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2课时)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更新时间:2023-08-28 18: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2课时)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第1单元认识生命(复习)

(第2课时探索生命)

一、知识导图

二、重难疑点突破

(一)生物学及其发展历史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2课时)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生物学是在不断探索生命世界的神奇与奥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以观察描述为主要研究方法的阶段:19世纪中期及以前,主要运用观察描述的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主要代表事件:①拉马克提出“生物学”概念;②林奈与生物分类;③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以实验法进行研究的阶段:1 9世纪后期以来,实验法在生物学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生物学进入到实证科学的行列。主要代表事件:①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

分子生物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到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DNA。主要代表事件: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②人类基因组计划。

例1(综合题)关于生物学发展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拉马克提出“双名法”对生物进行系统的分类

B.第一个提出“生物学”概念的科学家是达尔文

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生物学进入到分子水平

D.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德国和俄罗斯。

分析:拉马克是第一个提出“生物学”概念的科学家,提出“双名法”对生物进行系统的分类的科学家是林奈。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个国家是美、英、法、德、日、中。

解答:C

(二)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微观方向上,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深入发现,人们对生命的探索逐渐接近对生命本质的研究。宏观方面,人们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思考和研究,使生态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学在宏观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业生产及育种、医药生产、医疗保健、食品开发、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都离不开生物学相关知识。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信息;③做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进行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增强说服力,应当设置时照实验。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要研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且适宜。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2课时)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例2(综合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活的生物体 B.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C.利用电磁干扰信鸽的飞行是观察法 D.生态学是生物学微观方向发展的成果分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包括活的生物体和生物的遗体、遗迹等。采用一定的影响因素来研究生物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现代生物学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微观方向上,向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方向深入,探索生命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宏观

方向上向着生态学的方向发展,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解答:B

三、跟踪训练

1.孟德尔被称为 ( )

A.分类学之父 B.遗传学之父 C.进化论之父 D.生物学之父

2.标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的事件是( )

A.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被发现

C.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分类的正确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小麦是麦属麦科植物

C.达尔文在《进化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

D.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由美国科学家于2001年启动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古代动植物化石的研究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B.对生物生存的环境的研究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围

C.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必需是有生命的生物体

D.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是生物学微观方向的研究内容

5.研究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食物时 ( )

A.至少要用到两只老鼠

B.其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C.响尾蛇是通过视力来跟踪它放走的食物

D.没有受伤的老鼠也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2课时)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6.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中 ( )

A.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干燥阴暗的环境中

B.若要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则实验变量是光照

C.应当设置两组实验.每组各放人一只鼠妇

D.水分对鼠妇的分布没有影响

7.对于实验法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

B.在实验室观察洋葱的生根过程是实验法

C.实验法必须在实验室进行

D.若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可能是实验过程出错

8.“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说:“蛆是腐肉变来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提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烂是腐败细菌作用的结果。高温灭菌,防止苍蝇接触.可使肉类在一定时间内不腐烂。) 提出问题: ?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1)将新鲜的肉块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放置在苍蝇可能出没的地方一段时间;

(2)将两个罐头瓶洗净,做好标记A和B,分别将肉块放人其中.都盖好盖子;

(3)将A瓶连同内装的肉块一起,放在灭菌锅内,灭菌30min后取出.凉至室温;

(4)将A、B两个罐头瓶一起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观察两瓶中肉块的变化。

实施实验并记录:一段时间后,A瓶中的肉块没有生出蛆,也没有腐烂。B瓶中的肉块生出蛆,发出难闻的气味,且腐烂了。

分析实验现象:腐肉生蛆.是因为肉被苍蝇接触,苍蝇将卵产在肉上。高温灭菌后,将苍蝇的卵以及其他腐败细菌都杀死了。所以,A瓶中肉不生蛆不腐烂,B瓶中肉生蛆腐烂。

得出结论:。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2课时)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A

6.B

7.A

8.腐肉生蛆吗腐肉不生蛆(或腐肉生蛆)蛆是由苍蝇的卵产生的,而不自然发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9d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