创新以强校铸才

追忆往昔,在贵州改革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贵财人都在用自己创造性的思辨精神和研究成果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智力支持--

1984年,组织学者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交多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出版《贫困与思考》等有分量的理论专集,在省内乃至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1988年,组织团队为胡锦涛同志亲自提倡建立的毕节扶贫开发试验区、安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发展改革试验区提供了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意见,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这些调研成果成为科学发展观早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学校主办的\贵州现象'与贵州发展\学术研讨会开创了多学科、多角度研究贵州的贫困与发展问题的模式,开展了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富饶的贫困\和\贵州现象\大讨论,引起了中央决策部门对贵州发展的高度重视,为中央出台大连、深圳等四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的政策起到了促动作用;

2003年,学校参与了国务院试点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制定,给全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被誉为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贵州证据\;

今年,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2号文件,学校再度主动领题,组织一系列专家论坛,2月25日,学校联手主流媒体主办的新\贵州现象\与贵州更好更快发展问题研讨会以国务院2号文件给贵州发展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基础,从多学科、多方位、多角度,围绕当年\贵州现象\作分析思考,并对新\贵州现象\展开讨论。4月6日,学校再度联合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贵州日报举办\财经高端

论坛\特别活动\新定位、谋发展、促跨越\,深入分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及其实施路径。

近10年来,学校主动参与贵州省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研究,承担了一批服务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参与了大量贵州省和部分地、州、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多项规划研究和编制成果被纳入政府决策,学校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被聘为省委、省政府、各地州市和业务厅局的重大问题咨询专家和经济顾问。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明晰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建设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西部地区高水平财经大学;凝炼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锻铸\儒魂商才\,即从专才培养逐步向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高素质复合型博雅之才转变;确立了学科发展定位--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和特色,文、法、理、工、教等多学科融合交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定了自己的服务定位--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始终是贵州财院坚守不二的办校法则,创新则是贯穿其中的灵魂所在。

该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推行教师挂牌上课制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跃升。\十一五\以来,学校实施的\基础课建设行动计划\推动重点课程、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同时通过开展教学评比活动,举办探索未来高等教育模式的实验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该校课程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目前,该校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得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在贵州财院,学生不用走出校园就可进行模拟证券交易、投融资项目操作等,整个操作过程完全按照现实中的规则、程序严格执行,只是,这些交易涉及的货币来自实验室的虚拟货币,就如真人版\大富翁\游戏,与游戏不同的是参与者需要从中分析、总结盈亏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实战做好铺垫,为现实经济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这就是贵州财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进一步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搭建的\认知与验证\、\综合与仿真\、\研究与设计\三个层次组成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成为该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2007年该实验室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贵州财院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理论前沿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2007-2011年,学校各类科研经费累计达到6100.93万元,年均达1220.19万元。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44项。同期,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3部,发表学术论文3146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5项,其中,有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 今后,贵州财经大学将围绕\欠发达地区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这一科研主攻方向,在\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山地经济与生态建设研究\、\农村金融研究\等方面着力提升科研实力,打造学科特色,提高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主题下大力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打造有影响力的研究基地,努力形成有特色的高水平系列研究成果;同时继续致力于大力拓展社会服务渠道,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

负重致远评估路

1月13日早9点半,离农历壬辰年新年还有10天,辽宁省沈阳市某酒店房间内,贵州财经学院党委书记修耀华、院长陈厚义等人静静的各自端坐房间一角,等候贵州财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的投票结果。屋子里只有偶尔有人端杯子喝茶的声音,空气仿佛凝固般。陪同前往的处长们偶尔过去看看,\感觉透不过气来,气氛太紧张。\

时钟接近十点,不知是谁的电话响起,一下子击碎了凝固的空气,几位院领导从各自的沉思中缓过神来,\什么?过了?确定吗?……太好了!\等3位处长听见动静冲进房间时,无需过多的语言,眼前的情景已经告诉了他们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苦苦追问的答案,修书记和陈院长紧紧地抱在一起,咧开的嘴角边挂着泪珠,由于太用力,与修书记形影不离的眼镜此时已不见踪影。一旁的人全都留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时,有一个人用颤抖的声音向远在贵州等待消息的学校师生通报了更名申请获通过的消息,电话那头隐约传来欢呼声。

这一天,值得贵财人为之激动和记忆,经过105天的更名攻坚战,1月13日,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投票表决后贵州财经学院以高票通过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作为贵州省省属本科院校,建校54年来已经为贵州培养了3万余名经济管理等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贵州生产总值到\十二五\末力争突破10000亿,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这一发展阶段,必然导致对高素质、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需求的大量增长。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继续在发挥其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特色优势的同时,重点扩大高素质、复合型和多样化人才的培养规模,加强重点学科、优

势学科、特色专业、科研创新平台和重点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为提升贵州财院对贵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能力,省委、省政府早在《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一五\规划》中,就将贵州财院更名为大学列为贵州高等学校建设任务之一。2011年出台的《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提出\把贵州财经学院建设成贵州省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咨询中心和欠发达地区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中心,成为西部地区高水平财经大学\。贵州财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迫在眉睫,如箭在弦。

贵州财院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遇,首先抓住花溪新校区建设契机,在生均校舍面积这一指标安全上位。同时,由于此前几次评估及时总结了经验,早在2009年,该校就比照教育部的评估标准,自己在校内设立了符合该校发展实际的评估体系,这套体系甚至比国家体系更细更严,各项评估指标达到了130余项之多,远远超出国家指标数,有了这些基础,这次的\迎评\显得游刃有余。

说起评估经历,党政办主任周杰用\非凡的凝聚力\来形容贵州财院在几次评估中的表现:\年遭遇教育部专家组黄牌警告后,1999年的复评和2006年冲击本科办学评估优秀等次,我们全院都拧成一股绳,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谁也没有退缩,最终超越梦想,喊出了没有什么不可能!更可贵的是,我们一直将迎接评估时的那种精神状态延续下来。\

陈厚义清楚地记得,2006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由于有1998年的黄牌经历,许多专家对学院都不看好,对于学院提出的\保良争优\的迎评口号纷纷表示质疑。但是,在贵州财院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前来预评后,在预评过程中不置可否的专家在临离开贵阳时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可以向省政府提出一旦

你们得到优秀等级能否给予学校奖励,建议你们把迎评口号改成'评建创优'。\这两句话给陈厚义极大地信心,第二天就召集迎评办的工作人员把评估报告中的\保良争优\改成了\评建创优\。

在2006年的迎接评估工作中,周杰记忆最深刻的是在专家组即将抵达贵阳前的一天,他任组长的材料组十余个人,其中多数是处级干部、博士、教授,为了装订评估报告,当天从下午4点一直加班到凌晨4点,房间里只有打码机在160盒报告材料上打印页码的\咔嗒\声,就是这样枯燥机械的长时间劳动后,最后经过检查,报告竟无一处错误。

在目前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评估颇多微词的时候,贵州财院教职员工对于评估有他们自己的理解,通过评估,全校上下每一个人都站在了怎样办高等教育这样一个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学校。如果没有1998年那次评估失利,也许贵州财院不会背水一战,举债北迁;如果没有2003年通过硕士学位点办学资格评估,实现研究生办学零的突破,就不会有在全国实属罕见的两年增加17个研究生专业的\贵财速度\;如果没有2006年那次在全省率先创优,贵财人也许不会相信自己跳起来也能够到天;如果没有这次更名,也许贵财人不会知道可以走多远。(杨春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4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