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中生物中考模拟试题2

更新时间:2023-11-10 00: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初中模拟考试

生物学试题2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8页)为选择题,60分;第II卷(9-11页)为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内容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涂)正确。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案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细胞的生命活动靠的是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分工协作。其中细胞膜的功能是 A.控制物质的进出 B.提供能量 C.传递遗传信息 D.储存营养物质 2.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3.小刚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他判断是植物细胞。因为他观察到了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壁和细胞膜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膜和细胞质

4.小明同学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实验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不同的条件是

A.甲用20粒种子,乙用10粒种子 B.甲用子粒饱满的种子,乙用相对干瘪的种子 C.甲始终保持湿润,乙始终保持干燥 D.甲用小麦种子,乙用玉米种子

5.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7.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9.下图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10.番茄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①输导组织 ②分生组织 ③营养组织 ④保护组织 ⑤上皮组织 A.④②① B.④③① C.⑤③① D.⑤①②

11.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的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 A.有种皮起保护作用 B.子叶中贮存着营养物质 C.有成熟而完整的胚 D.胚根发达能吸收外界营养 12.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 B.肥沃的土壤 C.充足的空气 D.一定的水分 13.在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4.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5.1500年前,贾思勰任高阳郡太守时曾因枣树数年不结果而“打”枣树,他用斧背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到了秋天,被“打”过的枣树挂满了枣子。贾思勰的做法蕴涵的道理是 A.加速水分的运输,从而提高产量 B.促进有机物的向下运输而提高产量 C.减少有机物向下运输而提高产量 D.促进无机盐的向上运输而提高产量

16.“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这句话可以用以下形式说明。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①表

吸作用 B.①表示吸收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

C. ②表示蒸腾作用,③表示消化和吸收 D.②表示消化与吸收,③表示呼吸作用

17.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B.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C.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D.人比猿高等

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

18.吃馒头时,越嚼越感觉甜,是因为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D.口腔内产生了麦芽糖

19.右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为脂肪,消化器官是A B.Y为淀粉,消化器官是C和D C.Z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D D.X、Y、Z都能在D进行消化

20.吸气和呼气相比,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是

A.氧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D.氧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21.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22.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

C、D四个试管内,在A、

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 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23.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A.红细胞和血小板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小板 D.红细胞和白细胞 2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左心房,右心房 B.左心房,左心室 C.左心室,右心室 D.右心房,右心室 2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脏的控制作用 C.膀胱的贮存作用 D.输尿管的贮存作用 26.下列能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尿素 D.无机盐

27.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结构,功能不相似的是 A.闪光灯和角膜 B.胶卷和视网膜 C.光圈和瞳孔 D.镜头和晶状体

28.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29.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30.某男子21岁,身高只有70厘米,而且智力低下,这可能是因为他在胎儿期 A.生长激素不足 B.甲状腺激素不足 C.肾上腺激素不足 D.胰岛素不足

31.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揭开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并荣获诺贝尔生物学与化学奖。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胰岛和外分泌部组成 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32.下列不属于家鸽适应飞行特点的是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直肠很短,不存粪便 C.无膀胱,不存尿液 D.体温恒定,适应能力强

33.仔细观察鱼缸中的金鱼,会发现它总是不停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出,其意义主要是 A.滤取食物 B.进行呼吸 C.调节体温 D.调节身体比重 34.蝗虫外骨骼的主要功能是

A.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可以控制身体的生长速度 C.扩大活动的范围 D.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 35.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活动 C.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D.蚯蚓爬出地面取食 36.下列叙述不符合骨骼肌特征的是

A.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同一骨的两端 B.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 C.骨骼肌的收缩可使骨围绕关节运动 D.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37.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②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38.下列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①小鸟喂鱼 ②大山雀喝牛奶 ③黑猩猩钓取食物 ④鸡的绕道取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9.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稳定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D.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 40.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A. 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C.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 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42.下表是某同学对9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A.水生还是陆生 B.体内有无脊柱 C.体温是否恒定 D.胎生还是卵生 43.关于自然保护区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 B.为人们提供“接近自然”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C.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D.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44.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v9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