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0年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17 11: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理综生物卷解析

(北京理综)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能有丝分裂 解析:蓝藻不是真核生物,无叶绿体和有丝分裂,所以答案:C

(北京理综)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解析:目的基因的表达是指在爱体细胞中产生了目的基因所控制的蛋白质。所以答案:D (北京理综)3.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中在a点时曲线II和III的外界条件只有一个不同,那就是CO2 浓度,所以正确;同理B也正确,在光照强度为a~b时,图中曲线部的趋势是上升的,所以C正确;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而曲线III是基本不变的。 答案:D

(北京理综)4.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中年青的个体较多,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中各年龄组成的个体数基本相当,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答案:B

(北京理综)29.(12分)

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解析: (1)由II1和II2生的小孩中有患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所以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由于在其后代中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最可能为伴性遗传,不可能是伴Y遗传,因为I2没有患病,而其后代中有患者,是位于X染色体;

(2) II1的基因型是XAXa和II2的基因型为XAY,所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IV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概率分别为1/4、3/4,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AY,所以后中男性身材矮小的概率为1/4×1/2=1/8;

(3) 要满足这样的要求“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那么只有当该女性为显性纯合子。

答案:(1)隐 X I1 (2) 1/4 1/8 (3)(显性)纯合子 (北京理综)30.(18分)

发酵法生产酒精后的废液(pH4.3)含有大量有机物,可用于培养、获得白地霉菌体,生产高蛋白饲料。培养、制取白地霉菌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培养白地霉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定量分装前,先调节____________, 分装后用棉塞封瓶口,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2)图中 ① 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从甲到丁的培养过程是为了____________。白地霉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菌体产量,图中②操作之前,应先称量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过滤后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菌体干重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只需学生了解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就能准确地答题。 (2)要求学生了接种的具体过程,就能很好的回答。

(3)为确定菌体产量,图中②操作之前,应先称量滤纸的质量。过滤后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恒重(质量基本不变)。所得菌体干重等于恒重时的质量与滤纸质量之差。 答案: (1)废液上清液 pH 灭菌 (2)接种 扩大培养 异养需氧型

(3)滤纸 恒重(质量基本不变) 恒重时的质量与滤纸质量之差(合理答案均给分)

(北京理综)31.(18分)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

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免疫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培养病毒应该要在活细胞中培养,因为病毒是寄生生活的。病毒灭活是为了减小它

的毒性,但做为疫苗需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心其抗原决定簇不应被破坏;

(2) ①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而效应B细胞产生

相应的抗体,二次免疫的前提上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两种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根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学生不难补充实验过程。根据“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

度”学生会很轻松地想到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的疫苗浓度不同。

③因为有抗体的存在,所以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生存能力要强,所以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低_,存活率高。

答案:(1)活细胞 抗原决定簇

(2)① 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 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③ 低 高

2008 年高考北京生物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脱氨基后转化产生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脂质

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D.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 【答案】选C

【解析】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只能经过糖酵解生成乳酸,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再在肝脏中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等,间接地来维持血糖的浓度。

2、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 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答案】选D

【解析】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从而把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狂犬病毒清除掉。这是被动免疫,也是体液免疫(如果狂犬病毒侵入细胞内,主要是神经细胞内,就很难预防和治疗了)。抗体是由效应B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效应T 细胞产生的,抗原再次刺激记忆细胞时会分化增殖形成大量效应细胞。

3、光照下,小麦(C3)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水光解释放O2 B.固定CO2 形成三碳化合物 C.产物ATP 和[H] D.光合色素吸收并转换光能 【答案】选C

【解析】小麦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是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糖酵解)和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都能产生ATP 和[H]。

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 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答案】选D

【解析】依题意可知,无尾是显性性状(A),有尾是隐性性状(a),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无尾猫自交后代总是出现无尾猫与有尾猫且比例总是接近2:1,这说明无尾猫是杂合(Aa)的且纯合(AA)致死。 二、非选择题

29、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请回答问题:

⑴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

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获得,所依据的理论基因是植物细胞具有 。

⑵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⑶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

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

【答案】⑴生殖 杂交(有性生殖) 全能性

⑵根尖(茎尖) 醋酸洋红(龙胆紫、碱性) 有丝分裂中期 ⑶19 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 染色体变异

