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大一考试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06 02: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人辛苦整理,十分有用,考试必备

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 音位: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不是把语音仅看成是物理或生理的差别,而是在某种语言中,把语音归纳为数目有限的具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音位。

2.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普通话中有32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10个,辅音音素22个。

3. 音节:用听觉可以区分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一个汉字的读音即为一个音节。

4. 舌位:发元音时舌面隆起最高点即最接近上腭的一点,即近腭点。

5. 舌位动程:复合元音的发音过程是由几个元音音素的舌位连续移动而形成的。舌位移动的过程叫舌位动程。

6. 元音:因素的一种。发音是气流在口腔中不受明显阻碍,呼出气流较弱,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声带颤动,声音响亮清晰,都是乐音。

7. 辅音:因素的一类。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明显受到阻碍,呼出气流较强,发音器官对气流构成阻碍的部分肌肉紧张,大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普通话中辅音音素有22个。

8. 声母: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叫做声母。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

9. 韵母: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合音充当。普通话中有39个韵母。

10. 鼻韵母:带鼻尾音韵母简称鼻韵母。元音音素的后面附带一个鼻辅音作韵尾(尾音)的韵母。普通话韵母只有两个辅音韵尾-n和-ng,都是鼻音。

11. 复韵母:复合元音韵母简称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单元音发音过程中,舌位的前后、高低以及唇形的圆展不应有明显的移动变化。而复合元音的发音过程中舌位的前后、高低以及唇形的圆展则要发生连续的移动、变化。

12.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普通话中的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13.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14. 词的轻重格式:在汉语普通话及各方言中,一句话里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中的每个音节都有轻重强弱的不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除了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的区别外,还因为构成一句话的词或词组的每个音节,在音量上不均衡,也就是说,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有着约定俗成的轻重强弱区别,称为词的轻重格式。

15. 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它的音调,可是在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念成较轻、较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16. 儿化:儿化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17. “啊”的发音变化:“啊”是一个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作为叹词用在句前,仍发“a”的声音。如果是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因受它前面音节收尾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音变。

18. 轻声的音高:轻声音节在音高上这种差别取决于前一个音节声调的高低: 阴平后面的轻声音节念半低调(2度):“妈妈”

阳平后面的轻声音节念中调(3度):“葡萄“

本人辛苦整理,十分有用,考试必备

上声后面的轻声音节念半高调(4度):“你们”

去声后面的轻声音节念低调(1度):“亲爱的”

二、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

【七处】双唇阻

唇齿阻

舌尖前阻

舌尖中阻

舌尖后阻

舌面阻

舌根阻。

三、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

【五种】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四、辅音声母的发音过程

发辅音时,从准备发音到发音结束可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五、辅音声母共有几个,按顺序写

21个。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六、元音韵母共有几个,按顺序写

单元音韵母:a、o、e、ê、i、u、ü、-i(前)、-i(后)、er

复合元音韵母:ai、ei、ao、ou、ia、ie、ua、uo、ue、iao、iou、uai、uei

鼻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七、单元音的发音条件及发音要领

a—部偏后微微隆起,双唇自然展开。发音时,声带颤动,打开后声腔,软腭上升抬起,

关闭鼻腔通路。

O—卷,舌面中部稍凹,发音时声带颤动,上下唇自然拢圆,软腭上升抬起,关闭鼻腔通

路。

e—微卷,舌面中部稍凹,发音时,声带颤动,嘴角两边微展,软腭抬起,关闭鼻腔通路。 ê—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口腔半开,舌位前半低,舌尖微触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

嘴角向两边微展,发音时声带颤动,软腭抬起,关闭鼻腔通路。

i—尖轻触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发音时,声带颤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u—小孔,舌后缩,舌面后部高度隆起,发音时声带颤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本人辛苦整理,十分有用,考试必备

ü—前高圆唇元音:口腔开度小,舌位前高,双唇撮圆,略向前突,中部留一扁圆小孔,舌尖抵下齿背,舌面前部高度隆起,发音时,声带颤动,软腭上升抬起,关闭鼻腔通路。

-i(前)—部和上齿背保持适当距离,发音时,声带颤动,软腭上升抬起,关闭鼻腔通路。

-i(后)—持适当距离。发音时,声带颤动,软腭上升抬起,关闭鼻腔通路。普通话中,这个韵母只与生母zh ch sh r有拼合关系。

er—口腔自然打开,舌位不前不后,不高不低,舌前部上抬,舌尖向后卷,卷向硬腭,但不接触。发音时,声带颤动,软腭上升抬起,关闭鼻腔通路。

八.普通话的特点:简单,清楚,表达力强

主要表现:

(1)北京语音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清声母多,听觉感觉清脆、响亮。

(3)声调系统比较简单,但变化鲜明。四个声调的调值高音成分多,低音成分少,使

语音清亮、高扬。

(4)音节之间区分鲜明,使语音具有节奏感。

(5)词汇的双音节化,词的轻重格式的区分以及轻声、儿化的使用语言表达作用更加准确、丰富。

九.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A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喉口腔不受任何阻碍。

