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渔《十二楼》的叙事

更新时间:2023-08-08 05: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李渔《十二楼》的叙事

作者:孟赟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4期

摘 要:李渔的《十二楼》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上乘之作,本文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以及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其叙事模式进行研究,并简要分析这一模式形成之原因,思考文本传播之于文本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叙事时间 叙事角度 叙事结构 “说—听”模式

《十二楼》是李渔创作于清顺治年间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孙楷第先生说:“说到清朝的短篇小说,除了笠翁外,真是没有第二人了。”[1]张俊也认为:“李渔是清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连城璧》和《十二楼》两种拟话本小说集,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上乘之作,也是继 三言 二拍 后最有价值的两种拟话本小说集。”[2]本文拟从《十二楼》的外在形态着眼,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其叙事模式进行研究,并结合拟话本的文体特征分析这一模式形成之原因,思考文本传播之于文本创作的影响。

一、《十二楼》叙事模式分析

《十二楼》共收十二个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一座楼,楼名即篇名,所叙故事,多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历来,学者对《十二楼》的叙事内容、叙事本原的研究比较充分,如温春仙就认为:“李渔在《十二楼》的创作中对叙事技巧的选择是清醒而合理的,他找到了能贯彻自己叙事观和实现自己创作期待的叙事操作。”[3]但笔者认为,李渔在叙事模式上的创新从某一程度上来说并不是自觉的行为,他仍然囿于古代小说叙事传统。本文试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及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分析。

1.叙事时间

兹韦坦·托多罗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叙事的时间是一种线性时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必须是立体的。在故事中,几个时间可以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则必须把它们一件一件地叙述出来;一个复杂的形象就被投射到一条直线上。”[4]这一点,中国作家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小说也基本上采用连贯叙述方法,正如周桂笙所说:“我国小说体裁,往往先将书中主人翁之姓氏来历叙述一番,然后详其事于后,陈陈相因,几于千篇一律,当为读者所共知。”[5]但在《十二楼》中,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并不完全一致,李渔运用了大量倒叙手法,十二篇小说中除《合影楼》《夺锦楼》《萃雅楼》三篇小说未用倒叙手法,其它九篇小说对倒叙手法的运用共有12次之多,倒叙的文字标志是“原来”二字,一般这两个字之后的文字基本是倒叙内容。如《归正楼》第四回,仕客富商所叙述的归正徒弟行骗之事,以及最后归正告诉净莲之来龙去脉:“就把从前秘密之事一齐吐露出来,不觉使人绝倒。原来…”即是倒叙。再如《生我楼》中第四回,“原来老妇不是别人,就是尹小楼的妻子,因丈夫去后也为乱兵所掠”,接着就叙述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k0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