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更新时间:2023-11-08 02: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山永泰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一、准备工作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1、 周围环境状况,温度、湿度、照明

2、 检查仪器设备状态是否完好,工具是否完备,、量具的检定状态,量程

二、接受实验

1、 核对委托单,检查样品,明确实验项目.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原始数 三、开始试验

1.1确定配合比

1.2 根据配制砼所用的水泥应符合GB175-92要求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

水泥以及符合GB1344-92要求的矿渣硅酸盐水泥进行砼配合比设计。

1.3粗、细骨料应符合JGJ52-92《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及JGJ53-92《普

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拌合用水等其它有关事项应遵守GB50204-92《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1.4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首先按原材料性能及对砼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及调整,然后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合理的砼配合比。

2.0配合比计算:

2.1本作业指导书提供的砼配合比计算公式和表格在标准JGJ55_2011,均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

2.2砼配合比计算的步骤: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cu.o; 2)按Rh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3)先取每立方米砼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砼的单位水泥用量; 4)选取合理的砂率值;

5)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定出供试配用的配合比。 2.3计算砼试配强度fcu.o:

fcμ.o=fcu.μ+1.645δ

式中:fcμ.o——砼试配强度(MPa) fcμ.μ——设计砼强度等级(MPa) δ———砼强度标准差(MPa)

2.4根据试配强度fcμ.o,按下式计算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W/C=Afce/(fcμ.o+ABfce) 式中:W/C——砼所需水灰比 A、B——回归系数

fce———水泥实际强度(MPa)

2.5按骨料品种、规格及施工要求的塌落度值选择每立方米砼的用水量(MW0),用水量一般根据本单位所用材料按经验选用。

2.6每立方砼用水量(MWo)选定后,即可根据2.4条得出的c/w值计算水泥用量(MG,即 o)

式中:MGo——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kg) MWo——每立方米砼用水量(kg)

2.7砼砂率(βS)一般可根据本单位对所用材料的使用经验,选用合理的数值。 2.8按照假定密度法计算出每立方米砼中的粗细骨料的用量,即: Mco+MGo+MSo+MWo=MCP

式中:MCO——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kg) MGO——每立方米砼的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砼的细骨料用量(kg)

MWO——每立方米砼的用水平量(kg) βS——砂率(%)

MCP——每立方米砼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000——2450kg。 3.0试配:

3.1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粗、细骨料的称量均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3.2砼的搅拌方法,应尽量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试配时,每盘砼的数量如骨料最大粒径小于30毫米以下,拌合物数量不小于15升;骨料最大粒径为40mm,拌合物数量不小于30L;采用机械搅拌时,拌合量不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四分之一。

3.3按计算出的配合比进行试拌,以检定砼拌合物的性能。如试拌得出的砼拌合物塌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能不好时,则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检验砼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

3.4检验砼强度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值,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0.05,其用水量应该与基准配合比相同,但砂率值可作适当调整。

3.5制作砼强度试块时,尚需检验砼的塌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容重(见附录一、二),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这一配合比的砼拌合物的性能。 为检验砼标号,每种配合比应至少制作一组(三块)试块,标准养护28天试压(详见砼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同时制作一组或几组试块,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时试压,以便提前定出砼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以后必须以标准养护28天的检验结果准调整配合比。

试配的砼试块边长骨料最大粒径在30毫米以下的,采用试块边长为100×100×100(毫米);骨料最大粒径40毫米,采用试块边长为150×150×150(毫米)。

4.0配合比的确定:

4.1由试验得出的各灰水比值时的砼强度,计算求出与fCU.O相对应的灰水比值。至此,即可初步定出砼所需的配合比,其值为:

用水量(MWO)—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值,并根据制作强度试块时测得的坍落度值,加以适当调整;

水泥用量(MCO)——取用水量乘以经试验定出的、为达到fCU.O所必须的灰水比值; 粗、细骨料的用量(MGO)及(MSO)——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粗、细骨料用量,并按定出的水灰比值作适当调整。

4.2按4.1条定出的砼配合比,还应根据实测的砼容重作必要的校正,其步骤为: 1)由3.5条定出的配合比算出砼的计算容重值,即: 砼计算容重值=MO+MC0+MSo+MGo

2)将砼的实测容重除以计算容重,得出校正系数K,即:

3)把4.1条定出砼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即为最终定出的配合设计值,并发出现场施工砼配合比设计报告。

2稠度试验

确定坍落度与坍落度扩展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塌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确定坍落度与坍落度扩展度法的步骤

