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文件

更新时间:2023-04-20 04:0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莞市智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

受控文件

版次:A/0

编号:ZH-QEP-18

编制:周孝堂

校对:周孝堂

审定:周崇文

批准:刘虎

东莞市智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的目的、要求等内容。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设计评审

为确定设计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 职责

4.1 设计部门负责设计评审资料的准备及评审意见的落实或实施。

4.2 质量管理部门、顾客代表和有关部门参与设计和开发评审。

4.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跟踪评审结论中提出的问题和必要解决措施的落实情况。

5 工作程序

5.1 评审目的

开展设计评审的目的:

a)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识别设计和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

5.2 评审要求

5.2.1 设计和开发的评审按设计评审的规定执行。

5.2.2 设计评审是在研制过程中按节点要求全面、系统地检查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加速设计成熟,降低决策风险。

5.2.3 设计和开发评审应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中所确定的时间或节点进行,实施分级(系统级、分系统级、设备或整机级)、分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的设计评审。

5.2.4 根据研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组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

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软件设计、元器件、原材料等专题评审,其内容和要求可参照相应的国家军用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

5.2.5 设计评审的结论是产品研制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按规定进行设计评审或评审未通过,不允许转入下阶段工作。

5.2.6 设计评审由承担设计和开发研制任务的设计部门组织,质量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并邀请使用方参加。设计评审的参加者为与产品设计阶段有关部门的代表。

5.2.7 对设计和开发实施系统评审。评审内容不但包括设计和开发的结果,而且还包括设计和开发的过程,特别是对设计和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归零情况的审查和对关键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评估。设计评审根据不同的研制阶段,其评审的重点应有所不同。

5.3 评审内容

5.3.1 方案阶段的设计评审

方案设计评审应根据批准的武器系统研制总要求、战术技术指标和(或)合同的要求,对方案的正确性、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评审。方案阶段的设计评审一般应在完成方案论证和方案设计工作后转工程研制阶段前进行。

方案设计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a)不同方案优选的依据和优选结果;

b)所选方案的正确性、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c)方案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和要求(包括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

测试性、保障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满足协议书或合同的情况;

d)系统或分系统分解结构和功能原理图或样机产品图;

e)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和环境适应性大纲和

质量保证大纲及标准化大纲;

f)重大技术、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攻关项目进展和采用情况;

g)元器件的选用情况;

h)设计的继承性及所采用新技术的比例;

i)可生产性分析;

j)验证试验方案;

k)系统对分系统或者分系统对设备、整机的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分析试验要求;

l)研制程序和研制计划;

m)研制经费预算及技术风险分析;

n)初步研制任务书。

5.3.2 工程研制阶段的设计评审

工程研制阶段的设计评审是根据研制任务书或合同要求对产品的设计、试制及鉴定试验是否满足产品主要技术要求进行评审。

工程研制阶段的设计评审的次数及内容应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中所确定的时间或节点进行,必要时,应征得使用方的同意。

工程研制阶段的设计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a)产品设计的战术技术性能满足研制任务书或合同要求的情况;

b)产品功能、性能分析、计算的依据和结果;

c)系统与各分系统、各分系统之间、分系统与设备之间接口协调性;

d)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质量

保证及标准化大纲的执行情况;

e)采用的设计准则、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合理性及执行情况;

f)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g)关键件(特性)和重要件(特性)清单;

h)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设计情况;

i)设计验证情况及结果;

j)计算机软件的测试结果;

k)前一次设计评审遗留问题的解决情况;

l)元器件、原材料、零部件控制情况及结果;

m)设计的可生产性、工艺的合理性及稳定性;

n)环境适应性分析的依据及结果;

o)质量问题归零执行情况;

p)经济性分析;

q)技术风险分析和采取的措施;

r)产品设计定型技术状态及定型鉴定试验方案;

s)其它需要评审的项目。

5.3.3 定型阶段的设计评审

定型阶段的设计评审根据研制任务书和(或)合同的要求,在经过定型鉴定试验后,对产品是否具备申请设计定型或设计鉴定的条件进行评审。

定型阶段设计评审,一般根据合同或顾客的要求确定是否进行。

定型阶段设计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a)产品设计的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测试性、环境适

应性、电磁兼容性等分析验证结果满足研制任务书或合同要求的

程度;

b)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和结构设计评定结果全面达到研制任务书和

(或)合同要求的程度;

c)设计输出文件(含生产和使用)的成套性及实施标准的程度,产

品的标准化程度、满足产品设计定型要求的程度;

d)研制定型过程中质量问题归零处理的有效性;

e)产品的工艺稳定性分析;

f)质量评价;

g)鉴定试验的情况及结论;

h)遗留问题的结论及处理意见;

i)元器件、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的定点及鉴定情况;

j)包装、搬运、贮存及维护使用保障;

k)经济性分析;

l)研制总结及定型申请报告;

m)其它需要评审的项目。

5.4 评审程序

5.4.1 评审申请

项目设计师系统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中所确定的评审节点提出设计评审申报文件,其中包括:

a)设计评审申请报告(见附录A);

b)产品设计工作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满足研制任务书或合同的情况;

2)研制过程中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3)对研制过程中发生问题的分析处理情况;

4)对设计风险的分析、评价;

5)结论及建议;

c)提供评审组备查的其它设计评审主要资料清单;

d)评审计划安排的建议。

5.4.2 批准评审申请

上一级设计师或主管设计的副总经理负责批准设计评审申请,负责任命评审组组长,确定评审组成员。

5.4.3 建立评审组

评审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2名。设计评审组成员应由具有熟悉产品、能覆盖被评审技术要求的各有关方面专家组成。一般应包括:

a)同行技术专家;

b)下达研制任务的单位或顾客代表;

c)质量管理、可靠性专家;

d)设计单位代表;

e)其它与设计有关的部门代表。

5.4.4 评审组职责

评审组的职责如下:

a)确定评审重点和检查内容;

b)审阅评审资料,检查上一次设计评审结论有关问题的落实情况;

c)评价设计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

d)发现设计薄弱环节和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e)做出设计评审的结论。

5.4.5 资料预审

项目设计师应提前将评审通知送评审组成员,以便评审组成员事先审阅设计工作报告及有关资料。对有保密要求的项目的设计评审资料可在评审期间发给评审组成员,评审结束后按规定收回。

5.4.6 组织评审会

会议主要议程如下:

a)宣布评审组的组成及组长;

b)评审组组长主持会议并宣布评审要求;

c)项目设计师做产品设计工作报告;

d)评审组审查产品设计工作报告及提供评审的有关资料;

e)项目组成员答疑评审组提出的问题;

f)评审组讨论和通过评审结论。

5.4.7 形成设计评审报告

评审组长负责将评审情况、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评审结论汇总形

成《设计评审报告》(见附录B),评审组成员签名。

5.4.8 设计评审意见

评审中发生的不同意见,经充分讨论仍不能取得一致时,可保留意见,由持保留意见者填写设计评审保留意见表(见附录B)。

5.4.9 设计评审报告审批或确认

根据研制任务书或合同及有关文件的规定,若设计评审结论及有关资料需送顾客或任务提出单位,或者需报告上级领导部门审批或确认时,则应在设计评审结束后及时将设计评审报告及有关资料送有关部门审批或确认。

5.4.10 设计评审措施

设计师系统组织对设计评审中提出问题及建议进行分析研究,对需要改进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保持记录。

设计鉴定产品按使用方规定或参照本程序执行。

6 报告及记录

a)设计评审申请报告(附录A);

b)设计评审报告(附录B)。

设计评审保留意见表

评审组成员签署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7m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