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 doc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01: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2.通 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2、技能目标: 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红军长征的演示,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命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多(领导人多,参与长征的军队多),时间长,经历艰辛复杂,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在一节课内学生很难理清其线索,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学生已经学习过毛泽东的《长征》诗,对长征有所了解,利于进行深一步的教学。 分 析 教学多媒体课件 准 备 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 集体备课 出示目标(2分钟) 学生个性学习(10分钟) 1、 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 长征的路线 3、 长征精神 个人备课 同层评价(5分钟) 小组展示(15分钟) 导入新课:学生一起朗诵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课件出示《七律 长征》。 师:毛泽东同志以磅礴的气势为我们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的这次壮举。作为新中国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这是一部倾注了红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学习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如下,给学生分组。 学生看书,准备自己的问题。 2.长征的原因: 师:先由历史学家起来说一下红军长征的原因? 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师: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 生:博古和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指挥。 师:前四次反围剿结果怎样? 生:胜利。 师:为什么胜利? 生:因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 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进攻,中央根据地越来越小。这样下去会怎样呢? 生:红军将会被消灭。 师:于是党中央决定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 3.长征的经过; 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师:请地理学家上来给大家讲讲长征的经过。 一学生上台指图讲述长征经过。点击鼠标,边讲边在图上依次出示: 生讲述过程中强调红军冲破四道封锁线后为什么改道贵州;四渡赤水河的意义;巧渡金沙江的意义。 4.遵义会议: 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 生:遵义会议。 出示遵义会议图片,问题:“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生答。 师分析:为什么说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就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呢?遵义会议之前,博古的左倾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失利。如果任由他指挥下去,红军仍然很危险。而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全权负责指挥军事。实际上就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后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所以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所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放影片《万水千山》片断《飞夺泸定桥》。 师点评:我们今天哪怕一分的安宁和幸福也是革命先烈用十分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指图讲述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6.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生答后师分析讲述。 出示:“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出示:毛泽东图片,毛泽东这样评价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7.红军战士谈经历,摄影师演示长征图片,随军记者谈长征中的艰难险阻。讨论长征精神。 师:震人心魄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了,我们请红军战士来讲一讲他在长征途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两生上台讲述《丰碑》、《草地夜行》。 师: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留下了无数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下面请摄影师上场,给大家展示他在长征途中拍摄的照片。 生上场,演示并解说长征图片。 师:摄影师的展示让我们又重走了一遍长征路,又感受了一遍战火纷飞的长征岁月。我们再听一听随军记者的报道。长征中的事情很多,我们只听记者报道一下长征中的艰难险阻。 两生起来报道长征中的艰难险阻。 师总结:①敌人的围追堵截;②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③缺少粮食给养等。(啃树皮、吃草根、咬牛皮带等。) 师出示资料:“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师:同学们参加过模拟长征吗?累不累?我们学校的模拟长征是60华里,同学们走了一天。而中央红军整整走了一年,平均每天走71华里,而且是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还要经常地打仗,所以说近乎奇迹。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完成了这样艰苦的行军呢? 生:长征精神。 师: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多名学生回答。 师出示,学生齐读:“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务实作风;是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师: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你说,我说,大家说。 生先同桌互相说,再站起来说。 师总结: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得非常热烈。今天我们不用再去爬雪山,过草地,钻枪林,冒弹雨,但这新时期的和平长征路并不比万里长征路轻松易走。希望同学们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担起我们的责任,做一名新时代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问题探究(3分钟) 动脑筋题:红军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完成了这样艰苦的行军呢? 课堂检测:(5分钟)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强渡大渡河 D.巧渡金沙江 2.“……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辛亥革命 3.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4.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作业设置:(2分钟) 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附:

一、课堂检测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强渡大渡河 D.巧渡金沙江

2.“……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反思与重建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辛亥革命

3.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4.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ri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