1润湿坍落度筒与底板,将底板放置坚实水平面上,把筒放置板中心,用脚踩住两边脚踏板,装料时保持固定位置。

2装料时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插捣25次,由边缘向内钧匀插捣,插捣时每层应贯穿整个深度。顶部插到完毕,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扳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提起坍落度筒应在5~1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高度差。如发生崩落活一遍剪坏现象,则应重新试验,第二次仍出现以上现象,则表明和异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观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检查方法用捣棒轻轻敲打试体,试体如逐渐下沉,表明黏聚性好,如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表明黏聚性不好。保水性评定以试体有无失浆或骨料外漏,如有则说明不好,没有说明良好

6试体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扩展后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度扩展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若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明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度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维勃稠度法确定

1维勃稠度试验所用维勃稠度仪应符合《维勃稠度仪》JG3043中技术要求规定 2把维勃稠度仪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用湿布擦拭器具。

3将喂料斗提到坍落度筒上方扣紧,校正容器位置,使其中心与喂料中心重合,然后拧紧固定螺丝;

4把按要求取样或制作的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分三份装入筒内,装料与坍落度试验一样。 5把喂料斗转离,垂直地提起坍落度度筒,此时应注意不使混凝土试体产生横向移动; 6把透明圆盘转到混凝土圆台体顶面,放松测杆螺钉,降下圆盘,使其轻轻接触倒混凝土顶面。

7拧紧定位螺钉,并检查侧杆螺钉是否已经完全放松。 8在开启振动台的同时用秒表时,当振动倒透明圆盘的底面被水泥浆不满的瞬间停止计时,并关闭振动台。

用秒表读出时间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微博稠度值,精确至1s。 3表观密度试验

1仪器设备

容量筒、台秤、振动台、捣棒。 2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用湿布擦拭容量筒,称其质量,精确至50g

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根据拌合物的稠度而定。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的用捣棒捣实,采用捣实时应根据筒的大小决定分层与插捣次数:用5L容量同时,拌合物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25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时每层高度不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按1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由边缘向中心,每层都应该贯穿插捣,每层插捣完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采用振实方法,应将拌合物高出容量筒口,装料时可以适当插捣,震动过程中拌合物低于筒口应随时加拌合物,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筒口多余的拌合物应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50g。

3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计算按下式计算 γh=W2-W1/V×1000

实验结果的计算精确至10kg/m3 4凝结时间试验

1仪器设备

贯入阻力仪 :最大测量值应不小于1000N,精度为±10N,附有承压面积为100、50、25mm的测针三个,测针长100mm,在距贯入端25mm处刻有一圈标记。

砂浆试样筒: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净高为150mm 刚性不透水的金属圆筒,并配有盖子。

标准筛:孔径为5mm的标准筛。 2试验过程

1用筛从拌合好的混凝土中筛取砂浆,并拌合均匀。将砂浆装入砂浆筒中,经振捣(或插捣35次),使其密实,砂浆表面应低于筒口约10mm。编号后,置于温度20±2℃的环境中以待试验。在其他较为恒定的环境中进行试验时,应在试验结果中加以说明。 2从混凝土拌合完毕起经2h 开始贯入测试。在测试前5min将砂浆筒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吸去表面泌水。

3测试时,将砂浆筒置于测试平台上,将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2s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mm深度,记录贯入压力,精确至10N;记录测试时间,精确至1min;记录环境温度,精确至0.5℃。

2

4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mm,测点与试样筒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mm,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a之间应至少进行6次,直至贯入阻力大于28MPa为止。 5在测试过程中,应根据砂浆的凝结状况,参考下表规定,适当更换测针。

贯入阻力(MPa) 测针截面积(mm) 3结果计算 1贯入阻力按下式计算:

20.2~3.5 100 3.5~20 50 20~28 20 ?pr= P/ A

式中:

?pr——贯入阻力(MPa);

P——贯入压力(N); A——测针面积(mm2)。

计算应精确至0.1 MPa。

2以贯入阻力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与时间关系曲线。 3 以3.5MPa及28MPa划两条平行横坐标的直线,直线与曲线交点的横坐标值即为初凝和终凝时间。

4 用三个试验结果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此次试验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如果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确10%,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确10%时,则此次试 验无效。 凝结时间用h:min表示,并修约至5 min 。 4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

仪器设备

容量筒:该筒为钢性金属圆筒,两侧装有把手,筒壁坚固且不漏水。对于集料工程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拌合物采用5L的容量筒,其内径与内高均为186mm±2mm,筒壁厚为3mm。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拌合物所采用试样筒,其内径与内高均应大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

台秤:量程为50kg,感量为50g 。

量筒:容量为10mL、50mL、100mL的量筒及吸管。 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的钢棒,端部磨圆;

振动台:应符合《混凝土试样室用振动台》JG/T302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试验过程