【解析】经人工授粉后得到的雌蕊进行离体培养,这样得到的雌蕊主要利用的是融合的受精卵,它是由白菜的卵细胞(n=10)和甘蓝的精子(n=9)结合而来。这样培育得到的“白菜-甘蓝”是异源二倍体,染色体数是2n=10+9=19,由于在杂种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通常是不育的;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可育的四倍体“白菜-甘蓝”。幼苗中细胞分裂活动最旺盛的是根尖的分生区,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可数,是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的最佳时期。 30、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 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 月份 9-12 1-2 3 4 垂体个数 5 4 3 2 请回答问题

⑴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程度看,其原因是 。

⑵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 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⑶如果向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 ,原因是 。

⑷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 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调控。

【答案】⑴蛙卵逐渐发育成熟 ⑵促性腺激素

⑶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雄蛙垂体是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⑷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解析】垂体悬浮液含有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越接近生殖季节,性腺发育越成熟,随着蛙卵的成熟和排放,需要的促性腺激素越少。有点疑惑的是,雄蛙和雌蛙合成和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是不是同一种物质,或者功能是不是相同的。甲状腺激素对幼小动物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给蝌蚪饲喂甲状腺激素,会在较短时间内使蝌蚪发育成小青蛙(如苍蝇大小)。

31、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问题 ⑴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看,蓝藻属于 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 ;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 。

⑵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蓝藻毒素 (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⑶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⑷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 。为完善实

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 。

⑸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

【答案】⑴原核 第一营养级 自养需氧型

⑵不是 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 ⑶对数

⑷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 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⑸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解析】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生产者,在营养结构中是处于第一营养级。蓝藻毒素是蓝藻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使蓝藻在生存斗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被抑制状态,当在致癌因子作用下原癌基因被激活,正常细胞分化成为癌细胞。对数期的菌体形态和生理特征稳定,所以微生物培养中,通常选用对数期菌体作为菌种进行培养。题干中已经提示,“在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所以只能在一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且是重复实验,处理条件是完全相同的。实验组是滴加含溶藻细菌的培养液,那么对照组就滴加不含溶藻细

菌的培养液,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加的培养液的量、光照、培养的温度等)。由于蓝藻先培养,先形成菌落(绿斑),后加入溶藻细菌的培养液,溶藻细菌分解绿斑里的蓝藻,最终会使蓝藻的菌落(绿斑)褪色成为空斑(蓝澡彻底被裂解死亡)。

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北京卷)生物试题分析

2009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试题没有出现很容易的题,但是总体要比08年的高考题容易,简答题的平均难度也比去年的题目简单一些。难易度与2006年生物题持平。

一、理综试卷生物试题的基本情况

2009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试题共7道题,其中选择题4道,共24分,

非选择题3道,共48分。生物部分共占72分,占总分比24%。试题在各章节分布及分值如下:

题号 1 2 分值 6 6 植物激素 细胞膜蛋白的类型以及特点 3 4 6 6 遗传 碳四植物与碳三植物的特点 29 30 31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北京卷生物试题突现三个特点:

①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宽。在2009年的高考题覆盖到考纲的六大方面。.比如说选择题第二题,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就是专门出了一道选择题。这在往年的2008年2007年以及2006年高考题里从未曾出现。

②更加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主干知识重点考的地方比较多,如选择题第3题,非选择题的29、30、31题,29题18分两个加起来是24分,历年高考遗传也考,但是比例也没这么高。另外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这些生物生活相关的重点内容也充分地覆盖。

4 6 1代谢和调节 8 1生态、变异 第六、八、九章(必修) 第三、四章(必修) 1遗传的应用 第六章(必修) 第六章(必修) 第三章(必修) 第四章(必修) 第二章(必修) 考查知识点 章节分布

③侧重了对能力要求方面的考查。09年高考题是最后一次按照老教材的要求命制的,但注重了能力考查。生物试题体现出由“大纲” 教材本向“课标” 教材的平稳过渡,强化“课标” 教材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方向。

二、理综试卷生物试题的点析与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为4道单选题,总的来说难度适中。现从具体内容角度分析如下:

1.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点析】此题考查植物激素。主要考点是①植物激素的化学组成,②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过程。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宽,侧重于识记。

【答案】B

2.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点析】此题考查生命物质的组成,相对较容易。由于这道题牵扯到细胞膜蛋白的各种类型以及特点。特别选项D涉及到对载体蛋白的理解,“载体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是易失分地地方。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被动运输、主动运输都要用到载体,它分布于细胞膜的内部及外表,方能起到运输作用。说它只存在细胞膜的表面显然是

错误的,这是理解不到位,导致的失误。

【答案】D

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点析】此题考查遗传问题,难度适中。其中一个选项C起到一个干扰

