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贯城河水污染调查现状分析处理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8:2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顺市贯城河景观管理规划

1.安顺市贯城河水系概况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命物质,水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尤其是贯城河的水质状况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安顺市是一座水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古城。

安顺贯城河有两个源头,一是发源于城西马鞍山白坟井的西门河,上游建有西水库,又称娄家坡水库;另一条发源于城东火烧寨,名东门河,建有东水库,也就是虹山湖。两条河入城,交汇于若飞广场南侧处,蜿蜒南行,过三元桥(新桥)、碧漾湾、穿南门桥出老城区,经汪家山、火车站一路向南,汇入南盘江,为珠江水系的一条支流。

这条河常常断流,一是两座人工水库蓄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处于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城北数里的烈士陵园、飞机场、马家冲一线即是分水岭,以北是长江支流乌江水系,西面十里的开发区,已不是西门河的集雨区,往东十里,水归大西桥入邢江河。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河流的集雨区域竟然只有区区几十平方公里,水之缺,可见一斑。

前几年,贯城河肮脏不堪,成了安顺最让人头痛的地方。然而,在许多年长一点的安顺人记忆中,这条河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西水关、碧波桥、七道堰,曾经流水潺潺,是儿童嬉戏闹水的乐园;沿河的堰坎是洗衣洗菜的好去处;河岸边的大龙井、双眼井,井水甘甜、常年不竭,滋养一方百姓;碧漾湾因碧波荡漾而得名;东岳庙(今弘福寺)到黄古井一段,有百年银杏树,夏日里浓荫覆河,秋冬时虬枝铁干,古寺夕阳,为河景一绝。

清朝咸丰年编撰的《安顺府志》中郡城八景有两处与贯城河有关。曲波泻月:“??两岸皆加修砌,当鸭头新涨,蟾彩初圆,一波三折,荡漾中流,沿岸溯回,所谓明月前溪后溪者,古人不我欺也。”砚石濯流:“东水关左侧,斜铺一石,谓之砚石。沦漪旋绕,苔痕晕碧,游其间者,令人有石上题诗之概。”此等景致于今日是无处可寻了。

安顺城建城六百三十年来,河道整修多次。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府胡林翼,知县魏承祝会同士绅筹资,进行了一次整修。淘尽浮土,修整两岸,沿河立石,禁倒垃圾,并将余款购儒林街房屋五间,收租作维修河道的专款。为

整治河道首开了“公益性基金”之先河,也未可知。到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淤泥又堆积成弊,时任知府赵时俊,知县李盛清再行修治,除分段淘浚外,购东西两水汇聚处李家花园河岸田地,重筑河堤,将原月牙形河堤改为三角形,使二水不再对冲,顺势而下。《续修安顺府志》上记载淘浚费共计开去工资“制钱二千零二十千四百九十文。”民国四年(1915年)由安顺地方捐银二百一十两,用其利息临时修治河道。这是第二个“基金”,也是最后一个吧。

到1941年,全民族都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战期间,中央军第五军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带领下自广西全州而来,驻扎在安顺城南郊,准备出师缅甸,抗击倭寇。其师部在今华严洞。待命期间,戴安澜将军亲率部下,疏浚贯城河,他与官兵同吃同劳,全无一点官架子,为安顺市民所钦佩。其间,200师官兵打井筑路,兴办学校,救治乡民,做了很多实事。

1958年,在修筑虹山水库时,对贯城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治。八十年代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剧增。生活垃圾、城市废水大量增加,已严重超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我们的母亲河——贯城河越来越脏,越来越臭!小桥流水俱往矣!

2.整治前的安顺市贯城河的状况

安顺市贯城河历来是航运、排涝、纳污等的主要通道,但是随着安顺市城区的扩大、人口的膨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处理设施的不足,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贯城河,河道普遍淤积,河道排水不畅,贯城河来水不足,水流流速缓慢,水体自净能力低,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贯城河水体污染严重,部分河道出现季节性黑臭,严重影响了安顺市市环境和贯城河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对贯城河水质监测表明,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pH是安顺市城区贯城河的主要污染项目,它们的污染负荷占全市贯城河的90%以上,安顺市城区贯城河主要有机污染指标BOD5和氨氮年均值超过V类标准。

据调查,安顺市城区贯城河有机污染比较突出,其中氨氮的污染尤为严重,监测河流氨氮年均值均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为改善贯城河水质,有关部门实施了贯城河河道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与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和引水冲污工程,对贯城河水环境进行了整治。针对贯城河淤积严重,河床不断淤高,根据城区各地段控制性地面标高,提出了满足设计标准的各贯城河各河段整治、疏浚、拓宽的方案,这些方案已在贯城河大部分河道实施。

11月11日,从西秀区获悉,为改善贯城河沿河居民的生活环境,美化河道,提高防洪能力,提升我市城市形象。近年来,我市不断采取各种综合整治措施,切实加大对河道管护力度。

为实现贯城河景观提升,加大对河道环境的管理维护力度,强化河道卫生管理,该区城管局从各环卫所抽出15人,按照“三班倒”方式,专门对河道垃圾及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做到日产日清,确保河道清澈整洁。今年以来,共打捞清除河道垃圾2000余吨。同时,加强对沿河居民及经营户的宣传教育,及时遏制向河道内乱丢垃圾的行为,根本上扭转了贯城河“脏、乱、差”现象,河道环境和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正在实施的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工程和“引千入虹”工程建成运行后,可对贯城河提供环境和生态用水,增加贯城河来水量,改善水体的质量,有效改善河道环境,贯城河“无水”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市品位、城市