1试验中室温应保持在20℃±2℃。

2应用湿布湿润试样筒内壁后立即称量,记录试样筒的质量。再将混凝土试样装入试样筒,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如下:

a.坍落度不大于70mm,用振动台振实。将试样一次装入装入试样筒内,开启振动台,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并使混凝土拌合物低于试样筒表面30mm±3mm,并用抹刀抹平,抹平后立即称量并记录试样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开始计时。

b.坍落度不大于70mm,用捣棒捣实。混凝土拌合物应分层装入,每层的插捣次数为25次;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容器外壁5~10次,直到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并使混凝土拌合物表面低于试样筒表面30mm±3mm,并用抹刀抹平,抹平后立即称量并记录试样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开始计时。

.保持在试样筒水平且不振动,试验过程中除了溪水操作外,应始终盖好盖子。

d.拌合物加水拌和开始计时,从计时开始后的60min内,每10min吸取一次试样表面渗出的水。60min后,每30min吸取一次试样表面渗出的水,直到认为不再泌水为止。为便于吸水,每次吸水前2min,将一片35mm厚的垫块垫入筒底一侧使其倾斜;吸水后,恢复水平。吸出的水放入量筒中,记录每次吸水的水量并计算吸水累计总量,精确到1mL。当吸水累计总量用质量表述时,用Ww表示。 试样结果

1泌水量按下式计算:

Ba=V/A

式中:Ba—泌水量(mL/mm2); V—吸水累计总量(mL); A—试件外露表面面积(mm2)。

计算精确至0.01mL/mm2。泌水量取三试样的平均值。如果其中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为试样结果。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 则试样无效。

2泌水率按下式计算:

B= VW ×100

(W/G)GW

式中:B—泌水率(%);

VW—累计吸水总量(mL);

G—拌合混凝土时,拌合物总质量(g);

W—拌合混凝土时,拌合物所需总用水量(g); G1—泌试样筒及试样试样总质量(g); G0—试样筒质量(g)。

试样质量GW= G1- G0(g)

计算精确至1%。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如果其中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无效。

压力泌水试验

仪器设备

压力泌水仪、捣棒、量筒。 试验步骤

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仪器内,每层插捣20次,插捣应由边缘向中心插捣,插捣时应贯穿每层,每层插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并使拌合物表面容器口约30mm处,用抹刀将表面抹平。

将容量筒外壁擦净,压力泌水仪按规定安装完毕后应立即给混凝土试样施加压力至3.2MPa,并打开泌水阀门同时开始计时,保持恒压,泌出的水接入200mL量筒里;加压至10s时读取泌水量v10,加压至140s时读取泌水量v140.

压力泌水率计算如下 Bv=V10/V140×100

压力泌水率的计算应精确至1%

含气量试验

仪器设备

含气量测定仪:由容器及盖体两部分组成。 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的钢棒,端部磨圆。

振动台:应符合《混凝土试样室用振动台》JG/T302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台秤:称量50kg,感量50g。

橡皮锤:应带有质量约250g的橡皮锤头。 试验过程

1在进行拌合物含气量测定之前,首先按下式计算得出每个试样中的粗骨料重量:

mg=V/1000×m,g ms=V/1000×m,s

式中:mg、ms——分别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重量(kg);

,

, ‘3

。 s——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量 (kg/m)

mg、m

V——含气量测定仪容器容积(L);

2容器中先盛1/3高度的水,把称好的粗、细骨料拌匀,慢慢倒入容器,水面每升高25mm左右,轻轻插捣10次,并略予搅动,以排除夹杂进去的空气,加料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水面高出骨料的顶面;骨料全部加入后,应浸泡约5min,并轻敲容器外壁,排除气泡,然后除去水面泡沫,加水至满,擦净容器边缘。

3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关闭操作阀和排气阀。打开进气阀,用打气筒打气,打开操作阀,使气室内的压力略大于0.1MPa,轻扣表盘,使指针稳定。打开排气阀。并用操作阀调整压力,使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0.1MPa处。然后关紧所有阀门,打开操作阀,使气室里的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计指针稳定后,读出表值,以此按压力与含气量关系曲线查得骨料的含气量值(精确至0.1%)

4进行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时,先用湿布把容器和盖的内表面擦净,然后装入混凝土试样进行捣实。

5捣实分机械振动和手工插捣两种形式。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时宜用捣棒捣实。

6用捣棒捣实时,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每层捣实后的高度约为容器高度的三分之一。每层插捣25次,各次插捣应均匀分布在截面上,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层捣完后可把捣棒垫在容器底部,

将容器左右交替地颠击地面各15 次。

7用振动台振实时,一次将混凝土装到高出容器,装料时可用捣棒略加插捣,振实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内口,则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至混凝土表面平整、表面出浆 即止,不得过度振捣。

