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1-06 21: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读后感

读了《决议》后,我们对建国以来党的很多历史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从纯粹停留在对历史的知晓深入到了对各种事情的了解和是非判断.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分为八个部分,首先先肯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的反映。因为正是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胜利的进行了三项伟大的事业:第一,对建国32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了功过是非。第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的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第三,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自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为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官僚主义斗争指明了道路,党和人民经过艰苦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以后,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革的十年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二年来,党和人民不断地探索,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决议指出,党在建国以后32年的历史,总的来说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由于经验不足,党的领导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曾发生过主观主义的偏差,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但是,32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或者忽视、否认我们取得的成就及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都是错误的。

然后,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并从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对此作出了说明。第一,“文化大革命”被说成是同修正主义路线或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这个说法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并且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混淆了是非。“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东西,实际上大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的,其中不少本来就是毛泽东自己提出或支持过的。第二,上述是非的混淆必然导致了敌我的混淆。“文化大革命”中所打倒的包括刘少奇在内的一大批所谓 “走资派”,恰恰是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第三,“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又脱离了广大群众。运动开始后,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第四,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许多党内外干部群众受到残酷迫害,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十年间国民收入约损失5000亿元,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挫折,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和道德风尚在相当程度上被毁弃,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派性严重泛滥。 决议对“文化大革命”本身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作了科学的区分,肯定了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海内外的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华侨,以及各民族各阶层的干部群众,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艰难曲折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正因为有了这些艰难曲折的斗争,才使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党和人民的事业、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仍取得了进展。 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这是决议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内容。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的内容以及贯穿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了科学的概括。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并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决议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批评,又坚决地维护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从而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全国人民的团结,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决议中很让我瞩目的地方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因为它结束了文革带来的混乱局面,使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建设都重新出现了好的形势。全会在思想、经济、增选领导机构、平反冤假错案、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在思想上,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确定了解放思想、开放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样,对以前的“左倾”、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等进行了清算,使得党内外思想逐渐活跃起来。经济上,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要求和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这样使得经济的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规律,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党也大力调整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使党的领导更加民主化,这样,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作得到了加强。对于冤假错案的平反,是非常紧迫的,因为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式蒙冤的人们的名誉得到恢复,也能够解决人民和党的矛盾,使人民坚定对党的支持和拥护的决心。而对于法制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因为在文革期间,法律形同虚设,而且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得中国人民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这也是造成文革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这些方面的政策,党还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外交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规定,使文革后的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稳定和繁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无论是对于当时还是对现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当时,文革结束两年了,但是一切都没有恢复正常,只有完全抛弃以前错误的观点和做法,才能使我们国家走向正规。而全会的召开,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我们今天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对于今天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的意义仍在!它为我们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经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会顺利完成。

总之,在看完了《决议之后》我们对以上三大历史问题有了清晰而深入的认识和见解,看到了中国为了发展,为了强大而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为了自由,为了解放而不停地反省和改过,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可以预见,中国将会越走越远,也将会越变越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l7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