形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3.贯城河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贯城河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及运行,对解决贯城河水污染问题,改善贯城河水环境及沿河景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3.1污染源控制存在不足,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安顺市已建成的祥坂、洋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5万m3,相当于现状日排污量45万m3的56%,每年仍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环境,致使水体自净能力差,污染程度加剧,水质恶化。一些居民环境意识淡薄,很多生活垃圾被倾倒在河道的两岸,甚至造成河道的堵塞,增加了水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污水管网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现有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还不相配套,影响了污水处理能力的充分发挥。由于在早期的城市规划中,未能充分重视贯城河环境的保护,加上安顺市是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使得旧城区改造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难度大、耗时长久。 3.2引水冲污功能未完全利用

引水冲污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贯城河原有的水动力条件,冲污区内流量加大、流速提高、水位升高,比较好地改善了贯城河水环境。但是目前的引水冲污工程设计对贯城河水流、污染物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只笼统地计算整个贯城河的污水来量,再推算所许冲污量,没有考虑各个河道水流、污染物的运动状况,导致河道冲污效果不平衡,部分河道水污染比较严重。

3.3“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排污量增多随着安顺市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的企业逐年递增,在第三产业中,环境问题最多、污染最严重、对居民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其中的饮食、娱乐、服务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安顺市市目前餐饮、宾馆就有数千家。“三产”行业的污染特点是COD浓度高,动植物油含量大,粘性大,易造成下水道堵塞;行业特点是面广量大、规模小、短期行为多、难于管理,所产生的污水对安顺市市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4自净化能力减弱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对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减弱。安顺市市建筑和交通的发展,使城市不透水面积比越来越大,绿地面积及自然地面积迅速减少。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下垫面的变化大大改变了城市的水文特征。不透水面积比增加,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城市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和

土壤污水的净化作用。

4.贯城河治理目标与综合整治方案建议 4.1治理目标

安顺市贯城河是市景观、环境及经济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顺市贯城河的治理应着眼于安顺市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目标,充分体现河流在以人为主体的城市中的各类功能。通过综合整治,恢复和加强贯城河的主要功能:

(1)水利功能。包括作为排水通道和泄洪功能。

(2)旅游娱乐功能。通过治理建设,使贯城河沿岸成为安顺市市居民休闲、娱乐的良好的场所。

(3)城市形象功能。安顺市市园林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建设以及环保模范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象是建设的重点,城市贯城河肩负起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4)生态环境功能。贯城河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4.2综合整治方案建议

(1)增加污水处理厂接纳污水能力

采取扩建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相结合的措施,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采取两级政府两级管理模式,定期委派专业队伍,疏通管网,确保城市下水管网的畅通。

(2)加强对“三产”行业的管理

由于安顺市市目前餐饮娱乐服务业环境管理不够完善,各职能部门对饮食、娱乐等服务业的审批管理,缺乏相互沟通,因此,该行业的环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禁止在给排水等公共设施未到位的情况下即行开设饮食、娱乐等有废水排放的商业服务性项目;易产生油垢污水的还应安装隔油池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严禁残渣等固体废物直接排人下水道。

(3)开展安顺市贯城河河网水动力及动态水质数学模型的研究工作

对贯城河河网水流、污染物运动规律进行模拟分析,提出合理分配河网各河道水量,解决河网水流不畅和提高水环境容量等问题的工程治理措施。安顺市贯城河河网及其控制水闸构成了复杂的空间系统,而引水冲污之水流从进水口到各

河道,以及与闽江北港河道潮涨潮落的相互关系,又构成了复杂的时间系统,开展贯城河引水冲污调度,建设贯城河引水冲污调度实时控制系统,对闸门及启闭设备进行改造,以适应引水增流的需要和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提高引水冲污的效率。同时全面定期疏浚河道,清除淤泥,加速河网流动,提高河网活力。 (4)引入“生态水利”理念

除采用工程措施治理贯城河水环境外,同时运用生态工程方法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如安顺市市有关部门引进加拿大“璃因玛逊生物净化技术”,对白马支河进行试点治污,在河面上引种了经过筛选的美人蕉、海芋等本地水生植物,以及一些治疗效果好的微生物,形成循环生物圈,有效地消化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河水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5)启动经济杠杆,加大实施排污收费制度

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从保护城市水源水质并逐步完善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运营,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一方面可以迫使企业为实现其经济效益而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或再利用设施,减少污水的排放,另一方面征收的费用可以弥补污染治理费用的不足,提高治污率,从而减轻水体污染。 5.安顺市贯城河整治的举措

截污清淤、拆违引水,五大措施并举。本次整治是一项综合工程,将通过截污、清淤、引水补水等措施同时并进,改善贯城河水质。具体包括: (1)是拆除贯城河沿岸的违建;

(2)是截污整治,配合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将原来排入贯城河的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到城市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杜绝外来污染源;

(3)是清淤疏浚,疏通城区各水系的每条贯城河,让贯城河的水活起来; (4)是引水补水,实行统一调水、分片分段补水,规划建设一批贯城河上游引水泵站,增强贯城河水循环动力,同时做好生态引水工作,进一步改善整体水质;

(5)是保持原生态,提升景观。 6.结束语

贯城河是塑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区域,贯城河水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着城市风格,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河水的净化、河岸环境的塑造和河道周边环境的综合开发,可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市河流水环境自然化、生态化、人文化、景观化的目标,相信通过努力,安顺市一定能够创建一个和谐优美、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河流水环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8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