8捣实完毕后应立即用刮尺刮平,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然后用抹刀抹平,使表面光滑。然后在正对操作阀的混凝土表面贴一小片塑料薄膜,擦净法兰盘,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

9关闭操作阀,打开进气阀,用气筒打气,使气室内压力略大于0.1MPa,轻扣表面使指针稳定,打开排气阀,并用操作阀调整压力,使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0.1MPa,然后关紧所有阀门。

10打开操作阀,使气室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指针稳定后,测读表值。

11打开排气阀,解除压力,然后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对已装入容器的试样再一次测读表值。

以两次测值平均值,按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关系曲线查出相应的含气量值。如两次测值相差大于0.2%则应进行第三次测定。如第三次测定结果与前两次测定中最接近的值相差仍大于0.2%时,则此试验无效。 结果计算

1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应按下式计算: A=A0-Ag

式中: A——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 A0——两次含气量测定的平均值(%); Ag——骨料含气量(%)。 2含气量测定仪的校正及率定应按以下规定进行

a.容器容积的校核:称量干燥容器和玻璃板总重,精确到50g,向容器加水至接近上缘。然后边加水边推移玻璃板把容器口盖住,并使玻璃板下不夹入任何气泡。擦净容器及板的外部余水,称量精确至50g。两次称量之差即为容器的容积。仔细地取下玻璃板,避免将水分带出。

b.仪器的测定:容器灌水至满后放好密封圈并加盖拧紧螺栓,关闭操作阀,打开进气阀,按3.9的步骤测得含气量为0%时的仪表读数值。打开排气阀,解除压力,开盖吸出等于容器体积1%的水量。加盖拧紧螺栓,重复上述步骤读得含气量为1%时的压力表读数值。按上述方法继续测得含气为2%,3%,4%,5%,6%,7%,8%时的压力表读数值。每次读数值都应精确至0.01MPa。

c.对以上的各次试验均应进行检验,其相对误差均应小于0.2%;否则应重新率定;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配合比分析试验

本方法适用与用水洗分析法测定普通混凝土拌合物中四大组分(水泥、水、砂、石)的含量,但不适用于骨料含泥量波动较大以及用特细砂、山砂和机制砂配置的混凝土。 仪器制备

广口瓶、台秤、托盘天平、试样筒、标准筛。

实验前,应对下列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有关实验项目的测定; 水泥表观密度试验,按《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进行

粗骨料、细骨料饱和面杆状太色表观密度试验,按《普通混凝土用纱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进行,细骨料修正系数按GB/T50080-2002进行。

混凝土拌合物取样按下列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取样按GB/T50080-2002第二章规定进行

当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40mm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量≥20L,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量≥40L。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分析时,当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时,每份取12kg试样;,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时,每份取15kg试样。 水洗法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按下列步骤

试验时温度应保持在15~25℃之间,从最后加水至试验结束,温差不应超过2℃.

称取质量为m0的混凝土拌合物试样,精确至50g并应符合上述规定;按下式计算试样的体积;

V= m0/ρ

计算精确至1g/cm3

把试样移到5mm筛上水洗过筛,用水将筛上 粗骨料冲洗干净,并收集过筛的砂浆与水的混合物,称量洗净的粗骨料试样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的质量mg,粗骨料饱和面干状态表

观密度符号为ρg,单位g/cm3

将过筛的砂浆与水的混合物移到试样筒中,加水至试样筒三分之二高度,用棒搅拌以排除其中空气,有不破裂的气泡可以加入少量的异丙醇剂以消除气泡,让试样静止10min使其固体物质沉积于溶剂底部,加水至满,再一边加水一边徐徐推进玻璃板,注意玻璃板下不能有气泡,盖严后擦净板面和筒壁的余水,称出砂浆与水的混合物和试样筒、水及玻璃板的总质量。按下式计算细砂浆的水中质量

m′m=mk-mD 计算应精确至1g

将试样筒中砂浆与水的混合物在0.16mm筛上冲洗,然后将在0.16mm筛上洗净的细骨料移至广口瓶中,加水至满,再一边加水一边徐徐推进玻璃板,注意玻璃板下不能有气泡,盖严后擦净板面和筒壁的余水,称出砂浆与水的混合物和试样筒、水及玻璃板的总质量。按下式计算细骨料的水中质量

m′m=CS(mcs-mp) 计算应精确至1g

混凝土拌合物中四种组分的结果计算及确定应按下式方法进行 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中四种组分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mc=(m′m-m′s)×ρc/ρc-1 计算应精确至1g

试样中细骨料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ms= m′s×ρs/ρs-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e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