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萱《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更新时间:2024-01-26 02: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题 目: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专业班级: 2010级文秘教育班

姓 名: 欧阳萱 日 期: 2012年 8月 25 日

学 号: 2010131003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产生、丰富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今天,延安精神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延安精神 时代价值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射虎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胡锦涛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延安是中国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我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是我党在排除万难中创造辉煌奇迹的十三年。

延安十三年,挑战大于机遇,风险随时相伴,考验异常严峻。其千难万险的

1

排除常人无法做到;其辉煌奇迹的创造,常人难以想象。

就是这样一段充满艰难险阻的时期,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辉煌发展的时期,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卓有成效的时期。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实践,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彻底的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

延安精神,是整体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

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时代精神。 延安精神是在革命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形成的。正是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不论在民族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都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正是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中国人民最终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真理,对共产党指引的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为革命事业的胜利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正是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战胜了敌人,克服了险阻,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一、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的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延安的政治地位以及陕甘宁边区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思想品质,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和正确领导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决定性主观条件。共产国际的解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中国国情,独立自主的解决中国问题,也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这些历史条件,使延安精神的形成更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二、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

2

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民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延安精神的内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标志。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层面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就是我党所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指引的方向;就是把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肩负领导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神圣使命的政治方向。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理性层面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精神。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和禁锢,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革命的战略与策略联系在一起,求真务实,展现出中国作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全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伦理价值层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系统形成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工作方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让人民当家做主。树立“只见公仆不见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把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充分展示出我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为民形象。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用户和支持。

3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践意志层面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岁月里,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崇尚节俭、戒奢倡廉、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战胜了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和无数来自自然界的巨大困难,不断开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革命情操;是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创造精神;是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和保持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工作作风。

这些是对延安精神的内涵的精辟论述。它集中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传家宝。三、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的政治立场,必胜的革命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生动体现。延安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1942年12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所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最早完整的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1、“延安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的”,“他们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有很好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就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群众的艺术,他们完全没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2、延安县的同志们对人民对事业“充满了负责精神”,“没有丝毫消极态度”,他们“用尽全力替农民谋利益,使农民很快的富足起来”,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3、延安县同志们为人民服务“完全不怕困难,他们想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他们能够根据群众的需要,创造生动的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具有艰苦奋斗的特征。毛泽东的论述,为我们正确把握延安精神的本质提供了依据。从广义上来说,延安精神的本质就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在思想、观念、作风中的体现。

三、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一)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抗大精神

这是毛泽东构建的延安精神主线与灵魂。抗日战争才开始,为了培养抗日干部,延安办了几十所干部学校,1937年春,“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先后办了8期,加上10个分校,培养了十多万军政兼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nzw.html

Top