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难点,有可能失分,选项C说,通过减数分裂和通过受精作用可以从双亲获得一半的DNA。实际上正确的表述只能说后代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但笼统的说来自双亲的一半DNA是不准确的,因为来自母本细胞质中也有DNA,跟精子中的DNA 不是均等的。此处极易马虎,导致错选选项选C。

【答案】D

4. 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

B.CO2浓度在100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

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点析】此题在4个选择题中,属于难度高点的题目。题中提到碳四植物与碳三植物的特点问题。其中谈到碳四植物二氧化碳浓度高的时候不再固定二氧化碳,这个说法就不对的。应该理解成二氧化碳浓度高了以后,玉米固定二氧化碳的量不再提高而不是不固定二氧化碳了。这道题通过图表,形象的解释考查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细心还是容易得分的。

【答案】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内容都符合考纲要求。没有涉及到实验题,总的说难度也比去年要小,但是能力要求较高。

29.(18分)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

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1组 第2组 金定鸭♀×康贝尔鸭♂ 7628 940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2第1组的F1自交 第2组的F1自交 组的F1♀×康贝尔鸭♂ 2730 2754 1康贝杂交组合 尔鸭♀×金定鸭♂ 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

请回答问题:

白色(枚) 9 10青色(枚) 178 2658 050 118 9648 1⑴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 色是显性性状。

⑵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 现象,比例都接近 。

⑶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 ,该杂交称为 ,用于检验 。

⑷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 鸭群混有杂合子。

⑸运用 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点析】这是一道关于遗传的应用题,侧重于对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该题借助表格提供信息,来判断遗传杂合子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解答时要注意审清以下几点:题干中提供一个信息,金定鸭产青色的蛋,康贝尔鸭产白色的蛋,第⑷小题中问鸭群中的杂合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杂合?这是因为不是杂合子的话,后代就不会出现隐性的白色鸭蛋,这一隐含的条件,如果不注意审题的话,就不会觉察出来,从而可能会因答非所问,而失分。在第二组当中考查还比较容易,根据实验的数据比例是3:1,表现性状为3的肯定是显性性状。显性性状的3个体与隐性性状的1个体比是3:1,根据该比率可判断这个过程是测交。测交的目的是来检验F1代的基因型。需注意,据一个实验列出的实际数据,往往是接近于理论比值,即可能与理论上说的比例有细微的差异——实际上作为生活实际,可能有很多原因造成这个数据出现这种偏差,这种细微的偏差也是正常的现象。

【答案】⑴青 ⑵性状分离 3:1 ⑶ 1 /2 测交 F1相关的基因组成 ⑷金定 ⑸统计学 基因分离

30.(16分)为研究森林群落在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⑴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

⑵氮元素以N2、NO3-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⑶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

⑷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

⑸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

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 。

⑹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

⑺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

【点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要点知识。借助一个美国的一个实验小组造成砍掉树木的地方与没砍掉的地方出水量的变化、山谷里边出水量中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为背景资料;以折线图的形式呈现信息。题中提出了学生没有接触过实际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解答第⑴题时,要注意明析2个问题:①大气中的氮气进入到生物群落的途径。②在生命群落当中,环境当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植物、微生物。如果将吸收含氮无机物的生物,写成植物和硝化细菌,显然就缩小微生物的范围,会造成丢分。

在第⑵题解答时,氮元素以氮气、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形式吸收。由于题中说是被“生物”吸收而非被“植物”吸收,作为动物吸收,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如人是不能吸收铵根离子的,而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的进入血液。因此此处表述最好写被植物吸收,因为生命生态系统也有动物的。

第⑶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里面硝酸盐的含量不一样,这个难度不大。不同的季节对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第⑷问,砍掉树木以后水里面的硝酸盐的含量急剧下降,主要应该通过砍掉树木跟另外一个没砍掉到树木的对照,总结原因:硝酸盐的含量急剧下降得两个原因,一个是产生,一个是吸收。即①分解增多了。砍掉树木以后,这个树木里边含的蛋白质分解成硝酸根离子;②流失进水,导致水中硝酸盐增长。树木生长在里面,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合成蛋白质。现在树木砍掉

了,原有硝酸盐现在不吸收了,就随流水流走了。

第⑸题,综合考查基因突变。注意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后,进行两次复制,复制以后产生新的碱基类型,两次复制就有两次碱基互补配对。