辅音发音时,气流一定会受到不同成阻部分的阻碍。

B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肌肉保持均衡紧张,不像辅音只有阻碍气流那一部分紧张。

C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较弱处于缓和状态。

辅音发音时,声带大多不震动,气流较强,有一种塞擦爆发的状态。

D元音发音时,声音响亮通畅,音波都是有规则的颤动的乐音,可以歌唱。

辅音大都为噪音,只有五个浊辅音声音响亮,但不能歌唱。

十.声韵的拼合关系 书87页、166页表格

十一.元音的特点

A.响亮、通畅,乐音成分多。语音中没有无元音的

B.声带颤动,不用较强气流就能产生乐音,且声音响亮。

C.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

D.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不像辅音发音时只有阻碍气流那一部分肌肉紧张。 十二.元音韵母的分类

A.单韵母:a、o、e、ê、i、u、ü、-i(前)、-i(后) er

B.复韵母:ai、ei、ao、ou、(前响)

ia、ie、ua、üe、uo、(后响)

iao、iou、uai、uei、(中响三合复韵母)

C.鼻韵母:an、ian、uan、üan、en、un、ün、in、

本人辛苦整理,十分有用,考试必备

ang、iang、uang、eng、ueng、ong、iong、ing

十三.声调的性质

声调和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音高的变化,是由于发音

时声带的松紧变化。发音时声带越紧,在单位时间时间内颤动的次数越多,声音的频

率就越高,声调就越高;发音时声带越送,在单位时间时间内颤动的次数越少,声音

的频率就越低,声调就越低。

十四.声调的特点

声调的音高变化是相对的,不要求音高频率的绝对值。声调的音高变化包 括上升、

下降等,生姜变化的形式是逐渐滑动的变化。音乐中音阶的移动、变化,则常 常

表现为跳跃式的变化。

十五.声调的作用

区别意义。

十六.复韵母的发音特点

A.一是复韵母的发音不是简单的两个或三个元音的相加,而是舌位唇形由一个元音滑

动、变化到另一个元音,没有哪一个元音单独、明确地表现出来。

B.二是不论二合复韵母还是三合复韵母,一个复韵母中总有一段元音成分在发音过程

中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而且发音持续时间较长。我们把他叫做“腹韵”。

十七.“啊”的语气词变化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u,ü,ie(韵母ao除外)时,读作“呀”(ya)快

去找他啊(tā ya) 你去说啊(shuō ya) 今天好热啊(rè ya)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或韵母是ao、iao时,读作“哇”(wa)你在哪里住啊

(zhù wa)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 w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时,读作“哪”(na)多好的人啊(rén na)

(4)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ng时,读作(nga)注意听啊(tīng nga)

(5)在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和特殊音节er后面读“啊”(ra)。

(6)在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后面,读音是z延长后的音加上a读作“啊”(za)

今天来回几次啊(ci za)

前鼻音后读na 后鼻音后读nga 翘舌后读ra 平舌后读za

a、o、e、ê、i、ü、后读ya u、ao、iao后读wa

十八.去声的变调规律

去声音节在非去声音节前一律不变。

在去声音节前则有全降变为半降,调值由51变为53.

十九.上声的变调规律

A.上声音节单念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B.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去声和轻声音节前,其调值为214变为21,也记作211. 二十.“一”“不”的变调规律?

一:A.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

B.去声音节前变阳平

C.夹在重叠词中间念轻声

D.“一”单念或在序数词中仍读本调阴平

不:A.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

B.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

二十一.儿化的音变规律?

本人辛苦整理,十分有用,考试必备

(1)音节末尾是a、o、e、u的,儿化时只在原韵母后加卷舌运动。例如:

a-ar腊八儿 ia-iar脚丫儿 ua-uar香瓜儿 o-or山坡儿

uo-uor心窝儿 ao-aor熊猫儿 iao-iaor填表儿 e-er山歌儿

u-ur里屋儿 ou-our网兜儿 iou-iour加油儿

(2)韵母为ai、ei、an、en、(包括uei、uen、ian、uai、uan和üan)儿化时失落韵母, 在主要元音上加卷舌动作。例如:

ai-ar冒牌儿 ei-er宝贝儿 an-ar被单儿 ian-iar冒烟儿

en-er赔本儿 uei-uer土堆儿 uen-uer条文儿 uai(uan)-uar土块儿

Üan-üar汤圆儿

(3)韵尾为ng的,儿化时失落ng,并将前面的元音鼻化,加卷舌动作。例如:

ang-ar肩膀儿 iang-ar身量儿 uang-uar小床儿 eng-er边蓬儿

ing-ier电影儿 ueng-uer小瓮儿 ueng-or小工儿 iong-ior叫穷儿

(4)韵母为i、ü德,儿化时韵母不变,加卷舌运动。例如:

i-ier玩艺儿 ü-üer金鱼儿

(5)韵母或韵尾为ê 以及为-i(前)、-i(后)的,变为央e加卷舌运动。例如:

ie-ier树叶儿 üe-üer正月儿

-i(前后)-ier桔汁儿

(6)韵母为in、ün的,儿化时失落n、i、ü等主要元音,加卷舌动作。例如:

in-ier脚印儿 ün-üer喜讯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ou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