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更新时间:2023-05-14 12: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0分)

1. (10分)(2018·北部湾) 按要求填空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 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木兰诗》)

(4)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细致捕捉动物活动来展现初春生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4分)(2016·杭州模拟)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文字

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柳yīn________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mí________漫清幽的香气,静mì________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zhàn________放的声音……

3. (2分)(2016·曲靖)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B . 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

C . 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 . 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突遭袭击,战士申亮亮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留异乡,他死得其所。向英雄致敬!

4. (2分) (2018九上·义乌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 .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 .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 . 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5. (2分)(2016·临沂) 请仿照画线的例句,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插云天,

第1 页共8 页

________ ,________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一花一世界,一

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88分)

6. (21分) (2017八下·姜堰期末)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① ,西走数十日,至大宛②。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③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④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⑤ ,抵康居。康居传⑥致月氏。大夏月氏王已为胡⑦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⑧大夏而君⑨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⑩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选自《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

【注】①月氏:古代西域游牧民族。②大宛:西域古国。下文的“康居”“大夏”,都是西域古国。③通:与……交往。④道:给……带路。⑤译道:翻译和向导。⑥传:用专车。⑦胡:匈奴。⑧臣:使……臣服。⑨君:统治。⑩拜:授予官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西走数十日________)②大宛以为然________

③殊无报胡之心________ ④去十三岁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臣大夏而君之

A . 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B . 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C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D .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

(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大宛闻汉之饶财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骞,喜,问欲何之。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联系文章具体情节说说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

7. (27分) (2016八上·简阳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第2 页共8 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心乐之乐:以……为乐

B . 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C . 悄怆幽邃邃:深

D . 以其境过清清:清澈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4)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5)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6)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8. (20分)阅读课文“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成下面的题目。

(1)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段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4)通过阅读选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9. (20分)阅读《没有一种名字叫做“卑微”》,完成下面题目。

没有一种名字叫做“卑微”

①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想让父亲去帮忙照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父亲欣然答应了。

②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周末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猪渐渐长大,家里的饲料早已吃光,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忧心忡忡。

③一次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用来喂猪不是挺好吗。回去跟

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第3 页共8 页

④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

兮兮的衣服,粗糙的裤子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

⑤我是一个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最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⑥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

⑦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消失了。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良久,他才说:我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馒头,我默默读书。我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发呆。

⑧那年冬天,班里要开家长会。我的心一下凉了,我不敢想象别人知道那拾馒头的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

⑨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家长会开始了,欢笑声不断,我的心却冰凉得厉害。

⑩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

?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啊!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教室里掌声一下子如潮雷动……

?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莱倒进父亲的铁桶里。隔年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

?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面对到学校捡拾剩饭的父亲,“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用准确的词语将这一过程补充完整。

喜,,

平静

(2)第⑩和?段中画横线的两处都有叹词“啊”,试说说两个“啊”含义有什么不同?

(3)第?段“我”鼓起勇气,将窗外的父亲拉进了教室。如果你当时是“父亲”会怎么想?请结合上下文,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横线上。

(4)文章中“我”的成长历程,是否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结合生活经历,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不少于

80字)

第4 页共8 页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20·黄冈)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总有_______让我回想起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薛谭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认为都学到手了,于是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没有阻拦他,并在城外的大道上为他摆酒送行。这时只见秦青打着拍子,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

见此状,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了。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自

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四、附加题 (共1题;共12分)

11. (12分)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 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见字如面》受众调查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________。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第5 页共8 页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0分)

1-1、

1-2、

1-3、

1-4、

1-5、

1-6、

2-1、

3-1、

4-1、

5-1、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88分)

6-1、

6-2、

6-3、

6-4、

6-5、

第6 页共8 页

7-1、

7-2、

7-3、

7-4、

7-5、

7-6、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第7 页共8 页

四、附加题 (

共1题;共12分)

11-1、

11-2、

11-3、

第8 页共8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6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