第⑹题是氮元素生物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要明确生物群落输出不是在这个生态系统里,要脱离这个生态系统的。输出途径:①生成氮气——通过反硝化细菌变成氮气后,脱离生物链就不能被生物所吸收;②雨水冲刷——雨水冲刷就到无机环境当中。一般会因想不到雨水冲刷而导致失分。

第⑺题是生命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作用。①合成有机物——群落可以将无机碳变成有机碳。②涵养水源。题干中砍掉树木以后出水量要比没砍的树木多,有大量的水流失,超过百分之四十。对于后者,如果不全面的分析整个题目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教材严密思考,还是极易丢分的。

【答案】 ⑴生物固氮、闪电固氮 植物和微生物 ⑵ 氨离子 蛋白质、核酸 ⑶对于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⑷丧失了植被对硝酸盐的吸收 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后,产生了硝酸盐进入小溪 ⑸T—A U—A ⑹通过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最终变成N2返回大气、雨水的冲刷 ⑺涵养水源、同化无机环境中的氮元素

31.(14分)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 ,耗氧量 ;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 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 的 中枢调控的。

(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 和 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

【点析】此题是关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酶的问题,比较容易。在一定范围内体温升高,酶的催化效率增大。新陈代谢加快。分解作用增强,其中有氧呼吸,会消耗大量氧。随着氧气供应不足,机体的无氧呼吸增加,产生的乳酸会积存。机体的调节主要是体液和神经调节,本题问的是哪两大系统,大都能考虑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参与了调节(激素调节),但应注意从题目中看,只是设计到酶的问题,根本没有牵扯到有关激素的问题,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易因疏忽导致失分。可见正确解答,认真审题尤为重要。

【答案】⑴增多 增大 乳酸 ⑵下丘脑 体温调节 ⑶神经 免疫

总之,从2009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试题看来,学习生物学除注重获取知识能力、理解、分析、推理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外,还应加强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理解图示、图表所含生物学信息的图文转化能力、描述能力的培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生物解析(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3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只含生物部分)

1. 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酵母菌装置放在45℃处

答案B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的知识。此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次数较少。

【要点透析】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发酵时也不能通入空气,一般将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2.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 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答案D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此考点一直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要点透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在拟核区进行DNA转录,合成信使RNA。乳酸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3.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B.3/16 C.7/16 D.9/16 答案B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知识。此考点一直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要点透析】根据题意,黑色有白斑小鼠的基因型为BBss或Bbss,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BBss和Bbss的概率为3/16。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答案D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此考点在高考中有出现。

【要点透析】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若自然环境恶劣,则生物多样性小。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 29.(20分)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 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__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 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

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___。

(3) 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

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

伸长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

(5) 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

该数据应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 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

答案(1)调节;1 (2)①氧气;②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中内源激素(4)7.0;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重复实验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的影响实验,同时考查考生从题干和图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考点几乎每年都有考查。 【要点透析】

(1)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据图2,1mg/L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震荡培养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的量,还能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混合均匀。

(3)对照试验的溶液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所以生长素类似物A要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可以减少切段自身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

(4)据图2,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浓度为0的即为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7mm,与7mm比较,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试验得到的数据要如实填写,误差大的可以重复试验。

【考场雷区】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错误数据或舍弃或修改,这成了一个思维定势,而试验中所有数据都要如实填写,误差大的还要重复试验,这是考生应注意的一个雷区。 30.(16分)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失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培养液中 唯一氮源 繁殖代数 培养产物 操作 离心结果 141组 2组 153组 144组 14NH4CL 多代 A 14NH4CL 多代 B NH4CL 一代 NH4CL 两代 B的子I代 B的子II代 提取DNA并离心 仅为轻带1415仅为重带1515仅为中带(N/N) 14141/2轻带(N/ N) 1/2中带(N/N) 151414(N/ N) (N/ N)

请分析并回答:

(1) 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___代培养,

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 综合分析笨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起到了关键作

用,但需把它与第_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

(3) 分析讨论:

① 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

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___复制。

② 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是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 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II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是______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带。

④ 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

原因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____。

31.(14分)

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对照组 1 注射物 精子数均值(* 10个)

请分析并回答:

(1) 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___________。

(2) 小鼠脑中的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

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____________细胞(2n)经_________发育来的。

7实验组 2 玉米油 7.13 H(浓度100mg/L) H(浓度200mg/L) 5.09 4.35 (3) 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

(4) 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__________和DNA片

段___________所致。

(5) 环境激素可沿着___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__________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

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u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