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

更新时间:2023-12-09 11: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从解放战争时期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抵御外来侵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在加强自身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巩固国防、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柱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使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从失败中认识到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集合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

- 1 -

命军,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24师、第10师一部、第四十一军第25师(叶挺独立团扩编)、第二十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部,共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11日,毛泽东等领导的农民、工人和革命官兵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1师,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举行秋收起义。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官兵举行广州起义。至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了海陆丰、洪湖、黄麻、弋横、湘南、桑植、渭华等地区的近百次起义。以后,又领导了平江起义、左右江起义和其他起义。在这些起义中创建了许多支工农武装。湘赣边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了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制度,制定了革命纪律。三湾改编提出和实行的原则及制度,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初步基础。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到1928年2月,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制订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优待俘虏的政策。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

- 2 -

和湘南农军编成的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县砻市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辖3个师,共1万余人。1928年5月以后,各地起义建立起来的武装,陆续称为红军。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挺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后来成为中央苏区的赣南、闽西根据地。12月,中共红军第四军前委根据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由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决议案。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基本任务,明确了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政治工作的地位,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成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史上起了长时期的指导作用。1930年以后,各地红军均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到1933年,全国工农红军发展到约30万人,创建了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闽浙赣、左右江、陕甘等苏区,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许多红军部队。自1930年11月至1933年3月,中央苏区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四次“围剿”。其他苏区也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大规模的“围剿”。后来,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战略指导,使各苏区遭受重大损失,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鄂豫皖、湘鄂川黔等地红军主力,也先后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在党中央和

- 3 -

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战胜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追击堵截,三大主力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分别在甘肃省会宁和静宁将台堡地区会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红军主力长征后,南方八省各苏区留下的部分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战略上配合了红军主力的行动。

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8.15)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8月2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9月11日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彭改称正、副总司令),全军共4.6万余人。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受国民党干涉一度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同时恢复师、旅政治部和团政治处,加强部队政治工作。10月,坚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辖4个支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先后创建了陕甘宁边区等18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深入敌后战场,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同日伪军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71.4万余人,在19个省区内形成了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和1.2

- 4 -

亿人口的解放区,部队发展到130余万人,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1945.8.16-1950.6)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为独占胜利果实,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蓄谋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竭力争取和平民主,同时调整了战略部署,对部队进行整编,划分战略区,编组野战兵团,至1946年6月,全军共编成27个野战纵队(师)及6个野战旅、14个炮兵团。全部野战军约60万人,另地方军60余万人,民兵220余万人。在此期间,各解放区军民对国民党军的挑衅和进攻进行了坚决自卫还击。同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此后各解放区部队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在一年的作战中,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共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毙俘其旅(将)级以上军官1202名。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在此前后,人民解放军各部队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普遍恢复和建立了党委会。1947年后,人民解放军以主力打到外线去,转入全国规模的反攻和进攻,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1948年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大量精锐部队,解放了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g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