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更新时间:2023-05-21 08: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2009学年第一学期历史组教研工作总结

根据历史学科发展规划和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经过历史组全体同仁的商议,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一学期来,我们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努力执行计划,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继续抓好教研组的作风建设

本组老师之间关系融洽,业已形成团结、和谐、向上的集体氛围。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集体备课、主题研讨、外出取经、休闲活动等途径,一起学习新课程理念及相关理论,探讨教学困惑与疑难,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每一位老师的业务水平,也进一步增强历史组全体同仁对历史组的认同感、归属感。平时注重备课组内部和各年级备课组之间的团结协作,教学成果一起分享,有困难相互帮助,加强教研组内的合作氛围,“和谐、合作、务实、创新”的组风在进一步形成。

二、注重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

1.重视备课、上课、批改、评价等日常教学常规的管理与落实。根据上学期的教学调查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重视常规落实。其中特别突出对备课的监控,把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叙写作为常规工作的重中之重。教研组内要求大家认识到位,思想重视,目标精准,规范叙写。期中考试期间,我们还结合学校安排的相关教学调研活动,进行了自我反思与检查,努力使目标叙写数量保证、质量过关,当时随机抽查到的三位教师(均为老教师)都做到了备课数量足,目标叙写完整。但坦率言之,在对个体备课监控加强的同时,我们的集体备课层次、力度仍显不足。目前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还停留于备课组为单位,制订教学计划,统一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步练习这些层面上,对教学困惑与疑难的主题性集体备课有待加强。

2.积极开展相互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依据工作计划,每位老师都保证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并确保以备课组为单位,重视开课后的交流研讨活动。同时,努力创造机会,鼓励本组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争取在区、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中亮相。本学期内王中文老师、姚伟建老师分别承担了区高一、高二历史公开课任务,华婷老师承担了杭州市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研究课任务,还参加了杭州市历史优质课评比展示活动并获得二等奖。期间还结合学校与区教研室对高三的教学调研活动,我们组内也认真开展了相互间的听评课活动。但回顾本学期的组内教学交流,听评课活动多形式到内容传统居多,特别是对照工作计划,课堂观察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好,有待下学期弥补。

3.认真对待过程性评价及学分认定工作。根据学校要求和历史学科学分认定标准,首先注

重平时评价信息的跟踪收集;在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后,认真组织模块测试,以备课组为单位,做到统一标准,流水作业;而后依据学习态度、作业、模块成绩等信息有理有据地进行学分认定,做到程序到位,在公示三天后及时录入。

4.继续做好知识条目的解读与修改工作。知识条目的解读是我们历史组教学常规工作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学法指导的体现,我们历史全体老师一直有共识,也始终齐努力!三个年级分工合作,资源共享。高一备课组修订时特别注意了知识点的细化,特别突出会考层次要求;高

二、高三要在研究《课程标准》和《省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解读,突出高考对基础知识、基本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的要求,同时注意到考纲的变化部分,使学生在学习中针对性强,明确要求、提高效率。

5.当好区教研室、学校教务处与教科室的助手,及时上情下达,传达各类教学及科研信息,分享教学成果与经验。本学期内,为迎接区教研室对我们历史组的合格教研组的评估验收,我们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归并、整理工作。

三、积极开展有效教科研活动

1.积极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背景下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市级立项课题研究。本学期,这一课题进入了实质性研究探索阶段。围绕有效教学(即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各类考试成绩)这一目标,我们全员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在2009学年区学会论文评比中有二篇获得二等奖,一篇获得三等奖,在学校组织的围绕有效教学主题的优秀读书征文活动中,本组有两篇文章获得一等奖,二篇获得二等奖。当然这些成果从数量到质量都尚不足,我们还要努力探索,获得新的成果,深化新的认识。

2.积极研究各年级教学的重心与难度。本学期,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研究各年级教学的特点,确立了各自的教学重心与难度。高一年级突出初高中的过渡衔接特点,突出学法指导工作,努力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今后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高二年级教学要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注重学科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培养,为此要多安排专项练习与讲评;二是探索IB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三是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与学困生的辅导。高三年级教学注重了对《考试说明》的研究,合理制订复习计划与策略,本学期基本上是第一轮基础复习,突出夯实基础,结合月考,加强质量监控,进一步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与应试能力。

3.积极开展了组内的校本教研培训工作。一是利用组内老师参加省、市新课程培训、市、区立项课题研究指导会等有利机会,及时传达有关教科研信息,分享经验、激发灵感;二是根据学校主题教研活动要求,结合本组的研究课题和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安排了3次主题教研活动,做到有明确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发言提纲与记录。三是结合区教研室工作要求,针对高中历

史教师命题能力进行了组内老师之间的相互培训,共享有关理论与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9年12月进行的区高中历史命题能力竞赛中,本组取得了一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获奖数量与层次均名列区第一。

4.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历史学科子网站。在认真研究课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新高考趋势的基础上,利用《中学学科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中国知网》、《嘉兴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等优秀学科网站资源,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和各年级具体要求,广泛收集各类资源,注意“拿来”与改造、借鉴与原创的结合,进一步充实我们历史组的教学资源库,并及时上传、发布到学科网站上面。

四、青年教师成长硕果累累

首先,配合学校教学常规检查、青年教师“四比一评”活动,继续加强对年轻教师的管理与帮扶,注重常规落实,规范教学行为。其次,努力为年轻教师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平台,通过尽力提供学习机会努力、让年轻教师多登台亮相、提供教科研帮助、编制有一定信度、效度的试卷等途径,提高其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本学期内,本组青年教师表现不俗,有两位青年教师在区级教研活动中亮相交获得好评,一位青年老师承担了杭州市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研究课任务,一位青年教师代表余杭区参加了杭州市优秀课评比,获得二等奖,两位青年教师在区年会论文中得奖,三位青年教师在区高中历史命题能力竞赛中获奖,两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区教坛新秀,蒋春华老师评上了杭州市级教坛新秀。

历史教研组

2010年1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o1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