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尊胜陀罗尼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0 13: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佛顶尊胜陀罗尼》整理、念诵 [原创]

2010-09-21 09:37:33| 分类: 其他经咒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佛顶尊胜陀罗尼”为历来所重视,时今,多有人总结,然总觉未为全面,故,发心略为汇总,以释之。

以汇总的诸多版本来看,其间差异不少,但归纳起来,略有三类——

1.初期“佛陀波利”等译本。此译本有多处缺字的地方,并为后期人们所逐步认识到。

2.后期“善无畏”、“金刚智”等加字本。此类译本基本完善了前一类的缺失之处。

此二类,基本属同一版本,只因不同时期,不同流传,而呈现文字上的差异,但以一完整具足本,则可涵盖全部的内容。

3.为与前面不同的另一广本,总体内容上,增加了很多,基本上可涵盖上一版本的内容,但有些地方却又不尽相同,又不易决定取舍,故可算作另一版本。

以所汇集的诸多版本,细目分列如下:[详细内容见“相册”] 1. 《法隆寺贝叶梵本》

2. 《大正藏》No.0967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 唐 佛陀波利译〗 3. 《大正藏》No.0968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 唐 杜行顗译〗 4. 《大正藏》No.0969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 唐 地婆诃罗译〗

5. 《大正藏》No.0970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 〖 唐 地婆诃罗译〗 6. 《大正藏》No.0971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 唐 义净译〗

7. 《大正藏》No.0972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 〖 唐 不空译〗 8. 《大正藏》No.0973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 唐 善无畏译〗

(另《房山石经》No.1047 (《中华大藏经》No.1606)《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法》〖唐 善无畏译〗与此为同本)

9. 《大正藏》No.0974b 《佛顶尊胜陀罗尼》 〖弘法大师 / 金刚智 〗

10.《大正藏》No.0974c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 〖 唐 武彻述 / 金刚智本〗

11.《大正藏》No.0974d 《佛顶尊胜陀罗尼注义》 〖 唐 不空译〗 12.《大正藏》No.0974e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13.《房山石经》No.1071 (《中华大藏经》No.1619)《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行琳集〗

第三卷——《尊胜佛顶陀罗尼》;《别译尊胜佛顶陀罗尼》

以上诸本分属前述的1、2类版本,虽然有些早期汉文译本中,其咒文内容有互相串杂的现象,此或许为某后期译本较为完整,而替换了前期译文中的内容,但无论怎样,总体来看,都还是一个版本。

14.《大正藏》No.0974a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 宋 法天译〗

1

15.《大正藏》No.0978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法天 译〗 16.《大正藏》No.0979 《于瑟抳沙毘左野陀囉尼》〖 指空 译〗 17.《大正藏》No.1320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

(另《卍续藏经》X1083《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二卷),〖清 法藏著〗

X1084《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二卷),〖清 寂暹纂〗 等二本与上本基本相同)

18.《房山石经》No.1062 (《中华大藏经》No.1613)《佛顶尊胜陀罗尼》 〖慈贤 译〗

19.《西藏大藏经》(德格版) No.594《一切如来顶髻胜陀罗尼仪轨》 20.《西藏大藏经》(德格版) No.595《一切如来顶髻胜陀罗尼仪轨》 21.《西藏大藏经》(德格版) No.596《一切如来顶髻胜陀罗尼仪轨》 22.《西藏大藏经》(德格版) No.597《圣清一切恶趣顶髻胜陀罗尼》

23.《西藏大藏经》(德格版) No.598《一切如来顶髻胜陀罗尼仪轨》

24.《新编大藏全咒》S-222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第8册 P141)

以上几个版本,基本是围绕藏文本系的广本的内容,此中以藏文大藏经5个版本中的内容较为完整、准确,虽略有差异,但综合参校,仍是可得出一个较完善的内容版本出来的。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各本,如“八思巴”译本、《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卍续藏》第1册;《中华大藏经》第106册)等,基本亦与藏文本系相同。

对以上诸版本综合对照汇总如下:

(按:此间对个别字母间的微小差异,暂不作细致区分,只就整体语句上作以分类;个别单独版本出现的较大的差异之处,或为流通中所造成的差异,只略标示,不作为一类进行单独对待。)

2

3

4

5

从以上对照中可看出,若想将此“佛顶尊胜陀罗尼”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版本还是比较困难的,有些语句并不相同,且都有梵本依据,不易决定取舍,但若将其分做广略二本对待,还是比较妥当的。即——

1.“略本”以后期的“加字具足本”来确认,则较为完整准确,此间并无取舍问题;

6

2.“广本”则以藏文本为依据,其间有不同之处者,以多数原则进行取舍,也还是比较好确认的。

如此确立,可得出较为准确的广略二本,汇总如下:

1.略本:

7

2.广本: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0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